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领潮聚焦】三言两语话当代人文大家和其著述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15-8-2019 11:40 编辑从一个社会转到另一个社会, 从东方转到‘西方’,日子见长,楼主渐渐熟悉了一点社会的动态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但还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直到遇到这些大家。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熟知历史,分析批判中对历史随手拈来,总是以历史和宏观人类的角度来解析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让人’豁然开朗‘, 虽然开朗的还是一点一点,一点儿明亮已经十足地满足。
立贴与同好者交流探讨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1963,
Madness and Civilisation 1964,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76/84
Discipline and Punish 75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7:09 编辑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7:09 编辑
Anthony Giddens (1938- )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7:10 编辑
.
Erving Goffman (1922-1982)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5-9-2018 11:38 编辑
.
Hannah Arendt (1906-1975)
出生德国犹太人,柏林大学等学习了经典理论基督教理论, 后学哲学,再做犹太政治。因纳粹逃离德国去巴黎。其结婚离婚情人圈子全部是学术界人士。 后定居美国。 英语是其第五种语言
很鲜见的德语采访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oImQfVsO4
电影的镜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BSIQ1lkOA
可帮助理解其著作的笔记 https://www.gradesaver.com/the-origins-of-totalitarianism
电影的镜头所辩论的就是主题是:
人会变成政治系统的机器,失去思考的能力。 缘由:一纳粹上庭时为他自己辩论,他没有杀任何人,只是按指令去做。那么他究竟是否有罪?Arendt 这部分思考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她的作品通常比较难理解而且视角很宏大, 正如上面采访时主持人评论她进入了男性领域(通常抽象宏大思考的哲学问题, 都是男性)。她自己否认哲学家的称号,认为是政治理论研究者。
楼主对她最有感触的著作: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1948年成文,之后一再再版,直至21世纪的今天重又升温)
三部分:反犹太主义,帝国殖民主义,极权主义;很可能她认为这三主义是顺序下来的,从书中构建框架看, 帝国主义是极权的根源之一。
细节部分是重点:比如她对人权的分析认为, 法国大革命立法保护人权, 同时也使人失去了人权,就是说近代‘国家’这种形式组织社会,就把人权绑架政治国体;那么一旦失去公民身份,人就不可能由任何权力,比如二战时的犹太人,还有很多没有国籍的人群。
她把一个国家的人分成三:mob (愿意使用暴力的人群), elite(有宏伟大目标的), masses (众人,是被极权主义容易鼓动的)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7:20 编辑
.
Sigmund Freud (1856-1939)
出生犹太人家, 奥地利受教育,17岁入维也纳大学,原本学法,改成医学,后成为脑神经方面专家,精神病学创立者。
涉猎文学, 艺术等多学科,尤其对儿童性意识,儿童认知研究深入。
他的博物馆 https://www.freud.org.uk/, 和 http://journalpsyche.org/tag/stages-of-psychosexual-development/ 专业刊物
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是: 个性形成
一个人的个性有三层次:
id, 是第一层, 在幼儿出生时就存在,这跟随人一生,无变化, 是一种自然无序的层次。
ego, 第二层,带理性的自我,大脑这部分会分析,处理社会领域里的信息,随着社会规则而改变。它会让个体避免痛苦而寻求自己享受和快乐。
superego,最高层次的境界,理想的自己状态
虽然有争议,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个体行为,影响力深远。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8:11 编辑
.
Frank Furedi (1947- )
其个人网站http://www.frankfuredi.com/
最令我共鸣的作品:2004版, Therapy culture: cultivating vulnerability in an uncertain age
他跳出个体和当前这个时期,研究分析了这个多选择的社会,其实也是个风险增加的社会, 个体更加脆弱面临风险更多。
这种状态下, 人们被提倡要建立自信心, 并从近代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思潮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比如过去人们注重外在行为来充实自己,通过工作意义,各类群体宗教等归属心理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近代社会这种外救转为内救,注重自身,而自身脆弱的补救就是: 心理治疗。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处处有着心理机构心理服务。面对一个心理治疗师,或者围坐分享各自的麻烦, 这样的现象是从前没有的。
在心理理疗文化的氛围下, 暗示心理就是: 人是脆弱的; 所以恶性循环建成了。
楼主注:
抑郁现象和这个是什么关系呢?
在这个文化里,个体如何自救?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24-9-2018 07:21 编辑
.
Judith Butler (1956- ) 期待!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都是“磨人的大妖精"们啊,哈哈哈{:9_566:} 与洄 发表于 23-9-2018 21:54
期待!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都是“磨人的大妖精"们啊,哈哈哈
哈哈,与洄看了我们的公众文了?
对于深坑帖,我一般不迅速回,因为不知道楼主是否想集中帖子到前面楼层,比如你那个
不过好像同学们已经开始热闹地聊起来了 yearshappy 发表于 23-9-2018 21:59
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所以我建好楼打算悄悄地慢慢来
欢迎加入哟
年版,Mason也问你是否在修文学学位
如果不是,只出于兴趣爱好,真是好心境
我现在书堆不能碰,一碰深似海 yearshappy 发表于 23-9-2018 21:59
是不是有些太大了?所以我建好楼打算悄悄地慢慢来
欢迎加入哟
要看当代人文社科思潮,反正都绕不开这些人名,我觉得很好呢!我读书不多,读得又浅,楼主慢慢盖楼,有有意思的地方我就加一加~ MICHELLE07 发表于 23-9-2018 21:58
哈哈,与洄看了我们的公众文了?
对于深坑帖,我一般不迅速回,因为不知道楼主是否想集中帖子到前面楼 ...
哪个公众号?我不知道,求推荐 {:9_598:}与洄记得是学这些专业的来着,正好可以交流
作为资深吃瓜群众,我搬板凳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yearshappy 于 10-8-2019 22:04 编辑
Just found Michele Lamont's profile on the Harvard website.
https://scholar.harvard.edu/lamont
Her areas of expertise:
inequality, race, ethnicity;
the evaluation of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the impact of neoliberalism on advance industrial societies
(her works were chosen by the Communication programmes)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aged 78)
.. studied mathematics, literature/langaues, philosophy
..... 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 1958 - her youth
..... The Prime of life 1960; Force of Circumstance1963; All Said and Done1972; A Very Easy Death1964; Old Age 1972
A Discussion of an Existentialist Ethics,
The Ethics of Ambiguity (existentialist delemma = absolute freedom vs the constraints of circumstance
The Second Sex (sex-gender distinction =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biological sex 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and its attendant stereotypes)
Jean-Paul Sartre -->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Ego
I like this thread very much which reminds me of my university time. Thanks for putting those profiles of the great thinkers all together. Georg Simmel
Georg Simmel: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