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dragon 发表于 24-6-2019 23:39:06

a woo woo thing--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24-6-2019 22:46 编辑

Bill Gates 2018年最爱的五本书中,Educated 读过后,版主赫然发现了这本。她应该是遍查关于meditation的书而就独爱这本的。Gates也说过 If you’re thinking about trying mindfulness, this is the perfect introduction.

Gates无疑是一位较难说服的人,而他这样评价这本书:I’m sure 25-year-old me would scoff at this one, but Melinda and I have gotten really into meditation lately.   而后他进一步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五年左右的时间,没有看电视,为的是maintaining focus thinking about software.当年他认为meditation这种事情是 a woo woo thing. 而本书作者是turned him from skeptic to believer 的那个人。

而本人作为一个喜欢论点论据论证齐全的书文重度患者(美其名曰:思维的乐趣),读完也非常同意“ Andy presents the evidence base behind these practices in sections called ‘What the research shows’ so you know the benefits are legitimate”。

而我之于meditation却经历从入门到出门的过程。

几年前,我走进了瑜伽世界,因为瑜伽中的双盘开始入门打坐。 入门书籍1:《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因作者名头去的,此去经年,读的也已还给了作者,而且当时好象被一点点“糟粕” 障眼弃了整书,远没有现在读书的“涵养”,嘿嘿。 入门书籍2:《因是子静坐养生法》,这本书我是认真读了几遍,因为作者是非常的legitimate。 作者是在文革中自己坐化的,享年八十多岁。有几句深深地记在脑海中。 入门音频1:黄庭禅坐张德芬版 (几乎熟记能背,有次大雪,老师来不了,我带瑜伽课时,就顺口而出。) 入门音频2: 黄庭禅坐张庆祥版

那时候,每天都不会拉下,哪怕是晚上在飞机上度过,也要盘起双腿,默默打坐。打坐完还要记下笔记,哪年哪月哪日,单盘或双盘,从几点到几点? 因为当时半夜很易醒来,然后脑子开始放映时间。倒是有不少灵感。但是第二天会很累很悃。索性起来打坐。坐完能睡也可不睡也成。就酱紫过了几百天,最长的时间也就是双盘40分钟左右。 后来就再也不会半夜醒来过电影了。自然出门。

此书却让我开始进了gate。

Gates 说 Andy’s a witty storyteller,书的开头就很吸引人,"It was already well past midnight. I sat on top of the wall and looked down." 哟,才introduction,您一年轻人大学毕业了,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当了和尚? 而且才开始呢,这就开始准备跳墙,这是武侠小说还是meditation handbook啊?

(未完待续)


sssddw 发表于 25-6-2019 11:10:28

{:9_598:}{:9_598:}{:9_598:}{:9_598:}{:9_598:}{:9_598:}

OZCherry 发表于 27-6-2019 15:41:05

真是惭愧,这本书要你找来我也没有好好读呢:L

期待你的分享~

snapdragon 发表于 28-6-2019 19:24:41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28-6-2019 19:31 编辑

Gates 说过,他在读此书前,也读过一些关于冥想的书,I had read several books about meditation, all of which intimidated me. 但都intimidated 他。

而我本人研究禅坐之初,也是找了一些资料,包括papers来研究。这个东西。打开我的eex 硬盘,赫然发现了许多。



有的papers甚至展示大脑在冥想开始几分钟会的波形图。而且很多的视频也大都是monk 讲解的。

没错,本书作者呢,在大学毕业后,就去做了monk. 也就是为什么开头他要从寺院的墙上跳下来了。并非飞檐走壁的武侠,而确实是在用自己的经历来demystify meditation and make it accessibleand relevant to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这本书的结构性非常强,分为三部分:The Approach、The Practice、The Integration

--------Approach

Meditation and thoughts: 作者谈到,自己一开始干什么事情都过于过力,甚至在放空头脑,relax这件事情上都过于用力。而后来他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天生会讲故事的老师,能够explain things in a way he could easily understan. 当时作者非常吃惊,因为跟他从前想过的完全不同。

the road

老师让作者想象自己戴着眼罩坐在一条车水马龙的马路侧,现在你是有可能听到背景嗓音,车呼啸而过,但你看不到。 在你开始冥想时,就有点类似这种情况。因为有许多头脑中的background noise,所有 的thoughts. 然后想象摘掉眼罩,第一次你看到马路,你的头脑,清晰可见。你看到一辆辆车飞速而过,不同颜色,形状各异,大小不同。有时候你被车的声音吸引,有时候会对它们的外表感兴趣。这就是你第一次摘掉眼罩时的情景。
所以并不是冥想产生的thoughts, 而是,你打开了眼罩,你看到了车。有时候,有些人甚至会喜欢 有些Thoughts,不喜欢 的呢,甚至以为是冥想产生了thoughts ,因而 想Get rid of it .就象你直接从路旁站起来,去在车流中奔跑,试图控制交通。这显然是一种有风险的策略。不如换种思路,我们就是坐在路边,watch it 。 兴许现在是rush hour, 路上满是车; 兴许是午夜的马路,其实也就没几辆车。为什么要控制它呢? 就静静地着。 人免中介一观察者,观注着那些thoughts,交通情况。

有时候,你不知不觉就跟着一辆fancy car 跑了,就是这个thought 很有趣的。 而后突然,你意识到自己已经跑了,这正是回到马路边座位上的良机。有时候会是辆破烂车,不怎么好的thought, 你一定想冲进去stop it.然后你realise that your're back in the road again. 而此时,再回到马路边的座位上。
多经历几次这种过程,就会淡定坐在路过,看着马路上的川流不息。

老师说,这就是冥想的过程。


========此回先着落于此,下回再见

snapdragon 发表于 19-9-2019 12:42:56

有一种机缘,让我怀着深深的复杂感觉续垒此楼。希望给需要读懂的书友一些砖,盼引您玉。

snapdragon 发表于 19-9-2019 12:48:57

上层楼着落到,老师在讲冥想之时,如同在马路边观车。

而似乎想到作者起身去追车,他大声笑着,续言,“但是,如果突然,你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你居然起身去追了,在那一刻,就是我们回到马路边自己座位的绝佳时刻。
而,还有一些时候呢,是你看到车流 中你不喜欢的车。有可能是又老又锈的破车——令你不快的念头(是的,经常在休息时,想起来那些陈年烂谷子)你毫无疑问,又会冲进车流中,让它停下来。在你回到座位前,你可能会用很长时间抵抗这种感觉或念头,但依然,你意识到此念头时,正是你放下,回到自己位置上的良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受马路上车流的干扰,越来越容易 达到这个冥想的状态。这就是冥想。


作者说,起码在理论上,这种比拟非常有道理。made so much sense. 但自己总感觉有些地方感觉不太得劲。
比如,如果我是坐在那里观察自己的那些念头,那谁在思考 ?我是没有同时做两件事情的。
老师的解释是:”你的念头是autonomous的。当然,如果你想思考你可以思考 的事情的时候,你有能力分析、记忆或者投影于将来,想象事情有可能会怎样发展。但是念头在你静坐时会自己动pop into 脑海中。或者,有时候,你只是在街上走,书桌前坐着读书的时候?那些念头呢?你没有把这些念头带入脑海中,对吧?它们自动来的。在你读书的一分钟,下一分钟念头这个老朋友直接pop在你头脑 中。你没有想到它,你好久都没有见到它想到它了,可是它自己就把自己带来了,然后突然,他出现 了。
我们都会有过这种经验,我们经常从头到尾看了一页书,但读到最后,突然发现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无可避免,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个念头插入进来,我们变得distracted,发现时已经被带着走了二里地了。

所以呢,老师继续 说,这些念头是很难suppress的,很难清除或者完全停止。我们常想控制minds, 控制念头,但是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不然作者也不会跑大半个世界过来亚洲的寺院里找到老师。 事实上,如果能控制,我们没有任何压力的来源了。 我们就墙掉所有令我们不快的thoughts, 和happy thoughts 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snapdragon 发表于 19-9-2019 13:20:51

作者又问,”那creative thoughts呢?这些thoughts可是能解决问题的。

我们自己也经常有这种经验,尤其是第二天,工作或者学习中有重要发言,或者要主持重要活动,则会在头一晚过一遍甚至几遍明天要走的过程,要说的话……

老师回答,”我不是所有的thinking都是不好的,为了生存我们也是需要思考 的能力的。同样的,路是为了车流走的,我们的mind也是为了经验念头与感觉的。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念头都是不好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如何relate to 这些念头。 我们需要问自己,多大量的thinking是helpful的,有产出的; 多大的是负面的。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答案。

老师继续 问作者,“如果你担心失去这个creative thoughts, 那么,你觉得这些thoughts是从哪里来的,从冷静的理性thinking中来吗? 还是在安静和大脑的spaciousness中来?所以呢,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大脑腾出更多空间来容纳creative thoughts. 重点是,我们不做大脑的奴隶……

我们愿意尝试这种,让大脑忙碌而宁静。 就象有时候,马路上车流 量降到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辆车,而且车距更大,更宽,更长。 有时候似乎有空无一辆车。 这就是 ”no thoughts ""empty space"的瞬间。

Having heard about these moments of ‘no thought’ or ‘empty space’, I’d always assumed that it was something I had to do. As it turns out, though, it is in not doing that those moments arise. It is stepping back and allowing the mind to unwind in its own time and its own way that you will find a genuine sense of headspace.

snapdragon 发表于 7-9-2020 16:53:13


《只需专注10分钟》(安迪·普迪科姆   中文译)

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纷杂的世界。生活的步调时常快得疯狂,我们的头脑(编注:Mind,也翻译为心灵。后同)一直忙碌运转着,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事情。

记住这点的同时,我希望你们能拿出一小会儿时间,来想想,上一次自己什么都不做是什么时候?仅仅10分钟,毫无干扰地?当我说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不做。没有电子邮件、短信,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聊天、食物、阅读,甚至不包括坐着回想过去或者思考将来,只是什么都不做。我看到你们中很多茫然的脸。


我的想法是,你们很可能要往后退很大一步。

而这是一件很离奇的事情,对吧?我们说的是我们的大脑。大脑,对我们来说是最珍贵的东西,我们通过它来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全靠它,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能感到幸福、满足、情感稳定,同时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变得善良与体贴。

靠着这个大脑我们能够专注、有创意、自觉,并在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中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我们没有花哪怕一点时间来关心它。事实上,相较而言,我们更关心自己的汽车、衣服和头发的时间都要更多---好吧,也许不包括我的头发,但你们懂我想要说的。



而结果,当然是我们感到压力。你们知道的,大脑总是像一台洗衣机般飕飕运转,反反复复,许多复杂、令人困惑的感情,而我们却不知道怎么来应对,可悲的事实是我们如此分心,以至于我们不再处在自己当下生活的这个世界。


我们错过了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而疯狂的是每个人都只是以为,哦,这就是生活,我们不得不这么过。但生活真的不是必须成为这样子。

我去上第一节冥想课的时候只有11岁,相信我,课里有所有你能想到的关于冥想的成见,盘腿坐在地板上,焚香,喝药茶,素食主义者......全部东西,但因为我妈妈当时参加了,而我也很感兴趣,所以我跟她一起去了。

我还看了几部功夫电影,私下里我想我或许能学会怎么飞起来,但我那时实在非常年轻。我想,当我在那里的时候,像很多人一样,我假定那只是一颗给大脑的阿司匹林。当感到压力的时候,你就冥想一会。

我不曾真的考虑那本质上会是一种阻碍,直到我大约20岁,一些事情在我的人生中接连地发生,那是一些把我的生活整个颠倒的事情,而突然之间,我被各种思绪淹没了,淹没在我不知道如何应付的复杂感情里。

每当我快要解决其中一个的时候,另一个会又一次地冒出来。那真的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间。


我想我们应对压力都有不同的方式。有些人会把自己埋头到工作中,用以分心不去想。

另一些人则会从朋友和家庭中寻求帮助。还有些人酗酒,或开始使用药品。我自己当时的方式则是成为一名僧侣,因此我退了学,去了喜马拉雅山,成为了一名僧侣,并开始学习冥想。

人们常会问我从这段经历里学到了什么。嗯,很显然它改变了很多事情。成为一名修行禁欲的僧侣能够改变很多事情,但不只是如此。这个经历还教会我---使得我更能感悟“现在/当下”(Now),对于“现在/当下”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指的是不迷失于思绪中,不被分心,不被各种复杂的感情弄得不知所措,相反地,我学会了如何感悟此地与此时,如何变得专心,如何活在“现在”。


我认为“现在”(Now)这个时刻是被严重低估了。它听起来如此平常,所以我们只花那么少时间来对待“现在”,但是这个词绝对不“平凡”。

就在最近,哈佛有一个调查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大脑平均有将近47%的时间是迷失在各种思绪中。47%!



同时,这种持续的“大脑徘徊” 也是导致人类不幸福的直接原因。虽然不管怎样我们不会在此地待多长时间,但耗费大半人生迷失在思考中,并因此可能变得非常不幸福。

我不知道,这真的听起来太可悲了,尤其是当我们能有所为,改变这个现状的时候,当有一种积极的、实际的、能做到、而且经过科学验证的技巧存在,它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专注并且更少分神。


它的妙处在于这只需要每天10分钟,它可以对我们的整个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做到。我们需要一些练习。我们需要一个架构来学习如何变得专注。

它帮助我们熟悉"现在"。但我们也需要知道如何做到用正确的方法来从中获得最多益处。而这就是冥想的作用,你们可能有点迷惑,因为大多数人觉得冥想是关于停止思考,摆脱感情,以某种方式控制大脑,但实际上冥想不是这样的。

它更多的是后退一步,看清自己的思绪,看见思绪来来去去,看见感情来来去去不加辨别,但是以一种放松而专注的状态(看)。

打个比方,现在,如果我太集中于这些球,那么我就无法能够放松并同时与你们说话。



同样地,如果我太过于放松地跟你们说话,那我将无法专注在球上。我将会把球掉到地上。

而在生活里,在冥想中,有些时候专注变得有点过于紧张,而生活开始变得有点像这样。

当你变得这样紧张,你将活得非常难受。在其它时候,我们或许会把脚放得离油门有点过远(过于放松),而这将变得像这样。而在冥想中过于放松,我们最后就会睡着。因此我们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一种专注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让思绪自由来去,远离尘世的烦扰。

现在,当我们学会专注,通常会发生就是我们被一个想法打扰。比如说这是一个焦虑的思绪。比如所有事情都一切顺利,然后我们发现了焦急的思绪,它就像:

“哦,我居然没意识到我的烦恼。”

你关注它,并且重复它:

“哦,我很担心。哦,我真的很担心。”

“哇,有这么多的焦虑。”

和之前我们意识到它相比,对吧,我们为焦虑的感觉而焦虑。

你知道,我们总是在想这些,甚至在日常生活的状态下。如果你想到你有一颗松动的牙。你知道它是一颗松动的牙,并且你知道它很痛。但你每20、30 秒就关注它一下吗?

真的很痛。我们加重了痛苦,对吧?我们不断告诉自己,我们总是这样。只有学会以顺其自然的方式应对思维,学习让这些事情和思维模式来去自如。

但当你坐下来,以这种方式看思维,你可能会看到许多不同的模式。你可能会发现我们真的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所有时刻。

不要感到惊讶,如果你觉得你有点焦虑,当你坐下来什么也不做,感觉就像,你的头脑焦虑。

您可能会发现一个枯燥和无聊的头脑,它只是几乎机械重复,就像你起床,去工作、吃饭、睡觉、起床、工作这样重复循环。或者它可能只是一个微小而挥之不去的思绪,不停地在你头脑中转。

嗯,无论它是什么,冥想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退一步的潜力,去看到事物的不同角度,看到事情不总是它们外在表象的那样。

我们不能改变每一件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小事,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感受它的方式。


这就是冥想、专注力的潜力。你不需要烧香,你不一定要坐在地板上。

您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每天花10分钟思绪中退一步,熟悉自己所处的“现在” ,你可以在生活里体验更多的专注、平静和清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 woo woo thing--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and Mind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