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这里有喜欢马拉松的么? [打印本页]

作者: insidee    时间: 22-9-2010 23:39
标题: 这里有喜欢马拉松的么?
前几天是悉尼马拉松,但是在论坛上没有看到有相关的讨论,不知道这里是否有人感兴趣的。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如果也有其他兴趣相投的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啊。

我到现在为止跑了三年,08年参加北京马拉松10公里,09年北京马拉松半程,今年悉尼马拉松Bridge Run 9公里。未来的计划是明年跑半程,争取后年开始跑全程。
作者: y2kgo    时间: 23-9-2010 00:04
有的啊
不过估计她忙,少来这里啊

作者: vandia    时间: 23-9-2010 00:05
我有个朋友跑过半程的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07:42
楼主厉害的呀

要每天训练吗,训练时都跑多远呢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07:43
另外楼主给介绍一下这次悉尼马拉松的情况吧,给我们这些没看成的也了解一下
作者: mk82    时间: 23-9-2010 07:59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3/9/2010 06:42 发表
楼主厉害的呀

要每天训练吗,训练时都跑多远呢

10KM让你跑也能跑完,  GOLD COAST 马拉松,从机场跑到拉布拉多再跑回机场, 有几个同事2小时15分就跑完了。 拉我去跑, 10KM还行, 这个实在是太长了。。。。看到很多瘦小的日本女孩也都坚持跑完了,从早上跑到下午。 玩的就是精神啊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08:06
标题: 回复 #6 mk82 的帖子
no no
我绝不会参加这种运动的
我从小就痛恨长跑,上学时候所有体育项目里最讨厌长跑了,我耐力不行
作者: mk82    时间: 23-9-2010 08:12
那就走走跑跑跑跑走走,完成它。  还是精神的问题。
对于马拉松很多人都有误解, 觉得30多公里啊。 肯定跑不完的,走都走不完。  去参加马拉松总觉得自己要跑个名词, 这样想就失去了一半的动力。  重在参与么,玩的就是战胜自己。

[ 本帖最后由 mk82 于 23-9-2010 07:13 编辑 ]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08:42
标题: 回复 #8 mk82 的帖子
no no
我绝不会去干这种事的
而且我从来都不想战胜自己
作者: insidee    时间: 23-9-2010 17:21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3-9-2010 06:42 发表
楼主厉害的呀

要每天训练吗,训练时都跑多远呢


我是7月20几号登陆悉尼。刚来的时候环境还不熟悉,而且也经常下雨,所以就没开始训练。从大约8月中旬开始训练。因为来之前工作太忙,已经有半年几乎没做任何运动,所以从适应性训练开始一点点加大运动量。我住在Burwood,所以就在Burwood 公园跑。最开始的时候只能跑半圈,就跑半圈走半圈;练两次后开始跑一圈走一圈,这样一次次的逐渐加大运动量。练的频率是跑两天休息一天。就这样到了9月中旬的时候,基本上每次跑6圈,距离大概是6~7公里左右。

悉尼马拉松有全程、半程、Bridge Run 9公里和Family Run 大约4公里这么几种不同的长度。起点在海港大桥北岸,但出发时间各有不同。半程的出发时间最早是6点20,Bridge Run 最晚出发,时间是9:00。跑过海港大桥后在南岸绕啊绕,不同长度的路线各有不同,但终点都是在悉尼歌剧院前面。Bridge Run 的参与者很多,而且跑的道路比较窄,全程基本上都是人挨人人挤人的,根本快不起来。当然,也和我出发的时候几乎排在所有参赛者的队伍末尾有关。跑的路线坡度比较小,比北京马拉松的坡度变化稍微大些,但是和我平时训练的Burwood Park 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所以9公里跑完后感觉还没有往常跑7公里累。

今年由于训练时间比较短,所以前一段时间只是跑步,没有做别的训练。跑完悉尼马拉松后,我打算降一些跑步的运动量,增加一些上肢的力量训练让身体更均衡。过两个月后再开始重新增加跑步的运动量。我原本的计划是明年参加半程,但是如果明年的出发时间还是早上6点多的话我觉得太早了。所以如果墨尔本马拉松的出发时间比较合适,也许明年去跑墨尔本的半程,反正机票也便宜。悉尼马拉松只有10年历史,而墨尔本马拉松从1978年就开始了,历史要更悠久一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多参加几个赛事玩玩喽。
作者: insidee    时间: 23-9-2010 17:43
原帖由 mk82 于 23-9-2010 07:12 发表
那就走走跑跑跑跑走走,完成它。  还是精神的问题。
对于马拉松很多人都有误解, 觉得30多公里啊。 肯定跑不完的,走都走不完。  去参加马拉松总觉得自己要跑个名词, 这样想就失去了一半的动力。  重在参与么,玩的 ...


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坦率的说还是很长的。尽管对于正常体质的人只要经过系统训练就能够完成,但如果准备不充分,强行完成是会出问题的。很多的马拉松赛事都有选手猝死的纪录。

重在参与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就以这次悉尼马拉松来说,Family Run 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报名,我在坐火车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的小孩子和父母一起在海港大桥上有的慢跑,有的干脆就是在散步前行。Bridge Run 的长度是9公里,其中大约4公里的时候进入皇家植物园,在里面绕一大圈8公里的时候又从入口绕出来。当我从里面绕出来的时候,看到很多很多的同样参加Bridge Run 的选手在那个时间刚刚完成前面的4公里、即将进入植物园。我的完成时间是50分钟,只算中等速度,由此可见还是有很多选手就是以参与为乐的。所以悉尼马拉松的官方名称是Sydney Running Festival,这其实只是一个节日,大家来开心就好了。

不过,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非得用挑战自我的心态来强迫自己参加。我以前很喜欢这种“挑战极限”的说法,但现在也许是年纪大了吧,心态越来越平和。我觉得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每个人只要做感兴趣的事情就好了。我跑马拉松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我喜欢。我喜欢那种跑到似乎全世界只有自己的每一下呼吸和心跳,我喜欢自己一天比一天跑得更远更快更有力,我也喜欢参加赛事的时候看到有那么多朋友和我有共同爱好。这些都是支持我跑下去的原因。

世界这么精彩,不要强迫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这样才会真正开心的。不过当然,如果你喜欢的事情就是强迫自己,那么就大胆的强迫吧
作者: mk82    时间: 23-9-2010 19:58
我现在怕长跑就是担心受伤, 去年伤了大半年根本没法跑步。 所以现在只能悠着点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20:34
原帖由 mk82 于 23-9-2010 07:12 发表
那就走走跑跑跑跑走走,完成它。  还是精神的问题。
对于马拉松很多人都有误解, 觉得30多公里啊。 肯定跑不完的,走都走不完。  去参加马拉松总觉得自己要跑个名词, 这样想就失去了一半的动力。  重在参与么,玩的 ...

上面刚说还是精神的问题
下面就说自己伤了大半年
你真矛盾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3-9-2010 20:36
原帖由 insidee 于 23-9-2010 16:43 发表

世界这么精彩,不要强迫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这样才会真正开心的。不过当然,如果你喜欢的事情就是强迫自己,那么就大胆的强迫吧

顶这句
楼主你很棒

我也喜欢看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只要能去做就好
作者: 骷髅    时间: 23-9-2010 21:10
没有跑过半程,也没有系统跑过。平时想跑的话就去跑个5公里、10公里的。每年春天会去跑run for kids,差不多14公里。
作者: insidee    时间: 23-9-2010 23:29
原帖由 mk82 于 23-9-2010 18:58 发表
我现在怕长跑就是担心受伤, 去年伤了大半年根本没法跑步。 所以现在只能悠着点


长跑的膝盖负荷很大的。我前两年也是训练强度加得太快,结果膝盖受伤,跑完比赛后要养一个月才恢复。今年报名的长度没有挑战自己,强度加的速度也始终,所以跑得很舒服。

锻炼还是要循序渐进的,否则很容易受伤。
作者: insidee    时间: 23-9-2010 23:30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3-9-2010 19:36 发表

顶这句
楼主你很棒

我也喜欢看别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只要能去做就好


呵呵,是啊。现在很多事情能看开了呢。不过喜欢挑战也有喜欢挑战的好处,改变世界的新技术都是年轻人搞出来的哦。
作者: insidee    时间: 23-9-2010 23:31
原帖由 骷髅 于 23-9-2010 20:10 发表
没有跑过半程,也没有系统跑过。平时想跑的话就去跑个5公里、10公里的。每年春天会去跑run for kids,差不多14公里。


Run for kids 是个公益活动么?在哪个城市?
作者: Ray和Wendy    时间: 23-9-2010 23:35
我现在就跑跑Bay Run, 总长7公里我还坚持不下来,只能跑5公里走2公里。
作者: insidee    时间: 24-9-2010 00:00
原来悉尼有这么多的跑步活动啊!好丰富!

不过不知道是否要收费。跑一次悉尼马拉松要收50元钱呢,现在还没有工作掏起来好心疼……
作者: freemanliu    时间: 24-9-2010 00:05
本来今年想参加半程马拉松的,因为七八月忙没怎么准备就没报名。我目前基本上每周跑三次,一次6.5公里左右,去年参加City2Surf,14公里成绩是76分钟,第一次参加,人太多跑不起来。明天如果参加City2Surf可以到前面一组,如果能跑进75分钟以后就可以再升一级。

长跑还是要量力而行,我感觉目前最大的挑战不是心肺,而是膝关节和韧带,有时候会受伤。全程马拉松是一个挑战,但如果准备得当应该是可以完成的。Biggest Loser这个节目中的几个胖子都完成了马拉松。

曾经有一个想法,找人一起到悉尼的National Park里面跑步(跑公路,空气好,车少),或者是比较长的跑步道(还不知道哪里有),可以计划在15-20公里左右,跑完在公园里野餐。不过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不知道谁有兴趣。
作者: insidee    时间: 24-9-2010 00:31
原帖由 freemanliu 于 23-9-2010 23:05 发表
本来今年想参加半程马拉松的,因为七八月忙没怎么准备就没报名。我目前基本上每周跑三次,一次6.5公里左右,去年参加City2Surf,14公里成绩是76分钟,第一次参加,人太多跑不起来。明天如果参加City2Surf可以到前面一 ...


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啊!如果组织的话我可以报名。不过不知道跑的路上是否有车,会不会危险。

我现在在Burwood Park 跑,一圈也就是一公里左右,跑一次要绕好几圈有时候觉得挺单调的。不过如果说长一点的跑步道,我觉得像奥林匹克公园里面应该也差不多了吧,一圈怎么也有三四公里。我现在的能力估计可以跑两到三圈,还不会太厌倦。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4-9-2010 06:21
原帖由 freemanliu 于 23-9-2010 23:05 发表
曾经有一个想法,找人一起到悉尼的National Park里面跑步(跑公路,空气好,车少),或者是比较长的跑步道(还不知道哪里有),可以计划在15-20公里左右,跑完在公园里野餐。不过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不知道谁有兴趣。

听起来不错耶
我们论坛有徒步队,还没有跑步队呢
作者: lhwhit    时间: 24-9-2010 08:15
标题: 也喜欢跑步,但不跑马拉松
呵呵,马拉松太长了,42公里呢,每次看大赛都有人猝死,我不大敢追求极限,有些怕怕。
我也喜欢跑步,现在每星期跑个1万米,平时都跑个3000-5000米,一般都是慢跑,不追求速度。主要是为了健康吧,要不运动身上憋的慌。

我现在高原跑步,海拔2200米,虽然没有超过3000米不会有高原反应,但是跑的还是比较喘。都几个月也应该适应了,怎么还是比较累。哪位在高原跑过步交流一下。
梦想能够在海边跑步啊,海风吹着真不错啊,呵呵。




[ 本帖最后由 lhwhit 于 26-9-2010 03:15 编辑 ]
作者: insidee    时间: 24-9-2010 09:45
原帖由 lhwhit 于 24-9-2010 07:15 发表
呵呵,马拉松太长了,42公里呢,每次看大赛都有人猝死,我不大敢追求极限,有些怕怕。
我也喜欢跑步,现在每星期跑个1万米,平时都跑个3000-5000米,一般都是慢跑,不追求速度。主要是为了健康吧,要不 ...


1万米已经可以报悉尼马拉松10公里的赛事了。其实很多参加马拉松的人也不都是跑全程的,半程、10公里、4公里都有,墨尔本马拉松好像还有2.5公里的。距离量力而行,参加比赛就是图个热闹。
作者: freemanliu    时间: 24-9-2010 09:58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4-9-2010 05:21 发表

听起来不错耶
我们论坛有徒步队,还没有跑步队呢


版主加分鼓励一下,呵呵。其实在National Park的公路上跑有几个好处,车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空气也不错。当然重要的是不要选拐弯比较多的山路,因为那种路上车辆对人的威胁比较大。我觉得悉尼的Kuring-Gai National Park和Royal National Park的某些段都可以跑,一个来回就可以达到15公里以上。

最喜欢的是那种比较长的自行车和行人共享的林荫道,跑起来很舒服。
作者: bushwalker    时间: 24-9-2010 10:43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4-9-2010 05:21 发表

听起来不错耶
我们论坛有徒步队,还没有跑步队呢



As I knew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walkers who could 跑步 in our Sydneyhiking Club.

[ 本帖最后由 bushwalker 于 24-9-2010 09:48 编辑 ]
作者: bushwalker    时间: 24-9-2010 10:48
原帖由 insidee 于 22-9-2010 22:39 发表
前几天是悉尼马拉松,但是在论坛上没有看到有相关的讨论,不知道这里是否有人感兴趣的。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如果也有其他兴趣相投的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啊。

我到现在为止跑了三年,08年参加北京马拉松10公里, ...


You would find a few who could 跑步 in your region if joining bushwalking with us.

See "Sydneyhing Club"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876952-4-2.html
作者: insidee    时间: 24-9-2010 13:43
原帖由 freemanliu 于 24-9-2010 08:58 发表


版主加分鼓励一下,呵呵。其实在National Park的公路上跑有几个好处,车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空气也不错。当然重要的是不要选拐弯比较多的山路,因为那种路上车辆对人的威胁比较大。我觉得悉尼的Kuring-Gai Nati ...


如果你要组织活动的话,我先报名一个。呵呵。
作者: insidee    时间: 24-9-2010 13:46
原帖由 bushwalker 于 24-9-2010 09:48 发表


You would find a few who could 跑步 in your region if joining bushwalking with us.

See "Sydneyhing Club"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876952-4-2.html


看了,挺有意思的活动。我近期还是先不往外面跑了,户外活动太有意思,很容易把心跑野了。我还是先专心把工作找好,有了钱再考虑其它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25-9-2010 09:25
原帖由 insidee 于 24-9-2010 12:46 发表


看了,挺有意思的活动。我近期还是先不往外面跑了,户外活动太有意思,很容易把心跑野了。我还是先专心把工作找好,有了钱再考虑其它

找了工作以后就没时间往外跑了,多没意思啊
作者: insidee    时间: 25-9-2010 11:39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5-9-2010 08:25 发表

找了工作以后就没时间往外跑了,多没意思啊


唉,人生就是纠结啊!昨天本想上网找工作的,结果看了看SEEK 没什么有意思的职位,上了两个小时FreeOZ 后看着外面那么明媚的阳光就待不住了,拉着LP 跑出去闲逛了一下午。下周我的SkillMAX 课程就结束了,应该要好好找工作了。否则过两个月就是圣诞节,明年2月份就业市场回暖后兜里也没钱了,就不像现在这么轻松了。

昨天晚上在网上看了一些讲马拉松训练的帖子,感觉还是挺长知识的。现在想起来前年跑半程马拉松的时候真是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补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补充能量。跑到15公里的时候能量耗尽,但当时不懂补充,所以最后几乎是挣扎着到了终点,而且我的所有训练和比赛也都没有科学安排强度、营养和补水。现在想想最后只是膝盖有点损伤已经是个小奇迹了。以后再训练的时候一定要科学规划,再也不能自己胡来了。
作者: 亚洲健身姐夫    时间: 25-9-2010 11:42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23-9-2010 07:06 发表
no no
我绝不会参加这种运动的
我从小就痛恨长跑,上学时候所有体育项目里最讨厌长跑了,我耐力不行


我也不喜欢长跑

虽然曾经长跑是我的强项

特别是在国内的时候, 天天都可球忙, 哪有这么长时间在跑步啊

我宁可去健身房跳一场操
作者: insidee    时间: 25-9-2010 11:50
原帖由 亚洲健身姐夫 于 25-9-2010 10:42 发表


我也不喜欢长跑

虽然曾经长跑是我的强项

特别是在国内的时候, 天天都可球忙, 哪有这么长时间在跑步啊

我宁可去健身房跳一场操


长跑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If you want to win something, run 100 meters. If you want to experience something, run a marathon.”

[ 本帖最后由 insidee 于 25-9-2010 11:06 编辑 ]
作者: danielyu2009    时间: 15-10-2010 23:02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方便,澳洲真是户外跑的好地方。我来墨尔本一年,参加了三月份墨尔本“Run for Kids" 14.3公里跑、五月份Adelaide半程马拉松以及上周末的墨尔本全程马拉松,每次都很受鼓舞。不过参与活动的华人好像不多。
作者: 骷髅    时间: 16-10-2010 10:06
参加的人还是有的,但是混到人群里就不够看了。墨尔本这几项活动组织得都很好,活动前有为期8的免费training session,适合各个级别的人,真正是全民健身。有volunteer负责寄包,领跑和其他一些服务。
作者: insidee    时间: 16-10-2010 18:22
墨尔本的体育氛围好像比悉尼要浓一些。单从历史来看,墨尔本马拉松有30多年历史,悉尼马拉松这才是第10届。不知道墨尔本马拉松跑起来硬件感觉怎么样,悉尼的感觉有点太拥挤了。

还是北京的场地赞啊!天安门广场等待出发,长安街+二环路,宽敞得无敌了!
作者: danielyu2009    时间: 16-10-2010 19:22
墨尔本马拉松硬件不错。出发地稍窄,但起跑后很快就到St Kilda大道,宽阔平坦。后面35公里基本上都在平坦的大路上跑,最后5公里稍有坡度,但跟北京的爬立交桥相比实在不算什么,途中每个安排有运动饮料的饮水站都有运动饮料喝(即使跑在队伍后面)。最值得称赞的是墨尔本马拉松的组织工作-存包,起跑,跑完后发奖牌,取包-步骤清除,效率很高。跑完后5分钟就可以结束走人了,如果不走还可享受免费按摩。我没有尝试,因为感觉肌肉最酸痛的时候并不是刚跑完,而是跑完后12-24小时。
作者: 骷髅    时间: 16-10-2010 20:52
有免费按摩?我怎么不知道,浪费机会啊。下次腿不累让他们帮着按摩其他地方也好啊。
作者: 136mydream    时间: 16-10-2010 23:59
标题: 回复 #40 骷髅 的帖子
恩?人家管其他地方吗
作者: insidee    时间: 18-10-2010 09:58
原帖由 danielyu2009 于 16-10-2010 19:22 发表
墨尔本马拉松硬件不错。出发地稍窄,但起跑后很快就到St Kilda大道,宽阔平坦。后面35公里基本上都在平坦的大路上跑,最后5公里稍有坡度,但跟北京的爬立交桥相比实在不算什么,途中每个安排有运动饮料的饮水站都有运 ...


哇!还有免费按摩!没注意悉尼的有没有,下次要体验一下
作者: 过客思家    时间: 18-10-2010 20:45
还是看别人跑,自己跑,太累。个人比较喜欢游泳,射击,JOGGING.
作者: insidee    时间: 19-10-2010 10:27
原帖由 过客思家 于 18-10-2010 20:45 发表
还是看别人跑,自己跑,太累。个人比较喜欢游泳,射击,JOGGING.


看别人跑也挺有意思。我跑完之后在终点待了一阵看全程的冲线,高矮胖瘦男女老幼都有,每个人的表情和跑步方式也都不同。很好玩。
作者: Widjaja    时间: 7-11-2010 00:40
标题: 老龄化中的马拉松革命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20:42

最近,美国有一条恐怕让东亚社会很难理解的大新闻。即将在2011年4月举行的波士顿马拉松赛,在2010年10月18日开始报名登记,结果8小时之内就报满。一时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乃至各大电视新闻网等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当地的《波士顿环球报》甚至还为此发表社论。波士顿马拉松几乎成为媒体中的一个小龙卷风。

  对于许多马拉松爱好者来说,这确实是令人震惊的新闻。波士顿马拉松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当然令人向往。但是,波士顿马拉松和其他马拉松不同,不仅有准入门槛,而且门槛很高。比如,男子18—34岁这一组,必须在某一得到承认的马拉松赛中跑进3小时10分的成绩,才有资格报名。为此,你不仅要为波士顿马拉松本身准备,还必须提前准备及格赛。另外,参赛的价码高达130美元。想想如今正在经济衰退的谷底,有多少人会为跑一次步烧这么多钱?更不用说,参赛人数的上限为2万6800人,哪里找这么多能跑如此之快、又有钱花的人?所以,8小时报满确实是个奇迹。同时也令许多马拉松爱好者愤怒。如前所述,仅仅为了跑进及格线,许多人要进行经年累月的训练。几个重要的及格赛,比如纽约马拉松,都在10月18日以后。许多人及格赛还没有跑,就因波士顿马拉松报满而被排除在外,多年的梦想和努力前功尽弃。这也怪不得,消息一出,各报纸都发表了读者的抗议来信。

  如果这一事件的价值仅仅在此,则最多不过是个地方体育消息。但是,其背后的意义要深远得多。波士顿马拉松报名事件,不过是反映了马拉松在美国乃至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流行。每年参加马拉松的美国人,已经达到50万以上。更惊人的是,这些人中有将近一半在40岁以上。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美国是发达国家中老龄化程度最轻的。但即使如此,在2004年,65岁的美国人口就已达到了3500万,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200万。谁来养活这么多的老人?这是个令人恐慌的问题。于是,提高退休年龄、让老人继续工作,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但是,这种人为设计的政策,怎么能够斗得过自然规律?老人退休乃生理进程的自然结果,即健康和工作能力衰退,在大部分工作岗位上都很难胜任。你到时候不让人家退休,人家在岗位上干不动,创造不出生产力来,还不是同样拖累经济?

      马拉松颠覆老龄的概念

  马拉松热正是在这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马拉松早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老人的概念。我作为中年长跑爱好者,有着切身体会。我十多年前在纽黑文当学生时,参加过几次10公里以下的公路赛。如今眼看年过半百,又恢复训练。刚刚恢复训练时还不具备跑马拉松的实力,于是希望参加半程马拉松。结果,搜索了半天,附近的比赛全部报满。甚至在邻州新罕布什尔也找不到位置。看来并不是波士顿马拉松一家暴热。万般无奈,就参加了几个短距离的地方比赛。这又使我震惊了一次。比如,第一次是本镇5公里的小比赛,我是第九个冲过终点。比赛设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 以上等年龄组。每个年龄组前三名都有奖。我自以为肯定拿奖了。毕竟按自然规律,前面年轻的三个年龄组理当高手更多。结果是目瞪口呆:我的成绩在任何年轻的年龄组中都是第二,但在40—49岁这组里,仅排第五!更不用说,一位53岁的老先生以压倒优势把我击败。在另一次15公里的森林山路赛,一路险象环生,我半途甚至滚下山坡。但是,我最终击败了许多二十多岁的选手,却眼巴巴地看着前面六十一岁的老将越跑越快,最终不见了身影。如果你十六岁,在高中体育课上长跑突出,于是想到美国的地方比赛上露两手,那么当你站在起跑线上时,就会发现几位头发花白的人当仁不让地站在第一排。也许你心里会说:“这些老头儿想干嘛?别挡着我的道儿?”我劝你且慢下结论,出发五分钟后,你多半就知道自己根本不配和人家竞争。换句话说,在这种比赛中,如果一个十六岁的和六十岁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要赌输赢的话恐怕还是应该往后者身上下赌。

  这番奇异的景象,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应老龄化的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首先,这些国家正在迅速向高技术的知识经济转型,白领职位越来越多。这样的职位更多地依靠知识和经验,而不像制造业中那样依赖体能,比较能够容忍老龄职工。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白领老人不仅健康状况变好,而且在心态上非常年轻,争强好胜,敢冒险,喜欢竞争,对新挑战毫不畏惧。这都是知识经济中最需要的素质。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人的平均年龄在发达国家中垫底,肥胖症等富贵病严重威胁着国民的健康。但是,在最有创造力的高科技知识阶层中,则是另外一种景象。比如,像马拉松、长距离自行车、铁人三项等等极端体育,在硅谷中特别流行。道理在于,硅谷被认为是年轻高科技天才的领地,年过四十要还在这里呆下去,就得拿出几手来证明自己还没有老。这种文化压力或鼓励,在四五十岁的中高产中非常大。而恰恰也正是这个所谓“创造阶层”,其运动口味从传统的橄榄球、篮球、棒球等“观赏体育”,转向以亲身参与为主的“终身体育”。马拉松等等,成为他们自我完善、自强不息的骄傲标志。这也使“创造阶层”在六十岁后仍然保持着惊人的活力,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种西方“创造阶层”的老龄文化,对同样面临着老龄化挑战的东亚社会提供了可贵的启示。在大部分东亚社会,从韩国、日本,到香港、台湾、新加坡,老龄化的势头比美国要凶猛得多。甚至中国大陆的人口也马上变得比美国人还老。东亚社会怎么利用老一代“创造阶层”的经验和智慧,维持在高科技知识经济上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代人的健康状况和心态。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参加的这些比赛中,还没有发现一个亚洲人跑在我前面。也难怪,当我和大陆的亲友提及我的这些运动经验时,大家多警告:年纪大了,这样太极端了!可是你在看看那些击败我的五六十岁的美国人,他们要极端得多。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过去的老年人所难以想象的。时代在变,医疗技术和生活质量在变,人的生理年龄和心态,也都应该跟上这些变化。应该说,东亚社会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了。

      作者系美国波士顿萨福克(Suffolk)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