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01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烧砌机] 如何通过AHCI方式链接SATA硬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6-5-2009 23: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IDE链接方式是把SATA接口的硬盘转换成IDE方式进行管理,采用这种方式是向前兼容的,是你熟悉的方式,但是这并不能够发挥SATA硬盘的优势。
目前的主流主板都提供了传统的IDE链接方式和原生SATA的AHCI方式来连接SATA硬盘。
一般如果你不进行设置,缺省是采用IDE兼容方式连接SATA的硬盘的。
不过既然你的硬盘是SATA接口的,为什么不使用原生的SATA方式连接呢?
其实也没什么难得,就是记得在安装操作系统以前,在BIOS里面把兼容IDE方式,改成AHCI方式,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硬盘是希捷的新型号,采用AHCI方式,硬盘的NCQ特性也可以得到支持。

当然如果,你的硬盘原来是采用IDE方式连接,并且安装了操作系统,如果你直接更改硬盘链接方式的话,重新启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会出现蓝屏(因为系统没有安装AHCI的驱动,无法识别硬盘,所以引起蓝屏)。所以记得你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以前就更改硬盘的链接方式为AHCI。

当然如果你已经采用了AHCI方式,并且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 但是突然改变主意,想要切换回IDE兼容方式,你可以这样做,但是不会出现蓝屏。

我就是先使用兼容IDE方式连接的硬盘,然后安装了Vista,改变硬盘连接方式以后蓝屏。幸好,我的主板有两个SATA控制芯片,我用技嘉的控制芯片采用兼容IDE方式链接硬盘,并在BIOS里面改变Intel芯片的链接方式成为AHCI,启动系统,系统找到新设备,安装AHCI驱动(可能需要你自己到Intel网站上下载 http://downloadcenter.intel.com/ ... aspx?ProductID=2101 )。这样我就避免了重新安装系统,就从原来的IDE兼容方式改变为AHCI的原生SATA连接方式了。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HCI,并且你的硬盘是原生SATA的,建议你使用AHCI方式连接硬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6-5-2009 23:31:18 | 只看该作者
http://forums.pcper.com/showthread.php?t=444831
這篇就是教怎么折騰裝了windows之后改的,
不過老實說性能提升不大,還是直接raid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kane321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原来没在意这个,这回安装新机器,才注意的。我的主板很好,原来还不知道集成两个SATA控制器,原来有这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6-5-2009 23:39:14 | 只看该作者
技嘉自己做的那个问题还蛮多的,还是用intel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6-5-2009 23:42:21 | 只看该作者
来个性能评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23:5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kane321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恩,安装完了以后,有又把硬盘转移回Intel的芯片上了。
不过,并不太清楚为什么技嘉需要在额外的6个SATA之外再提供2个接口呢?是不是6个也不够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7-5-2009 00:04:16 | 只看该作者
我用4块sata硬盘,做了个raid0(主板自带),每秒写速度可以到150m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00:0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lavahx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要是你我就做RAID10,快自然好,可是RAID0真的太危险了啊,任何一块坏掉,你的数据都危险。如果一块硬盘发生故障的几率是1,那么4块组成的阵列的故障几率就是4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7-5-2009 00:36:56 | 只看该作者
2个burner+4个硬盘就6个口了,的确不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01: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kane321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要是你我就用RAID10,双保险。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好多时候重要数据都是都是人为误操作产生的,所以备份到光盘还是不可省略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7-5-2009 20:11:2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网上看到说转到原生状态只是可以支持硬盘热插拔,其性能基本没有变。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个人用户需要做到热插拔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20:3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8戒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我有时候总是热插拔硬盘,每次都祈祷没事,这样好了。不过既然SATA是原生支持,不使用原生接口就太说不过去了,毕竟也仅仅是在BIOS里面改一下设置,举手之劳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7-5-2009 23:05:3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家庭用的话,速度查差别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7-5-2009 23: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gztoday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现在用7200.12就是这几款性能比较下来做好的那款,Windows7下,硬盘得分最低。没钱啊,要是有钱我就做RAID10,或者直接上固态硬盘。
现在几项测试下来,我的其他部件的得分都比硬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8-5-2009 09: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xblues 的帖子

看样 RAID1 对性能没有帮助啊

不知 RAID0 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8-5-2009 09: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yuba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RAID1是增加了保险性,对性能毫无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8-5-2009 09:57: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ba 于 11-3-2009 19:52 发表
为啥 raid1 对 performance 没有帮助?

原帖由 NEWGAY 于 11-3-2009 19:54 发表
镜像等于把一个数据写2次,是100%冗余

原帖由 yuba 于 12-3-2009 08:08 发表
读数据时是读一次还是两次?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2-3-2009 16:46 发表
raid0是从多个磁盘读写数据,并行的(只要有一个磁盘坏了,数据就没了),理论速度加倍(如果是2个磁盘构建的raid0)。
raid1是从单个磁盘读数据,写的时候写双份(万一一个磁盘坏了,还有另一个磁盘备用),读写速度都一样。

原帖由 yuba 于 12-3-2009 17:24 发表
wikipedia 上说除了老的 IDE RAID1 controller 是从一块盘上读,其他的应该是从两块盘上同时读。如果这样的话,性能还是会好一些的
有的实现是读两次,做校验,这样就对性能没有帮助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 ... #RAID_1_performa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8-5-2009 10:21:18 | 只看该作者
浪费资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6-4-2025 18:23 , Processed in 0.02522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