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163,164转890 [打印本页]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4-11-2012 18:46
标题: 163,164转890
新开个帖子专门来说890

163以及164的持有人

拥有四年临时签证之后,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转为永久居民。一种就是做州政府担保(892类)。通过州政府担保转永居的申请人,在申请转永居之前的两年必须要居住够一年(配偶可代替申请人居住)。


另外一种转永居的形式就是没有州政府作担保(890类)。这类申请人由于不需要担保,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地方做生意,但是在申请转永居前12个月内,生意的年营业额要达到30万澳元,并且需要全职雇佣2名当地员工。
商业移民转890永居的基本条件
1、必须拥有163或者164的签证
2、在澳洲购买/参股/入伙/建立一个生意
3、申请前12个月,该澳洲生意的年营业额达到30万澳元。
4、申请前12个月,至少要雇佣2名全职的澳洲公民/永久居民。
5、申请前12个月,申请人在该企业中拥有净资产值至少10万澳元。
6、申请前12个月,申请人全家在澳大利亚的总财产达到25万澳元。

[ 本帖最后由 鹰扬天下 于 4-11-2012 19:49 编辑 ]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4-11-2012 18:50
这个要求比892高

但是我的客户申请这个的多,估计是悉尼892限制太多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4-11-2012 18:53
我们的客户充分利用890的不限制性

五花八门的生意,其实主要就是营业额略高

这个高的不多,还有就是必须雇2个人

其实大家想想以后188要求比这个还高,难道就没有华人移民了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4-11-2012 19:45
原帖由 NOON 于 4-11-2012 19:53 发表
看了鹰版的回复,我感觉他和我谈的不是同一个话题。
鹰版提到的是生意投资,都是踢出了老板的工资的。实际上,澳洲的所谓的小生意,绝大多数都只是为自己找一份工资的收入而已。不管是163,还是技术移民。就小生意经营者来说,163永远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很多朋友都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转而被迫做起小生意的。就像鹰版那样的会计出身的,太多人找不到会计专业工作,转而开起奶吧鱼薯店的了。如果都能找到每周澳洲平均工资的1500澳元,谁还去开店呀。按照这样的机会成本来说,每周低于3000净利润的小生意,都是亏本生意。 现实情况是,能有每周3000净利的店,已经非常好的了。

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天接触的都是各种小生意,100-200家的小生意经营者,有华人,有澳洲人,也有印度人和黎巴嫩人,大家都在做着同样的小生意,都是老板亲力亲为的,没有一个是做甩手掌柜的,哪怕是非常好的店。有个澳洲客户的咖啡外卖店,每周营业额估计不会少于25K,每天雇了6-7个人,再加上夫妻2人在店里忙。这样的店,市场价值绝对超过1M。但是,老板还是得亲力亲为。

我客人中,有生意好的店,老板每周能到手6000-10000万。也有在勉强维持着的,就希望能早点能找到买家。更多的就是每周能挣1000-3000到小店,这样的店,一做就是10多年的。生活原本就是如此。

按照墨尔本小生意的市场,30万投资之内购买的生意,赚的只是工资而已,区别只是工资的高低。30万投资,每年有15万的净利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也才只是勉强挣到夫妻每人每周1500元而已。

做小生意,跟投资不会一回事。在澳洲,不要轻易谈投资,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来讨论超过30万,以致50万以上的投资,以前对中国人这个是可望不可即的,现在300多万人民币,已经非常多的人可以拿得出,可以投资一个好的生意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4-11-2012 19:50
原帖由 NOON 于 4-11-2012 20:45 发表


有个澳洲客户的咖啡外卖店,每周营业额估计不会少于25K,每天雇了6-7个人,再加上夫妻2人在店里忙。这样的店,市场价值绝对超过1M。但是,老板还是得亲力亲为。


说的很对,但是各位,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诸公自己在国内的生意超过10M的也比比皆是吧,为何不能更高的眼光来做?

这种咖啡外卖店,生意再好也就是个外卖店,永远开不了大规模的连锁,因为没有大规模连锁的老板自己煮咖啡,各位诸公拿出你们在国内的眼光来,进入丰富多彩的世界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世界看看我们华人的胸怀,不只是milk bar,鱼薯条店,饭店。
作者: cathytzy    时间: 4-11-2012 22:10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4-11-2012 20:50 发表


说的很对,但是各位,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诸公自己在国内的生意超过10M的也比比皆是吧,为何不能更高的眼光来做?

这种咖啡外卖店,生意再好也就是个外卖店,永远开不了大规模的连锁,因为没有大规模连锁的老 ...


鹰版实在是太抬举163、164人士了,大部分的163、164们来到澳洲后武功废了不少,你可以想象,在功力不够的情况下,就和高人过招的下场。

不要忘了,163、164是business skill类移民,165才是investment。

不过也有一些人,最喜欢听你这样的说词,你的论调还是有市场的
作者: cathytzy    时间: 4-11-2012 22:17
象这类话题,强烈要求鹰版直接发在“投资创业”版。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4-11-2012 22:20
165也可以转892和890
作者: cathytzy    时间: 4-11-2012 22:28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4-11-2012 20:45 发表
所以,我希望大家来讨论超过30万,以致50万以上的投资,以前对中国人这个是可望不可即的,现在300多万人民币,已经非常多的人可以拿得出,可以投资一个好的生意


不是拿不出300多万的问题,是找不到好生意的问题。

请鹰版谈谈“好生意”的话题。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09:52
标题: 回复 #6 cathytzy 的帖子
其实我看我那些客户和中国的商人水平也没高多少

163,164是对移民之前有商业成功的背景要求的,也就是说,本来163就是这样

除非是以前被废止的845不需要商业背景

问题是我的客户基本是把自己国内的思维变一变而已,不像中国商人整个自废武功

比如人工,一说full time工人就变色,其实你们在国内没有请30-50万薪水的总监吗?

现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工资也不低啊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09:57
标题: 回复 #6 cathytzy 的帖子
在国内做几千万生意【营业额】的,那个不是一个到几个team?

自己单枪匹马干的有几个?

想想澳洲如果把这个看做第二次创业,是不是条件要比国内你们第一次创业要好?

说到语言,其实我的好多客户他们都带翻译来的,翻译这个行业要不怎么会一度短缺?

只是先期来的华人水平比较低,这个确实,中国腾飞也就是近10年不到的事情。

他们在国内就没试过,翻译,律师,会计师跟着到处跑的氛围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10:06
在国内有个专业的律师做常年法律顾问的诸位应该不在少数吧

请个10多万的财务经理【我知道30万的现在也比比皆是】很多吧

年底请家税务师事务所报税,再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一大把吧

到澳洲了怎么就放下了?

模仿是对的,但是要考虑国情,我的意大利,印度,西班牙的客户,他们国家在很早前就发展了,先来的人经验,对他们都是要筛选基本不重复的,【成功学大家知道是不可重复的】

我国那些10年20年前来的,身上是真没钱,而且有的人投资的时候只去过,澳洲和中国最多加个HK

现在各位的不一样,一年出国几次的人很多,我在上海时【也是几年前了】潜水都是去菲律宾。

眼光不同了,反而做这些小生意在国内没经验,有些事情反而更好做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10:12
说到请人工

回国也是躺着的当然不能请

但是我觉得花个几万请个人,自己可以有半年机会回国,这要看各人,有时候是很划算的

几万的人工不就是一个大区经理或者分公司经理的薪水吗?

一年回国半年,时间不算少,我在国内看好些老板在本部待的时间累计起来也就半年,重在规划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10:33
标题: 回复 #9 cathytzy 的帖子
生意好坏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绝对的

很好的行业破产的多了,比如柯达,自己开发的数码相机,现在还垄断电影胶片市场,手中N多核心的数码以及软件技术还不是搞死了;相信这方面的例子你们知道的比我多

航空业2%的收益率,维珍航空还不是横空出世,成为澳洲第二大航空公司

前几年卖post的时候,华人有多少买的?

这种百年不遇的机会来到时,华人还不是在买milk bar在买鱼薯条店,觉得有风险

50K不买,1000K去抢,这还不说明那批人缺乏成功商人最主要的东西------------眼光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10:41
全世界都说汽车行业是夕阳行业,多少欧洲车厂倒闭

中国还不是出了个吉利?

以前看过个故事说

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

然后第二个犹太人来开了一个餐厅,

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区域很快就繁华了。

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

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

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大家第一次看这个故事心中怎么想?

现在是不是都来copy?

按照经济规律这些重复的东西一方面收益率会一再下降,另一方面买价会一再提高直至泡沫出来

悉尼的报亭都炒到1M的比比皆是,结果政府一声令下不准移民,顷刻间泡沫破碎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5-11-2012 14:38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5-11-2012 10:57 发表
在国内做几千万生意【营业额】的,那个不是一个到几个team?

自己单枪匹马干的有几个?

想想澳洲如果把这个看做第二次创业,是不是条件要比国内你们第一次创业要好?

说到语言,其实我的好多客户他们都带翻 ...


第一次创业是白手起家,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勇气,胆量都有.

第二次澳洲创业是锦上添花,已经是锦了有没有花也就无所谓了,尤其是在语言,市场环境,人文,地理都不了解的陌生环境要更加谨慎.

其实说白了,40-50到澳洲的中国商人,有几个能塌实下来在澳洲发展的,目的都是给孩子个身份,给自己留条后路,论投资还是中国回报高,还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和行业。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5-11-2012 14:42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5-11-2012 11:41 发表
全世界都说汽车行业是夕阳行业,多少欧洲车厂倒闭

中国还不是出了个吉利?

以前看过个故事说

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

然后第二个犹太人来开了一个餐厅,

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 ...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谁也改变不了,也无所谓对错,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5-11-2012 19:58
标题: 回复 #17 floatstone 的帖子
中国人的思维,创造了很多奇迹

在很多人看起来已经无利可图的地方,中国人都找到了惊人的利润
作者: 妮南    时间: 5-11-2012 20:15
看来鹰版还是比较适合于干中介这一行的。
作者: usnc2006    时间: 5-11-2012 22:44
标题: 回复 #13 鹰扬天下 的帖子
难道890不需要亲力亲为吗?如是,那还是乖乖地做个小生意稳稳当当拿PR。否则像您说那样请个人工,自己回国半年,那不是明摆着不符合移民局要求嘛。大部分163不求更多,只求更稳。所以买个奶吧,鱼薯店小生意亲力亲为一定有他的道理。至于大手笔的生意,拿到PR后再考察也不迟嘛,哪怕再多考察5年、10年的也没人管啦。

[ 本帖最后由 usnc2006 于 5-11-2012 23:51 编辑 ]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09:02
标题: 回复 #20 usnc2006 的帖子
1、任何事情要想赚钱都需要亲力亲为

2、每年只要和生意有关可以离境半年,当然做milk bar,鱼薯条店就很难有借口离境,做国际贸易的你不让他出境也不现实,而且现在澳洲移民局鼓励做这个。

3、milk bar鱼薯条店890不现实,因为要请2个full time,你想想一个milk bar也许一年营业额才30万,毛利才10万,难道你准备花11、12万的人工

890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做这些,除非你愿意亏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6-11-2012 09:07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5-11-2012 20:58 发表
中国人的思维,创造了很多奇迹

在很多人看起来已经无利可图的地方,中国人都找到了惊人的利润


在澳洲?

您的客人有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吗?如小规模的农场,能否简单介绍下?澳洲的小农场是怎么运做达到良性运转?(除人工外小有赢利就行)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09:10
标题: 回复 #19 妮南 的帖子
广义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中介,不过有很大区别

对我们来说不论是谁只要做生意我们就有业务,是不是投资移民不重要

但是我是不赞同非投资移民的人做小生意的,因为所里业务多少和我收入没关系

当然华人的话可以聊天,也不错,可是有个区别在里面

西人做的行业不同但是很喜欢介绍客户,我们有2家西班牙客户到了报税期就会介绍10家过来做,即便有的客户在QLD

华人会做同一个行业,但是不会介绍朋友来,比如我们一直只有几家华人客户,不动的,其他国家都是一个拖一个

当时我们老板要我,也是刚拿到这几个华人投资移民业务,以为会像其他国家一样,迅速的躲起来。

很是失望啊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09:11
标题: 回复 #22 floatstone 的帖子
有很多农场的投资客

不过农场的投资额肯定上M,你有兴趣么?

我这里还有个韩国客户投资煤矿的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09:14
说一下这个890看起来和892差不多

其实很大区别

892的NSW很少,以前NSW的担保发出去的就少,现在有了很多限制,什么报亭,果蔬店,milk bar都不可以,基本上NSW892的不多了。

但是890来说NSW是主力,因为市场大

因为要的营业额890高,尤其要2个full time 这个就比较狠,利润不大很难支持
作者: cathytzy    时间: 6-11-2012 10:27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10:10 发表
广义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中介,不过有很大区别

对我们来说不论是谁只要做生意我们就有业务,是不是投资移民不重要

但是我是不赞同非投资移民的人做小生意的,因为所里业务多少和我收入没关系

当然华人的 ...


看来鹰版的客户大生意的多,服务费用也高。
现在华人由于语言的限制,做大生意且能赢利的不多。所以一个带一个的现象没有达到预期期望值。
在mel,做投资移民生意的会计行这几年可赚了。

PS:这个主题共享到“投资创业”版重了,能不能减少一个啊?我们没有权限操作  ,麻烦了。
作者: cathytzy    时间: 6-11-2012 10:35
仔细看了一下,原来重的还不至2个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与鹰版共勉。
作者: 妮南    时间: 6-11-2012 10:36
标题: 回复 #26 cathytzy 的帖子
看来鹰版的那些论调只能适合于做大型投资移民的中介。不太适合于悉尼以外的163华人投资移民。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1:21
标题: 回复 #28 妮南 的帖子
不太适合做892的,892的限制多,所以必须要亲力亲为

890限制比较少,当时要求也高啊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1:39
原帖由 越野牛仔 于 6-11-2012 12:21 发表
估计我这儿还算是少有的163在历尽艰辛之后终于步入正轨,生意蒸蒸日上,从原来年产值一直徘徊在几十万,什么都干的小铝合金门市部,到现在现代化的高效流水作业,高档门窗生产厂,目标是今年年营业额突破2M,后年开始稳定在3M,成为南澳最好的门窗生产企业。这中间故事太多了,变化之快基本上和我在国内10年中遇到的事情一样多。但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最近一直很得力的工厂经理不断地和我谈收购股份的事情,并且透露出要是不卖他股权就离职的意思,其实说白了一句话,就是他小子看出这买卖以后肯定还要挣大钱,想趁着现在先低价当老板。我不是很想和他谈,毕竟卖给他收不了多少钱,基本上会是半卖半送,以后发展了或者有变化了还会因为多了个股东碍手碍脚的。各位高人是否有可以折中的高招,既可以继续合作利益共享,也能保证我在企业的话语权。先谢谢了!


来了个实例,显然做milk bar不可能做到几M吧

这种生意都不用去刻意的去迎合移民条款,不可能不请人,不可能只做300K,所以这就是好生意

这个才是大家要来探讨的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6-11-2012 12:17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10:10 发表
广义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中介,不过有很大区别

对我们来说不论是谁只要做生意我们就有业务,是不是投资移民不重要

但是我是不赞同非投资移民的人做小生意的,因为所里业务多少和我收入没关系

当然华人的 ...


您知道为什么华人客户不愿意介绍华人客人给您吗?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6-11-2012 12:21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10:11 发表
有很多农场的投资客

不过农场的投资额肯定上M,你有兴趣么?

我这里还有个韩国客户投资煤矿的


您可能没看清我写的是小规模农场,除人工外(owner夫妻),还小有盈利,这样的农场也要1M?忘说了,是在QLD.
作者: usnc2006    时间: 6-11-2012 13:43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10:02 发表
1、任何事情要想赚钱都需要亲力亲为

2、每年只要和生意有关可以离境半年,当然做milk bar,鱼薯条店就很难有借口离境,做国际贸易的你不让他出境也不现实,而且现在澳洲移民局鼓励做这个。

3、milk bar鱼薯条店 ...

-----“做国际贸易的你不让他出境也不现实,而且现在澳洲移民局鼓励做这个”------鹰版你确信澳洲鼓励国际贸易?是进口到澳洲还是从澳洲出口到中国?为什么每个中介都跟我们说国际贸易不容易拿到PR,因为对澳洲没有贡献。能简单说个你的客户实际案例吗?(商业机密等敏感数据可以省略)谢谢!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5:31
标题: 回复 #31 floatstone 的帖子
事务所是鬼佬的,不是我的 ,这个我只是觉得奇怪,还没有深度的想

估计华人892多,我们所890多,而且西人所收费比较高吧

我也不知道华人所怎么收费,O(∩_∩)O~,NSW现在小生意基本不能移民了

所以890比较多,比如milk bar 悉尼就不能移民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5:32
标题: 回复 #32 floatstone 的帖子
你给我个定义呀,一般农场都请人的,你打算放牧还是种植?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5:32
标题: 回复 #32 floatstone 的帖子
还有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15:33
标题: 回复 #33 usnc2006 的帖子
拿到的不少啊,移民局鼓励做进出口贸易的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6-11-2012 20:37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16:32 发表
你给我个定义呀,一般农场都请人的,你打算放牧还是种植?



种植,平时管理就夫妻两人就可以了,到季节忙的时候请2-3个季节工,其实农场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平时管理是否夫妻两人就可以了?
我的意思是原则是不雇人,忙的时候请临时工,因为我知道有的台湾人夫妻在澳开小农场,平时就两人,忙的时候就雇佣那些来澳洲打工渡假的年轻人,就是不知道这样规模小农场在QLD大概要多少钱,包括农场上的住房.

[ 本帖最后由 floatstone 于 6-11-2012 21:41 编辑 ]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20:41
标题: 回复 #38 floatstone 的帖子
农场差距非常大

这个和水文有关,你想干这个?

是不是忙的过来看你种什么

我有个华裔【已经不会说中文了】客户是种茶叶,农场不大但是很忙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6-11-2012 20:47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21:41 发表
农场差距非常大

这个和水文有关,你想干这个?

是不是忙的过来看你种什么

我有个华裔【已经不会说中文了】客户是种茶叶,农场不大但是很忙


是的有点兴趣,年龄大了,对自然,对土地更喜欢了,不求赚钱,只求兴趣+糊口,别亏就行?是不是先要加入什么行业协会什么的,入门有限制吗?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20:49
标题: 回复 #38 floatstone 的帖子
如果你会经营,农场肯定赚钱,前期投入大小那要看你的资金,种植的品种,和种植的方式,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21:19
标题: 回复 #40 floatstone 的帖子
NSW是有协会的

每个local的,一般要引荐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6-11-2012 21:21
标题: 回复 #38 floatstone 的帖子
high rainfall的地区,农场出租的回报率是3-5%。

如果委托经营的话,可以到5-9%,收益率基本上可以提高一倍。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7-11-2012 12:33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6-11-2012 22:21 发表
high rainfall的地区,农场出租的回报率是3-5%。

如果委托经营的话,可以到5-9%,收益率基本上可以提高一倍。


谢谢!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33
标题: 回复 #44 floatstone 的帖子
这个收益是扣除了owner的人工的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5
 首先,介绍一下澳洲农场的种类。澳洲农场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以畜牧型农场和粮食型农场的面积巨大。尤其是畜牧型农场,面积几千公顷的都算是一般的,投资大,风险也大。这类畜牧型农场一般都分布在相对偏远干燥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有各类农场12.65万个,目前年总产值在2万澳元以上的大农场占94%,64%的大农场从事谷物种植业、养羊业、养牛业或者兼营其中两种或三种。94%以上的农场是家庭农场,其余为公有或私营公司所有。农场兼营或兼业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且兼营农场的收益也要高于专营农场。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有家庭农场8万多个,目前已经减少到了5.3万个,每个家庭农场平均养羊2500只左右,拥有耕地和草地400—1000公顷,其中养羊1000---5000只的家庭农场占50%,其余家庭农场养羊1000只以内。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5
  
  澳洲地域辽阔,地广人稀,农场数量巨大,灌溉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实际用作耕种的土地只占整个领土面积的10%--20%。在澳洲最湿润的地区是昆士兰州,这里园艺类的农场非常有优势,主要是蔬菜和水果的种植。投资环境良好,市场体系成熟,保障得力。行业协会普遍存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种苗、技术、防治病虫害、销售等等。加上购买农业保险,以及遇到自然灾害时政府的补贴政策,极大的降低了风险。因此,农场主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成本控制、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经营管理和种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农场主都要到行业协会注册,因此每种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都是有精确统计的,像国内这样涨价一拥而上、跌价大砍大抛的风险基本是没有的。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6
其次,影响农场价格的因素很多,土地、水源、交通、附属设施、已有作物等等。在相关法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精打细算的话,50w(澳洲公民可以贷款50%-80%)澳元可以买到8-10公顷的土地【QLD,NSW会贵】,可耕作面积大约7-9公顷,包括住房和诸多附属设施,比如灌溉管道、积蓄雨水的水坝、储水的水塔等等。如果再投入一些资金,可以买下一套二手的设备,比如拖拉机等等。或者有的时候这套设备就直接计算在农场的价格之内了。二手产品比新产品便宜得多,这是澳洲的普遍现象。哪怕是开过一个月的二手车,价格也要下跌30%左右。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7
 澳洲农场运作的各项成本中,主要是人工成本高于国内。农业工人的工资,每小时至少要在25澳元左右(以男性、全职、每周工作42个小时计算)。举个例子,昆士兰的草莓农场,2008年平均每公顷销售收入18w多,成本接近16w。其中人工成本占到40%以上。不过草莓属于一个特例,采摘和包装特别消耗劳动力,而且流动成本很高。利润也高,平均每公顷毛利在2w-3w之间。毛利减去固定成本就是纯利了,农场的固定成本不是太高,主要是电费,还有房子和设备的折旧。其它流动成本相对比较低的蔬菜和水果,大抵可以达到1-2w左右的毛利。因为昆士兰的园艺农场基本上是自由竞争状态,因此不同种类作物的农场,其资本回报率也就慢慢趋同了。但是,这只是平均数字。不同农户之间,由于规模的不同,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收入相差是相当大的。大约有20%左右的人会亏损,不过不是真的赔钱,而是农场的收益不足以让农场主拿到平均水平的工资而已。园艺类农场的产品大多内销,需求和价格比较稳定,难以获得暴利,但是风险也不大。诸如小麦、甘蔗之类,以出口为主,受国际市场影响大,暴利和亏本的可能性都很大。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7
建议购买期货保值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8
  总体来讲,在澳洲,经营农场的环境比国内要稍好,而且比在国内也还算赚钱。澳洲本地人似乎都不太喜欢干这行,觉得很辛苦,挣钱也不够多。对投资新移民来说,如果用50w投资去做其它生意,不但可以生活在城市里,而且还没有那么辛苦,收益率也会更高。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7-11-2012 14:48
  对于想选择农场作为投资和经营目标的客户,我们建议您首先要选好土地的位置,要对所选地区的农牧业情况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比如,本地区农场的经营类别有哪些,可种植农作物或者圈养牲畜,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收益情况,灌溉情况等。其次,您对农场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能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申请人的英文能力,良好的英文能力可以让您更清楚准确的了解和理解相关政策法规,更好的与行业协会以及农户进行沟通,及时掌握行业信息,从而有效的经营自己的农场。
作者: floatstone    时间: 7-11-2012 15:44
感谢lz对澳洲农场的介绍,辛苦了.
作者: 冷雨    时间: 9-11-2012 21:42
标题: 还有163的想投资吗?
不知还有163的想做投资?  
  我的永居下来了,公司目前年营额可做到100多万,有四个本土员工,如那位163的同仁想投资,我可以提供帮助
作者: 鹰扬天下    时间: 9-11-2012 22:40
标题: 回复 #54 冷雨 的帖子
你说的是入股吧

你至少公布州呀
作者: 冷雨    时间: 10-11-2012 13:14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9-11-2012 23:40 发表
你说的是入股吧

你至少公布州呀

不是入股,是加盟,是开连锁店那一种,要实际参于经营的,
NSW的 我公司网址:OZWOODAUATRALIA,COM.AU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i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