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八卦
本帖最后由 bernard 于 29-7-2014 00:18 编辑为什么人人爱八卦?
人们喜欢八卦,不仅制造了巨大的娱乐效应,还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润滑人际关系的效果。但是,八卦只是生活的调料,若不讲究“度”,就会变成生活的毒药
八卦是什么?是网络上那些个真假难辨的新闻,是论坛上点击率最高的话题,是新浪上转播率最高的那条围脖,是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是好友间共同拥有的秘密。
我们可能疏于与现实中的交流,却学会了成群结队地围观八卦;我们可能怯于表达真实的想法,但对于八卦的评判,却永远旗帜鲜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丧失了对很多事情的兴趣,唯独对八卦永远兴致盎然。
八卦带给我们太多想像和快乐,以至于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惊觉生活无趣,噢,那一定是因为很久没有八卦了。毫无疑问,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全民八卦时代。但八卦,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亲密关系,从“八卦”开始?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八卦”是促进群体团结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拉近人际距离
晓雅刚应聘到市中心一家写字楼上班。她所在的办公室共有9个年轻人,但彼此交集并不多,上班,各做各的事,下班,各回各的家。
不曾想,一则远离自身生活的八卦新闻改变了办公室的这种状况。数月前,一向关注娱乐新闻的晓雅,从新闻上获知谢霆锋、张柏芝婚姻亮红灯,她忍不住在办公室感慨了一句:“金童玉女都要离婚了,这年头,还有谁相信爱情啊?”一席话激起千层浪。
“谁啊,谁要离婚?求地址围观!”
“我早就料到有今天,秀恩爱的夫妻多半不长久,前有姚晨,后有谢张!”
“说不定是炒作哦!”
“肯定是真离!要我是谢霆锋,早离了!”……
一向安静的办公室像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争辩,好生热闹。
更有趣的是,随着离婚门事件愈演愈精彩,有个同事专门开了个QQ讨论组,把办公事的9个同事全部拉进了这个讨论组,美其名曰“共享八卦资源和八卦乐趣”。同事们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一看到有意思的精华八卦帖,就会推荐到讨论组,供大家共享,既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又保证大家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新鲜八卦资讯。而晓雅觉得,在分享和交流八卦的同时,同事关系得到了提升。聊得意犹未尽时,大家还会组织个饭局,边吃边八。
事实上,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贝姆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八卦”是促进群体团结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拉近人际距离。聊聊“八卦”,互相分享消息,说明大家在同一个“圈子”里,既显示了亲近和友好,还能形成某种“心理契约”,促使大家成为朋友。杭州慧炬心理资深咨询师沈蓦认为,八卦消息的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可以令八卦炒作者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能获得虚荣心的满足感。而人们喜欢八卦,不仅制造了巨大的娱乐效应,还能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效果,建立某种趣味相投的亲密关系。
“和陌生人建立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聊聊最近最新的八卦,不仅立马有人响应,还能迅速热络起来,找到知音;所以饭桌上有八卦就不会冷场,很多人下意识地把八卦作为人际沟通的手段,不仅因为八卦本身无关大雅,人人皆可参与,还能成为众人的焦点,形成明星效应。” 沈蓦说。
聊“八卦”,可以释放压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聊八卦能升高体内的黄体素,有助于缓解焦虑.谢张离婚门事件,对于乔乔来说,不仅是谈资,更是安慰剂。乔乔结婚已有五年。这五年来,她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主,变成了整天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家庭主妇,而先生总是以忙事业为名,很少回家。她心里总是泛起种种失落,令她“悔不当初”。上周,她和女友外出喝茶,自然聊到了谢张事件。乔乔痛斥“谢霆锋虚伪”,利用张柏芝营造自己“好男人”的形象。一顿数落完,乔乔发现心头畅快了许多,原来她在借他人之名,发自己老公的牢骚呢!但发完牢骚之后,她又找到了一丝安慰,原来人无完人,相比之下,自己的老公还算不错。
如此看来,和朋友聊聊“八卦”并不是件坏事。事实也是如此,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经常和姐妹聊天,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对身心健康都有益。
负责这项研究的密西根大学布朗教授指出,黄体素(Progesterone)在建立人际关系及促使女性更愿意协助他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它可以让女性在助人过程中,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这类荷尔蒙有助降低压力和焦虑。而研究结果证实,如果经常和姐妹聊天,可以增加体内黄体素,减压后心情更愉快,身体也更健康。
对此,咨询师沈蓦给出了更为通俗的解释: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筋疲力尽之余,渴望通过某种渠道调节神经,舒缓焦虑。本着大众娱乐精神的八卦,不仅可以让我们以调侃明星、名人为乐,还能借机发泄,排解情绪。摆摆明星的尴尬,说说别人的糗事,既能“一吐为快”,又给自己一种“别人过得也不完美”的暗示,从而更加乐活。
“八卦”也是一种能力?
获取八卦信息是一种社会智商的体现,能增添个人魅力
当海林绘声绘色地大唱“私奔之歌”时,办公室的其他同事还不知道王功权是何许人也;当同事们还在试图搞清楚360和腾讯口水仗的来由时,海林已经把“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当做口头禅使用了;当大家因为郭美美事件而一致讨伐红十字会时,海林气定神闲地说:“莫要吵,莫要吵,炒作而已。”同事们因此而对海林刮目相看:他似乎总是比别人早一步掌握那些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八卦资讯,又似乎总会穿透云里雾里的表面现象,直指八卦本质。于是,在同事眼里,海林俨然是八卦消息的非官方权威发布者。
对此,海林坦言,八卦也是一种能力,他很享受同事们对他这种能力的肯定。但是,他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是巨大的,天涯、豆瓣、猫扑等网站是他每天必上的,遇到一些含金量高的技术分析帖,他会拷贝下来细细研读,确保自己发布八卦新闻时的正确、严谨和趣味性。
英国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对此做出过解释。他说,早于常人获知一些小道消息或是人们不愿暴露的“隐私”,这本身是一种社会智商的体现,是社会渠道畅通的表现,能增添个人魅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八卦”是一种社会能力的体现,但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八卦”的代偿作用。网友“小龟”曾遇到过一个上司,工作能力一般般,但隔三岔五喜欢带下属们去吃饭,吃饭时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一些公司里的掌故逸事,例如分管副总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曾和谁家千金谈过恋爱;谁谁谁曾被老总抓到上班炒股而遭到训斥等。
咨询师沈蓦认为,在职场上,有两种人比较容易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种是业绩出类拔萃的“明星职员”,一种是有着丰富消息来源的“情报拥有者”。当工作能力不被认可时,后者会试图通过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来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关注。这类人一般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他想通过这种表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掩盖内心的虚弱,来证明“还是我厉害”,二是他在传播小道消息时,很可能在期待幸灾乐祸的快感,来证明“那人果然不行”。对此,久在职场的老人一笑置之,而职场新人却要小心提防,不要信以为真而听错话、看错人。
女人更八卦?
相对而言,女性的角色偏“弱”,她们探索到的未知秘密越多,安全体验也越多
“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哦!”两位女性朋友聊完熟人的八卦后,其中一位嘱咐说。但几乎不用怀疑,无论内心经历过多少犹豫和纠结,听的那位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说给另一位闺密听,而且最终也会补上这句话。仔细想想,“三八”后面似乎永远跟的是“婆”,“长舌”后面永远跟的是“妇”——难道女人天生比男人更爱八卦?一项调查表明,普通女性保守秘密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女人更爱八卦,是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所决定。相对而言,女性的角色偏“弱”,也较易没有安全感,所以她们爱说话、爱打听、爱传播。女性探索到的未知秘密越多,安全体验也越多,会产生出“哦,原来是这样的,难怪……”的释然感觉,人也在瞬间变得轻松,甚至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或找到心理平衡,而这种不错的心理感受会刺激她们永无休止地八卦下去。有心理专家认为,女人爱八卦,其实小女孩时代就已开始了,读小学低年级的小姐妹就可能已拥有共同的秘密,开始了“八卦”的人生。
当她们长大后,都会拥有自己的“闺密”。所谓闺密,其实就是在闺房中分享彼此小秘密的女朋友。专家认为,女孩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咬耳朵”,这其实是日后“闺密”关系的源头模式。
相对于女性更多的倾诉和聆听的情感需要,大多数男孩小时候则属于“放养”性质,较少与父母耳鬓厮磨。“所以男人沟通的方式也比较‘man’,一起喝酒踢球打游戏,而较少神神秘秘地聊八卦。”
但这不意味着男性不八卦。在我采访的10个男性同事和朋友中,超过一半人表示,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八卦消息,并在饭桌、聚会时分享、交流。
“无论男女,都有通过八卦来获得愉人悦己的本能,这是现代人娱乐精神的翻版。”沈蓦说。
专家点评
八卦只是调料
不要令它变成毒药
虽然人人爱八卦,但很多人在内心深入仍认为,八卦有恶俗之嫌。其实存在即合理,八卦只不过是人类好奇的一大表现,是一种探究和分享,不必赋予它道德上的意义。但值得提醒的是,“八卦”一下明星,无伤大雅,但在面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八卦”时,要避免造成谣言中伤。
首先,八卦话题别“过火”。本着娱乐精神的八卦是生活的调料,而非毒药。不要用道听途说、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加上自己的臆测兴风作浪,拿别人的痛处和短处娱乐,更不能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或散布中伤消息。曾经有位心理专家说过,“我们所说的良性八卦必须是不带愤怒、负面情绪的,不能由此对他人尤其是身边熟人,造成恶意中伤或人身攻击。比如‘谁跟谁很暧昧,他们关系肯定不正常’。这种话其实已蕴含了一定的羞辱和造谣成分。要知道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千万不要把娱乐变成暗战。
其次,学会“倾听”。有心制造八卦消息者,一般都怀揣着某种目的,其中不乏靠吸引眼球的八卦话题表达内心的观点,宣泄个体情绪的人。对这类人,可以在他“倾诉”之时,认真品味其中的寓意,必要时附和几句,等于送上某种真诚和理解,让听八卦升华为助人心理解压的善意,变“八卦”为“支招”。
最后,谣言止于智者。“八卦”毕竟是市井传言,我们当玩笑听听无可厚非,之后一笑置之也就算了,绝不能做煽风点火之人。面对八卦,须冷眼旁观,摘下“有色眼镜”明辨是非。谣言止于智者,望诸君警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