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但这些东西我的体会是基因层的,也就是与环境关系其实不大。实际生活中性格真正能发生变化的我只见过只有一种人--做过脑部手术的患者。不要以为让一个天生忧郁气质的孩子到澳洲的蓝天下就会变得开朗了,那是美好的幻想。
中国的教育对孩子压力是很大,但现代社会就是这样的高度竞争的环境,MONASH的大学教授们也有天天回家逼孩子做题的,给孩子一个所谓快乐的童年,就有可能让他失去一个更有意义的成年。
我们的孩子在很多身体和个性指标上是输给白种孩子的,这是种族的差异,不是任何人的错。在竞争中他们应该通过培养更强有力的自制力和自控力,把自己高智商和高度纪律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的缺点是弥补不完的,取胜只有靠发挥优点。 嗯,楼上是个种族论和基因论。我不同意,我承认,性格很大程度天生,但是被虐杀的童年大家也见得不少,所以如果我对孩子的基因种族做不了什么的话,我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童年,施展的天地。
当然,如果你过于重视跟别人的较量和攀比,就容易患得患失。所以我不赞同你的论点。竞争是好的,但是不使用压迫和被迫,因为这些的背后有一种父母争强好胜和攀比的心理,这个恰恰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09:29 发表 http://w2.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嗯,楼上是个种族论和基因论。我不同意,我承认,性格很大程度天生,但是被虐杀的童年大家也见得不少,所以如果我对孩子的基因种族做不了什么的话,我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童年,施展的天地。
当然,如果你过 ...
说得好!:support: :support: :support: :good :good 原帖由 ecolina 于 2/5/2008 20:35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感觉楼上思路有点乱了,而且有点怀疑楼上的真实身份和言语的可信性-----个人感觉啊,不要拍砖。
思路乱? 还好, 这里不是写书. 至于真实身份, 那我没办法. 网络上的任何人都可能是虚拟的. ;P 原帖由 dragut 于 2/5/2008 23: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ecolina:"好的性格、心态和应变能力要比什么口算心算还有什么背诵课文重要的多。”
没错,但这些东西我的体会是基因层的,也就是与环境关系其实不大。实际生活中性格真正能发生变化的我只见过只有一种人--做过脑部手 ...
同意. 这个问题也许和父母对子女的长远要求有关. 拿出名的音乐家说, 没有一个没挨过打. 都是艰苦炼出来的. 光靠启发是不行的.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09: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如果你过于重视跟别人的较量和攀比,就容易患得患失。所以我不赞同你的论点。竞争是好的,但是不使用压迫和被迫,因为这些的背后有一种父母争强好胜和攀比的心理,这个恰恰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竞争和压迫的分割并不明显. 所以, 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坏的. 也就是因为有压力, 所以才能产生竞争. 见过没有压力的竞争吗? :L
至于父母的好胜和攀比心理, 那当然有些父母是那样的. 但也有父母不是那样的, 给孩子压力是为了他们的未来, 是个学习的途径. 对于获得成就的人来说,童年被逼是一定的。举个例,那钢琴来说,统计的结果显示,有成就钢琴家从儿时开始到取得一定的声誉,平均练习时间超过15000小时,就是说如果从5岁开始到15岁技艺基本定型,每天练琴要超过4小时。这种情况下,如果大人不逼,小孩子绝对是不会练的。
话说回来,希望孩子成为钢琴家的父母是少数,而练了15000小时也不见得就能成钢琴家。家长在国内受到了扭曲的教育,就希望孩子不再重复这种经历。虽然认识到问题所在,但是无力改变国内的整体环境,所以就选择了出去。
在国内的大潮下,不容你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你想歇歇脚,换个方向,对不起,大家都在向前冲的情况下只能把你淹没。 ciprol ecolina两位虽然观点不同.不过说得都很精彩,受益颇多.向你们学习了. 我现在非常怀疑ciprol中文小学5年级水平,真得很厉害的中文-----不说观点。不过,在这里见过这么多移民过来的孩子和长大后的成人,你是我听说的唯一一个自称国内教育又让你如此留恋的人...佩服!不得不赞叹的你抗打击力。
作为1.5代移民-------你如果真的是小学5年级出国,而且向你说得你现在是成人有孩子,那你一定不能算是第一代移民....不知道你的英文如何?希望能和你的中文媲美...更希望你在从事专业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奇怪....确切地说,很奇怪...但是具体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原帖由 ciprol 于 3-5-2008 15:3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竞争和压迫的分割并不明显. 所以, 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坏的. 也就是因为有压力, 所以才能产生竞争. 见过没有压力的竞争吗? :L
至于父母的好胜和攀比心理, 那当然有些父母是那样的. 但也有父母不是那样的, 给孩子 ...
同学,注意:我说的是我反对压迫!你前半句还说的是压迫,后半句怎么成了压力了??完全两个概念。
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是为了我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去上进,去努力------这不是他们应该拥有的人生。 原帖由 ciprol 于 3-5-2008 15: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 这个问题也许和父母对子女的长远要求有关. 拿出名的音乐家说, 没有一个没挨过打. 都是艰苦炼出来的. 光靠启发是不行的.
慢着!我们现在讨论的话题好像不是关于怎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吧!而且还要爆打...有句名言: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是音乐匠,不是音乐家!音乐家不是你我随随便便爆打一顿孩子就能成的...太多的因素...好像和启发和启蒙还真有点关系。 原帖由 ciprol 于 3-5-2008 15:25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思路乱? 还好, 这里不是写书. 至于真实身份, 那我没办法. 网络上的任何人都可能是虚拟的. ;P
对,这就是为什么我才意识到-----你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啊!我认什么真啊!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23:2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现在非常怀疑ciprol中文小学5年级水平,真得很厉害的中文-----不说观点。不过,在这里见过这么多移民过来的孩子和长大后的成人,你是我听说的唯一一个自称国内教育又让你如此留恋的人...佩服!不得不赞叹的你抗打击力。
作为1.5代移民-------你如果真的是小学5年级出国,而且向你说得你现在是成人有孩子,那你一定不能算是第一代移民....不知道你的英文如何?希望能和你的中文媲美...更希望你在从事专业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奇怪....确切地说,很奇怪...但是具体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怀疑也好, 不怀疑也好, 我知道我自己. 至于我的中文还在不在五年级的水平我不知道, 不过, 事实摆着, 只是中文小学五年级毕业. 当然, 来澳后在家里还继续学了些诗词, 看看中文小说. 中文计算机输入只是进来几年练出来的. 信不信由你吧. 我没办法.
对于"留恋"中国地方的教育别说歪了. 我只是说中国的教育方式也有许多好的地方, 如竞争力, 数学基础等. 这些对孩子有短期和中期的好处. 至于打个好的中文底子, 那是对孩子的一个中国文化的熏陶, 但长远看, 中文能力可以帮助孩子的事业. 这是个未来的发展趋向. 世界上, 那个国家的国力强, 那个国家的语言就会被重视. 至于说我是唯一"留恋"的人, 那要看什么人了. 我的朋友里就有许多认同这个角度的. 连星加坡的朋友都了解, 他们还特别为孩子从星加坡找来那儿的数学教学课程, 父母在家里给孩子补习. 回到这个帖子的原问题, 楼主还在国内, 在考虑为孩子出国. 回到这个原来的问题上, 我的建议是三思. 建议考虑在国内打几年的中文和数学等基础, 等至少小学后期再出来. 那时可以有好的中文和数学基础, 也不会误掉吸收这儿的中学教育优点.
怎么又成了1.5代移民了? 明显我是第一代, 手持外籍护照来澳, 已能书写中文, 这儿从基本的"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句子开始上小学六年级. 所以, 当然是第一代! 至于我的英语, 可以这么说. 我的英语表达能力比中文强, 强很多. 到底, 整个中学, 大学, 工作都是靠英语上来的. 可能比我的中文差吗? :L不过说这些没意思, 说这些不过是在打击我的可信度, 是个辩论上的小把戏. 还是回去讨论主题吧! 至于你信不信, 奇怪不奇怪, 我能说什么呢? 少见多怪吧? :P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23:2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同学,注意:我说的是我反对压迫!你前半句还说的是压迫,后半句怎么成了压力了??完全两个概念。
我不愿意我的孩子是为了我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去上进,去努力------这不是他们应该拥有的人生。
问题是, 这些人文心理上的词句都不是绝对的. 过分的压力就是压迫. 而适当的压力可以说是适当的"压迫". 两个词的差别不过一个是正面而另一个附有负面的含义罢了.
你可以说你不愿意你的孩子怎么样. 这是主观的问题. 而在这儿, 给楼主提供建议需要客观, 考虑到多种利弊问题, 考虑到短期和长期的可能影响和效果.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23: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慢着!我们现在讨论的话题好像不是关于怎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吧!而且还要爆打...有句名言:中央音乐学院培养的是音乐匠,不是音乐家!音乐家不是你我随随便便爆打一顿孩子就能成的...太多的因素...好像和启发和启蒙还真有点关系。
嘿嘿, 谁说暴打了? 对孩子的手段不光是一会儿哄着, 另一会儿就暴打哦! 中间还有好些不同层次的手段呢! :P
有些孩子的性格可以少打, 但许多孩子是不打不成才. 这都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经验. 打也要有打的方法, 什么时候打, 打的多重, 打后处理和教诲等. 父母对付孩子的教育可以算是个战争吧? 也需要知己知彼和熟读"兵书". 不过直觉是, 教育孩子比打仗还难. 原帖由 ecolina 于 3/5/2008 23:3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这就是为什么我才意识到-----你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啊!我认什么真啊!
你当然可以不认真. 那些不认真的讨论好像叫做"灌水"... :lol :P :P
回复 #48 tieshubloom 的帖子
学芭蕾干什么?他要求学那个了吗?还是你想要逼他学?如果是你逼他学,去不去澳洲你的孩子都会很痛苦。 原帖由 Bill_Fish 于 4-5-2008 16:30 发表 http://w2.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学芭蕾干什么?他要求学那个了吗?还是你想要逼他学?如果是你逼他学,去不去澳洲你的孩子都会很痛苦。
对呀!
强迫性的教育在中国已经有悠久历史了,而且还根深蒂固。我认识一些这里的华人,不单是国内的,还有台湾的和其他地区的,他们的后代在这里出生的,还是象国内的父母那样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呀乐器呀芭蕾呀舞蹈等等,少则一门,多则两三门,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天赋,就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的背后,并不是真正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自己未遂愿望的补偿。如果真的是为孩子的话,就应该发掘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而不是强迫性培养特长。应该还孩子一个天真,富于幻想,快乐的童年!
我建议有强迫倾向的父母看看华裔教育家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也许有些启发。 原帖由 annyfs 于 4/5/2008 17:0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强迫性的教育在中国已经有悠久历史了,而且还根深蒂固。我认识一些这里的华人,不单是国内的,还有台湾的和其他地区的,他们的后代在这里出生的,还是象国内的父母那样强迫自己的孩子学钢琴呀乐器呀芭蕾呀舞蹈等等,少则一门,多则两三门,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天赋,就生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别人。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的背后,并不是真正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自己未遂愿望的补偿。如果真的是为孩子的话,就应该发掘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而不是强迫性培养特长。应该还孩子一个天真,富于幻想,快乐的童年!
我建议有强迫倾向的父母看看华裔教育家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也许有些启发。
没那么简单吧?
当然, 有些父母是比着. 但更多的是为子女的素质. 学音乐等艺术项目是修身, 前头不还都在说孩子的素质问题吗? 另外, 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也可以探索孩子在那方面的天赋. 许多东西, 如果孩子不尝试的话, 怎么才会启发他们的兴趣呢? 如果都靠没强迫的启发, 几个孩子会选择天天上学? 是不是上学也是强迫的? 法律要求的强迫教育(compulsary education)是不是也应该推翻了? 回到另一个问题, 信"人之初, 性本善"这个说法吗? 原帖由 Bill_Fish 于 4/5/2008 16:3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学芭蕾干什么?他要求学那个了吗?还是你想要逼他学?如果是你逼他学,去不去澳洲你的孩子都会很痛苦。
干什么? 最基本的可以说那是文化. :L
再进一层, 对于那么小的孩子, 那些都是一种玩. 芭蕾也是孩子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好比体操, 促进身体的协调(motor coordination), 促进脑神经的发展. 原帖由 ciprol 于 4-5-2008 17:56 发表 http://w2.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那么简单吧?
当然, 有些父母是比着. 但更多的是为子女的素质. 学音乐等艺术项目是修身, 前头不还都在说孩子的素质问题吗? 另外, 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也可以探索孩子在那方面的天赋. 许多东西, 如果孩子不尝试的话 ...
错!我所说的父母的强迫性教育和政府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根本是两回事,你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请把概念弄清楚了再讨论,否则从何说起? 原帖由 annyfs 于 4/5/2008 18:5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错!我所说的父母的强迫性教育和政府的强制性义务教育根本是两回事,你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请把概念弄清楚了再讨论,否则从何说起?
那你说差别是什么呢?
父母决定的科目和政府决定的科目有什么差别? 至少父母决定的也许和子女和家庭背景有些关系. 而国家决定的科目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了吗? 是不是强迫的更厉害了? 再说, 孩子学音乐, 舞蹈等课外知识有什么不好? 那些都是文化, 都促进大脑的发育. 科学研究显示, 幼儿的音乐训练能提升孩子的智慧 <http://www.shsu.edu/~pin_www/T@S/1999/EarlyMus.html>. 这还需要辩论吗? 是不是让孩子随意看电视, 打Nintendo等比较好? 那些是不是不需要"学"? 没听过那个父母需要强迫孩子去做那些事.
[ 本帖最后由 ciprol 于 4-5-2008 19:33 编辑 ] 原帖由 ciprol 于 4-5-2008 16:1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嘿嘿, 谁说暴打了? 对孩子的手段不光是一会儿哄着, 另一会儿就暴打哦! 中间还有好些不同层次的手段呢! :P
有些孩子的性格可以少打, 但许多孩子是不打不成才. 这都是几千年累积下来的经验. 打也要有打的方法, 什 ...
你自己说的啊!自己回去看看-----当然我用了爆打这个词汇,which你没有用,你说的是音乐家出自严厉的父母,得益于父母的责打-----这个词汇你满意一些?我改!不过...我和你讨论的好象是关于音乐家和音乐匠的问题。
不打不成材-----这个理论...我不说了,不然我们的从新开一个帖子论一论。 原帖由 ciprol 于 4-5-2008 15:5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怀疑也好, 不怀疑也好, 我知道我自己. 至于我的中文还在不在五年级的水平我不知道, 不过, 事实摆着, 只是中文小学五年级毕业. 当然, 来澳后在家里还继续学了些诗词, 看看中文小说. 中文计算机输入只是进来几年练出 ...
哦,原来如此啊!是脱离国内生活----错,应该是中国生活太久了,所以有这么跳眼的观点啊!如果你把你的孩子送回去,好好感受一下,再跟我们说说你的感受比较合适。 原帖由 ciprol 于 4-5-2008 16:0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问题是, 这些人文心理上的词句都不是绝对的. 过分的压力就是压迫. 而适当的压力可以说是适当的"压迫". 两个词的差别不过一个是正面而另一个附有负面的含义罢了.
你可以说你不愿意你的孩子怎么样. 这是主观的问题 ...
??你的中文的确还不够好。 原帖由 ciprol 于 4-5-2008 17:5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没那么简单吧?
当然, 有些父母是比着. 但更多的是为子女的素质. 学音乐等艺术项目是修身, 前头不还都在说孩子的素质问题吗? 另外, 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也可以探索孩子在那方面的天赋. 许多东西, 如果孩子不尝试的话 ...
不行了,有点笑的肚子疼,人家跟你说的是强迫性教育----你反驳人家,那compulsory education...拜托,那叫义务教育。 罢了,罢了。耍耍嘴皮子的把式不摆了,说说正题。
澳洲孩子的娱乐问题:体育重要啊!这个是我们华人的弱项。不是说我们体育不好,是我们不认为是重要的一部分。体育好比成绩好还重要,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是让其他孩子嘲笑的。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这么多澳洲人天天锻炼身体的原因之一。长大了还要参加体育俱乐部,花钱比较多--------可怜天下父母心,砸锅卖铁也得赔上啊! 原帖由 ecolina 于 4/5/2008 23:0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自己说的啊!自己回去看看-----当然我用了爆打这个词汇,which你没有用,你说的是音乐家出自严厉的父母,得益于父母的责打-----这个词汇你满意一些?我改!不过...我和你讨论的好象是关于音乐家和音乐匠的问题。
改就好. 对, 音乐家和乐匠的差别在于个别的天分和后天的条件. 但还是那个说法, 没有压力就是出不了好的音乐家. 这个问题和任何学科都一样. 需要竞争才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孩子的自觉是不够的. 原帖由 ecolina 于 4/5/2008 23:1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哦,原来如此啊!是脱离国内生活----错,应该是中国生活太久了,所以有这么跳眼的观点啊!如果你把你的孩子送回去,好好感受一下,再跟我们说说你的感受比较合适。
如果要用这个标准来辩论的话, 那是不是你应该在国外多生活些, 亲身在这儿的小学, 中学, 大学都读过书再说? 然后再到社会里工作些时候, 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的结构再说孩子的长远发展都需要些什么? 至少, 在中国地方读过书, 也经常回去看, 对中国人教学的方法有相当的了解. 依据你上头提出的标准, 那建议你在这儿再住几十年, 步入社会和工作的内部后, 再跟我们说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里需要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教育最合适.:P
[ 本帖最后由 ciprol 于 5-5-2008 09:24 编辑 ] 原帖由 ecolina 于 4/5/2008 23: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行了,有点笑的肚子疼,人家跟你说的是强迫性教育----你反驳人家,那compulsory education...拜托,那叫义务教育。
Compulsory 的翻译是,
*
a. 被强制的, 强迫的, 义务的
【经】 强迫的, 强制的
它不光是国家的义务, 它也是强迫和强制的. 如果你阻止你的孩子上小学和初中, 那都有法律制裁的. 这不叫强制还叫什么?:L
再用你前头的话反过来, "你的英文的确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