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澳洲的中国孩子真的这么幸福吗? [打印本页]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2-9-2007 13:17
标题: 澳洲的中国孩子真的这么幸福吗?
最近接触了好些老移民.由于他们大多结婚较晚,所以他们的孩子正在读小学和中学.

他们的孩子的一周的安排是:
平时晚上或者周日去学钢琴,当然有空就得练琴啦
假期或者周日去学网球.
周六全天去精英班,学习数学和中文.如果数学还是没有大提高的话,请人补习.

听了后我十分惊讶.这样的童年,跟中国大城市的孩子的童年可以媲美了,跟中国小城市的孩子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心里不由感叹:澳洲的中国孩子真的这么幸福吗?

后来我跟他们聊天又聊到这个问题,再次使我震憾.他们好些人都是打LABOR工,有些人甚至连房子都供不起,正在供着房子的,也被房贷压得透不过气来.
而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们一如既往地供孩子上精英班,兴趣班.

再后来,我终于明白.
试想,在澳洲土地上没有太多人际网络的少数民族的我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和明天,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拿着名牌大学的文凭,不能有超过本地人的能力,
难道我们甘愿我们的孩子一辈子打LABOR工吗?
人际关系,其实在全世界一样重要.同样竞争一个职位,没人际关系的外地人只能凭远超本地人的能力,才能最终胜出.甚至有些职位,在内部推荐中
已经确实了,根本就不存在竞争的机会.

我们总埋怨父母们对孩子施加压力的时候,怎么不设身处地想一想呢?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还没有子女,还没面临子女就学就业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能
真正体会到.
作者: thewall    时间: 12-9-2007 14:03
... true ...
作者: hohoho    时间: 12-9-2007 14:05
...true...
作者: springoz    时间: 12-9-2007 14:51
原帖由 keepgoing 于 12-9-2007 12:17 发表
......人际关系,其实在全世界一样重要.同样竞争一个职位,没人际关系的外地人只能凭远超本地人的能力,才能最终胜出.甚至有些职位,在内部推荐中,已经确实了,根本就不存在竞争的机会.
...

的确如此
作者: singingbird    时间: 12-9-2007 14:52
习惯竞争了。
作者: 青山    时间: 12-9-2007 15:03
我当年在国内,就是一路玩过来的。
我的父母,是每次老师找家长,说我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都要被我父母批评他们教育思想落后的那种。

以后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受这份罪。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2-9-2007 14:06 编辑 ]
作者: July    时间: 12-9-2007 18:39
我接触到的比国内更可怕.
作者: 丫丫ma    时间: 12-9-2007 18:49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14:03 发表
我当年在国内,就是一路玩过来的。
我的父母,是每次老师找家长,说我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都要被我父母批评他们教育思想落后的那种。

以后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受这份罪。


  真希望能有机会向你父母讨教一下, "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如何教出一个中国顶尖大学的高材生.....
作者: poppy66    时间: 12-9-2007 18:55
这样的父母人在澳洲心却永远是中国心!
我个人的想法既然人都出来了,尽量要以当地标准对自己和孩子,毕竟当地人都是这么活的,应了一句话——入乡随俗
作者: 青山    时间: 12-9-2007 19:08
很简单,首先父母自己走的正,做好表率。然后就是告诉我,你没饭吃,回家肯定有你的粥喝,但是你想要幸福生活,就全靠你自己了。
你自己看着办吧。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走什么样的路,你自己选择,我们尊重你的选择。高中的时候,我在家打游戏,一周不去上课,
我老爸帮我写病假条。

我觉得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父母是很成功的。我准备向他们学习。我觉得我的孩子,应当从小跟我们一起分担压力。我希望把他们当作
我的合作者和朋友,就像我老爸对我那样。早点了解生活的艰辛,让现实去教育他们。关键在于,如何帮助他们把挫折和压力转化成挑战和动力。


原帖由 丫丫ma 于 12-9-2007 17:49 发表


  真希望能有机会向你父母讨教一下, "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如何教出一个中国顶尖大学的高材生.....

作者: coconut    时间: 12-9-2007 19:24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14:03 发表
我当年在国内,就是一路玩过来的。
我的父母,是每次老师找家长,说我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都要被我父母批评他们教育思想落后的那种。

以后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受这份罪。



大佬, 你可能有一定的天赋, 但你能一路玩过来上好学校, 恐怕也和中国招生制度中的生源配额制有关吧. 如果你出生在其他二线城市(尤其是江浙一带), 童年就会很不一样了.
作者: 青山    时间: 12-9-2007 19:35
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同样在大学里,那些高我30分的,也没见着比我强在哪里,就拿编程来说,我中学6年都在学习编程加玩游戏,他们都在啃书本,题海战术,到了大学里,专业方面他们根本不要跟我比。当然了,这个结果是中国畸形教育造成的。

抛开这个不谈,我的同学中,拼命念书的,最后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不要说北京高考竞争就不激烈。同样是北京的学生,多数还是题海战术练出来的。我的小学同学,一多半上不了大学。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在澳洲教育下一代。讨论的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思想,你不会认为,澳洲的竞争,像中国的某些省市那样,高中毕业班学生集体关禁闭,才能出人才吧?

原帖由 coconut 于 12-9-2007 18:24 发表



大佬, 你可能有一定的天赋, 但你能一路玩过来上好学校, 恐怕也和中国招生制度中的生源配额制有关吧. 如果你出生在其他二线城市(尤其是江浙一带), 童年就会很不一样了.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2-9-2007 18:46 编辑 ]
作者: ccen    时间: 12-9-2007 19:37
中国的招生制度地区差异太大了。我读书从来起不了早读,偏有2年遇到个热衷早读的老师,还要家长配合监督,对早读情况背书情况签字,全亏了我老妈,大笔一挥全签了。

高考的时候,我虽然没早起,但也乖乖的读书,不敢偷懒,毕竟我不在大城市,小地方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作者: ccen    时间: 12-9-2007 19:40
所以读大学的时候,和宿舍的人聊天,我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外受教育。
作者: 青山    时间: 12-9-2007 19:47
祝贺一下,梦想成真。

原帖由 ccen 于 12-9-2007 18:40 发表
所以读大学的时候,和宿舍的人聊天,我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外受教育。

作者: 丫丫ma    时间: 12-9-2007 20:07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18:08 发表
很简单,首先父母自己走的正,做好表率。然后就是告诉我,你没饭吃,回家肯定有你的粥喝,但是你想要幸福生活,就全靠你自己了。
你自己看着办吧。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走什么样的路,你自己选择,我们尊重你的 ...


非常赞同....让小孩从小学会选择, 学会为自己负责任....
作者: hansy    时间: 12-9-2007 20:08
标题: 我在北京当高中教师7年,就是厌倦了高考制度,移民澳洲了。
我可不想我的女儿再受这样的折磨。
决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力。
作者: guigua    时间: 12-9-2007 20:43
至少OZ的学校不必巨额赞助费吧?
我知道北京一流公立小学的赞助已经不是几万了,而是家长得有关系拉来几十万的项目投资。
上海某一流公立中学招生更绝,几百人竞争几十个名额,孩子先在教室里参加完入学考试,然后家长入座,校方发给家长一张纸,上面打印着”我自愿赞助学校_____元“----------家长自己随意填数字.
作者: francky1979    时间: 12-9-2007 23:13
我们房东的儿子也弹钢琴,但是我们来这里4个月了,他弹的都是同一首曲子,哈哈哈哈
顺便说下我们可爱的房东,自己把房子一分为2,我们住后面,他们住前面。浴室厨房都分开,自己面对马路,我们面对一个大院子。。。而且他们只管除草,从来不用院子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2-9-2007 23:14
至少OZ的学校不必巨额赞助费吧?

----据我所知,澳洲私校教育质量较好,除非得到全额奖学金,否则,每年包括杂费差不多2万澳元
----有的学校真的很烂,如果你孩子是个天赋极好的人,读什么烂学校都能凭天赋考上好大学的,那尽管去读吧,没事
-----如果希望就读某公立学校,你必须居住在该区,随之而来的是好的学校所在的区房价飞涨.

从高中到大学,碰到太多牛人了,凭着天生的聪明,不辛勤学习成绩也很好,显然我不是属于这类型的

我选择读小学时,我妈曾经想让我读一间烂小学,因为这小学离家近,方便照顾.后来经亲戚们一致反对,读了一间较好的小学.

后来有一次我妈在我面前提起这事时,对我说:你看某某当年也读了那烂小学,现在不上了大学吗?其实读什么学校都一样啦
我说,我不这样认为.我跟某某不能作比较.那某某显然比我聪明得多,如果我当年读了烂学校,现在应该上不了大学的.而那某某如果当年就读我的小学,应该可以上比他现在更好的学校.

个人认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水平一般的孩子,要通过小学的学习积累,尤其是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慢慢提高他的理解力和分析力.而且孩子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结交怎样的朋友,会决定他的发展方向.正如孟母三迁,为的只是为孟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突然想起好玩的事情.我小的时候常到表姐家玩.表姐和表哥每当不想洗碗,互相推让,僵持不下的时候就会玩一个说"一"字成语的游戏.
成语中必须包含"一"字,你说一成语,我说一成语,直至说不出的那人就去洗碗.

[ 本帖最后由 keepgoing 于 12-9-2007 22:34 编辑 ]
作者: mimiyaya    时间: 12-9-2007 23:53
哈哈,偶就是读了那么烂小学的。读一年级那年,我们学校有10个六年级的小朋友没有考上中学。
现在上海好学校旁边的房价也飞涨,我们隔壁刚搬来一个准备高考的呢。
作者: anniejiyan    时间: 13-9-2007 00:02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18:08 发表
很简单,首先父母自己走的正,做好表率。然后就是告诉我,你没饭吃,回家肯定有你的粥喝,但是你想要幸福生活,就全靠你自己了。
你自己看着办吧。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走什么样的路,你自己选择,我们尊重你的 ...


至于死地而后生
作者: 青山    时间: 13-9-2007 00:11
小学其实差别不大,我上的小学很一般,同学多半后来没上大学。
小学阶段,我觉得家庭教育更重要。还有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关键时期。
过早地让孩子埋在知识的学习中,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思维的发展。
这个阶段,培养求知欲比学知识更重要。

原帖由 keepgoing 于 12-9-2007 22:14 发表

至少OZ的学校不必巨额赞助费吧?

----据我所知,澳洲私校教育质量较好,除非得到全额奖学金,否则,每年包括杂费差不多2万澳元
----有的学校真的很烂,如果你孩子是个天赋极好的人,读什么烂学校都能凭天赋考上好 ...

作者: 大白兔    时间: 13-9-2007 00:28
标题: 回复 #20 keepgoing 的帖子
握爪,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选择住在一所很好的公立小学旁边。我负担不起也不打算为未来的孩子选择私校,我认为好的公立学校甚至更让孩子简单。何况,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的父母一直是我的朋友,从小到大,无论我的想法多么幼稚,多么与众不同,他们都倾听,好的赞许,不好的告诉我“我们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你觉得对不对?说说理由。”

我幼儿园时告诉他们我的理想是到动物园管熊猫,他们经常带我到动物园去,让我讲打算怎样照顾熊猫(现在熊猫早已没有了 )。我小学的时候非常迷恋卖猪肉的行当(不要以为我在信口雌黄,是真的)。我妈妈每周末去菜市采购肉类,切成小份包好冻在那个老冰箱里。我告诉我妈妈我想长大后去菜场卖猪肉,我妈妈说好啊,那你现在就练习,帮我把这些包好放冰箱。我们家吃饭时间自己来吃饭,耍性子不吃,收了就没有了,自己饿上一顿再不敢了,没有求着追着喂的。牛奶小饼干可以吃点,乱买其他零食不行,自然吃饭就香了。他们不喜欢唠叨教训我,除了不过分溺爱,他们更多是以身作则。我爸爸很努力,每天上班,晚上回家都学习,所以我看书从来不要人压。妈妈家务做得很好,但是他们要我也做,所以我知道自己不动手,没有人有义务把饭送你口里,把房子收拾好给你舒服。该花的钱他们从不吝啬,想烧包攀比,不行。所以我从大学就开始在国内挣小钱,一是打工,给别人卖小玩具;二是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得个奖发个被子啥的;三,也是最难最见钱的,靠成绩好拿优秀生奖学金。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我人生,家庭的态度。不管多忙,我们一家人晚饭一定要坐下来吃;周末一定一起出去走走,或者在家里一家度过;美貌富贵只是浮云,日子不一定天天刺激浪漫,但是两人相濡以沫,互相关心,知足就是幸福。他们总在告诉我,我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但是不是他们的全部;同样,他们也不应该是我的全部;我会长大,有我的世界要闯,要见识,不能永远陪在他们身边;他们不想成为我的负担,所以要我独立,他们自己也要“独立”。

现在我不在他们身边了,非常想他们,他们也很想我。但是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我在国外忙忙碌碌,他们天天上班,周末不是钓鱼,就是爬山,最近还买了新房子,忙里忙外装修布置,和我比赛,跟我几乎同时搬新家。就像他们的一句话:你小时候尽量不要我们操心,我们老了也尽量不要你操心。如果我要回家,随时有我的地方住;我也对他们说,哪天要来澳洲,我家里永远有他们的房间,只要他们愿意,这辈子我管。

虽然我的宝宝会是什么样还不知道,但是我希望能像我父母一样教他、她。
作者: 青山    时间: 13-9-2007 00:34
这个观念,我父母和你的父母完全相同“你小时候尽量不要我们操心,我们老了也尽量不要你操心。”

原帖由 大白兔 于 12-9-2007 23:28 发表
握爪,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选择住在一所很好的公立小学旁边。我负担不起也不打算为未来的孩子选择私校,我认为好的公立学校甚至更让孩子简单。何况,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的父母一直是我的朋友, ...

作者: 大白兔    时间: 13-9-2007 00:37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23:34 发表
这个观念,我父母和你的父母完全相同“你小时候尽量不要我们操心,我们老了也尽量不要你操心。”



是的。不是说不管,需要时,讲俗点谁为谁不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父母和孩子也需要空间,平时给对方一些空间,大家都舒服。
作者: emilydear    时间: 13-9-2007 01:04
我觉得这边的小孩很幸福啊,他们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放学。而且语言上完全融入澳洲社会,都是些小ABC.
今天我从city坐火车回hurstville,看到几个华裔小孩边吃薯条边聊天。其中一个女孩在唾沫横飞的讲述自己在北京过了一年的事,说北京是“地狱”,讲她在北京时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还要看一群白痴鼓乐手升国旗。在她们看来,这种要天天一大早敲敲打打的行为是很可笑的。另一个女孩马上补充说,北京就是pollution,北京人伸出手臂来都是黑的。然后她们就哈哈大笑。我在旁边听得又好气又好笑。虽然我没去过北京除机场之外的地方,但那所谓的政治中心城市在几个澳洲华裔小孩的眼中成了如此不堪的地方,真是讽刺。
作者: guigua    时间: 13-9-2007 01:28
原帖由 emilydear 于 13-9-2007 00:04 发表
我觉得这边的小孩很幸福啊,他们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放学。而且语言上完全融入澳洲社会,都是些小ABC.
今天我从city坐火车回hurstville,看到几个华裔小孩边吃薯条边聊天。其中一个女孩在唾沫横飞的讲述自己在北京 ...


应该纠正一下,“北京人伸出手臂来都是黑的”有些过分了,应该是黄的,那里下土,象下毛毛雨一样
作者: lonestar    时间: 13-9-2007 01:43
个人感觉小学帮助不大,小学和初中可能是最有机会玩的了。我初中班的同学上高中的不到5个,现在还保持中学学历的大把,当时地头上混的好几个都我们9年的同学,对于个省会城市来讲算是烂校了。后来我和另一个班上哥们考上了重点高中,经历了由中差到好学生的转变。高考都混到了前30(省)。回想以前,烂校里发生的故事有时的确很精彩,远比晨读来的有趣。能获得优等生可能从来无法经历。

一切顺其自然比较好,不要有太大压力。成绩好未必就对将来有帮助,成绩不好也不见得有多坏,中国家长给孩子的条条框框太多了。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3-9-2007 01:51
我对这里部分ABC有些不屑,当然,只是部分,因为他们当中实在有些人很疯

诚然,语言不是他们的优势.每个人只要出生在某地,一定能掌握这地方的语言,就象我们掌握中文一样.如果他不发展的话,他一辈子呆在这地方,英语能突显他的优势吗?

如果他们能掌握英语,中文,了解中国和澳洲的方方面面,这才是他们的优势.因为这样的人才不多,优势是什么?别人没有的,你有,这就是优势.

在这为我们的移民们欢呼一声------我们多棒!!!!!

BTW,相信大白兔的教育方式,也一定能教育出很棒的下一代.也为白兔欢呼一下
作者: chxq89    时间: 13-9-2007 03:02
标题: 回复 #1 keepgoing 的帖子
国内重点高中的情况,我儿早晨7点我开车送,上午5节课,中午在学校或去他妈那.下午3节课.晚餐自己在学校吃.晚上还的上2节自习课.一般到晚上10;30才能做公交到家.然后吃点东西,洗澡.用了半小时,接着继续做功课.每天都要到12.30.没办法.重点中学都这样.比升学率.每次考试题都超难,高二时就那高考圈来考你.让你永远考低分.真是摧残人性.那个排名经常挂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呢?学校要99%的升大率.真晕.孩子都搞坏了.我们读书时没那么大的压力.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3-9-2007 11:15
回楼上的,我高中时也是这样.唉.......最主要是心理压力大,那时候还小,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高一整年我和我大多数同学都很沮丧,觉得为什么我们这样曾经的尖子生,老师的宠儿,现在考试会不及格.而且以前不用多费劲就能考前几名,现在怎么努力也挣扎不上去.

我们是全封闭式住校学习的,号称花园式的监狱.
其实并不"花园",树木挺多,但一切生活都得自己照顾自己,买饭,洗衣,洗澡,打水也得抢.最悲惨是南方夏天蒸笼似的热时,没空调没风扇.十点后晚自习回来洗澡洗衣服后再看一会书,已经十一点多了,但一直热着煎熬到凌晨两点,还是睡不着,明天六点又要起床了.
父母们却不理解为什么你们有机会读书,还觉得这么悲惨,又在说,我们那年代啊,没机会读书..........

这时候的孩子,真的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告诉他们,过了这几年就好了.就算考不上名牌大学,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现在回想起来,又不那么痛苦了,反而觉得,高中几年打击一下嚣张的气焰还是不错的
发现一个奇怪的心理现象,回想过去痛苦事情的时候,痛苦程度只有当时的10%不到.这时就为当时痛苦到自杀的人感到不值.
扯远了......有句英文写得挺好的: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because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 本帖最后由 keepgoing 于 13-9-2007 11:07 编辑 ]
作者: 青山    时间: 13-9-2007 12:04
这个要看自己的认识。高中3年,我几乎一直全班倒数。但我父母,跟我自己都不怎么在意,也没啥压力。几乎没做过练习题嘛,很正常。
对我来说,考全班倒数,是正常的,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我没好好念书,考好了是奇迹。如果你总这样想,就不会有任何思想包袱。
那些平时拼命念书,成绩好的同学,一次没考好,对心理就是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自己很清楚,他们已经没什么潜力了。

我甚至为了不上晚自习,当众说我们的校长教育思想有问题。 当然了,这和我父母的坚定支持是分不开的。

我的小学考初中的成绩,还有高考成绩,都是6年中从未得过的名次。轻松的心理状态,是很关键的原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看了太多平时刻苦学习的人,到大考前超出自己的极限,精力体力心理崩溃了的。

原帖由 chxq89 于 13-9-2007 02:02 发表
国内重点高中的情况,我儿早晨7点我开车送,上午5节课,中午在学校或去他妈那.下午3节课.晚餐自己在学校吃.晚上还的上2节自习课.一般到晚上10;30才能做公交到家.然后吃点东西,洗澡.用了半小时, ...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3-9-2007 11:07 编辑 ]
作者: chxq89    时间: 13-9-2007 12:16
标题: 回复 #32 keepgoing 的帖子
......现在考试会不及格.而且以前不用多费劲就能考前几名,现在怎么努力也挣扎不上去......国内是精英教育。或说是应试教育,小孩的情况与你类似,我问他为什么就考60-70分,儿答这已是不错的分了,我已经很努力了。小孩进入高三,今年只放了10天假,然后就开始上课了。我真不忍心看着孩受这分罪。我们的教育不是教小孩如何自信如何找到学习方法如何有创造力,而是如何拿分数。我也是从这教育体制出来的,我的政治经常不及格,但我掌握了一套学习方法,照样能考研。但好想没有现在他们压力大。培养自信和方法是最重要的。
作者: 青山    时间: 13-9-2007 12:20
同意,培养自信和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这方面,我觉得澳洲教育确实比国内教育要好。我以前同屋的一个local汽车修理工,对我正在做的3D方面很前沿的一项技术,都能一讲就明白基本原理,让我很受触动。

原帖由 chxq89 于 13-9-2007 11:16 发表
......现在考试会不及格.而且以前不用多费劲就能考前几名,现在怎么努力也挣扎不上去......国内是精英教育。或说是应试教育,小孩的情况与你类似,我问他为什么就考60-70分,儿答这已是不错的分了,我已经很努力 ...

作者: chxq89    时间: 13-9-2007 12:27
标题: 回复 #33 青山 的帖子
我现在很少在意小孩的分数,只要努力就行了,培养他读书的能力和创造力。小孩初中排到全年级前50名,到了高中只能排前250名,这对小孩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打击,而且很难上去。我经常与小孩角流学习方法做人的道理,希望对他今后有帮助。
作者: 青山    时间: 13-9-2007 12:38
我们高中当年130多理科考生,我高中3年,大部分时间都是10X名或者11X名。但我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我觉得孩子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本身的智力水平和他们自身的意愿。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根本是骗人的鬼话。
也许当年背八股文适用,但对现代科学技术为主的现代学科,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看到的真正成绩好的人,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刻苦学习的。

但是,在科学方面智力水平一般的孩子,未必不是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的材料。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向,再去培养比较好。
而不是预设一个方向,赶鸭子上架。

作为家长,重点应该在教孩子做人和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方向上。中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人生道路的决定期。
超出其本身的智力水平和意愿,去追求不属于他们的东西,最后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原帖由 chxq89 于 13-9-2007 11:27 发表
我现在很少在意小孩的分数,只要努力就行了,培养他读书的能力和创造力。小孩初中排到全年级前50名,到了高中只能排前250名,这对小孩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打击,而且很难上去。我经常与小孩角流学习方法做人的道理 ...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3-9-2007 11:44 编辑 ]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3-9-2007 13:17
再扯远一点儿,赞扬一下我们高中的教育方式.

首先,晚自习时,各科老师不能霸占时间讲课,学生们自己安排时间.

其次,安排劳动.从花园到宿舍,饭堂,教室,厕所,都由学生来清理.校长说学习得晕头转向的学生不需要争取时间来学习,他们需要劳动.

再次,体育锻炼.每天必须晨跑,而且建议我们下午课后到校外跑步.每年举行一次校外万米长跑,每个学生都得参加.某些运动员报名参加比赛.

再再次,体艺节.体艺节会维持3天左右.分为运动和文艺表演,还有几百人的大型舞蹈.如果你实在在这几方面都不行的话,能写文章的你做记者.写文章也不行的学生,被培训成裁判员,出场仪式代表队成员等.所有文艺表演和大型舞蹈所需的道具都是学生制作的.总之确保全校学生都参与到体艺节中,高三也不例外.

另外,语文老师每周会腾出一节课让我们到图书馆看课外书.把喜欢的文章摘录下来,下次语文课当众朗诵,当你朗诵完毕时,他会评点他对这文章的看法.每周写周记,当然写你很郁闷什么的也行,老师会把自己的看法写在周记下面,还给你,而且不让同学们翻阅别人的周记

最后,考试前总放假.双休日也放假.当然放假我们还是会自觉自习的.中段考前放两天,期末考放一周,高考前放一周回家.课堂上小测验的难度最大,期末考的难度最小,确保每个学生挽回足够的自信

最喜欢教师节,不用晚自习,可以到老师家看电视.还有元旦时的新年倒数,倒数后举行PARTY.

回想起来,那时学校确实没给太多压力我们.
压力主要来自我们本身.当我面对这么多优秀同学,上课老师飞快地讲完一道题目的时候的压力.
如果每间学校都能象我们校长一样,给专注学习的学生减减压,我想效果会更好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3-9-2007 13:40
原帖由 chxq89 于 13-9-2007 11:16 发表
......现在考试会不及格.而且以前不用多费劲就能考前几名,现在怎么努力也挣扎不上去......国内是精英教育。或说是应试教育,小孩的情况与你类似,我问他为什么就考60-70分,儿答这已是不错的分了,我已经很努力 ...


是啊,国内是精英教育.我之前很讨厌中国政府,为什么把教育弄成这样.后来终于明白.中国太多人了,国家需要选出精英重点培养.

我中国的一同事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她说身为父母,她没办法,每个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儿子有美好的将来.大环境是这样,我们这些群众们也只能顺应潮流.她说她作为妈妈,不能让自己儿子落后于人啊

如果你孩子要到澳洲来读高中,我真为他高兴.
如果他要继续留在国内高考,有个观点不知你同不同意.高考的好些高难度的题目,不是为一般人设计的,是为天生聪明的人设计的.因为这是精英选拔赛.如果你现在达不到这个水平的话,你永远也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所以不必去研究它们了,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倒不如把精力放在一些简单的题目上,确保这些题目做对了,就不错了.如果我当时能明白这个道理,估计高考会考出更好的成绩.

至于学习成绩不好也可以有好发展,比如做生意啊之类的话,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但说实在的,那时你已经身在那个学校环境了,这些道理虽然懂,但丝毫也没减少我们的挫败感.学生不专注于学习就象员工不专注于工作一样,很多人是不能做到的.只不过应该找对方法,不能钻进死胡同,把它做得事半功倍

[ 本帖最后由 keepgoing 于 13-9-2007 12:59 编辑 ]
作者: ranrana    时间: 13-9-2007 13:47
上了精英班就能成精英了?
作者: qiong    时间: 13-9-2007 16:25
插句话,你们有遇见7岁的小孩来了一年还不开口讲英文的吗,我家小孩就是,听的懂50%,就是不说,老师要我们给他看心理医生,郁闷死了.
作者: 梦唐    时间: 14-9-2007 17:06
同意青山的育儿观!!!
作者: 青山    时间: 14-9-2007 17:40
同意,真有大问题,一家人当然相互扶持。真需要顶事的时候,还是父子兵。不过平时一般的问题,互相不拖累。
自己尽量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原帖由 大白兔 于 12-9-2007 23:37 发表


是的。不是说不管,需要时,讲俗点谁为谁不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父母和孩子也需要空间,平时给对方一些空间,大家都舒服。

作者: chxq89    时间: 14-9-2007 18:45
标题: 回复 #43 青山 的帖子
如果能给孩子什么,只能给他接受最好的教育。给他谋生的能力。
作者: 青山    时间: 14-9-2007 19:49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勇气。这些才是主要靠家庭教育培养的。
有了这两点,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孩子没有谋生的能力。

原帖由 chxq89 于 14-9-2007 17:45 发表
如果能给孩子什么,只能给他接受最好的教育。给他谋生的能力。

作者: Antarctic    时间: 14-9-2007 19:53
说实话吧,中国大城市(北京,上海...)的教育决水平不比这里差,但这不是主要的。
从小在国外生活的小孩的最大问题是--在文化上无家可归: 学西方文化却没有家庭传统,这个不用多说的, 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中国人家庭溶入传统西方社会的艰难,想有所作为的新移民们很快就会有体会; 学中国文化又没有社会氛围, 少数民族嘛,再说很多家长也看不起中国传统文化-- 楼上有贴子所提到的, 几个小孩子对北京的不屑想必来自对大人们的耳濡目染。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如何? 很简单, 看看美国,新加坡等地的上一代海外产品吧:西方人眼里的东方人,东方人眼里的假洋鬼子, 自命为“高等华人”的是也。
所以,如要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就至少让你的小孩在国内读完小学, 成长为一个基本的中国人以后再出海,不然你的孩子很可能违背你的意志长成一根澳洲“香蕉”。
作者: 青山    时间: 14-9-2007 20:00
所以我想搞中国园林,中国的文化艺术环境。这些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的载体。
国内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中,精华的东西也丢得七七八八了。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文化上,能取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这些方面,我会尽量引导他们,如果能有家学环境,耳濡目染,总会有所助益。

我觉得如果让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只靠上中文识字班是不成的。靠逼迫更会适得其反。
要想让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用传统文化艺术之美,直接去感动他们,触动他们。

让他们从小徜徉其间。把这种文化,从小融到他们的血液中。让他们不管走多远,都怀念童年的荷塘和蛙鸣。




原帖由 Antarctic 于 14-9-2007 18:53 发表
说实话吧,中国大城市(北京,上海...)的教育决水平不比这里差,但这不是主要的。
从小在国外生活的小孩的最大问题是--在文化上无家可归: 学西方文化却没有家庭传统,这个不用多说的, 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中国 ...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4-9-2007 19:04 编辑 ]
作者: tyxzh    时间: 14-9-2007 20:35
前几天和jp聊天的时候还在说孩子的问题,我的jp是华人,但是他带他的孩子回南京去看亲戚的时候,孩子说怎么马路这么脏,脚都不敢往地下放,翘着走。。。后来孩子都不愿意回国去了
作者: mimiyaya    时间: 14-9-2007 21:22
原帖由 青山 于 14-9-2007 18:49 发表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人品和勇气。这些才是主要靠家庭教育培养的。
有了这两点,你不需要担心你的孩子没有谋生的能力。



同意,人品很重要。价值观,世界观符合正常人的思维,就能活得比较开心了。
很多不开心,都是自己钻牛角尖出来的。
觉得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之类,其实可能他们只希望父母能在周末陪他们多做做游戏而已。
学得成绩再好,再精英,长大后想不明白生活中的问题,人生还是灰暗的。
只希望我以后的孩子开开心心过一辈子就可以了。
这点,我觉得哪里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父母。
作者: mimiyaya    时间: 14-9-2007 21:25
很多出去的家长,自己带着对中国的一些不满情绪,传递给子女,子女看到又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当然就会瞧不起自己的祖国。
就象离婚后,带着孩子的那方整天说另外一方是恶魔,以后孩子见到了另外一方也只会躲避,说那个人坏了。
作者: hufenghua    时间: 14-9-2007 23:31
原帖由 青山 于 12-9-2007 14:03 发表
我当年在国内,就是一路玩过来的。
我的父母,是每次老师找家长,说我不念书,不交作业,不上晚自习,

能技術移民的學業肯定都不錯,LS的真聰明!

都要被我父母批评他们教育思想落后的那种。

象我們這個年代能有這麼開通的父母,可喜!

以后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受这份罪。


順著孩子的興趣發展,決不強迫!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5-9-2007 00:02
标题: 回复 #46 Antarctic 的帖子
"从小在国外生活的小孩的最大问题是--在文化上无家可归: 学西方文化却没有家庭传统,这个不用多说的, 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中国人家庭溶入传统西方社会的艰难"

...........是啊,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尤其在文化上.但在西方文化方面,我想没办法能跟子女沟通,甚至可能不会接受他们的好些观点.这个状况真有些尴尬.当然,现在离要做妈妈的我还远着呢,只是凭空想象一下.不知有没有偏颇

"很多家长也看不起中国传统文化-- 楼上有贴子所提到的, 几个小孩子对北京的不屑想必来自对大人们的耳濡目染。"

...........我也有这个担心.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自信和自尊.但我确实感觉到这里的ABC最缺的就是这个.连自己的出身也不爱,这孩子能有健康的心灵吗?感觉有点象不断漂白自己的皮肤充当假洋人一样,试图给同伴显示他那漂得不伦不类的皮肤.-----是不是说得有点过火了?

"如要避免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就至少让你的小孩在国内读完小学, 成长为一个基本的中国人以后再出海,不然你的孩子很可能违背你的意志长成一根澳洲“香蕉”"

..........如果真的有孩子了,我希望我的孩子按这路径走.这样他不会有高考的压力,有中文基础又能提高英语,主要了解中国后再了解澳洲,让他自己分析这两个国家,而不是道听途说或只是用简单的老一辈的思维思考.


作者: may2006    时间: 15-9-2007 00:18
原帖由 guigua 于 12-9-2007 19:43 发表
至少OZ的学校不必巨额赞助费吧?
我知道北京一流公立小学的赞助已经不是几万了,而是家长得有关系拉来几十万的项目投资。
上海某一流公立中学招生更绝,几百人竞争几十个名额,孩子先在教室里参加完入学考试, ...


公立小学的话,如果是户口所在辖区的,是必须得收的。如果人数太多,就得扩班,或者增加每班的人数。
交赞助费是针对一表以外的孩子的。像一表就是指在学区内购房,且在入小学三年前就已在学区买房并入住,房产证上是父母的名字。一家三口的户籍都在这个学区内。
如果是二表或三表,就不一定能保证了。二表、三表是指居住时间未满三年,或者房产证上是爷爷奶奶的名字等等。
如果是一表的情况下,学校拒收,是可以向区教育局投诉的。因为现在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只要是公立学校,是不能拒收的。
作者: chxq89    时间: 16-9-2007 23:35
标题: 回复 #45 青山 的帖子
所以先做人后做事.
作者: 森林王    时间: 17-9-2007 02:30
标题: 回复 #46 Antarctic 的帖子
赞同。女儿今年已经幼儿园大班了,一直在矛盾该留在国内读小学还是过来,现在基本上倾向于让她读完小学再来。虽然担心这样会不会在融入澳洲的生活方面有困难,但我还是更希望她将来能够认同自己是个中国人,毕竟黄皮肤,黑眼睛是改不了的。

另外一点,我坚信母语教育对思维的重要性,相比ABC们的中文只说不写,甚至于交流都成问题,我宁愿孩子精通的是中文,而英文,如今从幼儿园开始的英文教育,将来熟练地使用应该是不会成问题的。
作者: 浪花    时间: 17-9-2007 12:30
集东西方精华是很理想,实践起来可能比做个科学家还难。
作者: 浪花    时间: 17-9-2007 12:32
原帖由 mimiyaya 于 14-9-2007 20:22 发表


同意,人品很重要。价值观,世界观符合正常人的思维,就能活得比较开心了。
很多不开心,都是自己钻牛角尖出来的。
觉得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之类,其实可能他们只希望父母能在周末陪他们多做做游戏而已。
...


现在还有多少人心态是“健全”的呢?回国看看人们的眼神吧?
作者: god    时间: 17-9-2007 13:09
澳洲好是好。也不能好到回到中国,孩子走路都要翘着脚吧? 中国脏也脏不到这个地步吧?在南京看美国人穿着凉鞋

走的不也挺正常吗?怎么去了两天澳洲的中国人就。。。。

富有可以让人做很多事,但是富有也同时扼杀了身处恶劣环境磨练的耐性,机智。

我在非洲工作过一年,在那样的环境里只有中国人创造了几年从穷光蛋成为百万富翁的奇迹。

不能全盘否定甚至讥讽国内的环境,很多问题是阶段性的,国内的人,勤奋做事,也一样慢慢会改变中国。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7-9-2007 14:39
那次看电视,中国人能在三五年赚几百万的地方只有非洲或者战乱的国家,而绝对不是发达国家.

然后我想,如果我们不怕辛苦,不怕死亡,就奔向那些国家吧.
不过我不属于那种强人.

正如楼上所说,富有可以让人做很多事.我不觉得穷人在发达国家比富人在发展中国家过得好.
起码我的生活告诉我这是事实.
你天天担心明天工作没了生活过不下去,租来的房子明天会不会被房东卖掉,机票太贵了不能回中国探望亲人.
难道这不比混浊的空气,所谓的不民主的政治环境更糟吗?
当然明天应该会更好的,希望.

[ 本帖最后由 keepgoing 于 17-9-2007 13:54 编辑 ]
作者: 梦唐    时间: 17-9-2007 15:03
原帖由 浪花 于 17-9-2007 11:30 发表
集东西方精华是很理想,实践起来可能比做个科学家还难。

是啊,这确实太难了!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真的希望我的孩子为此感到自豪,为他祖国的传统和5000年的历史感到骄傲,同时我又希望他能很好的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精粹,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作为父母该怎么做。

有些筒子说让孩子读完小学再过来,但是这样就能让他们集中东西方精华?未必,顺其自然吧,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自尊自立就好,古话说得好:管得了一代,管不了二代。

努力做个好的父母,其余的,顺其自然吧。
作者: 青山    时间: 17-9-2007 15:15
我不觉得。

你说的澳洲这些问题,靠个人奋斗,都可以解决。
中国的问题,个人是解决不了的。这是本质区别。

澳洲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种族问题,这也不是个人能解决的,
只要澳洲种族方面不出问题,别的问题都不能让我郁闷。

原帖由 keepgoing 于 17-9-2007 13:39 发表
你天天担心明天工作没了生活过不下去,租来的房子明天会不会被房东卖掉,机票太贵了不能回中国探望亲人.
难道这不比混浊的空气,所谓的不民主的政治环境更糟吗?

作者: keepgoing    时间: 17-9-2007 15:28
回楼上的,

每个人不同背景不同遭遇,他们所关于的问题不同.
起码我现在不关心种族问题,不关心孩子问题.

相信不同时代移民的人关心的问题会大不相同.一家子移民有他们所关心的,个人移民有他们关心的.
你现在关心的已经上升到种族问题了,相信你回中国的机票的钱多的是罗.但也不能否认新移民们的困难.

当然,我也相信个人奋斗会改变这一切的.几年后吧,应该..

而且我出生的那地方的人,本来就不喜欢关心国家大事,钱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重要一些.所以有点特别.

[ 本帖最后由 keepgoing 于 17-9-2007 14:31 编辑 ]
作者: chxq89    时间: 17-9-2007 23:49
标题: 回复 #62 keepgoing 的帖子
个人奋斗的目的是为了明天会更好,当目标一个个实现后你会茫然.
作者: mimiyaya    时间: 18-9-2007 00:17
keepgoing别难过了,日子总能过下去。
别担心不能给子女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爱和肯定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他们的未来可以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普通的教育,足够了~
毕竟我们是凡人,不可能每个小孩都成为领袖或富翁,他们自己觉得开心健康就好!
作者: 青山    时间: 18-9-2007 00:53
要回中国的话,我还关心澳洲的种族问题干什么。我就是因为想在澳洲落地生根,才会关心这个问题。
我钱也不多,但是只要靠自己努力能得到的,我都不担心。


原帖由 keepgoing 于 17-9-2007 14:28 发表
回楼上的,

每个人不同背景不同遭遇,他们所关于的问题不同.
起码我现在不关心种族问题,不关心孩子问题.

相信不同时代移民的人关心的问题会大不相同.一家子移民有他们所关心的,个人移民有他们关心的.
你现 ...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17-9-2007 23:54 编辑 ]
作者: chxq89    时间: 18-9-2007 01:00
标题: 回复 #65 青山 的帖子
一定会成功的.
作者: thewall    时间: 18-9-2007 13:33
原帖由 tyxzh 于 14-9-2007 19:35 发表
前几天和jp聊天的时候还在说孩子的问题,我的jp是华人,但是他带他的孩子回南京去看亲戚的时候,孩子说怎么马路这么脏,脚都不敢往地下放,翘着走。。。后来孩子都不愿意回国去了


... Peter Yang? ...
作者: mengyh01    时间: 19-9-2007 17:46
标题: 回复 #1 keepgoing 的帖子
自己找罪受,还给下一代罪受。

谁能够星期一当钢琴家,星期二当画家,星期三当作家...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作者: 我是老人    时间: 20-9-2007 21:04
原帖由 大白兔 于 12-9-2007 23:28 发表
握爪,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选择住在一所很好的公立小学旁边。我负担不起也不打算为未来的孩子选择私校,我认为好的公立学校甚至更让孩子简单。何况,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的父母一直是我的朋友, ...





你的爸爸妈妈真好.
作者: Maribel    时间: 27-9-2007 17:50
原帖由 emilydear 于 13-9-2007 00:04 发表
我觉得这边的小孩很幸福啊,他们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放学。而且语言上完全融入澳洲社会,都是些小ABC.
今天我从city坐火车回hurstville,看到几个华裔小孩边吃薯条边聊天。其中一个女孩在唾沫横飞的讲述自己在北京 ...


COW,最烦这样的.像他们这种都不愿意承认自己CHINESE ROOT的人才是最可悲的.
作者: leily    时间: 27-9-2007 20:45
原帖由 tyxzh 于 14-9-2007 19:35 发表
前几天和jp聊天的时候还在说孩子的问题,我的jp是华人,但是他带他的孩子回南京去看亲戚的时候,孩子说怎么马路这么脏,脚都不敢往地下放,翘着走。。。后来孩子都不愿意回国去了


我生活在浦东的关系?没有觉得澳大利亚比上海干净啊。。。我在悉尼city看到马路上丢弃的包装纸,以及穿红灯的行人们,觉得好亲切 。。。
作者: 青山    时间: 27-9-2007 20:58
我去新加坡的时候,我一个新加坡的朋友,也算是金领了,人也是很好的人。

人行道红灯,我停下了,他过去了。晚上出去散步,喝完可乐罐倒是没乱扔,直接塞在旁边的树墙里,
从此我对所谓先进国家有了新的认识。

原帖由 leily 于 27-9-2007 19:45 发表


我生活在浦东的关系?没有觉得澳大利亚比上海干净啊。。。我在悉尼city看到马路上丢弃的包装纸,以及穿红灯的行人们,觉得好亲切 。。。

作者: chxq89    时间: 28-9-2007 01:17
标题: 回复 #72 青山 的帖子
见到你的高大形象,果然高大威猛.
作者: ggh1288    时间: 30-9-2007 13:25
原帖由 梦唐 于 17-9-2007 14:03 发表

是啊,这确实太难了!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真的希望我的孩子为此感到自豪,为他祖国的传统和5000年的历史感到骄傲,同时我又希望他能很好的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精粹,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作为父母该怎么做。

有些 ...



同意,孩子读了小学就能传承中国古老的文化吗?应该让孩子更快的适应他将来面对的生活,中外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甚至从高中开始来国外上学的孩子,她的观念里已经是西方的成分多一些,有一天学成回国后,他很难再溶入他的祖国了,这是文化差异,是观念意识问题。想让孩子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就该更早地接触那里的生活,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作者: jiayan1412    时间: 12-10-2007 17:01
孩子,只要他觉得好就好,他开心就好.我不会干涉他的.
我小时侯有很自由的,想画画就画画,读美术学校.我爸爸妈妈从来没强迫我,这反而让我更自觉,不过一路,也和我的个性也有关系,我比较要强.
作者: gj0__0    时间: 12-10-2007 23:39
严重赞同青山观点 我高考前一天被班主任堵在家门口,因为叫了3个同学到家里打麻将
作者: gj0__0    时间: 12-10-2007 23:43
至于要融会中西,打通古今,我看还是算了吧,一来没那份本事,二来估计也超越不了钱钟书老先生,免了吧.我对于孩子的要求是能了解多少算多少了
作者: Coffeebear    时间: 13-10-2007 14:23
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是我儿子快乐就好了!当然是要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前提下...哈哈

以前在国内碰到最多的情况就是家长们总是讲:我想我孩子怎么样,我要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我为了孩子可以怎么样......可是很少有人想过,那个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是有自己想法的,我觉得父母要做的只是帮他们找出判断对错的方法. 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 碰碰南墙有什么不好呢?可是很多父母都在想因为我吃过亏犯过错,希望下一代不要走同样的路. 所以总是限制了孩子的路...

我不怕"小香蕉",但是我赞同青山的说法,要想让孩子去爱中国,记住中国,我们要做的是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在那样园林的环境中感受.
作者: 闷闷    时间: 13-10-2007 18:40
香蕉人又什么好贬损中国的? 真以为白人拿自己当根葱?
作者: shinchan    时间: 13-11-2007 01:50
看到几个华裔小孩边吃薯条边聊天。其中一个女孩在唾沫横飞的讲述自己在北京过了一年的事,说北京是“地狱”,讲她在北京时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起床,还要看一群白痴鼓乐手升国旗。在她们看来,这种要天天一大早敲敲打打的行为是很可笑的。另一个女孩马上补充说,北京就是pollution,北京人伸出手臂来都是黑的。然后她们就哈哈大笑。
(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
作者: 45KG    时间: 13-11-2007 15:09
如果孩子在OZ出生,在OZ呆到6岁,然后回国读小学6年,这6年父母怎么办?是一起回去还是女的回去带孩子读书?那夫妇不是要分开?
作者: jiayan1412    时间: 13-11-2007 16:53
或许不要孩子 就不会让多个人来世界受罪了
作者: 采薇子    时间: 13-11-2007 18:06
原帖由 poppy66 于 12-9-2007 17:55 发表
这样的父母人在澳洲心却永远是中国心!
我个人的想法既然人都出来了,尽量要以当地标准对自己和孩子,毕竟当地人都是这么活的,应了一句话——入乡随俗


   似乎不该忘记为什么要移民?

如果在澳洲还在延续中国的教育体制,那还出去干嘛。。。
作者: purplebell    时间: 13-11-2007 18:43
原帖由 45KG 于 13-11-2007 14:09 发表
如果孩子在OZ出生,在OZ呆到6岁,然后回国读小学6年,这6年父母怎么办?是一起回去还是女的回去带孩子读书?那夫妇不是要分开?


同问。难道孩子不和自己父母生活在一起?6年,好长时间啊。
作者: yc_susan    时间: 14-11-2007 13:40
我的想法是,顺其自然。

首先,不管咋样,一家人必须相互友爱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坚决不会让我的孩子读到小学毕业才去,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

其次,我不指望我的孩子能够学贯中西,成为大家。看他的资质和秉赋。 我是肯定尽量将自己所了解的一点点的中国情况告诉他,他如果能够自成气候,固然欣喜;但若不能,也无所谓,毕竟只是一个常人。

最重要的,如各位所说,学会尊重、学会自尊,学会劳动学互快乐等等人类通用的一些优秀的品质!

孩子也是一个如我们一样的常人,我们自己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不也能生活得很好吗?所以,只要给他们正常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他们也一定能过得不错。

如果他们注定成为香蕉,就尽量让他们成长为一棵漂亮快乐的香蕉。

任何选择,必有得失,鱼和熊掌,肯定不能兼得!
作者: decei    时间: 14-11-2007 18:03
所以说澳洲不是想象中,跟传闻中说的那样好
作者: 45KG    时间: 14-11-2007 19:00
还是未想好孩子教育的问题
作者: 采薇子    时间: 15-11-2007 19:29
  不过我还是觉得澳洲对孩子会更好!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