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熊猫 发表于 24-7-2009 14:53:08

爱吃炸酱面的进来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大热天的,干吗吃热面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今天是24号,按照节气,已到二伏。虽然这边是冬天,但咱中国人民还是习惯按中国的习俗过日子。于是,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擀面、炸酱,做出了一碗还算地道的炸酱

[ 本帖最后由 topguner 于 24-7-2009 18:20 编辑 ]

退休养老的人 发表于 24-7-2009 15:31:56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南方人我不会做,楼主炸酱怎么做啊

springtt 发表于 24-7-2009 15:33:51

配的菜码是芹菜?还有别的没?:good

rongrong 发表于 24-7-2009 15:34:55

老北京炸酱面。。。

坏熊猫 发表于 24-7-2009 16:37:09

回LS的,配的菜码是豆芽菜、黄瓜、西红柿。 退休养老的同学,请看以下介绍
  炸酱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也称为杂酱面,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烧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水面”或者“凉面”。
  炸酱面在北京的流行程度,从老北京关于炸酱面的顺口溜可见一斑:
  “青豆嘴儿、香椿芽儿,
  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
  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豆芽菜,去掉根儿,
  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心里美,切几批儿,
  焯江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
  辣椒麻油淋一点儿,芥末泼到辣鼻眼儿。
  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儿。”
  在老北京,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三成黄酱和7成甜面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当肉丁被酱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溢时就,酱就炸好了。讲究些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 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 ,谓之“全面码儿”。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 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刘叔 发表于 24-7-2009 17:08:43

回复 #5 topguner 的帖子

俺已经彻底的被口水淹没了..................:tk_12

st62461 发表于 24-7-2009 17:53:47

这样做的炸酱面很地道

超级黑客 发表于 25-7-2009 16:58:52

回复 #6 liuhuey 的帖子

me too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吃炸酱面的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