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2017长登记录——6.20读书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不太    时间: 22-3-2017 19:49
标题: 2017长登记录——6.20读书有感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20-6-2017 15:00 编辑

不太的登陆记录
4.20 26楼   受到了移民政策变化影响
4.29 30楼 兼职非专业工找工记录更新

4.23  姐的大陆版三星手机终于挂了,姐要换手机了!

手机一坏,所有信息全丢,我已经玩不起了,老老实实买个澳洲版的手机吧。希望手机、网络的破事告一段落。。。
作者: 不太    时间: 22-3-2017 19:49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16-4-2017 20:17 编辑

16.4 终于没能坚持住的复活节

好容易这几天楼下停车场可以不要钱随便停车了,在家蹲了两天,还看了几眼交规,心又开始痒痒——万一过几天找到个只能糊口的工作又开始被boss各种虐内心各种喷血了,过节放松的心情又要变成退休之后的事了。想来想去不能这么虚度了节日,于是找了个叫Marysvillie的小镇,起个大早秋游去了。

其实也想趁着出游,好好考虑一下如何从社会主义的队尾拐到资本主义的队尾这件关乎我家幸福的大事。嗯,结果去的路上一直带着后面一溜郁闷至极的车,因为单车道不能超车,我在山路上被大小的弯道虐得顾不上稳定速度和位置,忽快忽慢左右乱窜,开得真是任性极了。

这个小镇离墨尔本很近,不到100公里,一个多小时就开到了。要是像Bright那种地方,估计一天往返就不太容易了。意料之中的是,风景永远都是别人相机里的最好看。意料之外的是,我穿着一双薄底的帆布鞋(Big W里10块一双的那种),走完了7公里的石头路。我觉得我会记住这次徒步旅行,脚丫子咯得好疼,好疼。到那一看,瀑布好小一个。

到了小镇快9点吧,静得好像没有人类。去年去大洋路也是,以为久负盛名的地方必然人头攒动啊,没想到路上静得直犯困。我在中国时因为怕人多,好多年都不出门。今天还不错,后来还是遇到不少人,还有人看我龇牙咧嘴的爬山,给我加油打气。忽然鼻子一酸,到墨尔本这么久了,人与人的距离跟中国差不多,只有这个小镇,好像回到了当年那个曾经感到温暖的地方。

在中国时对节日没有感觉,因为人多和没心情,从来不会出门。现在到了澳洲,倒是趁着节日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蛮有趣的。








登陆28天的小记

3月13号,墨尔本从阴到晴,夏天的尾巴在秋天的门口摇摆,我们登陆了——第一天登陆的人总是心情比较澎湃。

到今天整整28天,今天冻得我热水杯不离手,老公pre-paid的手机卡明天就没费了,好像也该写点新手任务完成的总结和感受了。

找房买车这种就不写了,各有各的需求和办法。简单地说,买车用carsales看的,价格的可信度高,结果卖家也是华人,就算缘分吧。还去修车厂看了看做RWC检查。租的房子很小很简陋,但是我大学第一年住过40年历史的校舍,后面三年住过工地里的宿舍,所以这样的条件已经觉得不错。而中国那十年看似不坏但是偏离梦想的生活,还是cancel掉吧。

现在最真实的状态是,想赶紧找个APP,专门记我那些appointment用。今天想了一天5月份有个重要的事,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事,最后终于看见了冰箱上的即时贴,吓得冷汗都冒了,还好当时就记下来了。以后要记的事应该会更多,预约的见面,付各种账单,一定要养成随时记事的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跟国内真不一样啊。

然后,找工。我现在也在漫天撒简历找工。我没什么高大上的专业背景,没有可能一步登天的找到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工作。我的起点为零,要求很低,读书期间能解决生活费,或者不要钱有经验的义工都行。昨天开始对着招聘启事现编现写现发简历,有的收到了初步回复。可见我的英语还是可以满足交流的基本需要的(也可能是满篇是错,但是不影响人家理解?)。个人的讲,我是宁可栽在鬼佬手里,也不想被华人蹂躏,所以这事是必须硬着头皮上。没有英语国家生活工作经历,又已经一把年纪半身的毛病,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想想我这极度缺心眼的天性和被人宰过无数次的经历,还是继续咬牙做这个很难的任务吧。生活如此,只有很难和没戏两个选项时,我只能选很难。

我以前在国内时讨厌两种人,觉得文革有道理和极力批判文革的人。但是,这样的我该走哪条路呢?澳洲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爱玩工具爱DIY的实干者,这种人在这里是很容易生存的。与其一天到晚跟所谓的意识形态玩命,为支持哪边反对哪边耗费时间,不如去学几门技术,把英语练好,找到简单充实的生活方式吧。我自己出来之前差点买个微型钻,后来想想可能玩物丧志,忍痛放弃了。过来没几天,看着成功的人们三头六臂七十二变,亲切感多了很多,玩工具玩DIY的wish list 2017版又自动生成了。

所以对我这样一个想买台钻而不想买钻石的女同志来说,澳洲的好,远大于它的不尽人意。

目前,看病不要钱和绿灯过路口不用刹车这两件事深深地折磨着我。前者怕人家报警说这有个医闹,后者怕突然哪天窜出警察说我在路口超速。我的这点家当可能还不够交一次超速罚款的。。。从文字上看这种事,可能感觉没什么吧,我夸张吧?但是真的经历了会发现这种改变的跨度真的很大。


澳洲对个体户、私人生意的支持也很到位。记账本收据簿这种的东西到处都有卖。ABN也可以随便申请,打工者最没前途,这是一个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的社会。商业社会也很残酷,前几天因为上课去了一次city,吃到了有名的grilld汉堡,就这么回事吧。不过生意很好,应该符合大众的口味。还在一家马上倒闭的书店买了两本特价处理的书。人们的需求简单直白,好吃的比精神食粮更值得他们掏钱。


登陆的第一个28天,解决了基本需求,努力的练英语,工作尚未解决,经历了一个热腾腾的秋天。我没有什么从前值得回顾,因为移民就是逃离绝望。

作者: 不太    时间: 22-3-2017 19:49
第三个坑。。。。。。。。
作者: hellotwty    时间: 23-3-2017 18:47
来啊,赶紧来填坑啊。
作者: 不嗳说不    时间: 25-3-2017 12:03
来啊,赶紧来填坑啊。
作者: xinyuan    时间: 27-3-2017 00:41
急切等待楼主填坑。。。
作者: guopxbb    时间: 27-3-2017 11:44
等待LZ继续填,
作者: 语之玫瑰    时间: 27-3-2017 17:24
楼主还来么?
作者: ellena    时间: 27-3-2017 18:14
前排就坐,认真听讲。
作者: nihaowohao    时间: 28-3-2017 02:04

作者: arkuka    时间: 28-3-2017 10:38
本帖最后由 arkuka 于 28-3-2017 09:39 编辑

确实有强烈的双卡机需求,我国内的手机号码一直保留,为的是父母联系方便,再有就是各种网站银行或者APP发验证码
楼主可以买个小米的流行款双卡机,然后刷个官方的国际版ROM(GOOGLE PLAY都自带),刷机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简单快捷。
不流行的款式因为销量问题,小米不提供国际版的ROM。
唯一的问题是GPS,需要自己手工下,感觉小米的金属框架会导致类似法拉第笼的GPS信号屏蔽效果
我用的小米NOTE一代顶配版(非后期小米PRO,后期小米PRO没有提供官方国际版ROM,不过也可以装几个GOOGLE的包来获取GOOGLE运行框架的支持)
非常流畅

作者: wanshibugong    时间: 28-3-2017 13:34
顶下不太的帖子,祝福长凳一切顺利!
作者: kingburg    时间: 30-3-2017 08:56
4/1号optus正式关闭2G,意味着双卡手机的第二卡槽必须支持 3G 的 WCDMA 才能实现国内号码漫游。本人这次买了个国内的 Mate 9,可以实现双 3G 或4G + 3G,而且经过测试——中国移动的卡到了凸凹居然能用 3G 的 WCDMA,这个是以前没有料到的。Anyway,据说小米5也是可以的。
作者: ubuntuhk    时间: 30-3-2017 11:18
楼主玩新手任务好像很high的样子

祝一切顺利,记得回来填坑。
作者: plumber    时间: 30-3-2017 13:17
装个GMS安装器就行, 不用刷ROM !
作者: 不太    时间: 9-4-2017 22:40
宽带网开通时发现了线路故障,至今没修好也没开通,今天是我们登陆第28天,老公的pre-paid话费周期的最后一天,借他的流量上来写点东西。
作者: 不太    时间: 9-4-2017 23:57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9-4-2017 23:05 编辑

我自幼鼻炎严重,小学时因为往椅子下面抹鼻涕被同学发现而出名。来了半个月之后,鼻炎基本不犯了。
作者: lummar    时间: 10-4-2017 20:29
kingburg 发表于 30-3-2017 07:56
4/1号optus正式关闭2G,意味着双卡手机的第二卡槽必须支持 3G 的 WCDMA 才能实现国内号码漫游。本人这次买 ...

建议买个3g/wcdma的功能机,最好不能上网,前一段时间快被坑死了,隔个几天1kb扣5块漫游费...换功能机了终于消停了
作者: lummar    时间: 10-4-2017 20:58
https://www.kogan.com/au/buy/kog ... MOB_KMOB_DOLLARDEAL

$1 for 14GB data/unlimited Oz call,应急不错,买来当上网卡,用完就扔.Vodafone 网络,不知道你那边信号怎么样

记得取消自动续费,要不然下个月扣$50
作者: non106    时间: 11-4-2017 01:57
楼主期待更新啊
作者: paranoid02    时间: 11-4-2017 12:27
不太 发表于 22-3-2017 18:49
登陆28天的小记

3月13号,墨尔本从阴到晴,夏天的尾巴在秋天的门口摇摆,我们登陆了——第一天登陆的人 ...

生活如此,只有很难和没戏两个选项时,我只能选很难。
学习了
作者: 不太    时间: 11-4-2017 20:30
non106 发表于 11-4-2017 00:57
楼主期待更新啊

刚过了三天啊,没什么值得写的事。
作者: 不太    时间: 11-4-2017 23:00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11-4-2017 22:02 编辑
non106 发表于 11-4-2017 00:57
楼主期待更新啊


好吧,不是更新,补充一下感受。不要再催我了,我觉得一个月的事刚刚够写出一篇总结的。
来这之后,最不舒服的感受是跟optus打交道的这段,有种花钱找了一堆别扭的感觉。
然后么,因为爱好读书,来了之后很快就抽空去社区图书馆办了借书卡。这算第一次跟当地人就非商业的事打交道——配偶的语言课不算,语言中心里都是同胞。图书馆的那个小伙子对这种工作也是已经熟到不耐烦,念规章制度时跟念经一样,但是对我态度很好。白人的性格如此吧,对重复刻板的工作有种抵触。后来遇到的本地公务员也有这种特点,公事得公办,这点他们能做到,但是不能要求态度还得多么的一本正经。这也和我这一向欠缺中国式成熟感的跳脱性格投了脾气,所以交流的时候除了英语有时不够用,在互相理解方面没有障碍。

初到宝地,最重要的事是让本地人接受。所以语言我是一向很重视,在国内就坚持听ABC,过来之后感觉难度不大。还有观察别人的习惯。比如开始人家说how are you,我就什么都不会说。现在可以顺着自然地进入正事,开始肯定别扭,陌生人之间怎么会这么开始交流——毕竟我在中国又呆了十年,后来就慢慢的可以追上了。个人的体会是,让人感受到你的诚意就好。

开始的第一个月,几乎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但是因为缺东少西的,又都很难办。这种状态可能还要经历很久。老公的工作,我自己的前途,都还跟没有风的风筝一样在地上躺着,不知道哪天才能起飞。所以是十分的苦。就这些,我的感受。
作者: guopxbb    时间: 12-4-2017 01:38
感谢LZ分享,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顺祝你们在澳的新生活一切顺利!
作者: Harry_chu    时间: 13-4-2017 00:22
MEL
作者: 不太    时间: 20-4-2017 21:14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20-4-2017 20:20 编辑

4.20

登陆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再也不需要去想,距离登陆还有多久,距离阵痛的适应期还有多久,距离“这辈子终于不用再挪窝”这件事还有多久。。。心情是压力大也略感轻松。

这几天炸了锅的事,就是一系列移民政策的变化。说起来,跟我的关系并不大,不过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之前忽悠来一个义工的工作,是一个全球的公益组织,不是叫你捐钱的那种哈,在墨尔本每年搞些活动。我觉得这种义工对我以后就业的帮助不会很大,犹豫要不要花时间去做。后来,领导同意我去了,我又临阵退缩。因为,身为刚过来一个月的新移民,每天除了打工就是上学,忙得要死,有时连读短信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于是我后悔了,每天看着趴在gmail邮箱里的那封信,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到勇气点开它。

这一次移民政策变化,入籍时要求跟澳洲社会有密切联系,我本来是半放弃了,转念想想,多干点其实也累不趴,万一将来有什么需要呢,万一入籍时已经成了家庭妇女呢?那时对社会的贡献就是养孩子拿福利了。。。这一步该走还是要走。最后,老老实实地给领导回信说,我期待与你早点见面。

因为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政策变化,又主动地接近了澳洲社会一步。


作者: nihaowohao    时间: 23-4-2017 21:05
希望能在一年后,楼主还有新的分享。
作者: 不太    时间: 24-4-2017 00:29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23-4-2017 23:33 编辑

4.23

我打工的地方比较有意思。我去面试时没有中国面孔,但是主管说老板是中国人。昨天老板出现了,刚玩一圈回来。我现在干的是体力活,没什么价值。老板说中国人一般试工就放弃了,我也是咬牙坚持。老板就劝我,赶快买个小生意,30多岁的年纪不要幻想有竞争力。于是嗖的一下来到了这个必然的岔路口,是继续奔着专业打工仔方向还是投资买个小生意呢?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必然的纠结啊。

我这人呢,在中国是个土生土长略带土气的北方人,懒散的性格和必要时能突击学习的能力混搭得也挺和谐。我想来资本主义国家小马过河,一个是觉得英语学到了中国土鳖的极限,想出来精炼一下,对得起上了那么多年的学。一个是想看看到底我这个在北方社会不太主流的人到底能做什么可以做得又开心又上手。无论走向哪个方向,或者逼自己一下试着两边兼顾,至少都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所以还是有动力的。挑战极限其实很安全,成功了肯定是受益无穷,失败了也没事,极限地带本来就没几个人敢挑战,失败了也不会损失什么。朋友都知道我有个文学梦,所以把自己逼得又快又完美,是实现那个梦的必经之路。

今天这一更是为了刚才不慎挖的坑,睡觉去了。


作者: 西澳海豚    时间: 25-4-2017 23:06
不太 发表于 23-4-2017 21:29
4.23

我打工的地方比较有意思。我去面试时没有中国面孔,但是主管说老板是中国人。昨天老板出现了,刚玩 ...

能限制住自己发展的,只有自己。
作者: 不太    时间: 29-4-2017 23:01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29-4-2017 22:16 编辑

无技术女中年Part time找工辛酸记录

因为在读书,没有什么技术,找的都是兼职工作。

来了之后倒是挺快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希望老板不会看到这帖子。不过看到也没事。第一个工作是酒店的客房清洁工。一开始没有看见老板,接待我的是manager。那时的我,说话磕磕巴巴,想表达的意思完全说不出来。工作很简单,收拾房间。但是开始真的好累,现在还觉得腰有点疼。这几天我都没去上班,可想而知多么累。不过后来也有了经验和办法。比如铺床单吧,一共三层的床单,不要把叠好的干净床单直接抖开,要先展开一半,把床单的位置对好,再把另一半铺开,就会省很多很多力气。开始一天干下来就想回中国,后来一天干完,蹦蹦跳跳的就回家了。
这是我正式的第一份工作,manager是尼泊尔人,带我的老太太是匈牙利人,还有manager的老婆。我很感激他们对我的好,给我机会工作,也给我机会练英语。

这份工作干上午半天,我又慢,每天要干到下午——终归是体力差啊,所以想找个好点的驴。这个工作的地方离家也好远,坐公交一个半小时。于是找到了第二份工,厨房帮工。这次的老板是个印度人。这个印度人也不错,很有激情,手艺也可以,刚接下这个小餐馆,所以还没上轨道。我去那晃了几天。老板要我学点中餐,我就上youtube自学了。他说的那些中餐都是西人眼里的中餐。这时我已经可以看懂youtube上那些印度人的做菜节目了。被这些人锻炼得不知不觉听力大大进步。

然后就发生了新人厨房帮工的必然事件——干活时烫了手,烫了好几个大水泡。那几天委屈得,心情到了最底端。

其实还在找工作。去了一次凑热闹的手机店销售的面试。有时人会有一种预见能力,去之前,我就跟朋友说,这个活我肯定拿不下,而且我也不喜欢干需要业绩的工作。我不喜欢压力才来的澳洲,这点我自己是很清楚的。

失败的手机店面试之后还有个面试,是批发店的收银员。这个挺适合我,要女的,中文英文双语。约的今天下午见面。因为今天是周末,那里也挺偏,下了火车只能打uber。唉,没车的gap真是郁闷死人了。到那一看,当时就乐了,这个工作需要我周三周五周日去做,正好跟上课是不冲突的。我心里顿时有了激情,一定要拿下!不拿下就只能哭了。。。

然后老板来了,是个希腊大叔。长得有点凶,身高体壮,但是说话是挺和蔼的。我赶紧推销自己,我说我刚来一个半月,开始的时候我英语很烂,您看现在我的英语,就是这一个月练的——这是真的,之前打工不是为钱,就是为了练口语和听力,吃的苦真不少。老板说行,从英语这件事看你确实是个quick learner,下礼拜来上班吧。

面试完了第一时间就给我妈打电话报喜。一周三天,算算能工作30小时左右,还不影响上学,赚的钱养车吃饭都没问题,不能再满意了。觉得我将来找到专业工都不会再这么开心,那种感觉真的是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好事终于来了。
作者: 不太    时间: 29-4-2017 23:19
之前找工时有时一天八九个小时在外面晃,听的说的全是英语,经历过很多次打击,说不出来啊,找不到感觉啊,好急好急。还好现在恢复了感觉,真的不能再忘了。
作者: retirement    时间: 29-4-2017 23:20
别的都好,看病不要钱嘛,呵呵。。。。。。。
作者: task    时间: 29-4-2017 23:22
不太 发表于 29-4-2017 22:01
无技术女中年Part time找工辛酸记录

因为在读书,没有什么技术,找的都是兼职工作。

恭喜恭喜!!
作者: 不太    时间: 4-5-2017 22:55
04.05.17
第一天打工和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先说打工吧,昨天第一天上班。上班路上这个不顺,被uber坑走了40澳元!而且还迟到了半小时,心疼得直抽。幸好老板没有不高兴。我同事是个印度的留学生,再有几个月就毕业了,也是那种雅思随便考考七八分的人。我跟我妈说,你看,从我同事的水平看,我是幸运的。不得不服印度人,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很强。他那种表现,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会一直用他,手脚麻利,头脑敏捷。这种人就是让老板不能拒绝的类型。

都说希腊人不咋地,我老板刚好是个希腊人,希望我不要太倒霉。

打工是为了读书,今天刚好也是第一天上课的日子,big day。我选的校区离我家特别近。近的好处是不用起早,坏处是停车很痛苦——我同学说的。早晨特意灌了杯咖啡提神。我现在的听力水平是本地人说话90%都是可以听得清楚。但是口头依旧很差,毕竟好多年没用过,需要重新熟悉。练听力的方法很简单,再唠叨最后一遍,ABC的RN有很多节目是有文字版的,对着文字反复听,听到没有问题了,再来下一个。练语言没有止境,也没有捷径。听和说比读和写重要啊,语言是交流用的,不能交流的语言当然记不住忘得快。算了,不说中国的教育问题了。

今天一天英语听下来我真的蒙了。好多专业术语!虽然老师也特意讲了点专业术语的构词方法,但是听着那些拉丁语的词内心好痛苦。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照顾我(我是全班语言最差的,毫无疑问),觉得老师说得有点慢。我读书是为了找到专业工,心里也是有压力的,这个gap非常大。所以这个起点对我来说很高很难,后面四个月是个大大的挑战,希望能顺利毕业吧。




作者: 不太    时间: 4-5-2017 23:02
因为后面还要考虑孩子的问题,所以可能先读这个短期的课,最想学的专业要读一年半,时间上我现在可能是不能安排。pity
作者: 不太    时间: 8-5-2017 21:21
最近在dream of一份不跟上学冲突,收入够满足我基本物质需求和一点额外享受,不用担心落下老寒腿之类职业病的工作。。。嗯,跳槽太勤了,先安定几天吧。
作者: 不太    时间: 8-5-2017 21:35
08.05——用四根手指讲一个换驾照的故事&第一次招来消防车

最近跟人讲驾照的事,讲多了就直接伸出四根手指头,中国、香港,昆州,维州。今天终于昆州换成了维州。对于不爱折腾的我来说,换驾照的故事是一个特别的经历。

然后说说今晚做饭招来消防车的故事。

嗯,倒是没花钱。听到报警就打000报告了,没有火,做饭时烟大了。000说会过来人看,不会要钱的。
招来火警的菜的是炖牛肉,很简单。用超市买的意面番茄酱,里面已经放好了大部分作料,很适合炖牛肉。西芹,洋葱,和焯过的牛肉一起炖到汤浓肉烂就好。天冷了,舍不得浪费热腾腾的蒸汽,炖的时候没有开油烟机,结果成就了来澳必经的第一次。
最后出锅时再倒进去一勺奶油,光是用那个汤拌米饭,就香得要咬舌头。米饭是拿熬好的羊汤蒸的,天冷了,吃点好的没关系。
最近开始写作业的状态。虽然写作业三个字24小时挂在嘴边,不过还是继续拖拖拉拉的学霸恶习,不到最后一分钟不会老实下来。一沾上作业头疼脑热脚抽筋。
刚才想是看一集韩剧还是写几个字记录一下琐碎的日子,最后决定写字玩。这是我读书的正常状态,唉。。。


作者: 不太    时间: 25-5-2017 20:13
今天心情不好,最近事情各种不顺。然后去超市买了巧克力,回来吃巧克力喝热茶。一眼看过去包装,发现巧克力的健康指数只有半颗星,又后悔了。
作者: 妮南    时间: 27-5-2017 12:41
楼主刚来澳洲不久,既要读书又要打工,再加上交通问题,不要给自己压力太大。眼前集中精力读书,至少再过半年再打工。
作者: ellena    时间: 27-5-2017 13:15
嗯,看着楼主的帖子,就好像自己在经历一样,像是演习。楼主加油!
作者: 不太    时间: 29-5-2017 22:27
妮南 发表于 27-5-2017 11:41
楼主刚来澳洲不久,既要读书又要打工,再加上交通问题,不要给自己压力太大。眼前集中精力读书,至少再过半 ...

谢谢安慰哈,交通还好吧,有辆小车代步。。。开车技术这件事,我找到了永远在我后面的人了。一会儿说。
作者: 不太    时间: 29-5-2017 22:27
ellena 发表于 27-5-2017 12:15
嗯,看着楼主的帖子,就好像自己在经历一样,像是演习。楼主加油!

谢谢支持
作者: 不太    时间: 29-5-2017 23:05
本帖最后由 不太 于 29-5-2017 22:14 编辑

与本地人接触的那点事

在澳洲这块土地上,能扒拉出来的三代以外就在澳洲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说的本地人顶多是移二代,出身这种事,在澳洲不要深究。

首先是个原籍德国的英雄妈妈Lisa。Lisa教我一句话,你给四个人做饭和给八个人做饭,其实时间差不多。Lisa自己有五个儿子,最大的Antonia刚上小学,最小的Nicolas几个月,话都不会说,去学校接哥哥时只会坐小车里跟逗他的人嘿嘿傻笑。Lisa自己管五个儿子,每天带着四个小的去接那个老大,所以,是个真正的英雄母亲。
Lisa跟我说,学校不该留太多作业,应该全面的发展,比如如何跟周围人打交道,怎么保持身体健康,等等这些,比过多灌输知识更有用。但是吧,我觉得,这边的作业实在是少得有点误人子弟。Lisa自己是移二代,老公是南美人士,所以五个孩子的名字起得都飘着南美味道,五个孩子都是棕色头发棕色眼睛,大的在学西班牙语。

我写她是因为很多事已经不需要靠听力就能猜到,欧洲家长怎么说,中国家长怎么说。只能说在这种多元文化环境里,对错有时是难以有定论的。

如果你在停车场看见一辆有红似白的小swift正扭搭扭搭的熟练的倒进车位,请不要误会她水平高,该女司机可能不会根本正着停,因为对不准进去的位置。然后要说说那个车技还在我之下的美国姐姐Suzy。Suzy开车的方式是这样的,假如她在一条路上最后要右拐,那么会一上路就拐到最右边,因为不敢并道。我刚来时就是这么开,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空位并进去了。然而她只是占着右道,根本不敢开到全速,我们的美国女同志。在澳洲这种国家,像我这样大弯小弯都要减速一半的,Suzy这样上路全靠别人让的,其实是对别人最没有威胁的司机吧?我以为我不会正着停车就够可以了,坐过Suzy的车的之后,我得自己还是相当,相当,不错的。

然后说说我打工那里的老板他uncle,老爷子Otin——我不知道他名字怎么拼,音译一下。老爷子是希腊人,心态好身体也好,会说英语希腊语,以及土耳其语。73岁了还出来干活。前几天老爷子听说我玩不转鸡汤有关的食物,替我遗憾半天,然后特意教了个土耳其还是希腊风格的鸡汤菜。这道菜如果做出来,将打破我天朝菜里米面不同时出现的千年规矩。跟老爷子聊完才知道,希腊人很多在土耳其都有亲戚。有些事,难怪了。

今天无意间听说,Suzy跟她老公都极度讨厌川普,讨厌到在川普任期里Suzy不打算回美国探亲,真是水火不容。

澳洲这社会,以我现在这英语水平,了解了这点边边角角的东西,已经五花八门。或许法制社会里,标准是法律,文化背景的区别只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不同。大家遵从的法律乃至道德标准,其实是很固定的。我觉得,以我的脾气,如果遇到奇葩,很可能选择遗忘,因为奇葩只是流星。我遇到的这些人还好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无论来自哪里。所以以后也没什么要写的。

顺便一说,我不会挨句翻译,中文到英文,英文到中文,都做不到。脑子转不过来,也翻不好。所以这样和本地人接触的事情,如果不是特别值得写,我是最不可能写的。只需要记得,不用在意谁对谁错,在摩擦中磨合或许是这个国家生活中的主旋律之一。
作者: 不太    时间: 20-6-2017 15:58
来给冷清的freeoz添点人气——登陆14周第二天,老公生日快乐。

虽然不便透露我家老公的近况,不过可以大体的说,就是比我顺利。
现在还没到需要放弃事业的时候,我姑且假装不会有这一天,继续赖在家庭妇女和事业女性之间的摇摆区,自己能做主的话就继续玩着搞搞小小事业,哪天真的不能兼顾了,就回家喽。
我现在读的tafe也快到了一半,抽血,在中国是护士的内容,这边却单独劈出来成了单独的一个职业。
不要问我难不难,我是除了特难特简单,都能混到70来分的那种人。但是想拿到更好的成绩就要付出很多了。
教法和中国很不同。我不知道中国老师会怎么教,不过看看中国的试卷,考点和这边要学生反复记住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过中国是考试,这边就是写了一遍又一遍。好像这边人很避讳背诵二字,哪怕让你写100遍,记不住也没关系。只是等工作时感到stressful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多。
我自己希望将来可以去搞家访,所以希望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这边对病人的照顾到位,跟制度有关系。中国强调技术精湛,这边强调会分析复杂情况。嗯,虽然核心的知识和中国是一样的,但是实践的侧重应该还是有所区别吧。需求不同,要的知识储备不同,没什么难适应的。
我选的专业,在两个国家之间,知识方面应该是差别最小的。从语言的难度上讲,绝对有五颗星难度。现在看看中文考卷,虽然好多还不知道答案,但是对应的英文几乎都能写出来了。。。

最近是秋冬。身在澳洲最有四季感的城市,毛衣毛裤绒外套一件都不能少。还有UGG雪地靴随时待命。开车有时钻过一条条小巷,枯萎的黄叶挂在树枝上,在阳光中闪闪摇摇的很是好看。不过阳光刺眼,开车感觉并不舒服。我还发现,这边只要阴天,人的心情会特别不好。最近我就挣扎了几次,都是阴天的时候。那种感觉好似到了世界末日。其实我的压力状态还好,跟社会也没有脱节,不至于产生过多的愤怒情绪。等天气一晴朗,一切不爽的感觉都会消失。这不是生活问题,而是大自然一个小小的玩笑吧。

生活方面吧,所有的不习惯,习惯习惯也就好了。然后扑棱扑棱的小心脏就扑棱到了塔岛和新西兰,特别是新西兰,有朋友在那里时不时发个美图。新西兰,我会去的。

医学和教育,在澳洲是最重要的两块。说了医学,顺便说说教育。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就是维州要取消精英班。据说精英班针对天资好的学生设立。对这些聪明、理解力强但是容易马虎的学生,会有一套特殊的教法。虽然澳洲教育让我和我不认识但是知道的亚洲同胞都不敢苟同(学的太浅,作业太少),不过对孩子们的研究得倒是蛮到位了。

在澳洲很多时候马大哈不算错,是不是也是这种教育风格的印记呢?你是要聪明的马虎,还是要资质平平的仔细?
作者: kevin妈妈    时间: 20-6-2017 16:59
不太 发表于 9-4-2017 22:57
我自幼鼻炎严重,小学时因为往椅子下面抹鼻涕被同学发现而出名。来了半个月之后,鼻炎基本不犯了。

澳洲花粉很严重的,鼻炎基本不犯真是难得,恭喜恭喜。
作者: kevin妈妈    时间: 20-6-2017 17:01
不太 发表于 11-4-2017 22:00
好吧,不是更新,补充一下感受。不要再催我了,我觉得一个月的事刚刚够写出一篇总结的。
来这之后,最 ...

万事开头难,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作者: kevin妈妈    时间: 20-6-2017 17:06
不太 发表于 29-4-2017 22:01
无技术女中年Part time找工辛酸记录

因为在读书,没有什么技术,找的都是兼职工作。

一次比一次好了,收银员这个工作比较合适,加油啊。
作者: kevin妈妈    时间: 20-6-2017 17:13
不太 发表于 29-5-2017 22:05
与本地人接触的那点事

在澳洲这块土地上,能扒拉出来的三代以外就在澳洲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说的本地人 ...

比我强多了,我到现在都不敢开车,虽然车牌已经考了N年。
作者: kevin妈妈    时间: 20-6-2017 17:16
不太 发表于 20-6-2017 14:58
来给冷清的freeoz添点人气——登陆14周第二天,老公生日快乐。

虽然不便透露我家老公的近况,不过可以大 ...

欢迎多来添人气,写得很有意思,喜欢这么接地气的故事。
作者: 妮南    时间: 21-6-2017 17:33
不太 发表于 20-6-2017 14:58
来给冷清的freeoz添点人气——登陆14周第二天,老公生日快乐。

虽然不便透露我家老公的近况,不过可以大 ...
我现在读的tafe也快到了一半,抽血,在中国是护士的内容,这边却单独劈出来成了单独的一个职业。

拿个Pathology证书就有可能申请抽血岗位,只是不太知道职业空缺会不会很多?
作者: sweetstar    时间: 1-9-2017 23:45
香得要咬舌头 这个phase还真是挺有创意和形象的。
米饭是拿熬好的羊汤蒸的,这个也是超级有创意啊。真会整啊,我做梦也想不到还可以这样做。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