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17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 存储高手请进:如何建立超过2T的Linux分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4-6-2009 23: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最近在给公司装服务器,要用6块1T的硬盘,搭建一个小型RAID5整列,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超过2TB的分区(实际大约4.7TB)?

OS: Redhat AS 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4-6-2009 23:27:52 | 只看该作者
se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t3

use the 8K block size should be ok for your ca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4-6-2009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ext3在大分区的时性能不好

如果需要指定block size的话可能要用别的分区工具,RHEL自带的好像不行

2个建议:
1. 用5块盘做阵列,留一块热备
2. 考虑xfs文件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00:0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coredump 的帖子

我现在的做法是,在RHEL安装的时候,用Linux LVM建立了一个4.7TB的卷(或是逻辑盘,我还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概念),结果一启动,发现这个LVM卷没有加载上,而且大小也变成了一个500GB左右的分区,现在逻辑一片混乱中。。。

回yuba:
》》1. 用5块盘做阵列,留一块热备
现在就是6块硬盘搭建的RAID5(5+1),实际容量约4.7xTB。

》》2. 考虑xfs文件系统
xfs好像不是RHEL5.2默认自带的文件系统,是不是还要自己重编译内核?我希望尽量不需要自己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5-6-2009 00: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ubuntuhk 的帖子

LVM卷是不能直接加载的,要在上面再建分区。

我也不建议用ext3建大分区,其实还不如不用Linux, 直接用OpenSolaris的ZFS来管理好了。非要用Linux的话,Ext4, XFS, JFS应该都比ext3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00:05:51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有4台服务器,都是同样配置,现在希望无论用户登录哪一台服务器,都能透明地看到一样的文件系统,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包括用户验证和文件系统共享。

还遇到一个问题,千兆的网卡+路由器,但是实际传输速率只有百兆,最可能是什么问题?线的问题还是网卡驱动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5-6-2009 00: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00: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coredump 的帖子

嗯,看来得研究xfs和jfs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5-6-2009 00:1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buntuhk 于 24-6-2009 23:05 发表
我其实有4台服务器,都是同样配置,现在希望无论用户登录哪一台服务器,都能透明地看到一样的文件系统,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

包括用户验证和文件系统共享。

还遇到一个问题,千兆的网卡+路由器,但是实际 ...


那你需要一个集群解决方案,可选项很多啊,try Redhat GFS,Oracle OCFS之类的。用户验证之类的倒是好办,通过配置pam模块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5-6-2009 00:15:24 | 只看该作者
专注讨论技术的男人是最有魅力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5-6-2009 00:21:46 | 只看该作者
玩Linux集群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句话说统计Linux的集群数量就像统计硅谷的计算机数量一样困难。

UB你现在需要的是一类成为SSI(Single System Image单一系统镜像)的集群,就是1群物理机器给人感觉就像一台机器在工作,无论是存储还是登录验证,还是程序运行,几乎感觉不不出来是一个集群。这类Linux集群也是我最着迷的一类,其中我最欣赏Mosix,有兴趣你可以玩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5-6-2009 00:4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buntuhk 于 24-6-2009 23:00 发表
现在就是6块硬盘搭建的RAID5(5+1),实际容量约4.7xTB。


我的意思是做成((4+1)+1),容量为3.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5-6-2009 00: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yuba 的帖子

有道理,随时放一个备胎,哪个坏了马上顶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5-6-2009 01:37:39 | 只看该作者
弄好了,给我们做个present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1:3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ba 于 24-6-2009 23:42 发表


我的意思是做成((4+1)+1),容量为3.xT


这个怎么做?是不是4+1做RAID5,留一块不动?

和RAID6(4+2)对比有什么好处?

现在的硬盘都太大了,太便宜了(SATA)数据坏掉的损失远远比硬盘坏掉的损失大,我现在有24块1T硬盘(一共4台主机,每台配6个硬盘),所以可以选择尽量保险一些的RAID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1:39: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24-6-2009 23:11 发表


那你需要一个集群解决方案,可选项很多啊,try Redhat GFS,Oracle OCFS之类的。用户验证之类的倒是好办,通过配置pam模块就行了。


RedHat GFS,看起来不错,很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1:3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24-6-2009 23:21 发表
玩Linux集群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句话说统计Linux的集群数量就像统计硅谷的计算机数量一样困难。

UB你现在需要的是一类成为SSI(Single System Image单一系统镜像)的集群,就是1群物理机器给人感觉就像一台机器在工 ...


对,就是要建立一个SS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5-6-2009 11:5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buntuhk 于 25-6-2009 10:39 发表


RedHat GFS,看起来不错,很有兴趣


最新的MOSIX和GFS结合的很好,不光带来了SSI,还顺带Load Balance, HA和HPC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ubuntuhk + 10 MOSIX对我来说是个新名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5-6-2009 12:2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肥肠油饼 于 25-6-2009 10:45 发表
高深啊。。。你们说我从现在到能看懂你们说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不高深啊,都是些常用技术而已,只要感兴趣,多接触下就不陌生了。

RAID0-n, 把多个磁盘按照各种策略组合成一个逻辑磁盘
LVM, 和RAID差不多概念,操作系统级别的实现,在硬件层和文件系统层之间的东西
ext3/4, JFS, XFS, GFS, OCFS.....都是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就像Windows下的FAT16/32, NTFS一样,每个文件系统都有特定的特点是和特定的用途
Clustering: HAC 高可用集群, LBC负载均衡, HPC高性能计算集群, SSI 单一系统镜像

....
et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5-6-2009 12:3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ubuntuhk 于 25-6-2009 10:31 发表
这个怎么做?是不是4+1做RAID5,留一块不动?

和RAID6(4+2)对比有什么好处?


热备可以在盘阵上设置

表面上看加了一个热备的raid5和raid6差不多

更深的我就不懂了,但至少可以理解为raid6是有一块不固定的热备盘的raid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2:4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alpa 于 25-6-2009 00:37 发表
弄好了,给我们做个presentation


我会把搭建过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2:4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ormatc 于 24-6-2009 23:15 发表
专注讨论技术的男人是最有魅力滴~………………


真滴吗?

我得装成很技术的样子
(谁扔的臭鸡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9 收起 理由
formatc + 29 UB可爱的样子真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5-6-2009 13:3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ubuntuhk 的帖子

你开始回答MM的话了,就不专注了,就没魅力了。

我就是忍着没回复MM的话,好显得一直很专注的样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formatc + 30 给专注滴男人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5-6-2009 13:35:21 | 只看该作者
肥猫是搞Storage的,这类问题对他是小菜一碟了,不过他不喜欢Linu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3: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coredump 的帖子

怪不得大家都不说话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5-6-2009 18:50:15 | 只看该作者
ext3有 2T的分区限制吗.
偶不太清楚.还是说是内核的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5-6-2009 19:2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akai 的帖子

看了coredump提供的ext3的wiki说明,当cluster大小为8KB时,可以支持到16TB:

Block size         Max file size         Max filesystem size
1 KiB         16 GiB         <2 TiB
2 KiB         256 GiB         <4 TiB
4 KiB         2 TiB         <8 TiB
8 KiB[limits 1]         2 TiB         <16 TiB

不过问题是ext3对支持这么大的分区,性能会降低很多。(确实如此,我现在的1TB分区,如果文件多的时候,du都要执行好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6-6-2009 12:0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24-6-2009 23:03 发表
LVM卷是不能直接加载的,要在上面再建分区。

我也不建议用ext3建大分区,其实还不如不用Linux, 直接用OpenSolaris的ZFS来管理好了。非要用Linux的话,Ext4, XFS, JFS应该都比ext3强。


非常同意Core大,ext3肯定是不适合了。存储还是推荐用ZFS,Oracle的那个Btrfs不知道适合不适合拿来作存储。

对存储和Clusterware方面的了解很初级,学习一下。

[ 本帖最后由 Tux 于 26-6-2009 11: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ubuntuhk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6-6-2009 12:2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Tux 的帖子

Btrfs还在开发中啊,拿在生产环境中用太冒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6-6-2009 12:3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26-6-2009 11:25 发表
Btrfs还在开发中啊,拿在生产环境中用太冒险了


估计内部测试用的,没人用在production...

看看Oracle会不会把ZFS引入到Linu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4-2025 12:52 , Processed in 0.068890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