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31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背包入门@让我们来背包 让我们来背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9-2007 00: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背包入门@让我们来背包 让我们来背包

这篇文章的前身是一篇题为《背包客系列之圈子》的文章,写于4年以前刚刚从云南背包回来的时候。大约在1年前,我把这篇文章修改了一次,这次是第二次修改。每次修改我都会对某些词句犹豫不决,不知道应不应该修改。如果修改了,则更加符合主流标准;如果不修改,则保持了文章中那种年轻的感觉,这实在是让人难以取舍。更严重的问题是我明显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有利于我以后的生存,但是却毁掉我的过去。对于这种变化,我也是无奈的,我所能做的只有在最新版本中,字里行间留一些过去的痕迹。

若不是那个黑客的出现,我是不会把这篇文章从灰尘中拿出来修改的,我到底应该感谢黑客,还是讨伐黑客呢?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词句让我回想起当年一些心态和想法,这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次本文放弃了前两个版本一句话一行的格式,摇滚和说唱离我太远了。

我4年前的文章里说“凡是住在城市里的人在吃饱了饭以后就会产生旅游的欲望。最初的萌芽是周末到公园散散心”。看,这话说得多年轻和无知啊。无知和愚昧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无知很多时候是可爱的。关于人为什么要背包,我这里不想再讨论了。中国的背包客最终是否能发展到欧美这个程度还很难说,因为亚洲的文化决定了我们喜欢集体行动,日本韩国旅游团随处可见。导致一些西方人认为亚洲人就是集体旅行的。这个看法显然太片面了,我承认亚洲人喜欢以家庭或者小集体为单位旅行,独行者甚少。但导致亚洲人无法有大量背包客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压力太大,欧洲人可以选择在本国工作几个月,然后在亚洲某个贫穷的国家待一两年,亚洲人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是日本这样发达的国家,国内生活压力也不会像欧洲人那么小,对于无福利社会来说,只有拚命赚钱才能生存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年亚洲的背包客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来自第二世界国家,中国76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逐渐经济独立后,背包的人数更是迅猛地增加着,只要你看看国内图书市场里十分畅销的旅行手册,就知道需要这些手册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76年以后出生的一部分人和文革结束前出生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国土上出现的最早一批背包客(云游的道士僧人不算),基本上都是来中国旅游的老外。他们利用假期或者干脆辞去工作在这片辽阔的大陆上背包旅游。短则个把月,长的可以一年半载,其结果不单单是养活了一批外语人才。而且带动了中国本土背包客群体的发展。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大量本土背包客在中国的出现。人多了就自然有了自己的圈子,圈子里面还有圈子。要想结识这些人也不难,在他们集中的旅店住几天就行了,比如云南丽江的国际青年旅舍,拉萨的八朗穴旅店和吉日旅店,等等。这些旅店陈设简单,价格便宜,适合年轻的背包客居住。在那里能认识很多朋友,你可以选择单人间,也可以住集体宿舍。每天都会有人走,也会有新人进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如果在城市即使见到了都不会打招呼,但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却就都成了好朋友。白天晒太阳,傍晚一起做饭,夜里泡酒吧。大家在一起时主要就是讲故事,讲旅游见闻。一个人一个故事,十个人就是十个故事,而且是来自各个阶层的故事,学生,医生,DJ,老师。。。。。。每天都有听不完的故事。从雅鲁藏布大峡谷到香港赌船,从如何对付怒族的家狗到如何在未来岳母家不干活。

背包这个东西,只要你一上路,通常情况下就很难停下来了。背包好比古人的历险,你在旅途中能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风景,这些对于背包客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不是我们不爱自己家乡的朋友和亲人,而是我们很难抑制自己流浪的心。在背包过程中,我总是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开始的时候,我只追逐风景,轻视名胜,这是受我父亲的影响。我小的时候,他总是带我去看那些名山大川,早在80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在我上中学以前,他就带我去过了很多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得莫过于贡嘎山和九寨沟。这些景点在几年后才大红大紫。由于我父亲的缘故,我潜意识中对山、河流有着莫名的好感。每次见到它们时,感觉身上的血液加速流动,好像少年时当着女生的面踢球。对于沙滩阳光清澈的海水,我也很兴奋,不过似乎少了点儿什么。总而言之,在最初的阶段,背包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背包不仅仅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亲近很多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由于你和他们接触的时间极短,几乎是一面之缘。所以他们多数会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善良与丑恶表现给你。在这个阶段,我把我的眼睛和相机镜头当作纪录片的摄像头,观察着每个城市的脉搏。最近一个阶段,我对人文建筑产生了很大兴趣,游走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背包生涯还会进入新的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背包只是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加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创造的天堂里,换句话说,陶渊明的时代流行种竹子,而到了现代流行背包。当然不是说背包的都是竹林派,竹子人人可种,人人可观,只是我们种不出这位中华第一文人(林语堂评价)的水平。要想做个现代的种竹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吸引你,尤其是那些相对成功的人。在形式上我主张简朴自然的旅游方式,在内容上并不刻意追求什么,其目的在于让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达到一种内在平衡。


mkx 2005年4月整理(原文写于2001年)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0 收起 理由
悠悠 + 10 你太有才了!
wukong + 20 nothing, just recall a certain feeling
chubbycat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00: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0-9-2007 00:23:57 | 只看该作者
先抢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0-9-2007 11:50: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MKX在新加坡狮城论坛上很出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11:53:56 | 只看该作者
你在新加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0-9-2007 12:37:18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新加坡,不过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0-9-2007 12:44:22 | 只看该作者
very good! this give us another kaku.

bless y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13:0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0-9-2007 13:48:50 | 只看该作者
K哥真是乐此不疲哈

原帖由 kaku32 于 10-9-2007 12:09 发表


谈谈新加坡的工作机会把,我准备移民新加坡.

[ 本帖最后由 miceking 于 10-9-2007 12: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9-2007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aku32 于 10-9-2007 12:09 发表


谈谈新加坡的工作机会把,我准备移民新加坡.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

身未动,心已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14:04:40 | 只看该作者
多着呢,等拿到澳大利亚国籍,可能去新西兰拿永久回头签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0-9-2007 14:19:31 | 只看该作者
K哥上了吉尼斯纪录别忘了我们这帮fans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0-9-2007 14:3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youc 于 10-9-2007 11:37 发表
我在新加坡,不过我还真不知道这个人。


狮城论坛旅游板块的版猪,我的好几次旅行的目的地都是收了他的游记的影响,最近的一次就是看了他的《带我去月球,mount Kinabalu》,今年春节去了沙巴登顶4095m的神山。

另外,回Ka兄,新加坡移民政策很弹性,但基本上是向钱看,只要offer不错的employment pass holder 都不难拿到PR的,我就是EP 6个月的时候lodge application,8个月的时候让补了一次材料,9个月的时候就批了。一起来的同事PR三年的时候提了入籍申请,很快就批了。只是俺不屑于考虑这个弹丸之地,否则,从护照的实用性讲,澳洲护照并不间的比新加坡护照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14:34:20 | 只看该作者
我说工作机会,不是为了拿新加坡的护照而拿.

能否说一下工作机会? 电力设计方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0-9-2007 14:34:37 | 只看该作者
在新加坡怎么找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0-9-2007 21:38: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rislsj 于 10-9-2007 12:50 发表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新加坡。。。。

身未动,心已远。。。

最后这句听着熟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4-9-2007 17:5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ukong 于 10-9-2007 20:38 发表

最后这句听着熟悉啊



旅游卫视,让我们一起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5-9-2007 04:10:20 | 只看该作者
ka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3-9-2007 23:35:40 | 只看该作者

背包俱乐部

我在悉尼,这里有什么比较好的背包俱乐部吗,来了都没出去过,装备都留在国内了,无比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1-2-2025 18:17 , Processed in 0.027861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