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读者主动搜集了五花八门的各种译法,像“翻来倒去”(don't flip flop),“别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别反复”(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踌躇(no dithering),还有翻译成“没有重大变化”(no major changes)的。
首先从中文看,口语化的“不折腾”的词义就不很清晰,不知道是和自己说,还是和对方说,还是和所有人说,而“折腾”的词义也是含义广泛,贬义多些,似乎有胡闹,乱来,无效劳动等意思,按我理解,大约和烙饼和睡不着觉的动作比较像,翻来覆去。这种话翻译成准确的英文真比较难。权威的英文《中国日报》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按直译翻成:If we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relax our efforts or get sidetracked。这里把“不折腾”翻译成“get sidetracked".直译是不要走弯路。看来并不准确。
看文章里的意思,“折腾”更接近“ disturb”(捣乱),包括自己不捣乱,也包括其他人别捣乱。而有一句美国黑人的口语可能更合适:Yo, man, come on, keep trying and don’t **** up!翻译出来,大约是“哥们,接着干,别***乱靠”。
bu zheteng
——12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现场翻译
评:此举实為偷懒,试想如果遇到难点都用音译代之,那要翻译何用?
no trouble-making
——季羡林
评:“不折腾”与“不找麻烦”、“不制造麻烦”还是有些不同的。几年前报载某某某是两岸关系乃至中美关系的“麻烦制造者”,译文用的是“trouble maker”,没有人争议这個译文。折腾的人肯定是在制造麻烦;不制造麻烦就是不折腾,也是对的。不過,窃以為把“不折腾”译為“no trouble-making”还是有不到之处。试想一下,北方人看某人做派看不上眼,说一句话,那就是“你就瞎折腾吧”,这里可见“折腾”大半还是在折腾自己,与他人利益关系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相对远一些。所以,季老译"no trouble-making"没能体现出动作对象。站在前辈肩膀上,在下以為在此基础上改进,或许“no trouble making for oneself"更好一点。
don't get sidetracked
(别走岔路)
走上岔路、偏离了主题,这个大概只能是“折腾”概念的小部分内涵。不能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干事业,分了心了,似不用多讲了。
don't sway back and forth
(别反复)
来回摇摆,主意不定,这个译法亮点在于“back and forth”比较形象。不足则在于"sway back and forth"往往是指在某一件事上面的立场,来回反复。而“折腾”则可能是内容繁多、花样翻新。不过,这个译文不失为一个很好尝试。
no dithering
(不踌躇)
文革是不是折腾?当年的决策人决策人物、当事人物可是雷厉风行,毫不踟躇。所以,这个当属误译
no major changes
(没有重大变化)
这个译文,窃以为当为谬误。有大折腾有小折腾。国家的大折腾当然就是重大变化,怎么能叫没有重大变化?
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
(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
关于make trouble相关评议上文写了,不再赘述。“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如果“折腾”的范畴只限于政治的话,窃以为是个很好的译文。不过实际上,折腾的范围,在中国已远远超越了政治。比方说一条马路,成天挖开了再填上,填上了再挖开。今天修煤气,明天修水管,后天埋电缆,一点没统一规划,是不是折腾?搞南水北调,调来调去调来了不能饮用的污染水,是不是折腾?特别中改革开放以后,明面上的政治运动少了,但经济活动中的折腾多了。所以"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这个译文很好地体现了内耗,不足只是眼光有点狭隘了。还是有可以改进之处"no self-consuming activities"是不是能好一点?
把别人褒贬一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架到了火炉上烤。别忙,上面我不是给出了三种译文了么?“no trouble making for oneself",“avoid self-inflected standstills and setbacks”,"no self-consuming activities"如果说让我做个选择,我的最佳选择是“no self-consuming activities"。实际上这也是我在看到季老和任大使译文之前的个人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