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请不要来澳洲 [打印本页]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13:01
标题: 请不要来澳洲
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 不一定你的澳洲。

本人来澳洲已经2年多了, 应该比较有发言权的。

我unit对面的的一家是六口之家, 两个老, 夫妻, 还有两个小。
夫妻俩来澳洲7年了, 来之前男的是大学英文老师, 女的是中学老师。
现在男人在工长上班,他妈说到她儿子都快要哭了, 因为儿子本来在中国大学每星期4-5节课很舒服。  女在家带小孩。  现在一个老的回家去了, 回中国找个工作, 因为他儿子在澳洲生活不好, 不好给儿子填麻烦, 60多岁的人了, 回去工作不容易。


我现在在这里不是讲我自己, 我没有觉得后悔我的选择。

当然来澳洲成功人士也很多, 但是他们经历的苦你愿意承受吗? 去年的人口统计显示, 中国移民回国率为40%, 这是相当大的比例, 当然你会认为其中有成功人士, 但是我想比例很少的。

我刚来的时候去华人的电脑店, 里面有3个员工, 他们都来了好几年, 或者十几年了, 工资从来不涨, 11元一小时, 每天中国10小时差不多, 只按8小时给钱, 我们有一次周末给公司搬家, 一分钱都没有, 我因为做不好1个月后就被炒了。 新移民没有办法, 只好被人欺负。

我还去过一个很大的华人工长, 里面人上一百人, 12元一小时, 多的老员工就是15元差不多, 就是3万年薪。 我当时是临时的。 工作不要求交流, 但要熟练炒作, 工作八小时, 减去半小时吃饭, 小车间里三个人轮流吃饭, 你吃饭人家帮你看机器。 工作必须一直站着, 一定要比机器快。 一天下来, 躺下床, 3秒钟之内我一定会睡着, 以前有点失眠的我, 也顾不上20米之外的火车的开过。 和我一起的人有很多会计, 也有什么读金融的, 很多人都5年10年了。我工作了1-2 个月的就走人了, 我不是吃得起这份苦的。 我这样的人做不了苦力的。

如果就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几个月还行, 如果要工作几年, 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事实大多人都工作了好几年。

我现在算算澳洲的生活成本:
10000 房租或房贷, 200一星期的两室一厅是根本没有的, 如果你租个300元的两房, 再出租一房100,这样200就差不多了。
如果贷款买房, 还贷款比租房还要贵。
生活费一星期100-200 不等, 一年 5000-10000, 是基于夫妻统计的。
车, 一般都要买的, 如果去工厂上班, 没有火车的, 一年要5000元左右, 1000的折旧+ 700政府费 + 1500油费(每星期200公里, 一年1万公里, 比较少的了) + 保险费1000(全保) + 每半年定期检查500。
宽带500+ 电话400 + 手机费300(一个手机) + 电费400 + 煤气400= 2000一年。
一共一年要22000-27000。 如果一个家庭税前3万, 基本上一点盈余都没有了。

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人工作, 除非两个人工资都很高, 把孩子放在托儿服务哪里, 他们要收你20元一小时(错了要指正), 如果夫妻一方工作收入少于20一小时, 你会把小孩放在幼稚园吗。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有人会认为政府会给小孩补贴, 我觉得你如果一直领政府的救济, 你就是被政府承认的穷人了。 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是中国的穷人, 那么你一定要来澳州, 澳洲的穷人比中国的穷人舒服一百倍。 但是能给来澳洲的人大多是事业有成的人, 至少生活无忧。我就是生活太没有挑战了, 所以才来澳洲的。

每个人都知道 “机遇和挑战”, 大家都希望成功,也都在关注成功的人和事, 但生活就是这样的现实, 有成功就有失败, 失败的不是那一小部分, 移民一定要成功, 但是代价太高太高。

我不希望因为我话而是澳洲少了一个成功人士, 但更不希望澳洲有多了一个在澳洲呆不下去也没有能力再回去的 华人移民。

我来澳洲前曾对自己说过 “离开是不幸的”, 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过的, 我现在也这样对大家说:
“离开是不幸的!”

[ 本帖最后由 jinrh 于 30-11-2007 15:19 编辑 ]
作者: sinsin    时间: 30-11-2007 13:03
那你快回来
作者: zhaihongjian    时间: 30-11-2007 13:07
要继续就快继续,别说完了就没有影子了.
作者: saraye    时间: 30-11-2007 13:11
既然澳洲那么不好 你为什么还一待就是2年
作者: yookehoo    时间: 30-11-2007 13:13
呵呵,这种纯粹是废话,澳洲还是毛利人的澳洲。
作者: fierysteed    时间: 30-11-2007 13:18
其实我不想去澳洲的,都是被逼的
作者: linseva    时间: 30-11-2007 13:29
掉坑里了 楼主快更新吧
作者: 祈祷免贝雕    时间: 30-11-2007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希望LZ  可以回来。。。。。。。。。。。。。。。。。。。。换我去澳洲
作者: cqufengling    时间: 30-11-2007 13:46
"被逼的",好可怕哦,连自己在哪里生活都决定不了吗
作者: carl181818    时间: 30-11-2007 13:52
原帖由 fierysteed 于 30-11-2007 12:18 发表
其实我不想去澳洲的,都是被逼的



我赞同,因为我也是。因为我是个很怕麻烦的人,很不想改变现状。但是,这个社会不需要我,我只好去需要我的地方。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13:55
刚才有很多电话, 耽误了, 没有想到回帖很积极啊,

刚才有人叫我回来, 我是不大会回来的。 因为回中国, 就好象去澳洲一样, 有的时候会更难。 所有就有很多华人一直呆在澳洲不会去。

就我个人而言, 我现在不想回去, 澳洲的房子谁还贷款? 回中国找工作, 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 中国不是你想回就可以回的。 你可以回去生活, 但工作就不一样了。

[ 本帖最后由 jinrh 于 30-11-2007 13:17 编辑 ]
作者: 想念天空    时间: 30-11-2007 14:06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利于所有人的。好在基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特别像楼主这样,趁还没委屈地入了籍(这样回国就难了),赶紧回国吧。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根本。
作者: 妮南    时间: 30-11-2007 14:07
可以选择移民出国,也可以选择回国。
作者: jiayan1412    时间: 30-11-2007 14:17
只找适合我生活的,不找让我去适应的.....年纪了到了........
作者: beysup    时间: 30-11-2007 14:21
当年我也是被逼出来的,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哪也没有家里舒服。人生就这么一次,不折腾折腾对不起自己。
作者: jiayan1412    时间: 30-11-2007 14:23
只找适合我生活的,不找让我去适应的.....年纪到了........
作者: denverlin    时间: 30-11-2007 14:26
晕倒,整个一水坑
作者: jinxinjin    时间: 30-11-2007 15:15
把它添满喽。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15:19
回我贴的人, 可能大多都还在中国, 你们已经下定决心要来澳洲, 你们还是继续你们自己的目标, 不要被我的观点“误导”,。
但是我提醒大家, 如果你们能在中国保留你们的工作岗位的话, 你们一定要先保留一下, 或者先假期短登来澳洲看看, 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 我觉得工作决定你的生活。
作者: jinxinjin    时间: 30-11-2007 15:30
“但是我提醒大家, 如果你们能在中国保留你们的工作岗位的话, 你们一定要先保留一下, 或者先假期短登来澳洲看看, 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 我觉得工作决定你的生活。“

这才像话。
作者: Teleprince    时间: 30-11-2007 15:48
澳洲当然是澳洲人的澳洲,难道还是中国人的不成
既然来了就要融入这个社会,移民也是澳洲人的一部分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16:26
原帖由 Rondy 于 30-11-2007 13:07 发表
可以选择移民出国,也可以选择回国。


这样就是高人了, 有时候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中国的工作一般一辈子一个单位, 你走了就回不去了。 亦可能来个三个月觉得很好, 但如果你工作一年后发现不好, 你那是想回去, 就非常困难, 中国又有多少工作岗位让你离开1年的呢。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16:31
我的贴首发在移民申请里。
版主把我的贴转放在 "登陆前后" 的分类里面, 是不是让我都尝尝大家的砖头呢。
鄙视你
作者: liaowhy    时间: 30-11-2007 16:37
你的那家邻居确实不适合移民.
在中国当老师很舒服的.
我同学夫妻都是大学老师,住学校的房子里,不受现在中国房价的高压政策的苦.收入也算是高的一类.而且在中国大学老师是很被人尊重的一个行业.
象我们这样打工的人来说,无所谓了.在哪里都一样,都是不稳定的.
作者: beysup    时间: 30-11-2007 16:55
不撞南墙不回头,尽管看别人撞的头破血流,也希望自己撞一次,尝尝啥滋味,什么事情还是要亲身经历过才有切身感受。
作者: laowantong    时间: 30-11-2007 16:55
哈哈哈, 吃不了苦, 想法改变咯:-)
作者: hoopoos    时间: 30-11-2007 17:24
来不来澳洲,完全取决于客观因素

1,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良好,想来的人就少,恶化,想来的人就多
2,澳洲的移民政策,紧,想来的人就少,松,想来的人就多

就像鱼在河里,如果鱼太多或者食物太少,他们就会想办法游到相通的河里,不管这条河适合不适合自己,大不了游回去或者勉强呆着。
作者: kkxxing    时间: 30-11-2007 17:30
标题: 我也是大学老师,一周4-5节课,做梦呵
我也是大学老师,一周4-5节课,做梦呵.我现在一周20多节课,还要新老校区两处跑,相距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学老师是按课时和科研量给奖金的,老大不要忘了
作者: kkxxing    时间: 30-11-2007 17:34
[quote]原帖由 liaowhy 于 30-11-2007 15:3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同学夫妻都是大学老师,住学校的房子里,不受现在中国房价的高压政策的苦.收入也算是高的一类.而且在中国大学老师是很被人尊重的一个行业.住学校的房子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现在能进的多是博士,那要读多少年的书呵,可怜的青春时代
作者: liaowhy    时间: 30-11-2007 17:46
住学校的房子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现在能进的多是博士,那要读多少年的书呵,可怜的青春时代

我是2000年毕业的,同学夫妻也是.
刚毕业的时候,他们俩各自有个单身宿舍,就是和我们上大学时的宿舍差不多,在走廊做饭,公共卫生间.
04年我同学生孩子,得到一个小两居的房子.
同学2000年毕业的时候是本科生,毕业后就考了本校的在职研究生,因为考本校,所以没有当学生时代考验那么辛苦.
同学老公也是的.
他们夫妻没有给看孩子,同学和老公在排课的时候互相错开,这样孩子就自己看着,直到孩子3岁上幼儿园.
今年夏天,同学来北京旅游.我们见面了.
她说,现在也很紧张,因为学校要搞教学评估.
但相对于我们这些打工族来说,他们要轻松很多的.
他们夫妻也在努力考博.
作者: 对方便友    时间: 30-11-2007 17:50
楼主这句话:
我来澳洲前曾对自己说过 “离开是不幸的”, 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过的, 我现在也这样对大家说:
“离开是不幸的!”

在下不太明白!

楼主当初来之前对自己说:离开时不幸的!那么意味着楼主是在国内时说的,指的是离开中国是不幸的。说明还是觉得国内好!对吧?
到了现在,楼主还是这样说,那说明楼主还是觉得国内好!对吧?

那你还在前面说,要你回去你肯定是不回去的!不禁让人质疑你写出本篇文章的目的!
作者: JulieChen    时间: 30-11-2007 18:06
可以想象得出来,落差一定很大的。
其实没有哪个地方,是特别为自己设计好的。人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只有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能屈能伸才好。
其实选择移民,是给自己和家人多了个选择,不要钻牛角尖。
作者: maodongmaoxi    时间: 30-11-2007 18:36
爱来就来,爱走就走,腿长自己身上
哦,还要买机票的说,除非长翅膀了
作者: 新鲜人    时间: 30-11-2007 18:45
这话说的真屎. 为什么在登陆前后里面就会挨砖头, 要说明什么呢?  是不是知道登陆前后里面很多都是来了澳洲的, 了解真实情况, 而且你知道他们会反对你的看法?  那是不是就是说你也知道自己说的是片面的呢?
矛盾.


原帖由 jinrh 于 30-11-2007 15:31 发表
我的贴首发在移民申请里。
版主把我的贴转放在 "登陆前后" 的分类里面, 是不是让我都尝尝大家的砖头呢。
鄙视你

作者: welch    时间: 30-11-2007 18:52
移民或许是半辈子的痛苦, 不移民是一辈子的痛苦.
作者: yookehoo    时间: 30-11-2007 20:43
说到底,就是那个男人没本事。
作者: shun_2    时间: 30-11-2007 20:55
我觉得,为什么中国的白领,在国内什么都有,却愿意在澳洲一直非常辛苦的做劳工呢.... 落差真的非常大!!!
如果年龄30左右了,还要面对这样的落差,我是比较佩服啊....估计男的能面对点,女的能面对的少点....  反正至少我个人是觉得如果我一直在这里做劳工吃苦,我不如不在这里呆... 虽然我在国内什么都没有..

在SYD呆了段时间, 哎..感觉也就是富有的农村一样....  其实没觉得比中国的江南好...可能我来的时间短,还没看到诗情画意的地方...
还是有点辛苦的,毕竟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天空,特别是不同的太阳....  这些都让人觉得陌生...  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表现方式.....  里里外外都不一样....
作者: maaboo    时间: 30-11-2007 21:06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这种月经帖,没什么意思。

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别来,觉得好就留下,呆不下去的就回去,
还讨论个什么劲儿
作者: shun_2    时间: 30-11-2007 21:16
楼主说的话,针对那些国内混的不错,而在国外很难立足的人...是很有道理的,起码让这样立场的人有心理准备...

两类人:1 专业好找工作的人会面对:
           (1) 刚来的时候因为英语不适应导致找工作的痛苦(这里的人说话不是美英),这会给你带来挫折感...处理不好,容易一掘不振,放弃专业而长期做劳工... 做劳工我个人觉得很多是身心疲惫,那是吃苦的活动..
           (2)找到工作后,要面对不容易理解同事之间英语交流,日常会议等...导致工作(任务交接)和生活(把同事交成朋友)的一些压力..这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我想也是比较辛苦的..
           这两点根据个人不同,时间长短不同,但我觉得还是有点辛苦的..
         2:专业不好找工作的人会面对什么呢?...   

个人看法了..    只是要准备吃苦而已....  这个苦的深浅因人而异...
作者: XT    时间: 30-11-2007 21:51
LZ讲的很实在, 到澳大利亚就得面对个从新洗牌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的. 文中提到的夫妻, 都没什么专业, 年纪也不小了, 来了能干什么. 所以大家来之前都要慎重再慎重, 我想这才是LZ发文的本意.
作者: freshfish    时间: 30-11-2007 22:02
两年前来OZ,一个人也不认识,因为有FREEOZ,陆续陆续结识了一些人,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位是工作不稳定的,其它的人都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收入有多点的有少点的,除一人已入籍并打算回去后,其它人没有回去的打算 ......象我这样没有什么追求的人,总体感觉在OZ比国内的压力小,自在........

去留都挺好,犹豫长了则哪边都不习惯了.......呵呵
作者: shun_2    时间: 30-11-2007 22:10
楼上的是否运气好,刚好遇到的朋友都是找到专业工作,并很快习惯的人..

怎么我听有人说,移民过来的80%都去做劳工去了...  希望对方是胡说...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22:29
原帖由 对方便友 于 30-11-2007 16:50 发表
楼主这句话:
我来澳洲前曾对自己说过 “离开是不幸的”, 这句话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过的, 我现在也这样对大家说:
“离开是不幸的!”

在下不太明白!

楼主当初来之前对自己说:离开时不幸的!那么意 ...




“离开是不幸的!” 的确很难理解的。 生活在中国是一种不幸, 如果你生活在美国就不会去办个移民了, 大体上是这样的。

离开是一种不幸。 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一个人的迁移, 有很多苦难, 这就是不幸。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22:31
原帖由 maodongmaoxi 于 30-11-2007 17:36 发表
爱来就来,爱走就走,腿长自己身上
哦,还要买机票的说,除非长翅膀了


我已经解释过了, 你不是来澳洲旅游,而是生活,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慎重。
作者: jinrh    时间: 30-11-2007 22:36
原帖由 yookehoo 于 30-11-2007 19:43 发表
说到底,就是那个男人没本事。


不要这样说人家,没有本事不是他自己的错,人本来就有差别的, 谁能保证或预见自己就是有本事的那种呢。

谁能保证自己就不是“干体力活一辈子呢”
作者: free_xiefeng    时间: 30-11-2007 22:36
楼主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没有来的  多想想,
作者: 青山    时间: 1-12-2007 01:06
我来的过程中交的两个朋友,都很快找到专业工作了。现在做劳工的,肯定不到80%。
初期有人可能做劳工过渡一下,3年后还没找到专业工作的,不多吧?

原帖由 shun_2 于 30-11-2007 21:10 发表
楼上的是否运气好,刚好遇到的朋友都是找到专业工作,并很快习惯的人..

怎么我听有人说,移民过来的80%都去做劳工去了...  希望对方是胡说...

作者: chubbycat    时间: 1-12-2007 01:32
原帖由 beysup 于 30-11-2007 13:21 发表
当年我也是被逼出来的,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哪也没有家里舒服。人生就这么一次,不折腾折腾对不起自己。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cat窝
作者: shinchan    时间: 1-12-2007 01:40
即使这样,还有人宁愿自杀也不回中国
作者: chubbycat    时间: 1-12-2007 01:44
like kaku
作者: beysup    时间: 1-12-2007 02:44
标题: 回复 #50 chubbycat 的帖子
对Ka圣来说这只是一个构想,还没有成为现实。
作者: 单衣纵酒    时间: 1-12-2007 12:32
挺不容易的,这样的情况真不如回国。
作者: CHARLIE06    时间: 1-12-2007 14:48
工作是王道,一点都没错。一定要再确信能在澳洲搞定工作再移民过来,哪怕花多点时间。切记切记
作者: li_diana    时间: 1-12-2007 15:34
标题: 回复 #1 jinrh 的帖子
来澳洲也有好处啊,生活节奏变慢,人不会急躁,儿子会享受童年,我们学会享受假期.
作者: li_diana    时间: 1-12-2007 15:39
标题: 回复 #1 jinrh 的帖子
来澳洲也有好处啊,生活节奏变慢,人不会急躁,儿子会享受童年,我们学会享受假期.
作者: freshfish    时间: 1-12-2007 18:29
原帖由 shun_2 于 30-11-2007 21:10 发表
楼上的是否运气好,刚好遇到的朋友都是找到专业工作,并很快习惯的人..

怎么我听有人说,移民过来的80%都去做劳工去了...  希望对方是胡说...


移民种类不少.......单讲技术移民过来的,还是找到合适工作的多.......
作者: shellte    时间: 1-12-2007 18:44
LZ说的那些生活得很艰难的人,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无从而知,但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子,与我年纪相仿的(28-35岁),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这样沦落的人,大家都凭借自己的技能过上很好的日子。
可能是我的朋友比较幸运,可能我认识的朋友年龄幅度不够大(我也没什么办法认识超过这个年龄幅度的人),也可能是LZ说的这类人占的比例其实相当小......
anyway,对我来说,我认识的离开澳洲的人,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离开的,而不是因为澳洲混不下去。所以,只要大家技能真的过硬,就勇敢的尝试一下澳洲的工作和生活吧。
作者: 羊咩咩    时间: 3-12-2007 14:46
想想小马过河的故事吧。
反正年轻,闯他一闯
作者: 格美    时间: 3-12-2007 15:25
小马过河的故事,最近很流行。
作者: tintin1976    时间: 3-12-2007 15:53
原帖由 shellte 于 1-12-2007 17:44 发表
LZ说的那些生活得很艰难的人,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无从而知,但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子,与我年纪相仿的(28-35岁),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这样沦落的人,大家都凭借自己的技能过上很好的日子。
可能是我的朋 ...


和我一样哦,
我在这边的朋友里面全部都是做办公室工作的。
没有体力劳动者。
当然分别有full time/contract/casual...
说到底IT居多。
作者: unknown    时间: 3-12-2007 16:44

作者: liang5215    时间: 3-12-2007 16:59
只能说澳洲, 既不是天堂, 也不是地狱...........充分的心理准备还是要的...  后路也是要想好的...人生短短几十年,走错一步就后悔一辈子吧..........
作者: fally    时间: 3-12-2007 21:21
标题: 很适合所有初到澳洲的移民看的一则故事,深有感触
苦难与财富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汽车商约·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成家后,姐夫将他撵到舅舅家。那时,他正在读书,舅妈规定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草坪。刚工作时,他租不起房子,有一年时间,在郊外一处废旧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
  他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到你的苦难时,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你能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你诉苦无异于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时,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品质、学会坚韧吗?”
  艾顿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作者: thewall    时间: 4-12-2007 02:55

作者: 45KG    时间: 4-12-2007 09:37
每次出现这种帖子,我都会看,实在忍不住说几句话了。基于考虑以下问题,我目前选择留在澳洲,但保留随时回国的可能性(父母在国内需要我的时候、中国比澳洲更强大的时候、老公在中国的发展比在澳洲好的时候)。

1。在国内有很好人际关系的人目前可以在国内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是竞争这么的大,谁能保证这个位置永远属于我呢?
   这些关系人能保证一直干下去吗?能一直照着我吗?(虽然可以上台一个关系一个)。其实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啊
   还有,假如认识某局长,其实很多人认识厅长的。

2。在国内是无钱无关系的人,一定要来澳洲啊。穷人在这里比在中国幸福太多了。穷人在澳洲可以干体力活,有车有房。但如果在中国,
   体力活也大把人抢着干,很普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面临下岗很厉害。

3。在国内很有钱的人,我觉得应该在国外拿个身份,然后回国赚大钱。赚够了回澳洲安享晚年,因为澳洲的空气和环境估计可能令人多活10年(这个是听回来的,我不确定)。钱太多的人,就想长命健康,没有其他了。
作者: mimiyaya    时间: 4-12-2007 13:18
谁说放在托儿所一个小时要20块的?2岁以上的一般50多块一天,2岁以下的一般60-70块一天,政府可以补贴30%,所以有工作还是很合算的。

至于工作,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是刚到澳洲的时候肯定会少些,尤其如果不是纯技术的活的话,如果连文化什么都不适应,很多工作确实是无法胜任的。我不觉得做一段时间的劳工有什么不好,工作没有压力,比OFFICE工作在精神上轻松多了。
作者: 老金1974    时间: 4-12-2007 15:04
不管别人说什么,每个人不试试自己的运气是不会罢休的
作者: jinyisunny    时间: 4-12-2007 17:13
非常理解楼主的感受,在墨尔本的日子里心中无数次的斗争.你发这个帖子非常好,可是你善意的提醒,有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我有两个朋友也正在办理澳洲的移民,我也曾尝试提醒他们不要把这里想像成天堂,可是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是无法了解的.反而会认为我是不是有点----
在来澳洲之前,在澳洲的表哥也一直要我多考虑,但我对自己说:没关系,不就是吃苦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 可有很多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哎!知道在办理中的朋友心中此刻急切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我们并不是泼你们的冷水,每个人的条件和机遇不同,希望你们达成自己的愿望!不过,以后即便在澳洲呆的很难受时也不要太勉强自己,生活是自己的,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大家都是最棒的,我们曾经拥有过!
作者: 妮南    时间: 5-12-2007 11:51
同样的选择,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 mql3461    时间: 5-12-2007 12:34
不能以偏概全,不知道楼主什么职业,什么学历,在中国哪个城市,家庭什么背景。
所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 wing_bbs    时间: 5-12-2007 17:56
又看了一遍LZ的文章。发现LZ介绍的这对夫妻在技能上有很大的问题。2个人都是国内的教师。而这是一种对制度有很大依赖的职业。一旦,制度改变会导致失业。到了澳洲后这对夫妻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工作自然难找!为了维持生计只好labor了。
     我个人从来不选择对制度和体系依赖大的专业。如,律师,教师等。LZ是不是该考虑考个什么证,然后转行啊?
作者: Bonnie123    时间: 7-12-2007 02:34
你们好,我是国内大二在读学生(我念的大学4年至少得用12W)。家里无钱也无关系,但供我去OZ读个TAFE还是可以的。问题在于:
一来,老爸不肯投资这笔钱在我身上,再加上老爸特不喜欢国外,说为什么非要去当个三等公民不可;
二来,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移民目标,就只是一直梦想趁年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也不想带着家里的经济压力来读书。 老妈说既然都出去了,就当然要拼个移民回来。但我可不想奋斗个大半辈子就为了张绿卡,为了个别人国家的国籍。凭这点,我更不想花家里的钱。
三来,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梦想不应该再由父母来给我埋单。
四来,这个大学我不想念下去了(其实现在的校园也很现实和黑暗),例如:我有好些同学在大一开始就密谋着入党,考公务员,有关系的,考过了分数线就给10W,关系疏点的就得准备个20W(大家都说“工作不好找呀”)。更何况我这样没关系的,如此,我花个12W来混个二流文凭值吗?!当然,我承认我现在浮躁,无心向学也是个事实。


所以我还真想到国外当两年劳工(我知道会很艰苦的),自己赚自己的学费,再去留学,说不定这样我还可以走多两个国家呢~还有可能让我碰上好运气移民了。再如何的苦起码我觉得能增长点见识,“人生就这么一次,不折腾折腾对不起自己” 喜欢这句话,呵呵~


或者这么说吧,我现在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我愿意赌一把。以前总怪爸爸自私,不肯花钱在自己的亲女儿的前途上。现在想想,父母两老自己为自己存好养老金,为自己规划好养老的地方,自己照顾好自己,也就等于为我减轻了日后的负担,让我放心,让出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给去我取追求自己的梦想,谢谢我伟大的爸爸妈妈!
还是那句,自己的梦想不该由父母来埋单。


各位前辈,或许我年轻会冲动,所以在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我这么一赌会想得太天真吗?谢谢~
作者: fgyzj    时间: 7-12-2007 13:20
标题: 回复 #74 Bonnie123 的帖子
If you're under 30 years-old. You can apply WORK HOLIDAY VISA  to come to OZ. You can have a look the real OZ. This visa opened to China in this July.
作者: carl181818    时间: 7-12-2007 16:24
标题: 中国,工厂做工也没你的份!
中国,工厂做工也没你的份!啊,有人是真不了解情况啊,在中国,哪个工作等保你到退休呢?等你老到超过35岁,如被解雇,就是你想做工厂操作工,也没你的份,因为,成千上万的外来妹,外来弟等着做这个工作!招聘启示找操作工,也都要求在25岁以下!你会永远小于25岁?你的唯一出路,就是摆地摊,摩托车载客,。。。等等。没人管你死活!
作者: lauyh    时间: 7-12-2007 16:29
lz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在你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很多呀!
作者: Bonnie123    时间: 7-12-2007 17:17
原帖由 fgyzj 于 7-12-2007 12:20 发表
If you're under 30 years-old. You can apply WORK HOLIDAY VISA  to come to OZ. You can have a look the real OZ. This visa opened to China in this July.






You must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to be able to apply the Working Holiday Visa:

Passport holder from one of the following Nationalitie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The Netherlands
Japa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Malta
Germany
Denmark
Sweden
Norway
Hong Kong (SAR -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inland
The Republic of Cyprus
Italy
France
Taiwan





我既不是台湾人也不是香港人,更无其他国家国籍,哪能申请WORK HOLIDAY VISA  呢~~
作者: felixchen1082    时间: 7-12-2007 18:45
"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 不一定你的澳洲。"
就因为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所以我们才要来澳洲,要是澳洲是中国人的澳洲那澳洲就变成中国了,那才是真的不要过来了。
BS.
作者: wu_youke    时间: 8-12-2007 23:30
原帖由 fally 于 3-12-2007 20:21 发表
苦难与财富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汽车商约·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 ...

赞一个!
作者: wangjinjxq    时间: 9-12-2007 00:22
标题: 还能怎样呢?哈哈!!!
楼主的例子确实很特殊,而且你的费用计算也有很大的出入。实在不敢苟同啦!!!
请注意,最好要去澳人开的正规的公司工作,这样养老super和收入,以及休假都有法律保障,而且定时涨工资。开始可能收入稍低些,但以后可以跳槽获得好的收入。
相信自己,同时也要相信澳洲。这里毕竟是有人权的社会.
作者: w115116    时间: 9-12-2007 02:55

作者: matureman    时间: 10-2-2008 10:24
最近准备换护照回国了,在澳几年了也接触到不同阶层,背景的人群,也谈谈我的感受。
之所以这么多人争论,而且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家都按照自己或者最了解的人的情况在说,这就象盲人摸象一样,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英语,性格,国内基础等各方面差距都很大,所以单纯片面的说来澳好不好,要不要来肯定不恰当.但对于还没有登陆的同学们,过来人应该给他们一个全面客观的分析,避免盲目移民或者盲目退缩.我同意LZ的部分观点,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在无论中国还是澳大利亚都有人过的好,有人过的不好,我们比较应该是某个特定的人或者家庭在两边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相对收入水平变化.
1 对于富裕人群,来不来澳大利亚仅仅是生活选择,与发展无关,就象每年那么多英国人还过来仅仅是喜欢天气或者自然环境,无论移民与否都无所谓.
2 对于国内的弱势群体,(做蓝领月收入没有2000块的)基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能够来你就赶快吧,比在中国强很多倍,睡觉的感觉都是幸福的.
3 其实麻烦的就是技术移民,因为这个群体在两地都能够生存,而且是部分在国内舒服,部分在澳舒服点,所以很多因素:学历,专业,英语,性格,国内基础等都在影响他们的发展,而且更痛苦的是在没有来澳亲身实验之前,没有人能够绝对断言你就能够怎么样.但从概率角度还是能够推测个大概:
A 澳大利亚的情况比较好推测,一般如果找到专业工作之后的收入在税前5-8万左右,简单的labour工作在3-5万左右,技术蓝领工作在4-8万左右,个别人高点到十来万,做小生意成功的一年能够做到十几万到三十来万(比较辛苦,新移民成功的很少).基本就等于人民币20多到50万左右,按照购买力来说大约人民币2-3块能够当一澳元(这个可以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计算公式得出,中国是一点几,澳大利亚是三点几,考虑最近国内物价上涨,按照2.5差不多),所以差不多等于国内8万到20万的年收入水平之生活质量.
B显然,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收入超过30万的,基本来澳大利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来一定要有办法能够保留国内的人脉和资源,很可能你到澳大利亚后会选择回去.
C对于收入不到8万的白领,如果英语有过关的能力或者潜力,技术比较好,性格上比较开朗,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马上过来,事实证明你不太适合中国的竞争方式,做技术还是到国外.但如果英语和专业能力不太强,感觉到国外只能打体力工,你要是有吃苦的性格,还是可以来,至少比在中国能够有车有房,吃不了苦还是在中国呆好了.
D对于正好处于8-20区间的移民,情况很难预测,请结合自己的英语,心理素质或者先短期登陆试验一下找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如果能找到,又喜欢这里的环境,可以来,工作强度比国内大,但工作压力和时间都比国内好.如果不太可能,请慎重考虑来澳大利亚的必要性.很可能你折腾的后果就是后悔,因为最尴尬的就是已经不想在澳继续做一般的工作,但回国的可能也丢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评价标准太单一,但只有工作和发展水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准确指标,其他如爱好,观念都很难客观评价,如果你完全不在乎生活水平,仅仅是想圆一个出国梦想,这种感性的想法很可能导致不理性的选择.我已经看到比较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跟LZ直接推断不要来澳不同,我希望能够用前面人的经验,帮助后来的同学们想好该不该来,如何来,回不回得去的问题,尽量理性的对待移民,毕竟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很多人已经不是十几年前一定要来的心态了.
作者: lavahx    时间: 10-2-2008 22:32
ls 说的好
作者: crown    时间: 10-2-2008 22:35
标题: 84楼写得太好了
写得太好了,正与我目前的心态一致。
作者: 澳大利亚    时间: 10-2-2008 23:25
每个人去那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 mite    时间: 10-2-2008 23:29
转回申请版面 感觉这个帖子在这里更对路
作者: lichee810    时间: 11-2-2008 00:37
84楼写的很好

作者: 青山    时间: 11-2-2008 01:14
我觉得,技术移民,纯粹从经济角度考虑,肯定是不要来。
但是如果你喜欢自由,喜欢宁静的内心,喜欢平静祥和的生活,并愿意为这些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你就来。
作者: bjcolin    时间: 11-2-2008 02:13
我还没有拿到签证,没有资格评论LZ的文章,只能在这里感谢LZ分享的经验。。。

我想我会按照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

一句老话儿:要想知道(什么)的滋味,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

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做参考,不可能照搬。。。
作者: coolbzk    时间: 11-2-2008 11:25
看了下84喽,我属于8-30W年薪之间啊

我属于拿证再说的,哈哈
作者: 老八    时间: 11-2-2008 15:02
还是那话 不管好不好 先把申请费和来回机票钱等赚到手再决定回不回也不晚
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1-2-2008 15:03
原帖由 青山 于 11-2-2008 00:14 发表
我觉得,技术移民,纯粹从经济角度考虑,肯定是不要来。
但是如果你喜欢自由,喜欢宁静的内心,喜欢平静祥和的生活,并愿意为这些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你就来。

我同意这位老兄的观点,我就是这么想的!
作者: kkpb7533    时间: 11-2-2008 15:26
你呆在OZ叫别人不要去,是何居心?

你在OZ看来生活得很不如意,归根结底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吧

这样,推举你当选OZ移民局长,上任后宣布禁止中国人移民OZ,这样你又有了为高权重的工作,又达到了你的目的,爽啊
作者: coolbzk    时间: 11-2-2008 15:30
ls不要误会LZ。
作者: ToAustralia    时间: 11-2-2008 16:42
原帖由 shellte 于 1-12-2007 17:44 发表
LZ说的那些生活得很艰难的人,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无从而知,但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子,与我年纪相仿的(28-35岁),我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这样沦落的人,大家都凭借自己的技能过上很好的日子。
可能是我的朋友比较 ...



我也没有见过一个, 我周围的人都过的很好!!!
作者: thewall    时间: 11-2-2008 17:29
人人际遇不同,机遇也不同

有些事情命中注定的,走自己的路,不要随波逐流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忖之度,做不来的事,勉为其难,其志可嘉,其利则不足以断金也
作者: hidec    时间: 11-2-2008 19:40
能去干吗不去?、???
作者: mite    时间: 11-2-2008 23:20
http://www.freeoz.org/forum/view ... &extra=page%3D1

过得难的也有
尤其刚开始
作者: procoder    时间: 12-2-2008 16:47
LS说得好,虽然我不赞同部分观点,但是谢谢你提供一些信息。其实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是不会放弃的,就象几年前买电脑,“买了就立刻后悔,不买就一辈子后悔”。
作者: 妞爸    时间: 12-2-2008 19:19
俺属于刚到10W,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在哪里都是挣扎,不如多呼吸些新鲜空气,也许能多活两年
作者: 得分后卫    时间: 13-2-2008 12:35
“不同的声音”,帮顶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