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芊芊的妈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高成长+垄断型的资源类股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12-5-2009 21:08:5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从来不喜欢过年的金融股的,他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没有竞争能力,只能靠着国家的政策,而不是自己的经营能力。看看国内的存贷差,就可以知道了。 一旦对外开放,这些所有的内资银行都会倒下,没有一个能逃掉。所以,这些股票,只有短期价值,根本不可能有长期价值。
回复  

举报

92#
发表于 12-5-2009 21:10:07 | 只看该作者
你不是看好中信证券吗?怎么又是海通?对于同属上海的海通,比较中信我更了解海通一些.

过多的内部分析不好讲,我只举个例子,东北高速,如果你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它的财务报表,一定对你有启发,没有使用的募集资金放进银行里怎么就有危险了呢?

大家要相信"经济不会死,国家不会亡".如果经济死了,国家亡了,大家一个也跑不了.这话我赞同,就象房地美这样的烂公司总是死不了,美国政府总是救它,只要有耐心,就有套利机会.国家要拯救的一定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大公司,就象通用福特要拯救,克莱斯勒只能破产了.

你认为海通和与银河比,哪个更重要?银河可是财政部的亲儿子,呵呵.
回复  

举报

93#
发表于 12-5-2009 21:15:15 | 只看该作者
177既有,030
也有海通.
我两个都说的...


现在反正不是5000,再跌到,2000
对券商的影响也很小.
对券商5年内我有信心.
回复  

举报

94#
发表于 12-5-2009 21:1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OON 于 12-5-2009 21:08 发表
我是从来不喜欢过年的金融股的,他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没有竞争能力,只能靠着国家的政策,而不是自己的经营能力。看看国内的存贷差,就可以知道了。 一旦对外开放,这些所有的内资银行都会倒下,没有一个能逃掉 ...


中国的银行股的确缺乏竞争能力,但是中国的四大银行现在有钱.放心,现在不敢对外开放金融业的是西方国家,他们宁可破产也不会把主要控股权卖给中国人.开放是要对等的,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对待外国也是有很多限制的.工行的现金足够买美国前10大银行的后5家了.
回复  

举报

95#
发表于 12-5-2009 21:20:5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券商就是像高盛啊,摩根啊什么的.
他们在牛市中助长,熊市中助跌.
如果把握得好,还是很好投资的.


关键是要把握好.

我相信海通这种规模也不会倒的..
你看,上一波券商大倒闭,华夏证券\南方证券国家都是救了的..

但我觉得现在还早,这些公司刚上市,不会说一上市就倒了吧?
也没那么差吧?
我没怎么看这么券商的报表,我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


券商的风险在于隐藏的不在报表上的东西.
但我觉得05年的大萧条没过多久,也没这么快变坏吧,哈哈.
毕竟券商还是很容易挣钱的.你看他一个营业部,年支出 不过.500万左右,手续费收入好的时候,有,5000万以上,收益还是很高的,
关键是这些券商我看不懂,没有仔细研究,所以我买177这样的准券商股,风险要小些.当然预期的收益也会小些.
回复  

举报

96#
发表于 12-5-2009 21:24:16 | 只看该作者
对了,说到"银河证券",他是收购了很多券商的.
这说明一些小券商也是会被收购的..
大家可以看看.97年四大银行的坏帐怎么处理的??

当然这样说对这些金融企业也有些不公平,
这些企业总得来说还是赚钱的,比如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历史上都是很赚钱的,累计也是很赚钱的.
四大银行也有历史的包袱,也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原因...

所以总得来说,我觉得券商5年内还是很安全的..长期来看,其中好的企业也会发展得很好的,坏的企业当然会倒掉.
不会有金融风暴第二波的.
回复  

举报

97#
发表于 12-5-2009 21:2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OON 于 2009-5-12 19:08 发表
我是从来不喜欢过年的金融股的,他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没有竞争能力,只能靠着国家的政策,而不是自己的经营能力。看看国内的存贷差,就可以知道了。 一旦对外开放,这些所有的内资银行都会倒下,没有一个能逃掉 ...



外资银行其实更烂的,你看看渣打银行的accumulator,杀了多少人.

所有的银行都是一样的,在贪婪的冲动下都会干傻事..

但金融业总得还是很赚钱的.巴菲特很早就买下了一家小银行,他还用,40亿美元买下了geico这个保险公司,当年是美国第8大财险,现在已经排第3了.
但,AIG也是保险公司,这次几乎破产..
所以说没有绝对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回复  

举报

98#
发表于 12-5-2009 21:28:07 | 只看该作者
巴菲特的投资初恋:GEICO保险公司
价值中国推荐 2007-12-04 10:17:19 《新民周刊》
  撰稿/刘建位

  巴菲特这样感叹:“GEICO是我投资生涯的初恋。”事实上,他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GovernmentEmployeesInsuranceCompany)的恋爱史至今长达56年,初恋,再恋,最后永不分离,比爱情小说还要传奇。

  遥记1951年,彼时巴菲特只有22岁,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MBA,他发现自己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是GEICO的董事长,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我阅读了许多保险公司的资料。我在图书馆待到最晚时间才离开。”那年1月的某个星期六,巴菲特乘火车前往华盛顿,到GEICO总部拜访,巧遇到正在加班的董事长助理戴维森,长谈了4个小时。巴菲特对GEICO可谓一见钟情:“从来没有一只股票像GEICO这样让我心潮澎湃。”

  GEICO最吸引巴菲特的是,公司重点拓展政府雇员和军人等稳健保守、事故率很低的驾车人士,采用直接邮寄保单的直销方式,相对于保险行业主要通过保险代理人销售的传统方式而言,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GEICO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该公司能够将营运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这使它与其他所有汽车保险公司相比如同鹤立鸡群。”

  巴菲特在1951年先后四次总计投资10282美元大量买入GEICO股票。到年底市值增长到13125美元,占当时个人资产的65%以上。但初恋的结果往往并不是那么美好:“1952年我以15259美元的价钱卖出全部GEICO持股。但过了20年后,当时我卖出的GEICO股票市值高达130万美元,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绝对不能卖出一家显而易见的卓越公司的股票。”

  但上帝总会给真正相爱的人第二次机会。

  再恋是在1976年。这时巴菲特已经从一个刚毕业的穷大学生,成为一个身家上亿美元的大富翁。而他的投资初恋却沉陷泥潭。GEICO管理层在保险理赔成本评估上犯了一连串的错误,使得公司销售保单的定价过低,几乎导致濒临破产。巴菲特痴情不改,断然出手相救,在1976年下半年大量买入GEICO股票,后来又小幅增持,至1980年底一共投资4570万美元,拥有该公司33.3%的股权。巴菲特认为他的初恋情人仍然那么美:“即使身陷于财务与经营危机当中,GEIGO那些曾经使其取得巨大成功的产业竞争优势仍然完好无损。”“公司整体上仍然拥有非凡的竞争优势,不过局部有一个完全可以切除的肿瘤,当然这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1976年继任CEO拜恩就是那个医生。他采取激烈的补救行动,一方面对这些保单重新定价,确保产品盈利;另一方面大力削减成本,关闭了100个办事处,把员工从7000人裁减到4000人,终于使公司转危为安。到1995年,巴菲特投资GEICO的股票20年增值50倍,赚了23亿美元。同时由于公司不断回购股票,其持股比例增至51%。

  与他的初恋情人重新相恋20年后,巴菲特决定永远不分开。他花费巨资收购了GEICO其余股权,使其成为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因为巴菲特认为GEICO实在太优秀了:“GEICO的经营业绩记录是全世界保险公司中最好的。”“GEICO可持续的成本优势,正是当初在1951年吸引我投资的根本原因,尽管当时公司市值大幅下跌到仅有700万美元,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1995伯克希尔公司值得支付23亿美元买下GEICO其余49%的股权。”

  不想持有一家公司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的股票,永远不分开,就是巴菲特成功的最大秘诀。

  (作者系汇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资理财师)
回复  

举报

99#
发表于 12-5-2009 21:29:17 | 只看该作者
  再恋是在1976年。这时巴菲特已经从一个刚毕业的穷大学生,成为一个身家上亿美元的大富翁。而他的投资初恋却沉陷泥潭。GEICO管理层在保险理赔成本评估上犯了一连串的错误,使得公司销售保单的定价过低,几乎导致濒临破产。巴菲特痴情不改,断然出手相救,在1976年下半年大量买入GEICO股票,后来又小幅增持,至1980年底一共投资4570万美元,拥有该公司33.3%的股权。巴菲特认为他的初恋情人仍然那么美:“即使身陷于财务与经营危机当中,GEIGO那些曾经使其取得巨大成功的产业竞争优势仍然完好无损。”“公司整体上仍然拥有非凡的竞争优势,不过局部有一个完全可以切除的肿瘤,当然这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1976年继任CEO拜恩就是那个医生。他采取激烈的补救行动,一方面对这些保单重新定价,确保产品盈利;另一方面大力削减成本,关闭了100个办事处,把员工从7000人裁减到4000人,终于使公司转危为安。到1995年,巴菲特投资GEICO的股票20年增值50倍,赚了23亿美元。同时由于公司不断回购股票,其持股比例增至51%。

  与他的初恋情人重新相恋20年后,巴菲特决定永远不分开。他花费巨资收购了GEICO其余股权,使其成为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因为巴菲特认为GEICO实在太优秀了:“GEICO的经营业绩记录是全世界保险公司中最好的。”“GEICO可持续的成本优势,正是当初在1951年吸引我投资的根本原因,尽管当时公司市值大幅下跌到仅有700万美元,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1995伯克希尔公司值得支付23亿美元买下GEICO其余49%的股权。”














好的企业总是会赚钱的.好的行业的好的企业更是不得了...
回复  

举报

100#
发表于 13-5-2009 00:53:47 | 只看该作者
金融炒家就是变着法的让他不涨,折磨你的内心,让你交出廉价筹码。合围狙击成功后他又疯涨。

这句实在
回复  

举报

101#
发表于 13-5-2009 01:0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WO 于 2009-5-12 22:53 发表
金融炒家就是变着法的让他不涨,折磨你的内心,让你交出廉价筹码。合围狙击成功后他又疯涨。

这句实在





我的做法不一样,我不管别人怎么做,我只判断我的价值.我判断的越准,我盈利的可能性越大.
回复  

举报

102#
发表于 13-5-2009 10:3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 kingsking 的帖子

K版这几个帖子俺很爱看,

引用哈----
券商的风险在于隐藏的不在报表上的东西.
但我觉得05年的大萧条没过多久,也没这么快变坏吧,哈哈.
毕竟券商还是很容易挣钱的.你看他一个营业部,年支出 不过.500万左右,手续费收入好的时候,有,5000万以上,收益还是很高的,


是啊,券商赚钱容易滴,本钱小,利润厚。
以前中国买房子没琢磨过银行,到澳洲开始琢磨银行的贷款,体会到这银行也是稳稳当当赚钱的行业呵。
回复  

举报

103#
发表于 13-5-2009 10:56: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极 于 12-5-2009 19:06 发表
我还是没能耐估算出企业价值(一般看看市盈率市净率的不算),不过看到价值投资着都那么自信,咱服。

是不是俺看的太简单了?

价值投资很简单啊,就是一个公司的价值,
最基本的财务恒等式说明起来很简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股本=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报表里都有的啊.另外价格波动就要看技术面,看主力的心理和动机,看市场预期(经济周期),看企业前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来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那就是炒预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无极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104#
发表于 13-5-2009 11:00: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对价值投资不自信呢
回复  

举报

105#
发表于 13-5-2009 11:2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3 fredku 的帖子

呵呵,每个人都可以做基金经理了。

只要坚持价值投资。

困惑我的, 一个是对公开数据不放心,二是对企业的实质看不明白,三是没能力去实地考察。

[ 本帖最后由 无极 于 13-5-2009 09:51 编辑 ]
回复  

举报

106#
发表于 13-5-2009 11:5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redku 于 2009-5-13 08:56 发表

是不是俺看的太简单了?

价值投资很简单啊,就是一个公司的价值,
最基本的财务恒等式说明起来很简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股本=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报表里都有的啊.另外价格波动就要看技 ...



关键是,报表是不是真实的..
你看看蓝田股份吧,看看亿安科技吧,哈哈:)
回复  

举报

107#
发表于 13-5-2009 12:21: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各位,严重跑题
回复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13-5-2009 13:09:43 | 只看该作者
这题跑得我都不敢追了
回复  

举报

109#
发表于 13-5-2009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芊芊妈咪的帖子火呵。
回复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13-5-2009 18:55:3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变得安静了
回复  

举报

111#
发表于 14-5-2009 12:43:09 | 只看该作者
再与K版商榷价值投资。

你去年清仓是在6000点见顶后的3600点左右(好像你讲过),我觉得这个做法是趋势理论的手法,作为价值投资,好像一般都早于或大大早于6000点前清仓。因为你6000点时认为价值还是大于当时价格,后面就更应该坚持这一看法了。

不知道我这理解对不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jackyluhh + 10 赵丹阳3000点清仓,但斌一直没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112#
发表于 14-5-2009 12:4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极 于 2009-5-14 10:43 发表
再与K版商榷价值投资。

你去年清仓是在6000点见顶后的3600点左右(好像你讲过),我觉得这个做法是趋势理论的手法,作为价值投资,好像一般都早于或大大早于6000点前清仓。因为你6000点时认为价值还是大于当时价格 ...



6000点是认为价值大于价格?
没有啊,


我认为 ,177的价值现在就是,12,那么现在他就是价格大于价值的(今天价格似乎接近,12了)
那么就应该准备撤了,但我还没撤.
因为我认为当人们疯狂时,会涨到24.
所以我会等那个时候...

我用的市盈率是,15,为什么用15不是20,是基于保守(不亏钱)的打算,有的人激进,可能会用20或是18的市盈率.这个我不管,我只管我认为的价值,以及相对于价值过高的价格操作即可.


我是.07年,6月,5日清仓.是在上,6000以前清的.

当时没有充分考虑投机的力量,出得早了一点...
回复  

举报

113#
发表于 14-5-2009 12:5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ngsking 于 14-5-2009 10:49 发表



我是.07年,6月,5日清仓.是在上,6000以前清的.



搞错了。

[ 本帖最后由 无极 于 14-5-2009 10:53 编辑 ]
回复  

举报

114#
发表于 14-5-2009 12:5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极 于 2009-5-14 10:52 发表


后面又进过股票,在3600点出的?



后面就一直等的.
再没买.
直到,08年,11月,27日
回复  

举报

115#
发表于 14-5-2009 12:5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kingsking 的帖子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回复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14-5-2009 12:57:36 | 只看该作者
你们继续,我透明
回复  

举报

117#
发表于 14-5-2009 12:5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极 于 2009-5-14 10:54 发表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也有一些运气的因素.
股市是莫测的,谁也不能说永远会成功,
防范风险是时刻要注意的.

防范风险的方法在于低买,

而不在于一跌就卖,..

如果你买得足够低,那么你也许永远不会被套.
怎么才是足够低,是相对其价值足够低...好有股票也许,10块就是很低了,差的股票可能要破产,一文不值..
所以判断价值也很难的.


但你不可能买在最低点,那咱可能性很小..
所以只能买在相对的底部..
现在已经2600了,比较高了,所以不安全了.

但他还会不会涨???   不知道...

个人认为,他还是会涨的,也许是我的仓位决定脑袋,所以这句不算数的.
请各人自己判断...
回复  

举报

118#
发表于 14-5-2009 13: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7 kingsking 的帖子

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对错,只有赢亏。
回复  

举报

119#
发表于 14-5-2009 13:06: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极 于 14-5-2009 10:43 发表
jackyluhh 威望 +10 赵丹阳3000点清仓,但斌一直没动


对了,要么早于或大大早于顶部清仓,要么觉得手中股票价值还是大于当时价格,继续持股,这就是价值投资。
回复  

举报

120#
发表于 15-5-2009 15:49:54 | 只看该作者

q强人

原帖由 kingsking 于 14-5-2009 12:59 发表




也有一些运气的因素.
股市是莫测的,谁也不能说永远会成功,
防范风险是时刻要注意的.

防范风险的方法在于低买,

而不在于一跌就卖,..

如果你买得足够低,那么你也许永远不会被套.
怎么才是足够低 ...

收益匪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kingsking + 30 谢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6-4-2025 21:30 , Processed in 0.039350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