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遗迹、中国墙——Mungo National Park 之行
07年的8月底,我和影友去了一次NSW的Mungo National Park ,去看看两万多年前古人所生活过的地方(当然已经是沧海桑田啦)。虽然从墨尔本过去很远很累(两天来回1500公里),不过那里的独特风景和一路上的风情还是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现整理出一些片子贴出来介绍一下,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考虑去转转^_^!
一楼先贴些有代表性的PP,具体行程介绍后续,至于Mungo National Park 的信息可见以下链接:
http://www.waratahsoftware.com.au/wp_postcard_mungonp.html
http://www.environment.nsw.gov.au/NationalParks/parkHome.aspx?id=N0049
1~4,NP中的独特景点:WALL OF CHINA ,有些角度看确实很像
5~8,
9~12,
:good 有中国西部的壮美 有点意思:good
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个地方的帖子
谢谢楼主分享:D 雅丹地貌? 很喜欢这样的景色。 这里的地貌有点中国西北的感觉,不过是规模尺度缩小了很多的雅丹地貌,具体的大小和成因我会在贴到那里时详细说明的^_^
Lake Mungo,在去那里之前我是根本不知道这么个地方,还是那之前两周的一集电视旅游节目 《Get Away》里正好介绍到那里。正好我还一直没去过澳洲的荒原地带,而且路上还可以游览一下 Murry River 的风光,所以07年8月25日凌晨4点多我们从墨尔本出发了……
1~6,夜色中开过Bendigo 后又开了一百多公里,天边开始发亮了,正好路边有个小湖(B400 过了 Kerang 附近),下来拍湖边日出
7,8,湖边盐碱地里的野花
呵呵,我也用E300, 同好顶一下! 原帖由 eguan88 于 31-5-2009 15: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我也用E300, 同好顶一下!
谢谢同好帮顶:tk_41 真的很不同呢 9,10,上午十点多我们到了 Swanhill,Murry River 上的重镇,也处在维州和新州的边界上。那天正好有个老爷车巡游活动,很多人开着装饰得花花绿绿的老车在街道上转,有些车装饰得确实很有趣。
11,过桥就是NSW了,那边的河边没有城镇
12,Murry River
13,路边的自助果菜摊,价钱很便宜,8月底是橙子成熟的季节。
14~17,再向前开路边有一大片花海,估计是李子树的花(那里出果脯,尤其是李子的多),一眼望不到头,很是壮观。不过等我们照完出来时才知道林子里是不让进的……
中午到了 Robinvale ,一个新兴的很漂亮的小镇,也是Swan Hill 到 Mildura 间这一大片维州主要农产区的核心城镇之一。这里每到收获季节(尤其是葡萄)都会有很多 Backpacker甚至东南亚的外国劳工来这里的农场打工,虽然很辛苦,但是收入确实不错!
18~21,吃过午饭后在镇上的小博物馆看了看,介绍以前的乡村生活的,很有意思。
22~25,
Mungo~~ 一直在我的计划里呢~~
期待更多精彩照片! 26~29,真亏得他们有心搜集了这么多古董,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有意思
30,镇上的旅馆,Robinvale 也在 Murry River 河边,出镇子去 Mildura 要先过河进入NSW 地界开80公里才能再进维州到 Mildura。
31,32,路边黄色的桉树花,很漂亮。
E-500来顶E-300 了 :D
看来要在澳洲好好玩,没4WD是不行的 原帖由 Fernando 于 1-6-2009 13:4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E-500来顶E-300 了 :D
看来要在澳洲好好玩,没4WD是不行的
2wd能去的地方就有很多了,你都去过吗 看来我们搬到悉尼
有好多美丽的地方
可以好好地玩了 原帖由 Fernando 于 1-6-2009 13:4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E-500来顶E-300 了 :D
看来要在澳洲好好玩,没4WD是不行的
我觉得澳洲的一个好处是:只有2WD的话,不愁没地方玩儿;有off road 4WD的话,也不愁没地方用。多数比较有名的景点路修的都是不错的,设施也可以,包括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是还保留了一些特别荒野的地方,很具挑战性。只是在澳洲如果没有车,那就不好玩儿了,不象在中国,很多地方公交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6-2009 10:04 编辑 ] 原帖由 背包沉 于 31-5-2009 23:0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9,10,上午十点多我们到了 Swanhill,Murry River 上的重镇,也处在维州和新州的边界上。那天正好有个老爷车巡游活动,很多人开着装饰得花花绿绿的老车在街道上转,有些车装饰得确实很有趣。
66269
66270
...
很漂亮,远看像樱花:good OZBIRD 说得很对,澳洲的好处之一是路况都比较好,即使是土路也都不错,因此只要不是标着 4X4 ONLY 的路基本普通轿车也没问题,而那些土路,如果下了比较大 的雨后就关闭了,即使是四驱越野也不让走。所以,两驱车就基本可以把澳洲绝大多数的景点跑遍了^_^
33~36,快到 Mildura 前公路又靠近 Murry River 边了,风景还不错,是钓鱼的好地方。
37,下午一点到了 Mildura,维州粮仓的中心城市,距墨尔本五百多公里(有航班可到)。这次没转市区,直接到 Info 看资料后就走了。
38,GOOGLE EARTH 上截的图,中间这个轮廓有点像耳朵的就是 Mongo Lake ,一个干枯的湖床,右边湖边的白色新月状的就是 Wall of China 所在的长长的沙丘。标出来的路就是从 Mildura 过来的路,约110公里左右。图片中的发白的地方都是古代的湖床,约四万多年前气候湿润时这些湖是相连的,被称为 The Willandra Lakes Rigon,这整片地区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据说是澳洲最早被世界遗产目录的地方)。
39,40,41,去 Mongo Lake 要往回走一段,回到河北岸(属 NSW)沿79号公路向西北开一点到 Wentworth 右转有条路去 Mongo Lake,前3、40公里是柏油路,路面非常好,两边是连绵的小麦地,那天还有不少人在这段路上骑车。
42,之后到 Mongo 就都是土路了,好在路面还行,不算颠簸,我开的 Holden Commodore 也没问题。不过这段土路在下过雨后是会关闭的,所以如果去之前那边下过雨的话最好先打电话确认一下,免得白跑一趟。
43,44,八月底已经算春天了,所以尽管那里是干燥的荒原,路边还是有不少野花开放。
45,46,后半段路边很荒凉,连农场都没有了,全是荒地,车也基本没见过几辆,所以不建议黄昏后开车,万一撞上个袋鼠或是路况不好有意外,不知道得等多久才有车过……
47,48,从 Mildura 出来开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 Mungo Lake 边了,前面这片就是古代的湖床,而远处白色的就是 Walls of China 所在的沙丘了。
49,50,过来的路是先到西岸,这边的地貌也挺特别
51,52,路边的小沙丘,沙子是桔红色的
53,终于看到牌子了,总算没走错路^_^!
54, Info 中心,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有人,其它时间游客进去自己看。偶尔会有 Park Ranger 在那里。
55,墙上的铭牌。
56,公告栏,雨后这些路段有可能会关闭
57,自助付费处。游客根据对应条款把应付费用(公园费、住宿费)填好表格、把钱封进纸袋投进箱子里,保留收据联就可以了。这上面的价格是07年的,现在已经涨了。
58~60, Info 中心旁边就是个住宿的小木屋了,叫 Shearers Quarters,估计以前在剪羊毛的住过这里。不过房子是新建的,很新很干净,还有公共厨房和浴室、餐桌、火塘。一路过来时看过住宿,快到时有个叫 Mungo Lodge 的,是属于比较豪华的度假村性质,价钱都上百,没考虑,再过来有个 NP 建的宿营地,可以停 Carvan ,有厕所、水,可以生篝火,大概3、40个位置大小,我们过时还真有不少住那里的。再来就是这里了,价钱不贵(20一人,自备被褥),而且没人住,就我们两个人,而且离 Walls of China 最近,所以干脆就住这里了,感觉很不错。
61,室内样子,不过忘了屋里有没有电插座了。灯是有的,厨房浴室也有电。
62,63,64,Mungo Woolshed,有上百年历史的剪毛棚子,木材都是取自当地。很早以前好像还有中国劳工在这里干过,是他们起了 Walls of China 这个名字。
65,66,从 Info 中心到 Walls of China 还要开2、30分钟的路,两边是干涸的湖床,矮小的荒原灌木。
67,68,终于到了,停下车走一小段木栈道就到了。
原帖由 ozbird 于 2-6-2009 10:0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澳洲的一个好处是:只有2WD的话,不愁没地方玩儿;有off road 4WD的话,也不愁没地方用。多数比较有名的景点路修的都是不错的,设施也可以,包括一些相对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是还保留了一些特别荒野的地方, ...
是啊,这么好的条件,不off road就没意思了嘛 不错,谢谢楼主分享:) 69,栈道边的小野花
70~74,路边的介绍。
75,76,远看 Walls of China
77,前面的照片没有参照物会感觉不出尺度,实际上这些土堆很矮,大部分都在一米左右,只有少数能有两、三米高。
78,地面和土堆表面是干的粘土层,看着好像很松散,实际上硬得像水泥,踩过后根本留不下痕迹。当然了,最好尽量不踩那些地方(可以走有沙子的地方),更不要爬上土堆去。
79,绝大多数地面是很浅的土黄色灰白色,偶尔会有些红土的
80,81,82,这些皱褶是不知多少年慢慢冲刷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背包沉 于 5-6-2009 17:11 编辑 ] 83~86,这几处确实让我想起了古长城
87,88,生命无处不在
89,沙土的纹理
的确很像是古长城。明长城才开始用砖,以前的长城是夯土的。这几段很像是汉长城的遗迹。 90,回望停车场
91,92,快日落了,光线也变得柔和起来
93,94,痕迹……
95,96,今天的云不多,出不来金色的霞光,所以也照不出资料上浓艳的红色了
97,98,99,夕阳、枯树……
100,101,102,
日落之后就开车回木屋去了,超级安静的晚上,也是看星星的好地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