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30:30

续2

这里可以俯看霍巴特、布鲁尼岛 (Bruny Island) 、南臂(South Arm)以及塔斯曼半岛 (Tasman Peninsula) 的全景,就缺一杯蓝山咖啡了。据说晚上这里人很多,网络上呈现的迷人霍巴特夜景照片也是在这里拍摄的,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我相信这里肯定比Mt Lofty看Adelaide的夜景漂亮多了,或许是因为我曾经爬上帆船主桅,在海上已经被半山的正面震撼过吧。值得一提的是,N多天之后我们在十二门徒真的带上咖啡去看日出的灵感就源于这里,慢慢会纪录到!~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4-4-2009 22:31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32:49

续3

今天的最后两站就是Richmond和上面提到的塔斯曼半岛 (Tasman Peninsula)。对于驴人而言,此次出来自驾游有太多第一次了,所以一切充满好奇和新鲜。我们出来玩计划半个月,开车的机会自然很多,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和调整,可是他豪言壮语,强烈要求全程都是他来,殊不知没过两天就成蔫驴了。为了安全考虑,我们基本达成共识,每人各开半天。今天上午是他开车,可是这小子不是省油的灯,不制造点故事,就憋的慌!刚出了塔斯曼大桥,不看路标,结果因为GPS反应慢了点,就上错了高速。我刚抱怨完,为什么你总是不看路标,高速上速度快,错过就错过了,必须要等到下一出口。屡教不改,居然在下一出口交通灯处直接右拐调头,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的,他的这一举措吓了我一跳,刚要准备和他理论,突然听见警笛声,我不自觉的瞄后视镜一眼,里面突然多出了一辆警车,原来我们被警察给盯上了,那小子慌了,只能乖乖靠边停。。。按照惯例,检查驾照,教育一顿,开罚单80刀,TMD我这回可要喷血了,关于他的A照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还是找了一个太平绅士翻译的,那鬼佬居然说翻译得不错,很多人出来玩都不带翻译件的,念是初犯,暂不追求了,什么世道啊。。我们都想拉他一起拍照留影了!~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33:41

续4

30分钟就到里奇蒙镇(Richmond)了,也就是从这一刻我们开始了东海岸的旅行。在高速路边,光顾了看上去很现代的展望小屋(Prospect House),虽说是个历史很久的建筑,现在已经变成Accommodation了。这个小镇在煤河河岸上,到处是鹅卵石、手制砖块和圆石。镇上约有800名居民,有五十多座19世纪的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现在成为旅馆,提供高质量的住宿。在我们塔斯马尼亚行的倒数第二天,我会安排一篇关于拓荒者故事的行程,会走访中部的每一个城镇和村庄,因为那里有保存完好的乔治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和装饰派艺术风格建筑。今天的Richmond其实也属于拓荒者故事里面的一站,我们提前经历一站罢了!~之前网友建议过maze迷宫那的烤饼很好吃,因为时间紧我们就错过了。有时候真想说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州,我们居然在第7天的早餐吃到了久违的烤饼,似乎上天不想给我们遗憾的机会。。。步行穿过澳大利亚最古老的桥Richmond bridge——此桥由犯人劳工于1823至1825年间修建;

站在澳大利亚最古老的监狱——里奇蒙监狱(1825)的牢房里,窥探早期范迪门兰岛(即现在的塔斯马尼亚)上罪犯们的艰难岁月;或在桥边不远处澳大利亚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建于1836年的圣约翰斯教堂的墓地里徘徊,
这三处绝对是小镇的最经典,最值得回忆的必看之地。当然,木制品SHOP也还不错,店里木头散发出来的香味很舒服,商品也非常精致,感觉进了博物馆,更不想说话,只想静静享受!

虽然有多年历史的Arm hotel相比之下显得很苍白。。。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4-4-2009 22:36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37:24

续5

塔斯曼半岛 (Tasman Peninsula)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岛上可以看到农庄、森林、陡峭的粗玄岩悬崖、塔斯曼海上一览无遗的风光。熟为人知的可能只有世界最南端的古监狱亚瑟港(Port Arthur),或许是因为一度为人惧怕和嫌恶的监狱历史,或许是因为夕阳下残墙断壁。由于时间关系亚瑟港我们留在了7月1号上午去参观。塔斯曼半岛的旅游主要围绕鹰颈(Eaglehawk Neck)地狭开始,当沿着长长的山坡往下走进窄窄的鹰颈地狭时,很难想象这里在我们面前的,曾经是一排饥饿的猎犬,严阵以待任何想要逃离的囚犯。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39:03

续6

有四大自然奇观非常值得去看看:Tessellated Pavement(棋盘式人行走道),Tasman's Arch(塔斯曼拱门) 以及Devil's Kitchen(魔鬼厨房),Blowhole(喷水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Blowhole附近退潮后的悬崖,因为可以近距离感受他的存在,因为可以感受海浪拍打的礁石以及溅起的浪花,因为可以感受夕阳下黄土岩石的绚烂。。。
1. pavement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4-4-2009 22:40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40:55

Tasman's Arch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42:47

3.Devil's Kitchen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43:56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44:56

4.Blowhole

laobu 发表于 24-4-2009 22:45:42

续7

今天时间控制的非常好,不怎么觉得累,很容易找到之前预定的住宿。到亚瑟港毕竟只有15分钟的路程,我们打算去探探路。因为这里的门票是两天有效的,有三种票,时间关系我们选择的项目学生票只要23刀,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收门票的景点,在接下来的1小时我们计划可以看看日落时的监狱,第二天上午再看日出后的教堂,计划不如变化,在去的路上就下起了大雨,那也是我们这三天来第一次下雨,我们祈祷着未来n天一定要万里晴空,幸运的是直到最后一天下午去完此行的终点站The Nut(坚果,塔斯马尼亚的艾丽丝泉)才开始下起磅礴大雨,算是给我们最后的礼物吧!~

晚上的住宿是一个cottage,设施很齐全,reception人很和蔼,给我们一盒棋牌方便晚上打发时间,毕竟这里是荒郊野外,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一人两包泡面和两片培根就把今天打发了,休息的也很早,储备体力准备明天爬山,看酒杯湾(wineglass bay)的沙滩,那可是世界十大最美沙滩。。。

PS: Mason's cottages Lot 106, 5741 Arthur Hwy, Taranna, TAS 7180 - (03) 6250 3323‎

panjue 发表于 24-4-2009 23:19:47

原帖由 laobu 于 24-4-2009 13:3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看完前两天的blog,或许有些朋友开始觉得tas也就那样。。。
其实不然,前面已经介绍了,相册里面风景照不多,实在没有资源;另外,老布承诺到第4天开始应该会有一些惊喜。
再继续第三天的行程之前,为了补偿大家, ...
laobu,思维跳跃太大了。。。哈哈哈。

tiger-1 发表于 24-4-2009 23:40:19

看的过瘾!:good

laobu 发表于 25-4-2009 12:39:26

回复 #41 panjue 的帖子

没有办法啊,风景照太少了,下次出去玩要注意了
我都后悔发帖子了,人气不忘,看来是辜负网友同志门了。。。。

tiger-1 发表于 25-4-2009 13:48:19

原帖由 laobu 于 25-4-2009 12:3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有办法啊,风景照太少了,下次出去玩要注意了
我都后悔发帖子了,人气不忘,看来是辜负网友同志门了。。。。
不能这么说,帖子发布的时间太短,TX们都没看到,1/6的回复率已经是很高的了!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3:45

第四天

今天东海岸的景点安排并不多,但是车程挺远的,尤其是登山后再驾车到Scamander会相当辛苦。之前网友留言说看酒杯湾登山有两条路可以走,分别是3小时和2.5小时的往返,还没有去呢,我已经选择了后者,对自己的体力相当没有信心。但是美国旅游杂志《Outside》早在1999年将酒杯湾誉为世界十大海滩之一,评论如此描述:“沙滩与塔斯马海形成轮廓分明的半月形状,犹如‘祝君愉快’扣针纽上的笑脸一般。我独处在这海天一色的辽阔天地,感受自然景观的旷野、宁静和伟大,犹如身在世外桃源。”,所以最迟下午2点我们就要到达Freycinet National Park, 一定要目睹她的芳容。从亚瑟港经Orford, 到Swansea(天鹅海)小镇,最后到酒杯湾大概需要2.5小时车程,所以我们只能简单的参观亚瑟港。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5:04

续1

自从范迪门斯地(Tasmania的旧称)被发现后,少校长官George Arthur(乔治.亚瑟)便被派到此处,所以命名为亚瑟港。亚瑟港的每张门票都会派发一张扑克牌,而这张牌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故事,游客可以在一楼的展厅里自己去寻找。100多年前大英帝国时的亚瑟港,是一个令坏人闻之丧胆的监狱港,如今却是旅游胜地。1830年,亚瑟港只是一个伐木工场,到了1833年,政府决定将整个亚瑟港开辟成专囚男犯人的监狱。被送进去的罪犯,其实并非每一个都犯有弥天大罪,例如我取的那张方块5,是一个叫约翰琼斯的20岁青年,因偷了件衬衣而被囚终生。类似的个案触目皆是,直到1877年监狱关闭为止,这里曾囚禁过超过1万名罪犯。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3:38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5:41

续2

出了一楼的展览厅,就可以看到当时用来囚禁犯人的大监狱,楼高4层,足够同时监禁500人。虽然大监狱在1897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成废墟,但现场仍然可见当时牢房的格局以及由大石和铁筋筑成的铜墙铁壁。

亚瑟港监狱还有一座少年监狱。一些少年因为偷窃玩具就被送到这里,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与世界上几个非常闻名的劳改营一样,亚瑟港劳改营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澳大利亚都是黑暗、野蛮和可怕的代名词。最可怕的惩罚大概就是无法逃脱,因为亚瑟港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这样的心理战也使得很多囚犯实在受不了而故意谋杀其他犯人以求一死。所有的尸体都被船送到亚瑟港外面的一个被称为“死亡岛”(The Island of the Dead)的小岛上。一共有1646个坟墓在此被发现,但只有180个看守和军人的坟墓被标上名字。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3:47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6:16

续3

整个亚瑟港俨如一个小城市,港内有市政厅、教堂、码头、花园、民居(供监狱职员亲属居住),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犯人一砖一石亲自兴建的。至于今日看到的青草地,其实是当年囚犯自耕自给的菜田果园。亚瑟港最吸引人之处在于遗址都保存了百年前的原貌,纵使大部分建筑物都曾被19世纪末的一场大火烧毁,但满目疮痍的模样,更添劫后余生的韵味。而且,港口位置得天独厚,倚着青山绿水,更觉宜人。湖光山色跟历史遗迹本就互相辉映,在亚瑟港更觉是天生一对。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3:48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6:46

续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禁枪的缘由。1996年4月28日,亚瑟港发生澳洲历史上最惨痛的“亚瑟港大屠杀”,一共35名游客被手持AR15自动步枪的枪手马丁·布莱恩特(Martin Bryant)杀害,37人重伤。此惨案震动了整个澳洲社会,并在全国引发了一系列禁枪法令的颁布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3:51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7:12

续5

从亚瑟港去Orford,在上A3之前的这段路会非常泥泞,虽然沿途风景宜人,不过每当看到一群乌鸦在残食被汽车撞死的袋鼠时,我就感觉特别的不安。不过今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学会了面对和接受,也不再减速绕道了。


上了A3后,就是真正的东海岸了,到处都可以看到空旷纯净的海滩,清澈湛蓝的海水,绵延雪白的沙滩,随风起舞的海鸟。天鹅海(Swansea)是个风景秀丽的古镇,可以遥望大蚝湾(Great oyster bay),这里有多个沙滩,港湾和小河可供日光浴,游泳以及垂钓。我们开车错过了罕见独特的spiky bridge, 这是一座19世纪由犯人们建造的,数千块尖尖的小石头堆砌而成。过了spiky bridge不久,就可以看到很大的牌子“Kate’s berry farm”, 本以为只是一个草莓或者樱桃的农场。它的餐厅是建在一个山坡上面,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山和海,店里装修的很惬意,有很多草莓和樱桃制作的果酱,可以免费品尝,橱窗里的甜点也很诱人,正好到午饭时间,我们也不和自己客气了。咖啡,点心,美景,靓女。。。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4:03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7:45

续6

《环球游报》曾经这样形容过塔斯马尼亚,她是从澳洲走出的灰姑娘。在到达酒杯湾之前,会经过Coles Bay,它是一个浪漫、宁静,有着白色细纱的海湾。这与后来去的大洋路上的Apolo Bay截然不同,那是个爱好搏击和挑战的男人,白色浪花翻滚飞溅,与岸边的峭壁沙砾击掌而悦,真正的冲浪好手在这里逐水嬉戏,挥霍内心的狂野与张力;而Coles Bay则是一个养在深闺的秀丽女子,低垂着顾盼的眼神,静静等待着有心人的眷顾。我们把车停在了Freycinet National Park的赫胥斯山 (Hazards)的山脚下,看上去是一片参差错落的粉红色与灰色大理石峰。越过赫胥斯的山脊就是为了看海, 是个很别致的思路。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仔细琢磨,墙里佳人的美不就是在虚虚实实,若隐若现中体现的啊。酒杯湾是一个魂绕梦萦的声音,这么多天来一直呼喊着我,驱使着我来到这片东半岛。虽然很快就可以见识她的庐山真面目了,由于体力不佳,我只能不断安慰自己:自古英雄才子无不是历尽波折才得到红颜知己。大约爬了1个小时, 我们就来到了木制护栏处,在那里看到了有生以来最壮丽的风景:海湾的白色沙滩和蓝绿色海洋的酒杯状完美曲线,此时此刻我也终于明白爬山看海的绝妙了。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3:56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8:45

续7

在我今天的博客里,不免又要提一下驴人tony了。因为酒杯湾的沙滩是在look out下面, 驴人都需要20分钟的步行路程,何况我们这种长期缺乏锻炼的虚人呢!~在他的坚决要求之下,我们再次被忽悠了。一度我们打算放弃过,因为下山路陡,所以回程上山肯定辛苦,每次都是还有“五分钟啦”支撑着我。下山的丛林很荒凉,经常可以看到袋鼠在觅食。可能是夕阳被山体挡住了,沙滩没有太阳下的那么完美,海岸上只有被海风吹积而成的沙丘,和零星的桉树树枝。有“多动症”的驴人靠在岩石上休息时,鞋被海浪弄湿了,不过从那天开始,那双破鞋就再没有干过。。。

眼看天色渐黑,担心丛林动物太多,不安全,我们就抓紧时间再登山和再下山了。这段经历很壮烈,找不到自我的感觉原来是那么奇妙,一路上只能唱唱军歌来互相鼓励了。look out是我们的盼头,因为过了那就是下山路了,后来我们很感谢上苍的安排,因为下山的路正对着夕阳,可以看到日落的整个过程,“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我和LP一路上就是这样驴叫着下来的,紧跟我们后面下山的老外居然说“really nice”。到了停车场,我们才发现澳洲的袋鼠原来真的比人还多,3只袋鼠在接受一名专业摄影师的犒赏---苹果,本来有张清晰的袋鼠照片可以传上网的,怕吓坏大家了,虽然处理了红眼,仍然很恐怖,很恐怖。。。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4:10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9:15

续8

今天晚上我们住的海景房在Scamander,blue sea, 听这名字就知道夜里肯定可以听到海涛声,早上可以坐在阳台上喝着咖啡等日出了。。。网上的照片还说有游泳池,SPA。。因为这是self-contained的,所以肯定自己做饭啦。。。因为这边很多超市晚上7点就关门了,所以我们就打算经过Bicheno的时候买点海鲜爽一把,可是都卖完了,只有take away的熟食。在Adelaide,我们习惯了直接叫Coles或者Woolworths这样的超市,在加油站询问当地的青年最近的Coles的时候,我们还被他调侃了一下 。。。所以以后要问Coles Supermarket,不能图省事!~

laobu 发表于 26-4-2009 13:19:58

续9

在去Scamander的路上,tony杀生了。漆黑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而且没有路灯,我们只能开着远光灯,时速也就控制在60公里,还是把一只要过马路的袋鼠给撞死了,撞击声就和电视上车祸发生时的配音一样。虽然它只是个动物,也是一条生命,难免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个活人,联想到死者家属的悲痛。我非常难受,虽然不是我撞得,但是我目睹了整个过程,不自觉的在大脑里反复勾画那一幕,我只能努力调整自己,因为tony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安慰。离目的地还有40公里,谁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啊,安全驾驶才最重要。等他心情稍微好点之后,我就龌龊了一把,提议车上的血tony你一个人来清洗,很残忍啊…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才发现没有任何血迹,可能是撞的袋鼠身体,不是脑袋,不过保险杠上的一个前盖miss了,租车公司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Blue sea的老板是个蛮潇洒的老头,听口音应该像意大利人,.因为原来我订的是4个人的住宿,现在改成3个人,我们当然希望价格更便宜点,他虽然外表冷漠,却可以讨价还价,为什么不得寸进尺呢。。。
PS: 2 Wattle Drive, Scamander 7215, Tel: 03 6372 5211http://www.blueseasholidays.com.au/index.htm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6-4-2009 14:12 编辑 ]

背包沉 发表于 26-4-2009 14:39:00

杀生啊:L   不过也没办法,塔斯马尼亚的野生动物实在太多了,晚上开车很难不碰上。还好那里的袋鼠个头都小,要不就不光是少个盖子了,多半连车都得撞坏……

很有趣的游记啊,楼主加油写完啊:good

panjue 发表于 28-4-2009 00:45:11

楼主跑哪去啦?继续更新啊!!!

laobu 发表于 28-4-2009 15:03:43

回复 #56 panjue 的帖子

这两天猛看电视剧 《我的青春谁做主》,都忘了那茬了

laobu 发表于 28-4-2009 18:38:50

第五天

塔斯马尼亚东海岸是到处未被破坏的自然景象。在上一篇游记里面有提到,美国旅行杂志Outside认为位于Freycinet National Park的酒杯湾是最美的自然景观,而对于美国的Conde Naste Traveller旅行杂志来说,东海岸最美的则是St Helens(圣海伦渔村)以北20公里处的Bay of fires(火焰湾),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第一次听说圣海伦渔村是在去年年底,新闻上说一名来自悉尼的中国留学生被一股激流冲到Ansons bay深水区溺水身亡,作为游客我对河口地带和海滩的水流状况也不清楚,所以如果下水只能自己格外小心。

laobu 发表于 28-4-2009 18:39:35

续1

远眺火焰湾,是绵绵几公里的白色沙滩,蓝色海洋和红色岩石。岩石表面到处长满了藓类植物,远看就像是着了火的海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闲坐在岩石上,微风轻拂着我的脸,岩石间的溪水清澈见底穿流于脚下,而远处海面波光粼粼。。。突然之间想起一位老驴友写的blog,他们几个好友,分别来自上海,悉尼和纽约,平均年龄都超过65岁了,在塔斯马尼亚岛上自驾2000多公里,。。。我想如果还有机会,约上几个朋友,我们开着房车,带上垂钓工具,展开折叠餐桌,铺上载有历史的桌布,躺在长椅上回忆我们这一生。。。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8-4-2009 18:47 编辑 ]

laobu 发表于 28-4-2009 18:40:17

续2

从St Helens去Launceston的路上可以用“一步一景”,“原生态”和“审美疲劳”来形容。期间我们穿越了国家森林公园,漫步于北部小镇,寻找美丽的蓝湖,停留于伐木工厂,欣赏木雕作品,止步于红色小桥因为那熟悉的中国汉字,更会沿着“锡龙的足迹”(Trail of the Tin Dragon)去探寻华裔矿工的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点突然,有点意外,原本因为季节错过了北部地区美丽的薰衣草农场,感到有点沮丧,在这条路上只会作为匆匆过客,因此没有抱有太多幻想。



这一路上,一会丛林密布,一会绿色草原,一会牧场农舍,一会万里晴空,一会毛毛细雨,又一会七色彩虹。沿着A3 Tasman Hwy一直往西走,会先穿过一片国家森林公园,陡弯和限速标志很多。本来今天的计划就不紧张,又突然碰上与几天前截然不同的景色,路上车辆也很少,我们自然频繁下车狂吸负离子,顺便拍照留影,当然不排除动机不纯的同志想“唱唱山歌”!~





[ 本帖最后由 laobu 于 28-4-2009 18:51 编辑 ]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08年冬天塔斯马尼亚十日环岛游---知识性,趣味性,娱乐调侃(终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