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 发表于 14-9-2011 21:49:09

NAPLAN 2011讨论

今天俩孩子带回了Year 3和Year 5的NANPLAN结果。

虽然有个Band标准,但实际说明了什么,对明年考OC和精英中学有什么影响和大概评估,实在不清楚。

有同级孩子的家长,欢迎讨论一下,愿意的话最好能说说孩子的成绩,也恳请有经验的家长分享一下。

另外,我在myschool上面看见每个学校都有分数,不知道是怎样得来的?


Year 3: R5 W5 S6 G4 N5

Year 5: R8 W6 S7 G7 N8+

Ray和Wendy 发表于 14-9-2011 22:10:40

不懂,帮顶
不过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基因:good

Jen 发表于 14-9-2011 22:13:18

原帖由 Ray和Wendy 于 14-9-2011 21:1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懂,帮顶
不过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基因:good

你家Grace到这年纪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啊,欢迎旁观!

西皮二黄 发表于 15-9-2011 01:03:07

排队旁观:lol :lol

ubuntuhk 发表于 15-9-2011 01:09:48

在wikipedia上找到一个有关NAPLAN的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PLAN

saltlake98 发表于 15-9-2011 10:53:16

帮顶,期待更多人讨论。 女儿4月底才进入正式小学,没有参加这个考试。 这个考试是每年一次,在5月份举行吗? 每年成绩对最后毕业或是申请中学都影响吗?还是最后一年才有作用?

Jen 发表于 15-9-2011 18:24:17

原帖由 saltlake98 于 15-9-2011 09:5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帮顶,期待更多人讨论。 女儿4月底才进入正式小学,没有参加这个考试。 这个考试是每年一次,在5月份举行吗? 每年成绩对最后毕业或是申请中学都影响吗?还是最后一年才有作用?

谢谢!

这个考试从小学三年级起每两年一次(老大其实考过一次了,但当时俺木有放在心上:yct_63 )

其实已经考过好几个月了(今年是Term 2, 5月上旬考的),只是现在才出来成绩。三年级的成绩对四年级时考OC有参考作用,五年级的成绩对六年级考中学有参考作用,之后97,9,11的考试,请明白人补充。我一直不清楚这个参考作用具体是怎样的,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

今天问了下西人老板,她的小女儿也是五年级,人家考了4个8+,只有数学是7(她偏文)。我想还是自己儿子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吧,天天就知道玩儿。

Jen 发表于 15-9-2011 18:51:54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5-9-2011 00:0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在wikipedia上找到一个有关NAPLAN的介绍: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PLAN

谢谢U版分享。

大致读了一遍,确实这个考试一直都备受争议。尤其是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成绩,老师放很多精力准备考试,忽略了其他方面(基本就变成了应试)。

文中提到,如果,老师按照教育部的大纲教学,学生应该会很轻松的达到该年级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到基本要求应该不够去精英中学吧?)。

这个考试因为是年中考的,学生还没有学完该年级的课程,却要求应答全年内容(所以这难道是鼓励应试教育或者超前教育?没有学怎么可能考多好呢)。

但是,文中说,虽然有这么多争议,在中考的时候,全国性考试还是招生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总要有个统一的办法,不然招生的工作量太巨大了)。


内容有点多,摘要了几点,欢迎补充。

Jen 发表于 16-9-2011 22:17:25

链一个澳洲教育流程的帖子做参考

http://www.freeoz.org/ibbs/viewthread.php?tid=805459&extra=&page=1

小马过河 发表于 30-9-2011 22:29:31

俺闺女今年year 3,拿到的成绩都是6,我很满意。但是学校好像不是很重视,当时考试的消息我还是看新闻知道的。

Jen 发表于 30-9-2011 23:44:11

楼上的孩子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yct_70

小马过河 发表于 1-10-2011 23:38:09

其实naplan考试不是很难。俺闺女考成这样,主要是我们提前辅导练习的结果。楼主肯定知道,这里push孩子学习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气氛怎能和国内比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APLAN 201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