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原创文言文小品——记龟背之竹(应要求添加白话文大意和文言文注释) [打印本页]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19:22
标题: 原创文言文小品——记龟背之竹(应要求添加白话文大意和文言文注释)
本帖最后由 y12345678 于 17-11-2013 08:46 编辑

有感作文一篇,以记之
(作文起因于这个帖子里leciel95同学的赐教。参见
http://freeoz.org/ibbs/forum.php ... 19&ptid=1092406

(练习一下文言文)
记龟背之竹
白话文大意和文言文的注释参见34楼内容
http://freeoz.org/ibbs/forum.php ... 62&ptid=109396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予庭中草木繁多,颇有可观之处。若palm tree之高挺孤 傲,若青松之坚贞不弃,若玫瑰之华贵雍容,若paper bark之古拙藏巧,若bottle brush之新颖别致,更有橘李柠檬诸木芬芳果实。

然庭侧异木数株,素不知其名,予独爱之。是木叶青 且阔,干曲而升,根茎庞杂。爱其近可赏玩,远可遮阴得静。

近悉是木者,龟背之竹也。原出于墨国湿瘴之地,澳人喜 彼绿而养之,久之,亦可生澳国极西干旱之地。数年所 长,惟数尺也。

斯木不远万里而来,所需惟升斗之水,所处仅方寸之土,而甚益于人。 或曰其德有四,曰柔而不娇,曰曲而不馁,曰不择 水土,曰有益于人。诚不予欺也。

观予辈旅澳华人,万里之遥,提家携口之澳。移焉,学 焉,居焉,作焉,育焉,生焉,死焉。自强不息,利己惠 人,尤类于此。

美哉斯木!美哉我族!

(本文同时首发FreeOZ和新足迹)
(本文图片系网友leciel95提供)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19:24
图片是借leciel同学的,谢谢她告诉我这个植物的名字
作者: eagerbeaver    时间: 29-10-2013 19:57
麻烦翻译一下吧,当年高考语文勉强过关的飘过.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20:11
eagerbeaver 发表于 29-10-2013 16:57
麻烦翻译一下吧,当年高考语文勉强过关的飘过.

晕死,看不懂就应该是我哪里写的不通了
作者: shidonggang    时间: 29-10-2013 20:22
写的不错
作者: leciel95    时间: 29-10-2013 20:55
中文水平仅仅高于英文的路过 哈哈
作者: 指纹    时间: 29-10-2013 21:02
LZ把内几个英文词儿换了呗
作者: 指纹    时间: 29-10-2013 21:03
@西澳电工 版主给我共享一下行不?
作者: classtom    时间: 29-10-2013 21:20
leciel95 发表于 29-10-2013 20:55
中文水平仅仅高于英文的路过 哈哈

TMD,你英文太强啦!
作者: classtom    时间: 29-10-2013 21:20
LZ:文章很好,你真行!
作者: leciel95    时间: 29-10-2013 21:48
classtom 发表于 29-10-2013 21:20
TMD,你英文太强啦!

不能够啊 .....
作者: 指纹    时间: 29-10-2013 21:51
外无傲气,内有傲骨
作者: 5years    时间: 29-10-2013 22:43
LZ写的不错。 我高中时很喜欢读古文,没想到LZ可以写古文。佩服。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23:15
电工版,您把这个共享就行了,别转移啊
留到perth版吧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23:17
更正了少许语法错误,改用了少许字眼
作者: 指纹    时间: 29-10-2013 23:20
@y12345678         + 35         不知道咋写

(⊙o⊙)哦,写起来比较不工整:棕榈;血皮槭;串钱柳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29-10-2013 23:21
指纹 发表于 29-10-2013 20:20
@y12345678         + 35         不知道咋写

(⊙o⊙)哦,写起来比较不工整:棕榈;血皮槭;串钱柳

哦,的确不太好。。。。
先保留英语吧,等哪位大大的好意见
作者: 指纹    时间: 29-10-2013 23:24
本帖最后由 指纹 于 29-10-2013 22:33 编辑
y12345678 发表于 29-10-2013 22:15
电工版,您把这个共享就行了,别转移啊
留到perth版吧

@西澳电工

你看,我就是说的共享嘛
作者: Dux    时间: 29-10-2013 23:34
楼主好文采!谢谢分享!

提家

是不是应该作:提-携-?)

作者: circleyue    时间: 30-10-2013 00:01
回去把我家的龟背竹恭起来,原来是个“古董”,前面立个碑,把水哥的文章刻上
作者: 二月森林    时间: 30-10-2013 00:18
对仗工整,文字优美,颇具古风。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30-10-2013 11:44
本帖最后由 y12345678 于 30-10-2013 08:52 编辑
二月森林 发表于 29-10-2013 21:18
对仗工整,文字优美,颇具古风。

听到别人的夸奖,说心里不开心那是虚伪

不过很清楚,其实自己就是胡编瞎凑的水准。所以就把各位的美言当做鼓励了

一直挺喜欢这个植物的,偶然从frreOZ网友处获悉此物的名字和来历

竟觉得与我们移民的情况甚为相似,有感而发

绞尽脑汁生编乱造了一下

唯愿大家都是一个爱花之人,爱家之人,爱澳之人,也是爱我族之人
作者: 指纹    时间: 30-10-2013 12:32
对不起,我对版面工具还不熟练,操作晚了,见谅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LZ的文言作品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30-10-2013 12:47
指纹 发表于 30-10-2013 09:32
对不起,我对版面工具还不熟练,操作晚了,见谅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LZ的文言作品

指版客气啦,只能是我在麻烦你
那里有资格挑三捡四呢

想发在perth版,是因为此文实际上是我在perth版一帖里的回复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1092406-1-1.html

考虑到文章的环境、回复的对象
所以个人希望把帖子留在那里
方便的话,烦请成全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30-10-2013 12:56

指版。。。
标题改啦,现在很正能量的。。。。
作者: yeats_only    时间: 30-10-2013 13:04
正能量 正能量~~~
作者: banksxin    时间: 30-10-2013 14:40
楼主完成两大力作,既能武又能文,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笴才奇才呀。
作者: 二度霉    时间: 30-10-2013 14:56
刚才一边摇头,一边“美哉斯木!美哉我族”,哎哟。。。。扭到脖子啦!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30-10-2013 15:03
谢谢,看来要写个免责声明了


自己又读了一遍
觉得最后议论部分有点牵强,没有力量
回头有灵感了,再改吧
作者: channel1016    时间: 30-10-2013 15:32
水哥原来是大才子啊!没想到你还有这两下子!pfpf!葱白!
龟背竹从小我家就有养,家里的那颗我妈可是每过几天就用啤酒擦叶子的,我妈非常喜欢,所以来澳后我自己家也种了一棵
作者: kah    时间: 30-10-2013 15:54
palm tree棕榈
paper bark 白千层(别名 玉树)
bottle brush 串钱柳
作者: 青竹    时间: 16-11-2013 23:11
lz,才子也。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16-11-2013 23:57
青竹 发表于 16-11-2013 20:11
lz,才子也。

自我维基解密一下

楼上同学是被我强行拉来捧场的

我说如果不来捧场就断交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17-11-2013 01:36
本帖最后由 y12345678 于 17-11-2013 08:35 编辑

今天晚上天热难眠,一时兴起再把欠帐的白话文大意和注释补充一下
原文:
1 庭中草木繁多,颇有可观之处。若 2 palm tree之高挺孤傲,若青松之坚贞不弃,若玫瑰之华贵雍容,若paper bark之古拙藏巧,若bottle brush之新颖别致,更有橘李柠檬诸木芬芳果实。


大意:
我家里的院子花草既多又盛,(水准好坏参差不齐, 不过到 )值得一看的地方却挺多。有像palm tree这样高挺孤傲的,有像青松这样坚贞不弃的,有像玫瑰这样雍容华贵的,有像paper bark这样古拙不工的,还有像bottle brush这样别有情趣的。就更不用说桔树、李子树和柠檬树这些花开芬芳,结果满园的果树了。


注释:
1、予
文言文中常见的第一人称。另外还有吾、我、余等,吾我多见于对话。余予多用于自叙。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者说》

2、若
楼主把这个“若”做近指代词用,相当于现代人说“这,像……这样的”,而不是“如果”或者好像的意思。
不过楼主翻了手边的几本书,“若”字当代词一般都是当第二人称用,像本文这样的还没有翻到例子。但是模糊的印象中,“若”是可以这样用的,自己读起来似乎也还通顺,所以就暂留存疑吧。待日后找到了例句再去掉这个问号,否则就再改动吧。


原文:
3 庭侧异木数株,素不知其名,予独 4 爱之。是木 5 叶青且阔,干曲而升,根茎庞杂。爱其近可赏玩,远可遮阴得静。


大意:
不过我最为喜爱的却是院子旁边几棵不知名字的植物。这种植物长的很是有特点,叶子绿的似乎都能滴出水来,偏生极为宽阔。树枝树干长的歪歪扭扭,却还是要倔强地向天空伸去。根和茎纠结在一起,密密麻麻的裹成一片。我之所以欣赏这种树,一方面是觉得这种树外观不俗,值得让人赏析玩味;二则它能给人遮挡澳洲过于热情的阳光,过滤掉尘世的喧嚣。


注释:
3、 然
然而;但是。现在还有这个意思
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4、独
这个是从爱莲者说里学来的。一说家里的花木,脑子里第一篇范文就是这个,没办法了。
程度副词,这里是表示“特别、非常”的意思。例子可以参见1

5、是(木)
这里的是,并非现代汉语的系动词,而是代词。类同现在说的“这、这样的”意思。如注释1中的“是”,表示(捕蛇)‘’这件事‘’。所以是木,可以理解为“这种树木”。
多说一句,这个“是”字,当初考试把人折腾的很惨。因为这家伙一会当近指代词(死于是),一会当系动词(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一会儿又含义两可(是是繁星/是是竹彗/ 是是苦彗 《古风乐府》,唉,简直是是个无厘头~~)。


原文:
近悉是木者,龟背之竹也 6 。原出于墨国湿瘴之地,澳人喜彼绿而养之,久之,亦可生澳国极西干旱之地。数年所长,惟 7 数尺也。


大意:
最近友人告诉我,这个树就是大名鼎鼎的龟背竹。龟背竹原产于墨西哥的热带雨林地区,澳洲人喜欢它的绿色清新,就进行栽培。经过长期的努力,这种植物也可以种植到澳洲西部这片以干旱著称的土地上了。此树一般长不高,几年长的也不过仅仅一两米左右。


注释:
6、者……也
大家都知道,文言文中没有“是”字做系动词,常见的判断句型就是这个。
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惟
程度副词,表示“只有,仅仅”的意思。小的时候,老师教的都是口字旁的唯,后来一夜春风桃花开,电视上都用竖心旁的惟了,说是两者通假,但古书上多是这个字。靠,这不是玩弄学生感情嘛。
例子: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中庸·十八章》


原文:
8 木不远万里而来,所需惟升斗之水,所处仅方寸之土,而甚益于人。 或 9 曰其德有四,曰柔而不娇,曰曲而不馁,曰不择水土,曰有益于人。诚不予欺也 10


大意:
像这样的植物远渡重洋而来,只要一点不起眼儿的空间,一点儿清水就能茁壮成长,却能回报给我们阴凉与安静。有朋友说到这种植物可谓四德齐备:
柔而不娇,曲而不馁,不择水土,有益于人
仔细想想,果然如此。


注释:
8、斯
代词,意思和“是”类似,但有微妙不同。常常在动感情的地方使用。像大家读烂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blah blah(下略五千字)
老范用“斯”斯一个字,表示他内心激烈的情绪。换成“是”字,就没有味道了。

9、或
文言文中的无定代词,表示“有人,有东西”的意思。文言文中烂大街的说法是,“或曰”啥啥的。其实就是有啥话,不好说,用别人的名义说出来,好随时推卸责任,拒绝跨省追捕啥的。
比如说,《论语·宪问》中就有这么一段,孔子的弟子们编了一个叫“或”的家伙,来套老爷子的话。
或曰(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诚不予欺也
这个就是小时候被老师叨念的耳朵都快掉了的“倒桩”,小时候学的极痛苦,倒桩倒桩,你母亲的翻来翻去的不是耍老子吗。算了,跑题了。这个按照正常语序应该是“成不欺予也”,因为是否定句+宾语是代词,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就要跟我们逗闷子,晕死。。。。
例: 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管子》(BTW,大家都知道这个是管仲管先生, 不是水管煤气管子 。不像我,当初读的时候死活没想明白,这么一本讲国家治理的书,和水管有啥关系)


原文:
观予辈 11 旅澳华人,万里之遥,提家携口之 12 澳。移焉,学 焉,居焉,作焉,育焉,生焉,死焉 13 。自强不息,立己达人,尤类于此。


大意:
有时候联想到我们这些华人新移民,万里迢迢,提家偕口来到这片红土地。移民到这里,求学在这里,定居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生死死繁衍不息的守候在这里。和这种植物可谓异曲同工,用不同的形式体现了自强不息,立己达人的中华美德。


注释:
11、予辈
就是我们的意思,文言文中人称代词实际上没有复数形式,所以一般在第一人称后加上“等、辈”之类的词,还有用其他字的,如“济、曹、属”之类的。例子就不举了。

12、之(澳)
来到(澳洲)
文言文,尤其是早期文章中常见的动词,是“去、前往”的意思。和作为虚词讲的“之”含义相差很远。这里楼主为了追求复古的感觉,故意选了这个词,其实是有更好的替代的。著名的南辕北辙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13、 (移/学/居/作/育/生/死)焉
焉是一个合成词,是“于是”或二字的合呼,意思也是这两个字。这里的“是”字是代词。所以带上文章的感情因素,这里可以当做 (移/学/居/作/育/生/死)于澳洲(这片红土地上)来解释。
例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原文:
美哉斯木!美哉我族!


大意:
风中的龟背竹越发显得风姿不凡了,但更令我感慨不已的却是我炎黄子孙的龙的精神。


(本文同时首发FreeOZ和新足迹)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18-11-2013 23:37
太强了吧这也!要是你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一定是状元
作者: 宝贝不哭_219    时间: 18-11-2013 23:38
以前上学我最头疼的就是背古文
作者: 指纹    时间: 19-11-2013 00:57
y12345678 发表于 17-11-2013 00:36
今天晚上天热难眠,一时兴起再把欠帐的白话文大意和注释补充一下
原文:
予 1 庭中草木繁多,颇有可观之处 ...

我嘞个去,赶脚回到语文课堂了
作者: y12345678    时间: 19-11-2013 11:00
宝贝不哭_219 发表于 18-11-2013 20:37
太强了吧这也!要是你在古代参加科举考试一定是状元


客气啦
我的国学底子太差,都是自己看书看了一点儿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一点都不系统
就是仗着现在咨询发达,才能拼凑一下

倒是你的英文作品,让人叹为观止啊
作者: sunnyxurui    时间: 13-12-2013 20:07
才华横溢啊~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