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6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书会友] 《人间是剧场》(I)浅谈佛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3-2021 18:2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21-03-04

什么是围棋
许多貌似简单的东西,理解的层次或观察的角度不同时,给出的答案也会大不相同。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采访三位围棋界的顶尖高手,让他们给初学围棋的小朋友解释什么是围棋,三位围棋大家都给出不同的答案。一个说围棋就是吃子的游戏,你要把对方的棋子围住,然后吃掉。一个说围棋是圈地的游戏,你要能圈出大大的一块地,你就赢了。而第三个则说围棋就是要占了便宜还不被抓住的游戏,你要到处抢地,但还不要被吃掉。

这三个人的说法都有道理,他们说他们开始学棋时,老师就是这么给他们教的。当然对于真正精通围棋的人来说,这些定义都比较偏颇,但给小朋友教棋,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让他们理解全部复杂概念,这种简单直白的方式不妨当作入门的路径。

另外有趣的是,这些虽然都是最基本的概念,但却影响棋手的发展。前面提到的三位高手,他们的棋风也和他们介绍围棋的入门方式相一致。第一位棋手擅长杀棋,第二位棋手喜欢实地,而第三位棋手则精通治孤(围棋术语,相当于防守)。

两个仁波切
比起围棋,佛法的概念要复杂很多,所以当佛教大师给初学佛法的人解释什么是佛法时,经常会遇到许多完全不同的版本。

前一段时间读明就仁波切的两本书,很有收获。后来我姐推荐宗萨仁波切的《人间是剧场》。这本书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感觉两位藏传佛法大师对佛法的讲述却很不相同。

明就仁波切的书读了让人感觉暖心,但荐宗萨仁波切的书则让人扎心。然而无论暖心还是扎心,两个人的书都直接作用到了读者的心上。

什么是佛法
宗萨仁波切认为佛法的根本是智慧。一般人理解佛教是一些戒律或者道德准则,然而佛法的本质是智慧导向,而不是道德导向。道德的产生是因为智慧的基础。
然而什么是智慧呢?所谓智慧就是一个人的心处于正常的状态。然而我们怎么定义一个人的心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处于不正常的,病态的,愚痴的,或者疯狂的状态呢?

按照葛印卡的教导,从内观的角度或许会说有觉察并能保持平等心的心就是处于正常状态的心。

而宗萨仁波切的解释是三个方面:见地,禅修,和行为。这三个方面中最为重要的是见地。一颗心如果能保持正确的见地,那么它就是一棵正常的心。

何为正确的见地
所谓正确的见地就是看到任何对象都能够看清实相,就是这个对象的真实面貌。而人们为什么很难看到实相,是因为人们常犯的三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认为事物是恒常不变的,没能时刻了知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这一点和我在内观学习中葛印卡解释的智慧是一致的。所谓智慧就是认识到任何事物的无常。认识到事物的无常可以帮助人放下执着。

第二种错误是认为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对象,是一个整体。这一点如何理解?我想起上大学时和一个同学的对话。那个同学问我同意不同意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我当时说未必,因为对比一个大脑和一块砖头,从一定微观角度看,不都是一堆电子,质子和中子的集合吗?哪里能看出大脑更复杂啊。我和同学的对话或许被认为是抬杠,但确实揭示一些真理。一个桌子不仅是一个桌子,也是一堆木头,也是许多纤维,也是许多分子等等。

第三种错误就是没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实际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各种联系。而我们所认知的对象也是各种联系和各种因缘最后的产物。如果看不到这些联系,而只看到孤立的对象,就是一种谬误。

如果一个人可以避免上述三种谬误,他就拥有正确的见地,也就有了一颗正常的心,有了智慧。

关于禅修
明就仁波切对于禅修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保持对当下的觉知。而宗萨仁波切的定义则比较有趣,他说所谓禅修就是让人习惯正确见地的方法。

一般人理解的禅修包括打坐,冥想,持咒等等。宗萨仁波切则说所有的这些禅修方法只不过是安慰剂。安慰剂并非没有作用,但并不能让人真正脱离愚痴,获得解脱。让人解脱的是智慧,也就是见地。所有的这些禅修方法都如同渡船一样,一个人如果还执着于这些禅修方法,那他就还在渡船之上,如果在渡船之上就意味着并没有登上解脱的彼岸。

禅修是一些方法,一些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如同道,然而道并非目的地。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洋葱,这些禅修方法帮助我们剥掉洋葱的皮,但当洋葱所有的皮都剥掉后,洋葱就什么都不剩下。

而这个什么都不剩下正是关键,因为它拿掉了所有的负担。既没有一个幸福的天堂需要我们努力去进入,也没有一个痛苦的地狱需要我们去逃避。真正的目标没有任何挂念,也没有任何负担。

当人们认为佛教帮助人们追求快乐,其实并非如此。任何快乐都伴随着痛苦。佛教并非让人追求快乐,而是获得智慧。

关于行为
禅修是让人习惯见地,而行为则是让人加强见地。

当人们用正确的见地看待世界时,人就如同在剧场上演戏。这里宗萨仁波切提出“反叛”和“优雅”。因为我们有正确的见地,知道世界的一切不过如同梦幻,实际我们可以为所欲为,这就被称为反叛。然而整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众生存在,需要维系这个世界的秩序,所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社会的准则,这就称为优雅。

也许可以用演戏来表达这种彼此矛盾的特性。在剧中,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她要表现得悲痛欲绝。然而这个演员内心却未必悲痛。首先那个扮演她儿子的演员未必真是她的儿子,另外那个演员也并非真正死掉,所以这个扮演母亲的演员内心不一定悲痛。但她也不便戳穿真相,因为观众还在看着她,所以为了满足观众的心意,她还是要表现得万分伤心才好。

总结
佛法是如此复杂,而它要表达的终极又是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所以没有人可以真正讲清楚佛法。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更是不可能讲明白。但佛法本身是一种方法,一条道路,所以每个人又都有权力讲述自己的理解。

我不知道我理解了宗萨仁波切的几成思想,也许一成都不到,但我感觉他的讲述很有道理,虽然扎心,但引发思索,并不违背我所理解的佛法。

如果用游泳来比喻佛法,那么所谓见地就是和水融为一体,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的能力,而禅修就是学习游泳中的各种训练方法,而行为就是正常的游泳。无论是练习(禅修),还是游泳(行为)最终的目的都是获取那份自由(正确)的能力(见地)。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snapdragon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5-3-2021 21:56:2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听说“这世上最好的生意就是向少年卖娱乐,向少妇卖仁波切,向老女人卖青春,向中年男人卖鄙视,向卖健康,向上班族卖焦虑,向屌丝卖性暗示,向玩知乎的卖知识,向玩微博的人卖无聊,向朋友圈卖鸡汤,向玩家卖装备,以及向中产阶级兜售生活方式。”

不过,那本根道果确实值得跟,读那本仁波切的时候,心灵里莫名其妙就充满了平静美好感恩这种感受。而这本貌似还蛮扎心的。不跟了。

读楼主的阅后感就成。楼主被扎心后写出来,让我们开心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3-4-2024 17:41 , Processed in 0.0312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