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人心
[打印本页]
作者:
行者之心
时间:
26-6-2019 20:25
标题:
人心
温联 2019-06-26
最近沉迷于《剑来》之中,在等《剑来》更新的间隙,又抽空听听还没有听完的《追忆似水年华》,晚上再继续尚未读完的《楞严经》。。。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大脑在几个不同的世界中转来荡去,体验不同的心灵感受,如同《剑来》中观道观的老道人,守着一个自成世界的莲藕洞天,成百上千年地观看那个小世界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老病死。而这一切,慕然回首,发现所谓的时间长河不过是一个幻影,人还是那个人,物还是那个物,只是心境却已淡然。
世上万物,最不可思议的就是这颗心,最琢磨不透令人玩味的也是这颗心。读书之时,书中人物的心思意念何尝不是读者自己的心思意念。这一刻表面是在读别人,实则是在读自己。
人心之中,最为宝贵之处莫过于情,而人心之中最为奇妙之处是人可以试图了解甚至控制己心。
这或许是最令人迷惑的地方,当我们观察自己的心思意念时,我们是不是用自己的心在观察,而被观察的是不是也是自己的心。这样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有两颗心,一颗是被观察的心,一颗是在观察的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可以有两颗心,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再同时观察自己这颗在观察的心,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是不是就有了第三颗心。以此类推一个人是不是可以有无数颗心?
换一种方法,一粒沙子加一粒沙子成为两粒沙子。而一堆沙子再加一堆沙子则可能还是一堆沙子(不过比以前大一些吧)。所以心还是一颗,但同时可以多用。。。
我们既然可以观察自己的心,我们是不是同样也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当心沮丧的时候告诉它快乐一些;当心飘飘然的时候告诉它低调一些?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但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控制我们的心呢?当然还是通过我们的心。也许我们的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性的心,一部分是感性的心。是不是应该用理性部分控制感性部分?如果这样是不是意味着理性要高于感性?
或许佛教对于心的研究最为透彻,那么心理学呢?我的心在感受着自己,观察着自己,研究着自己,这颗心中到底有什么?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