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59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thers]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1-12-2010 01: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如果你正在学习英语,你会是正在学习英语或已懂英语的 12 亿人中之一。



世界上有这么多人要掌握英语只有一个原因:除了汉语,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并是 6 亿人的母语和日常语言。做个比率,讲英语的人数远超过讲西班牙语和讲法语的人合并。



也许有中国人会说,既然汉语是最“通用”的语言,我们何必学英语呢?让他们都学汉语不就行吗?



实际上汉语之成为最通用语言,唯一原因是中国人口居世界最大,其“最通用”仅在华人之间。另一方面,汉语也是世界上最难学好的语言之一,汉语的难度来自即便中国人也搞不清楚、层出不穷的同音字,难区别的四个声调,模棱两可的单词意思,和高难度的书写形式。(汉语的复杂性导致近代中国历史上好几次汉语简化运动。这些所谓文化改良和新文化运动虽然受到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文化思想的雨露甘霖,但终未得到充分发挥,直到如今,汉语依旧是世界上最困难、神奇、高深莫测的语言之一。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无可置疑,汉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虽然越来越多西方人能说汉语,专家估计汉语真正成为一个世界通用语言为时尚早。



反过来说,英语是外交,商业,科学,法律,技术,金融,计算机,医药,航空,联合国和北约军队,工程,旅游,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等,的共同语言,也就是说,世界上的唯一国际语言。



一言以蔽之,英语是唯一真正的国际  “lingua franca”。(Lingua franca 是意大利语,指不同语言集团的人作为交际工具共同使用的语言,是一个全球通用、用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语言。)



研究证明,那些拥有优秀英语的人是在事业最容易步步高升的人,英语能力很强的人一般会有更高的职位和薪金,更强的社会流动力和影响力,在社交方面更有成绩。



大多数人(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低估了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很多美国、加国和英国人认为他们的英语已经够好了,不必重视,不必再努力。大多数北美人认为在小学得到的语文教育可以满足下半生生活的需求。



但这是个误解。基本英语知识不会打开职业生涯的大门。如果你的英语程度只是“可以”,人们就会认为你的才能也一样:仅仅“可以”。“可以”不是在职业上突飞猛进的足够条件。只有优秀的英语和流利的口语才会给人家留下强烈的印象。

你首先需要克服的信念,是“我已拥有基本英语”,所谓基本英语,是指大多数美国、加国人日常用的英语。英语有一百万词字,日常用语只使用 20,000 词字。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人一般有 100,000 字词汇。为了获得成功和高薪就业机会,

拥有 50,000 字词汇应该是你学英语的目标。(注:一个有广泛阅读的人会有这样的词汇,但对英语非母语的人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目标 – 请看下面我给网友 aman21 的回答。)



英文水平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常读英文书本。我常听到人们说,“我只读有关我专业的文章,通常不读英语文学作品”,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态度其实是经济和职业上成功的障碍。



英语好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研究证明学第二、第三语言,阅读外语文章和文学作品可以强化词汇和语法、提高智商和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打开通向外界窗口、带来真正的思想解放、让你有更开放的胸襟和阔大的视角、对周围的事有更客观的看法,并延缓老年痴呆。这是看电视剧不能做到的。流行电视剧的目的通常是迎合绝大多数观众低俗的喜爱,所以电视机有“傻瓜箱”(idiot box) 的“虐称”,有些人甚至认为看电视和读书有恰恰相反的效果。



北美居民为什么必须学好英语?


简单的回答是:美国和加拿大是主权国,英语是美国、加国的官方语言。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你有尊重你的居住国的责任。在北美任职高级政府机构和大企业职位,拥有优秀的英语是必要条件(在加拿大也需要法语)。一打开电视机你会看到,几乎所有非英裔的主持人和记者,无论是西班牙裔,华人,或是黑人,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国英语。这是躲不开的现实。



但比这更重要的原因是,无论你是学生,教师,推销员,即便是蓝领工人,优秀的英语会让你
   
   •与老师,同学,上司,邻居,客户,老板等有效沟通;
   •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更好的成绩;

   •帮助你和同事、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
   •从警察,医院,急救车等得到及时的服务和援助;
   •有效地进行正常的生活;
   •能够和更大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交通系统交流;
   •避免语言误会,与所有族裔的人沟通,并成为好友;

   •做个好公民,更快成全你的美国、加国梦。



假设你遭遇到种族歧视想去讨公道,(众所周知,有人类必有种族偏见和歧视,但必须记住是时常所谓种族歧视意图的感觉起源于语言误会,或对文化风俗理解的不同,并在法律上不能成立,)没有足够英语你会觉得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能用英语和对方交涉,唯有上网写些博拿其他华人出气。



以上这些目标都需要你掌握英语。总而言之,无论人际关系或职场表现,英语学得好,一切都会对你更方便,你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你在美国加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你的英语能力。



近几个月我开始注意到一个让人欣慰的现象:主流报刊、电视、各阶级政坛、甚至大企业人士里已有出现越来越多的华人名字。虽然华人名字仍旧占总数的很小部分,这毕竟是很重要的发展,是华人移民群逐渐成熟的迹象,这证明很多移民不但英语已过关,并已积极融入、参与北美大社会的生活,成为美国、加国的“正式成员”。



这周末环球邮报的首页报告指出不少移民因高龄和老年痴呆而失去语言能力,他们虽然有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但由于缺乏语言沟通仍旧必须面对孤独、凄凉的晚年。很显然,无论你最终决定入籍与否,移民必须掌握英语,而学英语最好的时刻是刚登陆北美、年龄小、风华正茂的时期,不要一拖再拖,等到陷入生活的窠臼而错过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里美国中产阶级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少中产阶级的人已被推下社会低层,职场上的竞争性因而更为恶化。对移民来说,要增加你的职场竞争力,强化“语言资本”是很迫切的事。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30 收起 理由
nizi + 50 原来如此,好!
pinxinge + 30 谢谢分享!
yearshappy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1:23:19 | 只看该作者
评论(17)                 引用                 浏览(260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2-18 12:22:17        
        大顶涂仙的真知灼见!! 优秀的语言能力绝对是在职场上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虽然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另外,我很赞成你对“语言能力”的广义定义,也就是说,这里的“语言能力”,不仅仅限于流利的口语,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必须包括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应用自如。而这对于很多第一代的移民来讲,是很困难的。i

我并不反对多看电视,尤其是有内容和深度的访谈节目和新闻分析节目,对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广义)绝对有好处。但也应该坚持阅读专业之外的英文书籍(包括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因为 english literature 中反映出来的深层文化内涵,仍然是其他媒介所不能代替的。

已将此文加入我昨天贴的新文“职场心得- 不要太谦虚”后面的相关链接中。谢谢!!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8 17:05:18        
        昭君,
你博文的标题:“不要太谦虚”,在职场上很实用,对学英语也很管用。即使你英语不好,说错了人家纠正你也没啥大不了。学走路,学语言都有同一个原则:开始踉踉跄跄, 跌跌撞撞,到最后站起来,从容自信地往前走。小孩儿之能很快学好,是因为他们没有成年人的一些坏习惯:讥笑别人和怕被别人嘲笑。        
               
        作者:晚秋心情         留言时间:2010-12-19 07:01:37        
        也顶涂仙的真知灼见!
英文不好的原因很多,英文不好的国人更多。
上点年纪,曾受过教育的中国人(50以上的)为啥英文不好?
毛和中共难辞其咎。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0-12-19 08:52:03        
        作者和昭君的那篇“非谦”文章都不错,都是帮助新移民能更好的得到工作的“工具”书。特别在当今“裁员”滚滚的恶劣环境中。

但也不必过高地抬高“工具”的作用,尤其因此去比较语言的优劣。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法文是世界上最规范严谨的文字。所以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国际文件,一定要有法文文本。法国人也为此沾沾自喜,甚至与法文沾点边的,如加拿大魁北克,那里的人对英语也是爱理不理,假装听不懂。

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制世界语,世界语吸收了印欧语系各种语言的共同性的合理因素,简化和规范化,具有声音优美、科学性强、富于表现力的特点。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实现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学习语言的学生应该不会陌生世界语。然而,和法语一样,它还是小语种,一副长不大的样子。

这就说明流行,运用和语言本身的优劣并无直接关系。语言的强势反映了一类民族,一类文化的强势。近年来,许多国家重视汉语,也是与中国国力上升有直接关系。实际上,不学英语的中国人在中国没困难,就和不懂中文的美国人在美国没有问题。困难是你要到对方的国度里生存或赚钱,就得磨练你的工具了。

对于第二代已经 grow up 的移民来讲,你的下代已不存在这些问题。当将来你老了,向他们传授这一代的这些经验之谈时,他们一定会十分迷茫:这还需要教么?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2-19 09:21:48        
        华山:

我想涂仙此文根本就没有“比较语言优劣”的意思在里面-- 之所以强调“为何学好英文很重要”,是因为我们中很多人都在英文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生活和工作(so for this audience, mastering Englis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earning Spanish or Polish, or any other foreign language)。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到中国去工作,求发展,他/她一定会说“学好中文很重要”的。不是吗?

就事论事,还是不要什么都上升到强势文化,弱势文化这些政治的东东上来吧。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9 10:23:33        
        昭君,华山,

My thoughts exactly, especially Zhao Jun. Thanks to both.        
               
        作者:欧阳峰         留言时间:2010-12-19 10:29:20        
        再次感谢涂仙沟通中,美文化的努力!你关于英语的宣传和介绍不仅帮助我们学习了具体语言知识和学习技巧,而且打开了思路和视野,让我们的生活道路更加充实宽广。

除了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外,我觉得掌握多种语言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每个文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而这些只有一小部分被翻译,翻译得好的就更少了。所以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来说,花大量时间专门学一门外语是不现实的。而既然处在北美的英语环境,只要平时有心,虚心,用心,还是可以“顺便”提高自己的英语,而利用英语接触更多的人类知识精华。所以对北美华人来说,学好英语,不仅是一种生存和成功的需要,而且也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机会。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9 10:30:13        
        晚秋心情
“英文不好的原因很多,英文不好的国人更多。” 这是现实。无论谁的错,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谢谢评语!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9 10:44:05        
        欧阳,
是的,我觉得身居北美,我们应该把学好英语看作一种优越的投资,是一个在很多方面会不断支付“股息”的好投资。
(Learning English is an investment which will forever pay good dividend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1-12-2010 01:23:5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0-12-19 11:26:15        
        英语是用来提高思想的最好工具。我想列出一些这两年读过的书籍与大家分享:

Crime and Punishment (Fyodor Dostoyevsky)
Brothers Karamazov (Fyodor Dostoyevsky)
Atlas Shrugged (Ayn Rand)
Republic (Plato)
Nicomachean Ethics (Aristotle)
Politics (Aristotl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David Hume)
Don Quixote (Cervantes)

正在读的书有:

Democracy in America (Alexis DeTocqueville)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读这些书对我是一种极大,极大,极大的享受(也有suffer)和充实。没有全懂,有的甚至只读懂一半,但也硬着头皮读下来。

如果涂仙和其他博主有好书,请列出来分享。古人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为增长见识,增加阅历的最佳途径。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9 13:27:45        
        benznj

两年读了十本英语经典大作,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不是100% 明白也是很值得钦佩的!其实好作品都是百读不厌,越读越喜欢,也越领悟到书中的含义。

我的唯一建议是不妨尝试阅读一些美国近代小说,比如 199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人女作家 Toni Morrison 的 A Mercy 和 1976 年得主加拿大裔美国作家 Saul Bellow 的短篇小说 Seize the Day。(后者1986年已被改编为 Robin Williams主演的影片。)这些作品会让你对美国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当然你可能对这类小说不感兴趣,要是如此就不勉强了。)

故事简介:
A Mercy:Set at the close of the 17th century, the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a slave at a plantation in Maryland who offers up her daughter, Florens, to a relatively humane Northern farmer, Jacob, as debt payment from their owner. The ripples of this choice spread to the inhabitants of Jacob's farm, populated by women with intersecting and conflicting desires. When Jacob falls ill, all these women are threatened. Morrison's lyricism describes life in a brutal society and takes hold of the reader and doesn't let go until the wrenching final-page crescendo.

Seize the Day:The story centers around a day in the life of Wilhelm Adler (aka Tommy Wilhelm), a failed actor in his forties. Wilhelm is unemployed, impecunious, separated from his wife (who refuses to agree to a divorce), and estranged from his children and his father. He is also stuck with the same immaturity and lack of insight which has brought him to failure. In Seize the Day Wilhelm experiences a day of reckoning as he is forced to examine his life and to finally accept the "burden of self".        
               
        作者:benznj         留言时间:2010-12-19 15:55:26        
        Thanks 涂仙, The books sound interesting. I havn't explored any books by African American, this could be my starting point. The second reminds me of Candide of Voltaire(On my to read list), will take a look.        
               
        作者:aman21         留言时间:2010-12-19 18:30:37        
        50,000?! You are asking too much!

University Professor = 15,000+ words
Spelling Bee Winners = 30,000+ (as claimed by them)

http://wiki.answers.com/Q/How_many_words_in_an_average_vocabulary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19 19:25:18        
        aman21,

I apologize for needlessly scaring my readers.

The English Language passed the million-word threshold on June 10, 2009 at 10:22 a.m. (GMT).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Google/Harvard Study, the current number of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1,022,000.

So 50,000 words may sound like a lot, but it is not.

But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how many words you know, but whether you’re able to, for instance,

- read and understand a newspaper like the New York Times on the internet;
-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a report on PBS;
- read a short novel like Seize the Day without having to look up too many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 write a 500-word grammatically correct essay on why you chose to immigrate to the USA (the essay must contain at least 3 idoms); or
- give a 5-minute grammatically correct speech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t must, again contain 3 idioms);

and so on.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2-19 22:56:24        
        Benznj:
也佩服一个!! 两年啃了这么多经典不部头,实在不容易,除非你的专业就是和哲学或者文学有关, 但我猜想应该不是。像“卡拉马左夫兄弟”和“罪与罚”这样的作品,我还没有勇气去读。那个时代俄国作家的原作,只读了‘战争与和平’,还是陪儿子读的:)。

不过我也很赞同涂仙的观点,适当读一些美国近现代作家的作品,对于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绝对有好处。我最近看了 Scott Fitzgerald 的 “The Great Gatzby ”(也是因为“挪威的森林”的主人公对该作家和作品的极度推崇,所以“爱屋及乌”了),觉得很有意思,对那段疯狂的年代有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感受; 现在正在抽空读他的另外一部作品 “The Beautiful and Damned ”,但感觉不如前者。不知涂仙对该作者是否熟悉,有何评价?        
               
        作者:2cents         留言时间:2010-12-20 05:10:31        
        昭君,benznj,

很赞同昭君的观点,F. Scott Fitzgerald 是 20 年代初期描述美国疯狂“爵士时代”的作家,写了很多短篇小说,The Great Gatsby 和 The Beautiful and the Damned 是他的较长的作品,很惭愧,我倒没有读过(Great Gatsby 电影倒有看过)。因为写博需求和目前的个人兴趣,我正在读“保守派”黑人作家 (哲学家兼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 Thomas Sowell 的几本书。(我对他的社会思想特别有兴趣)Sowell 的独特英语风格对我尤其是一种享受,我特别推荐他的 Black Rednecks and White Liberals (Sowell 本人就是一个 “Black Redneck”),另一本 Affirmative Action around the World 也值得一读。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0-12-20 09:14:28        
        再罗嗦一句, Lee Harper 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也非常不错,对了解过去美国南方种族分离的状态很有帮助。我没看过电影,但小说非常耐读-- 我儿子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小说之一 -- 当然我也是因为他的极力推荐才读的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1-12-2010 07:57:09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因为喜欢,就迷英语,就学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4-1-2011 17:28: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呵呵,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6-1-2011 16:42:09 | 只看该作者
英语迷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6-1-2011 20:04:43 | 只看该作者
俺们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吃饭!!
——(好像是雷洛传里的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6-1-2011 22:57:11 | 只看该作者
防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5-2-2025 22:05 , Processed in 0.04839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