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阐述了弗氏对同性恋的基本观点。这封信与他1905年发表的《性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已时隔三十年。《性三论》作
为他重要的性学著作,阐明了他关于同性恋以及两性恋(bisexual)的性学思想。佛洛伊德关于性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人类有着一种普遍性的两性恋的特征。 他认为精
神分析表明:所有的人至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有能力去选择一个同性作为恋爱对象。他认为不论是同性恋的力必多(Libido)还是异性恋的力必多,就它们对 人的思想精神状况的影响而言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同性恋是性的发展中由于父母的影响或忽视而产生的幼儿性阶段的一种固态(Fixation)。同在 1905年,他写道:同性恋不是疾病,也不是在法庭上所能解决的问题。在这封短短的不足400字的信中,他也强调了这些观点。同时,由于他认为人类的普遍 的两性恋的观点,他认为同性恋者中也包涵了一些异性恋的因素。即使精神分析也不能完全把一个同性恋者变成异性恋,但精神分析学家至少可以挖掘出些异性恋的 因素来。这种解释也表明,弗氏本人对同性恋的产生原因不甚明了,因为他对精神分析能否治疗同性恋保持了清醒的客观态度。这种态度在这封信里是表达得很清楚 的。从这封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弗氏不是把精神分析的重点放在能否把同性恋者转变为异性恋上,而是着重于病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即他的幸福与否。这个观点与 他对偏执的解释有关。他认为偏执狂是压抑了的同性恋的表现。因此他担心这位母亲的儿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而郁郁寡欢。
另外,性变异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for the Study of Sex Variants)也在1935年组织了一个庞大的阵容对同性恋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与调查研究的有妇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外科医生、放射学家、 生理学家、脑科学家、城市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许多同性恋者自愿地参加了这项调查中来。这项学术调查活动的先导是简•盖伊(Jan Gay),她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个同性恋者,曾经到过柏林的赫希菲尔德那里学习过他的调查方法。1932年,她面试了巴黎、柏林、伦敦和纽约的三百 多个女性同性恋者。妇科医生迪金森(Dickinson)在行医中遇到了许多女性同性恋者,他觉得女性对男性的不满对人类婚姻的稳定将会是一个威胁,于是 他对同性恋现象产生了兴趣,又听到盖伊已经开始了对同性恋的调查,便四处奔走,试图组织一些人对同性恋进行科学研究。在迪金森的呼吁和努力下,性变异研究 委员会终于成立,并请来盖伊参与这项调查。盖伊的调查方法被当成这个大型调查的指南,同时盖伊也请来许多同性恋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这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