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男同群体占新增HIV感染者比例超13% 成防艾难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3-2012 23:2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昨天,《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该行动计划,到2015年底,我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将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为达到防治目标,行动计划将防艾工作列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防治目标
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
行动计划开篇指出,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歧视广泛存在,局部地区和高危行为人群疫情严重,还有相当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梅毒等性病疫情上升,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病人明显增多,死亡增加。
行动计划称,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疫情上升明显,配偶间传播增加,未开展预防母婴传播项目地区的母婴传播率处于较高水平;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耐药增多加大了治疗的压力和难度。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防治措施覆盖面不足。
针对这一现状,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防艾目标: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2010年,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数约为4.8万,死亡1.4万,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约为76万。
对于行动计划确定的2015年“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这一目标,吴尊友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未来数年会在76万人的基础上激增44万,“120万是上限,感染者和病人总数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实际数字可能也就80多万”。
■保障措施
防艾纳入干部年度考核
行动计划要求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要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岗前或岗位培训,支持员工参与艾滋病综合防治宣传活动。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政策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团校等机构的培训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此外,行动计划要求教育、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相关课程中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内容,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
■防治措施
95%宾馆须摆放避孕套
在具体操作层面,行动计划提出所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放和推广使用安全套;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同时部署卫生、宣传、文化、人口计生、工商、质检、旅游等部门要落实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的有关规定,加强检查指导,提高安全套的可及性。此外,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对检出的艾滋病病人、性病患者及时提供治疗服务。
在防治艾滋病的同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努力消除对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在就医、就业、入学等方面的歧视。提高艾滋病救治的保障水平,进一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数说防艾
120万
到2015年底,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85%
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城镇居民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动人口和15-49岁妇女达到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95%以上。
5%
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达到5%以上。
90%
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高危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
80%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高流行地区达到90%以上。
■对话
男男同性恋人群是防艾难点
在去年新报告的7.4517万名感染者中,男男同性恋的比例占到13.7%,而2006年,这个比例仅为2.5%。——吴尊友
吴尊友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京华时报:在防控措施中,加强各部门的防艾宣传排在首位,且用了较多笔墨,这是否说明当下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视?
吴尊友:虽然谈艾色变的年代已经过去,但人们对防艾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皮毛阶段,如果知道他是一个感染者或者病人,没有几个人能和他握手、拥抱,甚至共同进餐。公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是防艾工作的基石,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不仅有助于高危行为者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也将降低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京华时报:防艾宣传纳入地方领导年度考核,防艾知识普及纳入企事业员工岗前培训内容,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这是否意味着防艾宣传有覆盖全人群的趋势?为什么这样做?
吴尊友:是的。一方面从领导抓起,领导对防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导着一个地区的防艾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在目前新报告的感染者中,大学生感染者的比例比以前有所增加,感染趋势呈现低龄化。防艾是需要几代人努力的,因此如何给青年一代打预防针,在学校普及防艾知识也将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
京华时报:您刚才提到,大学生感染者比例比以前有所增加,这意味着什么?
吴尊友:这说明艾滋病感染正由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大学校园的感染者主要是男男同性恋,这也与我国艾滋病整体的感染人群特征相符,在去年新报告的7.4517万名感染者中,男男同性恋的比例占到13.7%,而2006年,这个比例仅为2.5%,因此,加强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的防艾宣传、提高检测率是工作重点,但也是难点。
京华时报: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是否是强制性的?
吴尊友:不是,除献血、器官移植等采用强制检测外,其他情况下的检测都是自愿的,我们只是对艾滋病感染高风险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和艾滋病筛查,实现感染者的早发现,并减少传播风险。
京华时报:如何界定重点公共场所?
吴尊友: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疫情发展情况及高发地点来界定哪些属于重点公共场所。各地都设有艾滋病快检场所,疾控部门也提供相关检测和筛查,这些都是免费的。
京华时报:有人不愿前往专门的艾检机构,如何方便高危行为人群进行筛查和检测?
吴尊友:我们正在推广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提供艾滋病快检服务,虽然最终确诊还需要去更高一级的疾控中心进行,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快检服务的话,不仅会减少筛查者的顾虑,也会扩大检测范围。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在进行试点。
京华时报:社区组织在防艾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吴尊友:社区组织是连接政府和疾控机构与高危行为人群的中间纽带,由他们宣传艾滋病的防控举措、举办防艾活动、提醒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等,比政府人员出面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今后政府和疾控机构将更注重社区组织在防艾中的工作,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京华时报: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如何确保落实?
吴尊友:落实最为重要,而且行动计划提出的任务目标有一定难度,如到2015年底,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就新发感染数而言,近两三年来一直维持在4.8万人左右,减少25%意味着要再减少1.2万人左右,这就需要提出的各项举措必须落实到位。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在着手制订本行动计划的督导与评估框架,对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京华时报
回复  

举报

2#
发表于 5-3-2012 14:31: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中国的同志们被堵截的无路可退,再堵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如果不可以从政治法制和社会舆论上给同志们一个说法,不能从从根本上解决如今中国同志们面临的这些问题。

有些的东西是只可以疏导,不可以堵截的。事到如今,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对同志的歧视和不认同造成的,解铃还需系令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hoz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3#
发表于 5-3-2012 14:39: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中国的艾滋病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安全性交的知识普及的不够,很多人都是在无知的情况下进行不安全性较。
性病检查和治疗,被商业化,隐私和金钱上都不利于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
对于艾滋病人的歧视更是恐怖。

澳洲政府每年拨款用于安全性交的宣传,更是到处都可以拿到免费的安全套,性病检查诊所的服务非常专业,检查和治疗都免费,病人隐私也十分重要。对于艾滋病更有专门的免费治疗程序和社会福利上的照顾。

和中国比,澳洲是天堂。

以上情况在澳洲就好很多了。可是目前澳洲的艾滋病控制情况还是不尽人意,在悉尼仅仅是我认识的艾滋病携带者就有好几个,。
回复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6-3-2012 02:31:20 | 只看该作者
加强安全性行为教育,全社会不再歧视同性恋者,鼓励同性恋建立和异性恋类似的伴侣婚姻关系,是降低性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回复  

举报

5#
发表于 7-3-2012 00:15:4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国内政府官员真正重视这个问题,不歧视,不回避,把措施落到实处,而不要只在每年的12月1日宣传下,过后就忘得干干净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annyfs + 20 我很赞同!
choz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6#
发表于 17-3-2012 23:3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青哥儿 的帖子

同意LS!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5-4-2025 17:22 , Processed in 0.03928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