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澳人似乎都对生活成本有着满腹怨言,但或许现在是时候放下你手中的拿铁咖啡、停止计划梦想假期的时候了。 “生活成本压力”已经成为朝野两党竞选活动的呼号,但日常家庭开支和账单并不会榨干我们的钱袋。虽然瓦斯、电费和幼托成本锐增,其他成本却下降了,而且当前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正处于历史最低点。
在过去一年中,食物成本仅上涨1.1%,汽油降价3%,平均工资提高3.1%。看到这组数据,我们不禁怀疑“生活成本压力”是否真的重伤家庭预算、加重了经济压力。实际上,澳洲人的花钱方式和名目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变。
虽然能源与幼托成本飞涨直上,汽车售价却降至197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航空机票也是如此。电视机、音响系统和小电器等电器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便宜。
如果将自己现在的花钱名目与几年前的做对比,你就明白自己的经济压力都是从何而来。
通讯成本更高了,因为我们更加依赖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和高速网络。你是否曾纳闷过街边的咖啡店为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因为我们现在已经不屑于在职员茶水间喝速溶咖啡了。
在总体零售业销量连续数个月平淡之时,只有少数板块逆势增长,这其中就包括了外带食品。如今我们一周内下馆子的次数超过了自己下厨的次量。再来看看旅游结婚的趋势,创纪录的海外旅游人数和保持自身“面子工程”所支付的美容、健身开销,你发现了吗,或许我们的经济压力来源于维持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而非生活基本用品全线飞涨。
AMP与全国社会与经济模型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Modelling)的调查发现,澳洲家庭比1984年时平均多了224元的收入,低收入家庭一周也增加了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