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杨百万:牛市拐点已现 1月8号就已清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mite
时间:
4-2-2008 23:25
标题:
杨百万:牛市拐点已现 1月8号就已清仓了
杨百万:牛市拐点已现 1月8号就已清仓了
2008-02-04 08:22:2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进入杨百万 清仓贴吧 共 588 条 黑马推荐 核心提示:杨百万在沈阳面对股民直言相告,除了拿着4000股中石油外,1月8号,他就清仓了!对于后市判断,他认为,空头多,沪指若跌破4800点,就形成下降通道。
以草根智慧股海弄潮20载屡屡书写股市传奇---
暴跌前即"看空"大盘走势 股市箴言"炒股要听党的话"
"1月8号,我就清仓了"
就在漫天风雪冰冻半个中国的同时,沪深股市也历经寒潮滚滚。1月21日、28日两个"黑色星期一",巨幅跌情令股民心寒面冷;两周10个交易日,几度出现千余只股票齐跌行情,上证综指直落千余点。
1月22日下午3点钟,股市刚刚收盘,杨百万先生从上海打来电话,依然是那口不紧不慢的沪式普通话:"怎么样,我说准了没有?周日我对沈阳股民的讲话,没有错吧?!"
---他所说"周日"即1月20日,大跌的前一天,杨百万应邀赴沈阳讲座、与股民交流。尽管他有所顾忌,但还是把这样的判断传达给了现场听众:后市"空头多";沪指若跌破4800点,就形成下降通道。
那天傍晚,在沈阳刺骨的寒风中与他挥手告别,故意"将"他一句:"等着瞧吧,看你说得准不准?"
"一定准的。事实会证明的。"与其说话语中透露出的是自信,不如说是一种固执的认真。
连日行情又一次被他"不幸而言中"。手握话筒自然也要辩解几句:"这次暴跌主要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你看新闻了吧,东京、香港股市都下跌了呀!"
"美国经济影响是一个因素","我们牛市的泡沫也是原因之一"。在沈阳,他向股民分析股票严重存在"价格高于价值"现象,分析"政策面"动态∶1月16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春节前政府推出临时性价格干预措施……高高胖胖、性格直率的杨百万强调的竟是一个个细节:以往为减少股市波动,金融信息发布均在周六、周日,而现在"周中间就出消息";"价格干预临时性不是永久性"……种种迹象表明:政府调控经济"过热"、股市"过热"的信念与决心。
"炒股要听党的话"---这是杨百万股市箴言之一。
在沈阳,他面对股民直言相告:"1月8号,我就清仓了!"
对于21日股市暴跌" 中国平安(行情 股吧)1600亿融资方案拖累大盘"的观点,杨百万依然看重的是内含的"政策风向"。
也许是有几分疑虑,电话中再次向他"核实":"你真的空仓了么?"答曰:"4000股中石油除外。"他的4000股中石油,"中签"购入,上涨时以48.6元抛出。后来该股走低至31元时,他决定再次买进,因为这一出一进的17元差价刚好抵消发行价。"等于没花成本。它再跌也不怕,我再建仓就是了。"58岁的杨百万公开表示:这4000股中石油,留给孙子,长期持有。5岁的杨线,取"阳线"之意,小名"涨停板"。由此可以理解杨百万的一句话:我把证券投资作为事业,它已经融入我的生命。
尽管急跌之后会有反弹,但杨先生还是为去年入市的新股民连连叹息:"刚刚赚到的一点钱恐怕要赔进去了。"他说,这一天,有500个股民电话拨打到他的手机上。
百万有约
去年曾两次预警"到顶"又发惊人之语"牛市拐点已出现"
"贪婪和恐惧是人性的弱点"
数九隆冬的沈阳,风寒刺面,汽车车窗结着白色冰层,时髦女性戴着大口罩来来往往。
83岁的曹奶奶一早就赶到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可容纳300人的多功能厅,参加"百万有约"投资报告会。当年曹奶奶以2000元补发工资购买了2000股金杯原始股,"那时都没人要"。4年后股票上市市值2万元,曹奶奶也由此成为高龄股民。"挣钱了,就取出来去旅游,我到过韩国、去过台湾。"
高高胖胖的杨百万走进大厅,曹奶奶和她的"票友"们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有人笑嘻嘻地握住杨百万的手,说想"沾点财气";有人发问:"可不止百万喽,现在够千万了吧?"
杨百万没遮掩:"20年前就有一百万啦!"
"那以后叫你'杨千万'得了呗?"
"还是叫百万吧,大家熟悉。喊'杨千万',人家不知是谁!"
有人上前诉求:"买的股票套住了,咋办?"
杨百万一本正经:"我不能讲,我不是股评家。"
"那你是啥?"
"我同你一样,是散户。"
"我是散户"---讲台上的杨百万如此开场白,"大家不要把我当股神,我从来都没有认同过这个称呼,说我股神,那是捧杀我也,折杀我也!"
不仅如此,他点击着笔记本电脑,将一些彩色网页投影到大屏幕上,告诉大家:"什么杨百万博客、杨百万网站、杨百万研究所、杨百万股票俱乐部,统统都是冒名的,大家千万不要相信!"
他将2007年5月20日《扬子晚报》的版面投影到屏幕上,文章标题是:《杨百万预警:股市要见顶》---众所周知,10天后的"5·30"股市直落930点。
9月28日《南方都市报》刊发报道:《杨百万发惊人之语股市又到"5·30"前夜》---那波行情自10月16日起狂跌1300点。
而在此前数天,他即仓净心静。杨百万股市箴言之二---落袋为安。
杨百万说:"为什么大江南北都请我来讲?我知道原因:去年的两波行情我都看准了,而且我敢讲真话。我讲真话就要得罪人,特别是那些还没出货的主力。有人在报刊上攻击我是骗子。看到那样的报道,我流泪了,讲真话真的不容易。"
杨百万说自己"之所以能把'顶'看得清清楚楚,是因为投资证券20年,一直用心在做。"
"所以,你做散户,不要做'傻户'。有人说是我的'粉丝',真的是我'粉丝',你注意我的观点,就不会被套。"
"中石油48元你还不出手,还想走高再出货,太贪啦!股市上,贪婪和恐惧是人性的弱点。"
一些"闪光"语言不时跳跃而出:"逃顶晚一步不如早一步;抄底早一步不如晚一步";
"炒股凭的是:六分心态三分技术一分运气";
这一天下午,"转场"至信泰证券营业厅,三百多位股民慕名而来。很多人站立四周、有人索性坐到地上。演讲过程中不时有人递条子,希望他"谈谈大盘走势"、还希望他分析个股行情。
也许是现场气氛热烈使然,杨百万终于又发"惊人之语":"在我的系统月线上,牛市拐点已经出现!"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几名工作人员上前保护,杨百万才得以从一条专用通道"撤退",否则很难脱身。
曲终人散,杨百万准备赴桃仙机场返沪。走到大厅入口处,只见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妇,一直在冬寒中等候,为的是见杨百万一面,说上几句话。也许是被感动了,只听杨百万对两人低声说道:"那只股,还没到底。"
夫妇俩裹挟着寒风向公交车站走去,他们说离家很远,还要换车,至少得一个半小时。夫妇俩怀揣着一句话远去了:"杨百万说,还没到底儿呢!"
百万传奇
上海滩第一"黄牛"聘请保镖"狐假虎威"受聘"教授",登过北大讲台
那天报告会之前,主持人向听众介绍杨百万:"在中国,杨百万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不是机构推出来的,也不是媒体吹出来的,而是真金白银地干出来的。"
■炒股炒成"股市不倒翁"
1998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评选"改革开放20年20人",杨百万光荣入选。
2003年, 上海证券(行情 股吧)协会联谊会授予他"中国股市不倒翁"称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就对他有过专门报道,来上海交通大学讲学的美国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向培训班学员介绍他,说他"金融意识强"。
杨百万说:"我不能拔高自己。我走进证券市场时金融意识等于零,完全为养家糊口,是逼上梁山。"
如果不是当年那起"盗窃案",杨百万说自己很可能还是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的仓库保管员。
他出生于1950年,父亲为他取名杨怀新,是"对新中国、新社会怀有希望"之意。1966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分配至上海铁合金厂。"我当过冶炼工、电工,开过铲车,最后负责管理备品备件仓库。"据说,当时这个仓库人事关系复杂,是个"老大难"单位,杨怀新上任之后,在奖金上动了点脑筋,调动大家积极性,很快有了起色,成为"红旗仓库"。他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荣膺"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善谈的他时常找同事谈心,还热心张罗事,谁家老人去世了,他出面去找工会,"那时补助不多,才20块钱。"
那时,他的太太在安徽工作,杨怀新帮助太太工厂推销电线,经济上活络些,置办了冰箱、彩电,还不时买包"万宝路"发给大家。就在这时,仓库发生失窃大案:1吨铜锭不翼而飞。
杨怀新被认为"疑点多多",一天他被公安局电话传去。去之后,承办人说办公室不方便,竟将他带到拘留所,"哐啷打开铁锁,让我坐在铁笼子中间问话"。杨怀新一肚子火气回到家,"从不浪漫"的他那晚硬拉着太太街头散步,将情况告诉她,"要是哪天我没回来,你一定要把孩子拉扯大!"
6天后,窃贼被抓获,原来是一位副科长的弟弟,在厂里做工,住仓库后面小楼……杨怀新说自己是性情中人,受此"奇耻大辱,悲愤难平",他留着泪水,三笔两笔写下一纸"辞职报告"。他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1988年3月28日,他38岁。
■国库券交易成就第一个百万
多年来,他喜欢读书看报,据说曾经订过70种报刊。那天,闲在家中的他被一则报纸消息吸引: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债交易。他感到机会来了,在兴奋与彷徨中等待交易日的到来。那天上午,他以108元的开盘价买下2万元国库券后,心中忐忑不安,下午再去看盘,价格已升至112元。他欣喜若狂,当即卖出,轻而易举地获利800元。他说,这个意外之喜"犹如一根火柴'呼'地擦出我后半生的光亮。"---从此,他给自己改名"杨怀定":怀着坚定的信心改变贫穷。
很快,他又从报纸上获得信息:全国共有8个城市开放国库券市场。他通过在合肥工作的弟弟打听到:合肥银行国库券买入卖出价为96-98元,上海则为100-103元,之间有5元差价。他取出全部储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换上一身旧衣服,乘夜班火车到达合肥。第二天,他原路返回后将10.6万元国库券卖给上海银行,转手获利6000元。"你不知道这6000块钱对我心灵震撼有多大!我兴奋、激动得一夜没睡,我在工厂20年的全部工资收入不过2万元。那些天,我总在默诵毛主席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从此,他开始了上海至合肥、上海至河南、上海至大江南北的往返奔波。"钱包"也从小包换成大包,继而用旅行箱携现款。"我的第一个百万历程,是在国库券交易中完成的。"这时距他辞职刚刚一年。
身携百万巨款南来北往,防偷、防抢自然不敢大意,但是遇到公安检查同样麻烦多多。那一次,他在洛阳一家旅馆里打开旅行箱,被服务员从房门玻璃处看到,半小时后,警察将他带到派出所。当他按要求打开旅行箱后,身旁的两位女民警惊声尖叫:满满一箱共100万元人民币。警察向他吼道:"老实交待,别狡猾,法国的、英国的,我们都抓到了!"这让他一时"丈二和尚",后来才知道,警察将他当成走私文物的嫌犯了。
那次"被扣"之后,杨怀定到上海公安局请保镖,此时公安局办三产,派出保安公司的警员与他一起外出。出发前,保安人员开好公务证明,随身携带警械,一路免检,通行无阻,少了许多麻烦。杨怀定说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了狐假虎威的滋味。"由此,他成为第一个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的个人。此时,他早以大号"杨百万"行走江湖,当然此为"民赐"。
■受聘成为大学教授
1993年,杨百万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题节目中,就股份制问题侃侃而谈。收看了这期节目的沈阳财经学院院长专程飞到上海,邀请他到沈阳财经学院为大学生讲课。当时教授金融课、证券课的教师都没有炒股经历,讲课基本是纸上谈兵干巴巴,资料匮乏,教材也跟不上,尤其难以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杨百万上课那天,阶梯教室爆满,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下课后又把他团团围住。杨百万说:"院长本想邀请我为客座教授,讲点股市实践的实例。他没想到我能讲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博傻'、'空中楼阁'以及股票的概念等等。他立即决定聘请我为专职教授,并通过沈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办了正式手续,工资每月160元。"
每年定期两次赴沈阳讲课,杨百万在沈阳财经学院任职教授10年,其间他将学校工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由此,杨百万的"讲"风一发不可收,曾分别受邀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云南财经学院演讲。
不过,令他"一生感到最荣耀的",是在2000年10月走上北京大学的讲台。第一天,为"证券研究生班"讲授《证券市场的理念和观点》;第二天,为一班MBA讲授《证券市场的实务与书本的不同点》。那晚,住宿未名湖畔,杨百万又一次兴奋、激动得夜不能寐,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大学都没有上过,如今却在中国的最高学府、无数人向往的殿堂授课传业……
股市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是投资者综合素质的竞技场,从1988年7月购买100股"真空电子"开始,杨百万鏖战疆场20载,经历过多少惊心动魄时刻,掩埋过多少折戟沉沙、血本无归的"烈士"尸体?
有道是:股场七赔二平一赚。杨百万幸运地成为那个"十分之一"。当年的大户曾有人对他的"黄牛"出身和不过百多万元本金置以"不屑",杨百万说:"不要比谁的资金多,要看谁能笑到最后。"牛熊易寒暑,英雄竞折腰,他不仅"活得最长久",而且名利双赢。入选"改革开放20年20人"时风光无限;2003年,"中国股市不倒翁"实至名归。
他的谨慎、他的生存智慧成就了他的传奇。
■手机成为"公众热线"
近期,杨百万有点烦,这烦恼还随大盘走低出现"升级版"。
1月上旬,为新书发行,杨百万网上对话,有意无意之间,手机号码公开了。
尽管他手中有5部手机,家人专用、学生专用各司其职,但更多时候握在手中的有两部,其中一部就此成为"公众热线"。
接连两天,每天都打来500多个电话,东北的、山西的、湖南的……接听其中一部分就令杨百万不堪重负:"接一个电话即使2分钟,500个就是1000分钟,16小时,我还要看盘、分析每日走势,精力怎么够用?!可是不接听,有人就发短信来骂,说杨百万是骗子。"
每天短信至少五六十条,于是,利用闲暇他回复一部分。不过股民所提问题让他哭笑不得:"救救我吧,我借钱100万炒股,现在赔了70万,一家老小没法活啦!"还有位老太太电话拨通呜呜就哭,说亏了几十万,让救救她!杨百万说,此类电话天隔地阻,无从判断真伪,"我怎么救你?!再说,政府三令五申'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你还借钱炒股,这是股市大忌呀!"他说自己同情又气愤。
由于杨百万坚持"冷处理",来电数量下跌至每天150个左右,但大盘暴跌后电话又放量上行,再至每天500多个,问题有:"深度套牢,怎样解套?"、"希望你推荐一匹黑马给我!""我有5000元,什么时候能挣到100万?"
杨百万说,这与他公开手机号码的初衷南辕北辙:"当初公开号码,是想与一些对股市有分析、有思考的人进行讨论,或者为软件使用者提供指导,没想到成了'求救热线'。"
大量股民来电毕竟是一种信任,但处于"来电烦恼"之中的杨百万却有另外解读:"不是我有影响力,我看到的是:大家对人民币的渴望。"
来电内容也让杨百万做出这样的判断:股民素质亟待提高;大部分人的资质、所提问题都很肤浅。
"股市门槛很低,注册开户就可进入,但是,股市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很多人不学习基本知识不做功课,只想走捷径。""还有人像买萝卜、白菜一样买股票,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买了大量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击鼓传花,鼓点一停,不砸你手里才怪?!"
无奈之下,杨百万打出免"电"牌,短信回复股民:"电话太多,不堪忍受,敬请原谅!"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李俊兰
"我是股市上的老农""用读书补不足""2008年是技巧年"
对话百万
记者:你是公认的股市不倒翁,去年"股市预报"两度成功,请问你的秘诀是什么?
杨:股市搏杀需要人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我注重读书学习,在工厂时就订阅几十种报刊。在股市,有文化不一定能挣到钱,还要有对股市的敏感,对政策的敏感。心态上不能贪婪、要谨慎,我常说一句老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把"顶"看得清清楚楚,就像老农观天象,知道哪块云彩有雨,我就是股市上的老农。
记者:这么多年,你就没有走麦城的时候吗?
杨:没有!
记者:据说,你4.8元买 上海电力(行情 股吧)被套,亏损40万?
杨:有那回事,但那是浮亏,暂时性的,后来我以12元抛出,还是挣钱了。
记者:你初中毕业,属于低学历,会有局限吧?现在很多分析师虽有"土鳖""海龟"之分,但毕竟都是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严格地说,我只是没有文凭,不等于没有文化。至今我出版了5本书,写每本书都是将股市经验、经历系统化、理论化的提升过程。至于电脑高科技,儿子有专业基础,可以弥补我的不足。
记者:你办研修班收学生,到各地讲座,出书、开发光盘,所有赚钱的路数都想到了,很多人都认为你在股市之外也挣大钱了?
杨:出版社的人在这里,我是拿稿费而非版税。去年那本书只有3万元,今年这本书4万元,因为获奖出版社奖励2万元。我年近六十,对很多事看得开,不去费力挣那些花不着的钱。写书,主要是想留下一些东西,给散户股民。相信若干年之后,会有人研究我。
记者:听说你的手机才几百块钱,是利润很低的学生用手机,你总这么省吗?
杨:这部手机1000元,还有一部550元。主要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更新太快,没必要花很多钱。我常说要夹着尾巴做人,要有平常心。贫穷的时候怕人看不起,有钱不穿名牌人家也认为你有钱,反倒少了许多虚荣心。
记者:很多股民关心,你对2008年大盘走势怎么看?
杨:2008年是宽幅震荡格局,牛市向熊市过渡。高抛低吸,短线依然有机会。我认为2008年是技巧年,是个技术市,所以更要注重技术分析。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
作者:
sjack
时间:
7-2-2008 11:08
吹牛不上税啊
作者:
bendanbendan
时间:
7-2-2008 14:20
嗬嗬,成功了狗屁也是经验,失败了经验也是狗屁!
作者:
yangtown
时间:
13-2-2008 07:52
股市中最恶心的人物--杨百万
作者:
dlcat
时间:
13-2-2008 13:24
这边清仓,这边说手里有中石油.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