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的馆藏 [打印本页]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4:47
标题: 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的馆藏
德国的博物馆在世界上很有地位,无论是自然博物馆还是艺术博物馆都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博物馆中有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丢勒的《四使徒》这样的大作,恐怕只有法国和意大利(包括梵蒂冈)的艺术馆能够胜出。而自然博物馆也同样拥有一些为其他任何自然博物馆所羡慕的馆藏。德国和英国一样,从世界各地得到了很多馆藏,但是也同时和美国一样,本土出土了丰富的化石。这使得德国自然博物馆的馆藏非常出众。德国最有名的自然博物馆当属柏林的洪堡自然博物馆,那里有两个镇馆之宝,其一是世界上装架完成的最大的恐龙骨骼,其二是世界上最完好的始祖鸟化石,也是书本上见到的最多的那块始祖鸟化石。法兰克福的森肯堡自然博物馆则位居德国第二,这里有几个出众之处。其一是这里的恐龙化石收藏在欧洲名列前位,其中还拥有保存非常完好的化石,包括可以见到皮肤和羽毛的恐龙化石。其二是这里拥有梅塞尔坑的化石收藏,这个可能大家不太了解,后面会加以介绍。其三是这里收藏的鸟类标本在世界上也名列前位,并且拥有很多罕见的鸟类,包括一些近代灭绝的鸟类标本。除此之外,其他的馆藏也和丰富,比如哺乳动物之中也收藏了很多罕见物种和近代灭绝物种。

先介绍一下在任何自然博物馆中都最引人注目的恐龙和其它大型爬行动物的化石吧。
恐龙大厅:
[attach]174021[/attach]
[attach]174022[/attach]

很多著名的恐龙都在这个恐龙大厅里面,其中有些是原品,有些是复制品。
从这个画面中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腿骨化石,和这个化石相比,不光门洞显得很小了,就连巨大的梁龙和霸王龙都显得渺小了,而完整的身躯恐龙大厅中势必容纳不下。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超龙的化石。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5-2011 14:08 编辑 ]
作者: y2kgo    时间: 4-5-2011 15:02
鸟版亲自拍摄的么?
前排占座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07
[attach]174023[/attach]
[attach]174024[/attach]
超龙Supersaurus是超大型恐龙中化石相对比较完整的,但是仍然只是零星的化石而已,相应的,分类地位也曾经有过不少争议。这套巨大的腿骨化石曾经被认为是另外一种巨超龙Ultrasauros,被认为是一类比超龙更绝大的恐龙,但是后来研究表明还是超龙的骨骼。超龙目前被认为属于梁龙科,是迷惑龙(雷龙)的近亲。在梁龙类中,迷惑龙的身材比梁龙短一些,但是身体更粗壮,超龙相应也是一类比较粗壮的恐龙。而梁龙类的前肢相对比较短,而这个超龙的前肢已经如此巨大,可以想象,其完整的身躯会是何等巨大。超龙的化石发现于北美洲,这里的化石是个复制品,原件在美国杨百翰大学。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5-2011 14:58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08
原帖由 y2kgo 于 4-5-2011 14:02 发表
鸟版亲自拍摄的么?
前排占座

是呀,亲自拍摄的。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17
[attach]174026[/attach]
[attach]174025[/attach]
恐龙大厅正中的长梁龙Diplodocus longus。梁龙是装架完整的恐龙中身体最长的,发现地为北美,包括有长梁龙,卡内基梁龙等数种。长梁龙是梁龙的模式种,著名的完整骨架有两个,一个在这里,一个在华盛顿的国家自然博物馆,以前我去华盛顿的时候见到过。森肯堡的长梁龙是原品,不过是由不同个体拼成完整个体的。欧洲还有很多博物馆展出卡内基梁龙,比如柏林和伦敦,这些则是复制品。梁龙的身体很长,但是比较纤细,体重并不算很重。虽然是最长的完整恐龙,可惜旁边有个超龙化石,使得梁龙显得不很大了。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29
[attach]174027[/attach]

墙的另一侧是布氏长颈巨龙Giraffatitan brancai,不过标签上标的是布氏腕龙Brachiosaurus brancai,因为过去一直认为这是腕龙,而长颈巨龙是近些年来才从腕龙中分离出来的。以前认为腕龙分别分布于北美和东非(主要是坦噶尼喀,也就是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以前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东非的腕龙和北美的有一定区别,应该独立出来。而过去很多比较有名的腕龙化石于是都成了长颈巨龙,而由于产地以前是德国的殖民地,所以很多化石保存在了德国。柏林的洪堡自然博物馆的那个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就是这种,不过那个也是由不同个体拼接而成的。长颈巨龙虽然身长不及梁龙,但是体型比梁龙粗壮很多,体重甚至可达梁龙的数倍。柏林的那个化石能保存到现在也是很幸运的。因为二战的时候德国各大城市都遭受了轰炸,德国很多很有价值的化石都毁于二战中。柏林的长颈巨龙化石幸运的在被轰炸前两个月被转移到安全的地下室中了,否则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就该另有所属了。森肯堡的这个腕龙腿骨应该是馆藏中最大的化石原品了。不过和超龙相比也依然显得小了些。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38
[attach]174028[/attach]
在恐龙大厅边上还有个不太起眼的小型恐龙,其实这个才是目前森肯堡最出名的恐龙化石。这是来自中国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鹦鹉嘴龙产业东亚,包括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一带。是发现化石数量最多,研究的最透彻的恐龙之一。由于发掘的化石多,所以保留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而这个化石在尾部可以见到类似毛的痕迹。这具化石曾经引起很大的轰动。在此之前,虽然在中国发现了不少有毛的恐龙,但是鹦鹉嘴龙和那些有毛恐龙没有什么亲缘关系,而这些痕迹是否真的是毛,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近些年来,中国很多有价值的化石都被走私到国外,这也是其中之一。网上的资料介绍说德国方面曾同意将化石归还中国,但是听了解内幕的朋友说,德国方面并不想还,所以这个化石还在这里作为重要馆藏。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47
[attach]174032[/attach]
[attach]174031[/attach]
[attach]174030[/attach]
[attach]174029[/attach]

博物馆内另外一个著名的化石并不在恐龙大厅内,而是拥有单独的空间,这是来自北美的埃德蒙顿龙Edmontosaurus。埃德蒙顿龙由于最初发现于加拿大的埃德蒙顿而得名,后来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的很多地方都被发现,是北美发现最多的恐龙。和东亚的鹦鹉嘴龙一样,也是化石丰富,研究的非常透彻的恐龙。有些埃德蒙顿龙的化石非常完整,甚至保留了部分皮肤,而这具化石就是其中之一,是研究恐龙皮肤的难得的材料。不同于体形很小的鹦鹉嘴龙,埃德蒙顿龙是体形很大的恐龙,是体形最大的鸭嘴龙之一,仅次于中国的巨型山东龙。而埃德蒙顿龙和山东龙也是很相似的两类鸭嘴龙。美国的政策和中国有所不同,发现于私人领地的化石,土地的主人有权进行处置。所以这具化石可以被德国合法购买,而并非走私。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52
[attach]174034[/attach]
[attach]174033[/attach]
回到恐龙大厅,这里还有一些著名恐龙的模型。欧洲很少有大型恐龙被发现,所以各大博物馆展出的大型恐龙骨架,一般不是从境外获得,便是模型了。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恐龙,也是最值钱的化石之一。霸王龙产于北美,这具化石的原件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5:56
[attach]174035[/attach][attach]174036[/attach]
三角龙Triceratops,也是比较著名的恐龙,常和霸王龙一起出现在画面中。完整骨架是复制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而头骨化石则是森肯堡收藏的原件。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1-5-2011 09:28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6:00
[attach]174037[/attach]
包头龙(优头甲龙)Euoplocephalus,恐龙时代的“坦克”。最大最完整的甲龙化石,原件也是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5-2011 15:02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6:04
[attach]174038[/attach]

狭脸剑龙Stegosaurus stenops。又一种著名的恐龙。狭脸剑龙有完成的骨架,是剑龙中研究的最多的,原件也同样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5-2011 15:07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6:10
[attach]174039[/attach]
沃克氏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walkeri。头上有冠饰的鸭嘴龙类的代表。发现于加拿大,原件也在加拿大。其冠饰的功能有多种猜测,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是认为这是发音的装置。在悉尼的澳洲博物馆中有模仿其冠饰发音的模型。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5-2011 15:11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6:14
[attach]174040[/attach][attach]174041[/attach]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体型最大的翼龙,也是体型最大的会飞行的动物。翼龙虽然不是恐龙,但是和恐龙同样出名。这个的原件在美国的德州。
作者: ozbird    时间: 4-5-2011 16:25
[attach]174042[/attach]
恩氏板龙Plateosaurus engelhardti。这个来自德国本土的原件化石是德国的土特产。板龙是一类早期的恐龙,属于原蜥脚类,虽然体型不算很大,但是在当时已经属于大型恐龙,是当时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而后期那些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可以说是他们的后世远亲。板龙是欧洲大陆最常见的恐龙,共有两种,其中模式种恩氏板龙是德国巴伐利亚的特产,也是最早被发现命名的恐龙之一。而另外一种长头板龙则除了德国之外,在欧洲很多其他地区也能见到。
作者: 雅瑶冬月    时间: 4-5-2011 17:31

作者: 背包沉    时间: 7-5-2011 02:36
标题: 鸟版这次逛的爽啊^_^
翼龙不是恐龙是什么意思?不是恐龙的一种吗?
作者: ozbird    时间: 7-5-2011 23:04
原帖由 背包沉 于 7-5-2011 01:36 发表
翼龙不是恐龙是什么意思?不是恐龙的一种吗?


带"龙"字的史前生物不一定就是恐龙,恐龙只是其中两类动物的统称而已,还有很多很多都不是恐龙。“龙”的本意是“蜥蜴”,当初是日本人用了“龙”这个字作为翻译,后来被中国所接受。但是“蜥蜴”这个词在史前爬行动物中也不仅仅限于蜥蜴,基本上就是爬行动物的意思,包括恐龙,也包括别的爬行动物。著名的鱼龙、翼龙、蛇颈龙等等都不是恐龙,其中翼龙和恐龙的血缘还比较近,而鱼龙、蛇颈龙等和恐龙的血缘就很远了。

最早被学术界研究命名的史前爬行动物是沧龙Mosasaur,Mosa是发现的地方,而Saur是蜥蜴。沧龙正经是一类蜥蜴,和现存的蛇蜥、毒蜥、巨蜥等有很近的血缘关系,但是却生活在海洋中,成为了当时海洋中的霸主。后来又陆续有许多史前爬行动物,虽然不是蜥蜴,但是也用了saur这个词根。后来即便是没用用saur这个词根,但是是史前爬行动物,则中国的翻译也往往加上个“龙”字,以表明归属,比如梁龙名字的意思是“双梁”,但是中国翻译成了梁龙。
作者: y2kgo    时间: 8-5-2011 22:32
原帖由 ozbird 于 2011-5-4 14:38 发表
174028
[attach]174028[/attach]
在恐龙大厅边上还有个不太起眼的小型恐龙,其实这个才是目前森肯堡最出名的恐龙化石。这是来自中国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鹦鹉嘴龙产业东亚,包括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一带。是发现化石数量最多,研究的最透彻的恐龙之一。由于发掘的化石多,所以保留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而这个化石在尾部可以见到类似毛的痕迹。


鸟版好换相机啦
我瞪大眼睛看了好久都木有看到有毛

作者: katsura    时间: 10-5-2011 00:48
I thought the type specimen of Archeoptyrx was actually purchased by Richard Owen and stored in the London Natrual History museum?

Great display of dinosaurs, it's good to see the sauropods are reconstructed in that pose, with the head / neck/ back and tail from a bridge.

I was quite dissapointed by the displays of some Chinese museums that still displays the sauropods with heck and head raising high into teh sky and tail dragging on the floor...

WRON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ozbird    时间: 10-5-2011 12:03
原帖由 katsura 于 9-5-2011 23:48 发表
I thought the type specimen of Archeoptyrx was actually purchased by Richard Owen and stored in the London Natrual History museum?

Great display of dinosaurs, it's good to see the sauropods are rec ...


模式标本是是第二件始祖鸟化石,也是第一件比较完整的始祖鸟化石,保存在伦敦自然博物馆,称为伦敦标本。第一件始祖鸟化石只是一个羽毛印记,所以没有成为模式标本,现也保存在柏林。而柏林标本是第三件始祖鸟化石,也是最完整的一件,所以书籍上往往引用这件。

森肯堡博物馆的梁龙是比较著名的修改了姿势的蜥脚类。国内有些展出就没这么讲究了,一直用错误的姿势。
作者: katsura    时间: 11-5-2011 00:33
Hey OZ,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Amphicoelias and Bruhathkayosaurus?

Over estimates? I would rather hope they turn out to be that GIGANTIC, what awesome sights it would have been.

[ 本帖最后由 katsura 于 10-5-2011 23:42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11-5-2011 10:46
原帖由 katsura 于 10-5-2011 23:33 发表
Hey OZ, what are your thoughts on Amphicoelias and Bruhathkayosaurus?

Over estimates? I would rather hope they turn out to be that GIGANTIC, what awesome sights it would have been.


双腔龙Amphicoelias最大的易碎双腔龙A.fragillimus不仅只发现了一块骨头,而且这块骨头已经损毁遗失,现在只有当时画的只有一个视图的插图。虽然根据这个图可以推测出这是最大的恐龙,至少是最长的,但是这样的推测在学术上的可靠性毕竟不高。而双腔龙的模式种高双腔龙A. altus尚且保留了一些化石,不过这种双腔龙和梁龙区别不大,只是和梁龙一样大的大型恐龙,却算不上超大型恐龙。

巨体龙Bruhathkayosaurus到确实可以认为是一类极大的恐龙,虽然化石资料也不多,但是毕竟还是有。由于巨体龙科可能属于泰坦龙类,比较粗壮,而双腔龙属于梁龙类,比较细长,所以即便易碎双腔龙的资料属实,身长超过了巨体龙,但是体重仍然可能不及巨体龙。但是泰坦龙类本身就缺少完整化石,对泰坦龙类的复原差异是比较大的。所以虽然可以断定巨体龙是极大的恐龙,但是到底有多大,还是很不确定的。
作者: ozbird    时间: 31-5-2011 21:59
我在法兰克福动物园的帖子中介绍了一些珍禽异兽。而动物园中收集的珍禽异兽是远无法和博物馆相比的。

比如这个已经灭绝了一百多年的斑驴,这是近代灭绝哺乳动物中最著名的一种,比袋狼名气更大,而能有看到其标本就很不容易了。斑驴其实就是一类斑纹不明显的斑马。如果斑驴仍然存在,可能也就不存在斑马是黑马有白条纹还是白马有黑条纹的争论了。现在有些学者打算利用克隆技术复活斑驴,能否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attach]178184[/attach]
[attach]178185[/attach]
作者: ozbird    时间: 9-7-2011 20:10
标题: 旅鸽
[attach]184562[/attach]

旅鸽大概是近代灭绝鸟类中最著名的一种了,和渡渡鸟齐名。渡渡鸟和旅鸽都属于鸠鸽类,不过二者灭绝的性质并不相同。渡渡鸟是仅分布于小岛毛里求斯的鸟类,岛上没有天敌,渡渡鸟已经不会飞行,非常脆弱。这样一种分布狭小数量不多的脆弱鸟类,本就是一种很容易灭绝的鸟类。但是旅鸽则是另一种情况。旅鸽生活在北美洲,曾经数量非常多,估计曾经有50亿之多,几乎赶上了现代的全球的人口,而比当年全世界的人口还多很多,可以说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很难想象这样一种鸟会灭绝。然而当人类开始大量捕捉之后,旅鸽就开始走向灭绝了。最后一只野生的旅鸽于1900年被打死,而动物园中最后一只旅鸽在1914年去世,从此旅鸽灭绝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9-7-2011 19:14 编辑 ]
作者: ozbird    时间: 9-7-2011 20:14
标题: 兼嘴垂耳鸦Huia
[attach]184563[/attach]

[attach]184564[/attach]

这大概是除了旅鸽和渡渡鸟之外最有名的近代灭绝鸟种了。垂耳鸦是新西兰的特有鸟类,因嘴角之后有肉垂而得名。垂耳鸦现存还有两种,分别是垂耳鸦Kokako和鞍背鸦Saddleback。但是已经灭绝的兼嘴垂耳鸦则是最奇特的一种垂耳鸦。其奇特之处就在于“兼嘴”。雄鸟的嘴短而直,而雌鸟的嘴长而弯。这在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很多鸟雌雄有不同的羽毛,但是嘴有这么大差异,却仅有此鸟。鸟嘴和进食关系密切,雌雄鸟嘴有这样大的差异,导致觅食方式必然会有很大不同。兼嘴垂耳鸦在欧洲人到达新西兰的时候已经不多了,而欧洲人到来之后进一步减少最终灭绝。最后观察到的时间是1907年,从此世间再无雌雄鸟嘴差异如此之大的鸟类了。
作者: ozbird    时间: 10-7-2011 18:35
标题: 伞鸟
[attach]184731[/attach]

现存动物也有一些非常奇特的。比如这种肉垂钟伞鸟

伞鸟是分布于拉丁美洲的亚鸣禽类,很多种类都相貌奇特,肉垂钟伞鸟的头上有三个细长的肉垂,额头上有一个,嘴角两边各有一个。

[attach]184730[/attach]

白钟伞鸟,另一种钟伞鸟。额头上有个可以高高竖起的肉垂,看起来像是个角。
作者: ozbird    时间: 10-7-2011 18:47
标题: 大眼斑雉
[attach]184732[/attach]

大眼斑雉。分布于东南亚,是孔雀和孔雀雉的近亲,这几类的共有特征是羽毛上都有眼状斑。雉类的雄鸟往往有用于炫耀的羽毛。但是大多数之类都是有独特的尾羽(孔雀则是尾上覆羽),而眼斑雉类则是翅膀的飞羽非常独特,用于炫耀。和其他雉类有所不同。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