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7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了这个中成药,眼睛从此就滋润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5-2023 19: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我们大家都知道肝开窍于目,只要眼睛有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肝上去,事实上五脏六腑对眼睛都有影响,尤其是我们总是容易忽略眼睛和肺的关系。

我们的眼睛,眼白的部分属于肺,当眼睛感到干涩,眼中有异物感,像进了小沙子,眼白偶尔有红血丝,现代医学叫干眼症,从中医的角度可以考虑肺阴虚。

这时候可以用到的一个中成药——养阴清肺丸。

养阴清肺丸: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出自清代医学家郑梅涧的《重楼玉钥》。

麦冬是滋阴润肺的主将,因为长得像麦子,大小也跟麦子接近,所以叫麦冬。不过我们现在用的麦冬个头普遍偏大,个头大,汁液饱满,这也就意味着它滋阴的效果会更好。

川贝母也是偏于滋润的一味药材,和同样滋润的麦冬比起来,川贝母还特别擅长止咳,合起来润肺、化痰、止咳。大家不要忘了,这个中成药是治肺的,而干咳是肺阴虚的常见症状之一,所以止咳也是它的一大功效,干咳少痰的情况下用的多一些。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加入川贝母了。

地黄在药方上统一指的是生地,生地凉润,有滋补的力量,而且是一味具有多面性的药材,所谓多面性就是说它不光补肾阴,对其他几个脏器,像心和肝,也能起到滋补作用。中医确实有不少滋阴的良药,相比之下,生地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反倒是它补肾的作用更胜一筹。

再看玄参,我们习惯讲玄肾色黑入肾,其实它是一味可升可降的药材。它去到体内以后有两条路线,一条往上走,入肺,一条往下走,入肾。所以玄参补的是肺阴和肾阴。

玄参和生地作为常用的滋阴补肾药,肾阴充足又能帮助补充肺阴,中医有一种说法叫“金水相生”,说的是肺和肾是金水相生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扶持的。

白芍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养阴,主要养肝阴,肝和肾之间也是可以相互扶持的。这真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啊,不得不感叹古人谴方用药之妙。

牡丹皮、薄荷清热,为什么把这两味药材放到后面讲呢,因为不能一上来就清热,清热的同时要兼顾滋阴,做好铺垫,因为这里的热不是实热,而是阴虚生出来的虚热。虚热除了会使眼白发红,还会进一步消耗肺阴,加重阴虚的症状,甚至有可能把阴炼化成痰,当阴和热结合到一起,痰这种东西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阴是好水,痰是受到污染的废水,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把热清理掉,滋阴的工作也不好进行,所以既要滋阴,又要清热,清热、滋阴二者缺一不可。

最后用甘草调和诸药。

当然也确实有一部分干眼症是肝肾阴虚引起的,该如何区分呢?

要看身体的其他部位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鼻子干、皮肤干、口干等等,如果有,基本就可以判断是肺阴虚。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而咽喉则是肺的门户。

本来我们大家还在治鼻子,治嘴巴,忙得焦头烂额,经中医这么一点拨,豁然开朗,原来一切的根源都是肺阴虚,只要滋阴润肺就好了。中医就是这样,善于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好比地上有一些散落的珠子,中医用了一根绳子把它们串了起来,其中的关系一下子就明了了。

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同时舌质红舌苔又少,那就要从滋补肝肾入手了,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有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3-5-2023 19:47: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六味地黄丸?

好像还有几种

中医是经过实践出来的,有其一定的道理

最好的明证就是,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中成药是日本生产的,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药材

没效谁要。都是偷中国的汉方药去生产的。



中国人自己倒是反中医中药最积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5-5-2023 04:5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5-11-2024 14:35 , Processed in 0.0300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