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xinge
发表于 19-9-2010 21:04:50
pinxinge
发表于 19-9-2010 21:05:21
nil
发表于 19-9-2010 22:16:19
I agree.
基本上中国人对英语的态度和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方式,方法,99%都是不正确的。——并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事情,而是educational conception goes to a wrong direction.
flydragon132
发表于 19-9-2010 22:27:07
中国 学英语的方式 太落后了, 观念也落后,最重要的是 现在的教育的整体思想太落后了 所以导致最终的杯具。
相对来说也就数理化做的不错,但为了升学也是 成了考试机器。
其它的课程呢, 什么 历史 课, 思想ZZ 课,邓论,毛概, 更可笑的 时事,。。。。 数不胜数,哪一个不是毒瘤。
中国的教育实在是太落后了, 跟澳洲相比简直差太远了。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照搬 澳洲的全部模式,而是说 教育承载着给一个国家输送合格的人的这样一个基本功能没有达到。
反而变成了一部分人赚钱的产业, 这让中国真是死路一条啊。 最终是只有一部分人,从教育体系里面 混出来,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失到国外 )
国家发展的最原始的力量,就是人的力量,人的力量 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头脑 ,头脑不行了,长的再壮也没有用。
[ 本帖最后由 flydragon132 于 19-9-2010 21:33 编辑 ]
ozbird
发表于 19-9-2010 22:42:26
考试制度的问题咋成了英语的问题了?
pinklily
发表于 19-9-2010 22:44:17
用英文能力(语言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的确很片面,也很愚蠢。
nil
发表于 19-9-2010 22:47:18
印度之所以被英国成功殖民,是因为他们没有written language。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彻底殖民,包括即使被殖民的香港,中国的文化还是强有力,是因为中国有着和西方完全不同的written system and philosophy。
一个人,假如奴颜卑膝的要去讨好另一个人,甚至不惜放弃了自己的人格,那么到最后是不会得到任何的尊重的。
想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得尊重自己。
在这个说话都不知道怎么说,汉字都已经快被忘光的时代,颇有学步邯郸的样子。。。
ozbird
发表于 19-9-2010 22:54:56
原帖由 nil 于 19-9-2010 21: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印度之所以被英国成功殖民,是因为他们没有written language。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彻底殖民,包括即使被殖民的香港,中国的文化还是强有力,是因为中国有着和西方完全不同的written system and philosophy。
一个人, ...
文字居然能击败殖民者?看来到底还是秦国最牛呀,赵国的敢说灭不了他们的字?咱说灭就灭。
lisa2008
发表于 20-9-2010 00:36:47
同意鸟版的观点。考试制度,教育体系和方法确实有问题,但是学习英语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任何多一门语言的掌握都是为人生打开一扇新门的钥匙。没有对英语的掌握,一个人能接触到的世界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局限很多。
四香油饼
发表于 20-9-2010 00:53:21
英语国家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万词汇。
这个太夸张了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首相丘吉尔,号称掌握词汇量最多的首相,据说也不过5万词汇而已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1:52:39
flydragon132
发表于 20-9-2010 12:09:06
学了这么多年英语 ,更加坚信, 汉语 其实是非常优秀的语言。
真的 。
不过我还是得硬着头皮学英语
flydragon132
发表于 20-9-2010 12:10:23
英语的强势 ,还和很多因素有关系, 比如说 文化输出。。。
ynggnptwlv
发表于 20-9-2010 12:47:54
咱们国家什么时候真的和谐了,我才懒得为出国而学英语
ozbird
发表于 20-9-2010 12:48:40
原帖由 ozbird 于 19-9-2010 21:5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文字居然能击败殖民者?看来到底还是秦国最牛呀,赵国的敢说灭不了他们的字?咱说灭就灭。
pinxinge 威望 +30 没有自己的文字,很难有自己的文化。 20-9-2010 10:47
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确是很难有自己高深的文化,但是把印度当作例子就是太不合理了。
印度可是既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还是文化和文字的重要输出国。甚至中国的汉字之所以能传播这么广泛,还是借助了印度的文化呢。
另外,这个是纯粹考试制度的问题,而丝毫不是英语的问题,要是英语的问题,那么应该现在英国人还是野蛮人,中国还是世界文化的领导者才对。
另外,看很多讨论,似乎语言和文字这两者的关系都没有说清楚吧?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0-9-2010 11:58 编辑 ]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3:02:16
Richard.G
发表于 20-9-2010 13:17:40
原帖由 ozbird 于 20-9-2010 11:4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确是很难有自己高深的文化,但是把印度当作例子就是太不合理了。
印度可是既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还是文化和文字的重要输出国。甚至中国的汉字之所以能传播这么广泛,还是借助 ...
"这个是纯粹考试制度的问题,而丝毫不是英语的问题.". Obsolutely right.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3:20:50
ozbird
发表于 20-9-2010 13:43:36
原帖由 pinxinge 于 20-9-2010 12:2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题目把“英语”改成“英语考试”似乎更合适,不过就没有那么抢眼了。:lol :lol
不是似乎更合适的问题,而是只有改成“英语考试”才是合适的,只用“英语”二字是根本不合适的。出错的东西当然抢眼了,但是目的是为了要说明问题还是要抢眼呢?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4:12:21
ozbird
发表于 20-9-2010 14:21:14
原帖由 pinxinge 于 20-9-2010 13:1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之所以用“似乎(possibly)”,是因为我觉得因为英语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mother language,英语在限制中国人思考方面确实有负面作用。
君不见,灌水乐园新思想层出不穷,new ideas are imerging all the time, ...
您的意思是说母语是汉语的人学了英语的人思考能力会不如不会英语的人?
还是说母语是汉语的人学了英语之后用英语思考不如用汉语思考顺畅?
如果是前者,显然不符合事实,近现代思维能力最强的华人很多都是会外语的,国际上很多大的思想家也都是精通外语的,均并未因此而让思维能力有所损失。
如果是后者,当然是事实,但是这是对英语掌握的不如对汉语好造成的。反过来,要让英语为母语的人用汉语来思考,同样也会变得不如用英语思考顺畅。
而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了英语,不是说因此就要改成用英语来思考,放弃用汉语思考,而是完全可以继续用汉语思考,只是在需要用英语的时候才用就行了,英语只是个工具,绝无限制作用。
掌握英语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有为了学英语,特别是为了考试,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影响对其他事物的学习,才会出现问题。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0-9-2010 13:23 编辑 ]
蓝山夜妖
发表于 20-9-2010 14:27:36
原帖由 ozbird 于 20-9-2010 11:48 发表 http://www.free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确是很难有自己高深的文化,但是把印度当作例子就是太不合理了。
印度可是既有自己的文字,也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还是文化和文字的重要输出国。甚至中国的汉字之所以能传播这么广泛,还是借助 ...
阿弥陀佛,阿拉伯数字还是印度人发明的呐。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4:41:30
ozbird
发表于 20-9-2010 14:43:56
国家汉字扫盲标准是1500字,而日本1946年公布的当用汉字是1850字,1981年公布的常用汉字是1945字。这些数字相差不远,看来常用阅读这个汉字量是差不多的。
不过汉字的扫盲和英语的扫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会读汉字的人也会流利的说汉语,对这些人扫盲,就要教会他们一两千个汉字。不会读字母的人也会流利的说英语,对这些人扫盲只需教会26个字母。当年还有外国人曾经感慨中国人在学习汉字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呢。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0-9-2010 13:47 编辑 ]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4:57:52
蓝山夜妖
发表于 20-9-2010 15:08:55
看完“看看英语是什么东西 “段就闪了,和所有攻击英语弘扬汉语的人一样,文章把认字和认词混为一谈,虽然汉字只需要认2000个,没有几万词汇可别想看懂报纸吧。看懂”社会主义“需要认多少词呢?7个,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ozbird
发表于 20-9-2010 15:27:40
原帖由 pinxinge 于 20-9-2010 13:5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仅对于中国人而言讨论一下英语学习时间:
中国人学习汉语基本上到中学后就不学语文了。大学基本上没人去花时间学习。
而英语的主要学习时间则贯穿了小学,中学,大学,尤其是大学往后,为了考研,出国等等,英语占用的时间更多,学习最终效果大家都清楚。
所以,汉语学习时间和思想形成/产生学术成果时期不太冲突,而英语学习时间则相对来说有所冲突。由此,我继续持有保留意见,possibly。
你说的这些问题还是学习第二语言要花时间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我前面强调的,掌握外语本身没有任何副作用,只有为了学习和考试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才是有问题的。
之所以要到大学还继续学英语,不是说英语复杂到了需要到大学的水平还要继续学习,而汉语简单到了中学水平就足够了。而是说英语本来不是母语,没有从小就开始学,再加上语言教学本身有问题,到了大学还没让人学会。
从小就学英语自然不用说了,如果让一个中国学生从初一就来澳洲学英语,你看是不是还要学到大学还学得马马虎虎?还是学个两年英语就已经相当好了?
如果反过来,让老外学习汉语当作第二语言,而且还用中国的那种教学方式,势必会耗费比中国人学英语更多的时间。
或者再换个角度来说,让中国人学习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比如过去还有俄语的教学,要是俄语也成了国际通用语言,要考俄语的亚斯之类的,那效果也会和学习英语也没什么差别。
对于欧洲人来说,让德国人学英语到是不太难,本来都是相近的语言。不幸的是世界上没有很接近汉语的语言。汉语和藏语、缅语等算是个不远不近的亲戚,可惜一方面没有学藏语、缅语的必要,一方面这个亲戚关系相对英语和德语来说还是偏远。连周边的日语和汉语都是完全不同的语言。
所以归根结底都是教学问题,和语言本身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0-9-2010 14:52 编辑 ]
yaojia
发表于 20-9-2010 15:34:43
有些事情没法,英语就是一个通用的语言,想要做国际贸易,必须学呀,跟韩国和日本人打交道,我们都用英语的,双方都挺悲哀的,都不是自己的母语。:tk_47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6:06:33
pinxinge
发表于 20-9-2010 16: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