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春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书会友] 读书日记之张冠生读书录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4-11-2020 10:19:03 | 只看该作者

    2020.11.4

    《纸声远》  上篇
    《王云五:“真有过屠门而大嚼之概”》
    (《访英日记》  王云五著  商务印书馆  1944年7月重庆初版)

    1943年11月18日至1944年3月19日,王云五与王雪艇、杭立武、李维果、胡政之、温源宁六人一同访问英国,写下了《访英日记》。

    其浓墨重彩处,是沿途访书、选书、买书、谈书、读书、裁书、运书......的经历和感受。

    途中第一次大量买书,是在印度加尔各答逗留期间。

    抵达英国后,王云五出手更是厉害。但“由于战时纸张管制,许多书籍无法重版,整套之书极难访购齐全;战时新版书籍字体缩小,行格加密,天地头亦减短;同样大小之一面书,战时版较战前版所排字数平均约增百分之七十,与余自民国二十七年为商务印书馆创刊战时版每面字数平均可增百分之百者不谋而合。余两年以来,在渝无法购新刊之外国文书籍。今晨真有过屠门而大嚼之概”。

按:
    文中还提到《访英日记》中载剑桥大学本部图书馆,“中文部藏汉文书籍约六万册,中有元朝版本一种,稿本抄本颇多。其中最有参考价值者为1805年至1860年间中英交涉档案,计有百册左右,又收藏有太平天国所印之书颇多”。
    记王云五返程时为尽可能携带图书,将行李减负,分送自己的棉袍、皮鞋等物,甚至将书籍硬质布料封面裁去,或只裁出若干书亟须参考之一二章携带,可谓用尽浑身解数。到登机时发现乘客极少,又感懊悔。与我近年回国搬运书籍来澳颇有同感,只是来往去向相反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犹记心甘情愿与心甘抱怨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4-11-2020 16:27:11 | 只看该作者

    2020.11.4  阴而后雨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任鸿隽:“但求于实业学问一途稍有贡献”》
    (《任鸿隽陈衡哲家书》  商务印书馆  2007年7月第1版)

    1904年,任鸿隽十八岁,赶上科举考试末班车,又赶上新学教育。

    1907年,任鸿隽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该校有“革命党人大本营”之称。如今可见的任鸿隽最早书信,写于这一年。
  
    1909年,任鸿隽在留学日本期间参加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鸿隽报国心切,即登船回国——“乃抛弃一切书籍行李,挈小箱萧然上船,为归国投军之举,尤平生未有之乐事也”。

    在1912年2月5日家书中,任鸿隽告知其兄:“各省代表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
    仅一月后,于3月9日再修家书,已是告知“孙先生辞职”消息。此事使他对政治大感失望,告诉兄长“决计不复问政事......但求于实业学问一途稍有贡献,他非所志”。

    1912年底,到达美国。留美期间,做了一件影响中国科学界的大事。他和一些同窗好友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这是史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杂志。
    当时做的另一件大事,是和胡适联手充当留美学生文化革新运动的主将

按:
    初时热心政治,以为报国也。然书生本色,留美之后方显。幸有一悔而得新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一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5-11-2020 00:01:51 | 只看该作者

    2020.11.4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胡适的“不苟且”》

    胡适的宽厚能容是出了名的。他主张“宽容比自由还重要”,亦知亦行,一生如此。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守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立场,对欠缺证据的说法寸步不让,以维护心中的学术尊严。

    “不苟且”,是胡适对自己的一向要求。常见他说到这个话题。他给罗尔纲的信中说过:“文字不可轻作,太轻易了就流为‘滑’,流为‘苟且’。”在给王重民的信中也说:“一点一笔不放过,一丝一毫不潦草。举一例,立一证,下一结论,都不苟且。”

按:
    关于胡适的书,除他本人所著外,我喜欢读的唐德刚写的两本,即《胡适口述自传》及《胡适杂忆》。关于“不苟且”之事,唐德刚写有一次胡先生说梁启超因成名太早,知道自己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连个小纸条也不乱写。唐认为这便是胡先生的“夫子自道”。在《三分洋货.七分传统》里,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例,痛陈胡先生因为“不苟且”,以至一拖二十年未能完稿。盛名之下,格外爱惜羽毛,对后辈来说却是压力。就像写作,一开始就文笔成熟出类拔萃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在不断练习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即便第一篇就是佳作,要求篇篇精彩也依然很难。胡先生是宽容之人,据说也是极为通达之人,却让后辈深受如他一般之苦,何苦来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对,不凑合,不苟且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5-11-2020 13:46:15 | 只看该作者

    2020.11.5  墨尔本 雨后天晴

    《纸年轮》 一九一零年代 甲辑
    1916年  《袁世凯轶事续录》

    见到这本书,最先想到的是此前会有一本《袁世凯轶事录》,只是迄今无缘得见。版权页上署名为“编辑者野史氏”,这个名字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的一个笔名相同,也该是同一人吧。

    野史氏对袁的文字相当满意,收有其“祭李文忠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病逝,袁世凯接任。野史氏说:“项城亲为人祭之。文字殊不雅驯,然项城不肯请他人捉刀,以为非如此不足以表敬爱之忱也。”
  
    见过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的一幅题词,说的正是袁世凯。“中华民国初建,四方鼎沸,众派纷争,具有统一能力者,中外皆推项城。以其地位、经验与才量,可称为适当人物也”。也见过继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的一幅题词,赞袁世凯“进退成规矩,从容若龙虎,其气象足以安民,其精神足以立武”。

    这一类史料,目前可以越来越多地见到了。一个历史人物,有从更多角度和侧面记录、描述其生平、事功的文字,对如实了解、客观评价他,总是有益。

按:
    关于袁世凯称帝一事,当年自始至终都担任北洋总统府大礼官的黄开文晚年有文章写到:“洪宪一事,原非出于项城本意,卒以左右文武极力怂恿,成为事实。先是项城注意外国报纸,恒恐发言诋訾。逢迎之辈乃伪印日本《顺天时报》,每日进呈,证明赞成,以坚项城之意......盖宵小但知希荣固宠,以致项城身败名裂,洵为千载之遗恨。”
    此文中还提及袁氏之爱才若渴,勤勉,案无留牍。才干品德较之后继数位总统,只此事有遗憾,为之惋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不容青史尽成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5-11-2020 16:05:06 | 只看该作者

    2020.11.5

    《纸声远》  上篇
    《梁漱溟:“把我留在政府外边不好吗?”》
    (《梁漱溟日记》(上下卷)  梁漱溟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9月第1版)

    梁漱溟先生日记,起讫时间为1932——1981年,横跨半个世纪。

    从其一生事功对应的时间看,1932年,他在山东邹平,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在北京《村治月刊》出版《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一书。1981年,他写出《试论毛泽东晚年许多过错的根源》一文。

    1938年,是年1月,梁先生第一次访问延安,同毛泽东谈话持续一周有余,其中两次彻夜长谈。谈话主题,是改造中国社会的基本思路,问题绝大。

    他们谈政权,谈团结,谈时局......梁先生表示:“我总执持两句话:中国老社会有其特殊构造,与欧洲中古或近代社会均非同物。中国革命是从外而引发的,不是内部引发的,此其特殊性即由老社会之特殊构造来。”梁先生的基本意思是从国情出发,国情决定无须革命,更不该暴烈,改良是合适的建设途径。

按:
    当年毛泽东不同意梁先生看法,强调中国社会与问题之一般性,以暴力革命改造中国。此一理念,恐是造成建国后政治运动频发之源。今日中国问题多矣,海外亦有不少精英对国内政治改革绝望以至直陈革命之必要。引梁先生初访延安时的话作结:“我是要求社会改造的人,我始终同情共产党改造社会的精神。但我又深深反对共产党不了解中国社会,拿外国办法到中国来用。我认定北伐后,老社会已崩溃,只须理清头绪来建设新社会,没有再事暴动破坏的必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厘清头绪的时间成本太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6-11-2020 10:21:45 | 只看该作者

    2020.11.6  阴天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张学良:“我的事情只到三十六岁”》
    (《张学良与赵一荻的清泉幽禁岁月  1946——1960》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1年6月第1版)

    书中,有两幅相邻的照片。一幅是张学良在窗前读书,另一幅是赵一荻在用缝纫机缝制衣物。清净,安静,传递着二人日常家居的信息。

    这段时间里的记事簿、日记、信函、口述、照片......成为后人研究张学良的珍贵资料。

   每年元旦,张学良都会启用一个新日记本,写上当年的读书计划,一本本读来。

    张学良的一生,在其三十六岁之后,还大有可说。

按:
    标题是张学良口述,本文结语是张冠生所说。张学良后半生之所以得度悠长岁月,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三:一是赵一荻的陪伴;二是基督教的信仰;三是读书的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哇,书单列好,一本一本读来,多么幸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6-11-2020 10:56:53 | 只看该作者

    2020.11.6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宋云彬的爽直》

    1949年9月21日是第一次全体大会。他写道:“讲演词以宋庆龄的最为生辣,毫无八股气,可惜她不会说国语,用一口道地上海话念出来,就没有劲了。陈毅的最简单,也很得体。黄炎培的发言,既不庄严,又不生动,令人生厌。程潜之讲词文句不通,意思也平常,应考末一名矣。”

    9月24日,仍为全体会议。在22位发言者中,宋云彬评价说:“陈嘉庚平时颇善讲话(虽然说的是土话,必须翻译),今天照发言稿一个字一个字念,像过去私塾先生念书,听起来颇有滑稽之感。梅兰芳善唱戏,但上台读演讲词可不成。张难先发言不落窠臼......生面别开,毫无八股气息,博得全场掌声。许德珩之发言稿文字不通,念出来当然也不通,俨然以学者身份登台发言,殊令人齿冷也。救国会之发言稿,本无精彩,开头又经沈志远加上一段‘人民八股’,更觉无聊。”

按:
    如此耿直月旦人物,生猛,生动,颇少见。此篇可与前述《纸声远》宋云彬篇互为参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耿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7-11-2020 22:29:10 | 只看该作者

    2020.11.7  墨尔本 晴

    《纸年轮》 一九一零年代 甲辑
    1917年  《共和女界新尺牍》

    “女界”这个词,现在不大见得到了,连《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都未收。清末民初那段时间,中国媒体上常说这个话题。1903年,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了一本《女界钟》,倡导男女平等,主张婚姻自由,敦促妇女教育,呼吁妇女参政,产生了震动性的社会影响。《共和女界新尺牍》这样的书,应该就是响应妇女教育的人士之作。

    初读其文字,以为是作者模拟编写。读到“女士参政同盟会代表”贺章太炎、汤国黎结婚书,又觉得像是对成品的选编实录。如是,则该书不仅有模本的使用参考之用,更有史料价值。

按:
    中国近代鼓吹女权的第一本著作:《女界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为一时名句也。若非关心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确实“女界”一词颇新鲜。天地间有几界也?仙界,鬼界,妖界,人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又涨知识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7-11-2020 23:03:22 | 只看该作者
    2020.11.7

    《纸声远》  上篇
    《丰子恺:“人是到处寻苦之动物”》
    (《子恺日记》  丰子恺著  海豚出版社  2013年9月第1版)

    丰子恺本来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人赠予“皮脊金边”日记本后,他不想辜负了精美纸册,“勉强为之,不旬日而中辍,诸册皆残废”。

    说起辍笔原因,丰子恺道:“盖故国闲居,生活平淡悠逸,既无可记,亦懒于握笔。勉强为之,则虎头而蛇尾也。”
   
    1937年,日寇入侵丰子恺家乡,炸毁其缘缘堂,逼迫丰子恺家族十数人背井离乡,流徙辗转,历时半年,从浙江桐乡走到广西两江。

    流亡路上,不再是“平淡悠逸”的日子。国恨家仇,担惊受怕,舟车劳顿,千里艰辛,在在都沉心头。半年里,丰子恺抽空记录经历、见闻、感受,由此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并将这些经历变为《辞缘缘堂》《桐庐负暄》《萍乡闻耗》《汉口庆捷》《桂林讲学》。

    其《忆儿时》一文,说过早年经历、一生不忘的三件事。一是养蚕。二是吃蟹。三是钓鱼。“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是我永远忏悔。”

按:
    写日记的习惯在我处的时代极少见,女同学偶有所为,也不过少女心事之类而已。大学之后不曾听闻有此,也许因为和平年代平淡悠逸之故吧。今年疫情,日记体又有了些动静,譬如“武汉日记”。墨尔本封城时间久矣,我也想过写点值得记念的事。但每日宅家,却依然甚觉安闲,于是将解封时,开始此篇读书日记。

    我的黄金时代,以友人所怀念,当是初高中时代吧。那时候我们有很多在一起的时间,慢节奏,友情慢慢累积,爱情如一道闪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那首歌,爱情就象龙卷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8-11-2020 20:4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8-11-2020 22:03 编辑

    2020.11.8  蓝天万里无云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陈布雷:一日写下十封遗书》
    (《陈布雷集》  东方出版社  2011年第1版)

    陈布雷有多种身份,报人、政要、文胆、名流等,本色当是文人。或说,作文人看,更近其真。目前能读到的陈布雷公务书信,写给政界中人的,多是短札,数行打住;写给学者、教师等人的,篇幅往往就长了起来。

    1948年尾,陈布雷在“严重之脑病”中决意了却余生,以免“偷生尸位”。11月12日当天,他一气写出十封遗书,向上峰恳求“谅恕”,对同人交代工作,向好友珍重道别,对家人嘱咐后事......

    尤其是给蒋、金两位秘书的信,事分十项,公事皮包、铁箱、外交文件、存款簿、支票簿、新沙发、单背椅、新皮箱......分别交代处理办法,包括“为数不多”的存款以何数分送何人,一一吩咐。其从容,其安详,过去仅在傅雷夫妇作别人世那封书信中见过。皆绝唱,是双壁。

按:
    文中提到傅雷夫妇遗书,犹记得信中装了火葬费,写到“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临行,在地板上铺了一席被子,只为避免惊扰。陈布雷自决时在1948年尾,国民党大势已去。陈布雷之女陈琏为中共党员,她的丈夫是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袁永熙,两人是西南联大同学。傅雷夫妇自尽时在1966年,“文革”初始。据悉,文革初期,仅北大一校,自杀身亡的教授计有24名。1967年,陈琏跳楼自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被泼污水的日子太难熬,有书读或许会好一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8-11-2020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2020.11.8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闻一多的书桌》

    闻先生这样写他的书桌:“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上怨声沸腾,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它的背;信件忙叫道弯痛了它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它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它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它的腿......”

    黄裳《故人书简》中,有一段吴晗回忆闻一多的话:“有一天,是傍晚吧,在我住房前面,两个小杌子,两杯茶,两支烟,谈了许多事之后,你喟然说,太空虚了,成天吐出来,却没有新东西补进来。要好好念书了;天可怜一年两年后,民主实现,政治走上轨道吧,只要有一天,我们立刻回书房,好好读十年书,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所受的教育。”

按:
    曾读到过一句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闻一多也曾和朋友说:“以前我们知识分子都多少带着洁癖,不过问政治;现在却是政治逼着我们不得不过问它了。”以前我也认为生在和平年代,何其有幸,有一间书房,一张书桌,足以。疫情一年,经济问题在上月书会活动中提出来了,而政治,近几日美国大选新闻随处可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9-11-2020 19:09:37 | 只看该作者

    2020.11.9  墨尔本 热

    《纸年轮》 一九一零年代 甲辑
    1918年  《新修身》

    辛亥革命前,我国初等小学堂就设有修身、读经讲经等功课。进入民国元年,废止了读经讲经,修身课得保留,但换了课本。是年6月,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了标明“共和国教科书”的《新修身》(全八册)。

    手边这本书,是其初版第六册在1918年3月的印本。
    该册编纂者“武进沈颐、杭县戴克敦”、校订者“长乐高凤谦”,都是当时很有成就的出版大家。
    名家汇聚,心意拳拳,于是孩子们读到了新时代的《新修身》。以第六册为例,由初小三年级学生春季使用的这个课本,共分十八课,分别以“技能、苦学、自治、责己、不妄取、择友、友谊、睦邻、隐恶、宽容、忠勤、仁勇、公益、合群、仁慈、爱国(一)、爱国(二)、爱同胞”为课程名称。

    在他们笔下,每课课文不出百字,内容有古今中外,文字浅显易懂,且多讲故事,少说道理,润物无声,自然会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为讲求效果,《新修身》的编者还为这门课的老师准备有配套的“教授法”,说明该课“所言事实以家庭教育为主,兼及社会,皆日常习见习闻者,取材颇适合儿童心理。书中间涉及女子事,尤便男女共校之用”,并提示教师“可以随宜活用,所设发问语式亦均斟酌得宜”。那时的小学教师,能享受到高梦旦这等人物的直接服务,实在有福。

按:
     在我读书的时代,修身课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从小学到大学,上过多少课程,记住多少道理和人物呢?似乎几乎全还给老师了。书屋近来教育帖,行者、安娜有不同经验和高见。不知看了这篇会有何感想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民国教育出大师,当前教育毁大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9-11-2020 20:25:12 | 只看该作者

    2020.11.9

    《纸声远》  上篇
    《郑天挺:斯人不出,如苍生何?》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上下册)  郑天挺著  中华书局  2018年1月第1版)

    国难当头,一介书生,辞别古都,慷慨南渡,“经过长沙临大五个月共赴国难的考验和三千五百里步行入滇的艰苦卓绝”,是为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烽火中讲学、授课、写作,已近全力,何况还须挺身执掌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总务,协调百端,兼顾巨细。该是怎样一个人,才能得冯友兰、杨振声、查良钊、黄钰生、施嘉炀联署劝进手札?
    这页手札,字未及五十,以“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作结,其“廓然大公”之气象,是印证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一个珍贵样本。

    2017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作头版专题报道,纪念西南联大八十周年,说:办学八年,被惦记八十年
    被惦记如此长久的该校,总务长就是这么一位学者。他为大局勉为其难就任时,说好任期约半年,实际上一直撑持到联大结束、三笑复员。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书说:“在西南联大,除三位常委为专职外,总务长、教务长、训导长、各学院院长、各系主任均由教授兼任,兼职不增薪,课程与一般教授相同。”
    这就是说,郑天挺没有因为担任总务长而多一份收入,也没有减少一点课程教学工作量。

按: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皇皇两册共86万字,前年出版时书友提及,我还没有收入书房中,不过一直在书单上。我对西南联大也有某种情结,来墨后买的第一本繁体书即是托台湾同事所购《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大学时曾想效仿徒步团从长沙走到昆明,不知此生能实现此愿与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哇,徒步的朝圣之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0-11-2020 08:2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11-11-2020 08:17 编辑

    2020.11.10  晴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曾琦:“理想的少年中国”》
    (《曾琦先生文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年11月第1版)

    曾琦天赋异禀,四岁就开始读书。他非常喜欢读王船山、顾亭林、黄梨洲等人的著述,渐生经世致用志向。
    1915年,曾琦北上京城,向章太炎、梁启超等请教,学业大进。
    1916年,他东渡日本,在中央大学研究宪法及行政法,同时致力于国学,“读竟曾文正公全集,深服膺阳明学说”。是年梁启超受命于段祺瑞内阁,出任财政总长一职。曾琦遂作《致梁启超书》,文末云:“不能救国而反与他人同蒙卖国之名,前途痴梦,亦可醒矣”。

    1920年4月28日,曾琦从法国写信给少年中国学会评议部,谈吸收会员过程中注意纠正偏向的想法。他说:“凡能了解本会精神,而从事于实际运动,如昔人所谓‘有血性而无俗气,少大言而多条理’之士,似不当以其朴质无文而少之。”

    就“重公德不重私德”、“为目的不问手段”两种“谬说”直陈己见,剖肝沥胆,意在告诫会内同志,避免像“从前那班污烂政客做出许多寡廉鲜耻的事”。

按:
    曾琦人生一大事功是参与创建中国青年党,被视为“国家主义派”,先后反对国共两党。1948年,位列新华社公布43名国名党战犯第42名,而第43名,是张君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期待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10-11-2020 21:30:48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0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童第周:荒地里的科学实验》

    1941年冬,童第周到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任教,并在中央研究院心理学研究所兼职。战乱中,研究条件严重匮乏,同济的实验室里甚至没有一架起码的显微镜。

    童第周对遗传研究的国际进展动态了然于胸,并落实在鱼类核移植的具体项目上,因此成为国际研究鱼类克隆技术的第一人。

    遗憾的是,由于“文革”内乱,童第周的贡献没能及时披露于国际学界

按:
    近代知识分子的经历,我特别关心两个时间点:一是1949年时去往何方;二是有没有度过1976年。童第周1949年时克服阻力回国,1979年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脏病倒在讲台上。百科词条上,1961——1976年的经历是:空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所以再高的成就不过就是一张纸的长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11-11-2020 18:12:26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1  墨尔本 大风而后雨

    《纸年轮》 一九一零年代 甲辑
    1919年  《短篇小说》

    当年美国《展望杂志》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他去看当选理由,读到责己照片下面的一段颂词,不禁失笑。原来,当选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胡适说,这样一项荣誉,没有任何人可以担当得起,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曾经替任何国家“发明”过一种语言。但是胡适承认,他是一个被迫走上对中国语文进行激进改革的人,主张用活的通俗语言去代替(半死的)文言作为教学工具和文学媒介,并身体力行,为此做出具体尝试。

    1919年出版的胡适译《短篇小说》第一集,或可作为其尝试汉语改革的一个标本。
    该书共收十一篇小说和一篇论文。其中,用文言翻译的小说有三篇,其余是白话。论文的语言也是白话。
    胡适遗憾自己不能创作,无力做出示范,于是介绍外国名家的名著,如都德的《最后一课》
莫泊桑的《梅吕哀》、契诃夫的《一件美术品》、高尔基的《他的情人》,等等,另外加上论文来作解说。

按:
    在书屋曾和欧阳君讨论过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胡适当年力主白话文改革,扭转文言使用的惯性,激进无可厚非乃至被迫必须如此。近年读吴兴华,对其所实践的经由文言缓慢走向白话的语言探索深有同感。我想胡适先生如不是处于被迫的历史节点,也会同意这样的渐进改革之路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深有同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11-11-2020 19:5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13-11-2020 08:27 编辑

     2020.11.11

    《纸声远》  上篇
    《潘光旦:“志于教读并将老于教读”》
    (《潘光旦日记》  潘乃穆、潘乃和编  群言出版社  2014年12月第1版)

    捧读先生日记,想看到他对未来社会的寄托。
    临近终卷,有1965年12月13日记述的“四清”运动见闻。潘先生说:“‘四清’而至于街道之每一户,工作真深入腠理及各个细胞矣,从此,将见风移俗易,蔚成崭新之人我关系,为未来之共产主义社会打些初步基础,千里中之跬步,始于此矣。”
    切近理解潘先生这段文字,由此扩展到同辈学者这类文字,体察其中心情,追索心情来处,是懂得当下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状态的大课题,绕不过去。可惜,史料虽丰,研究甚少

    最早一篇,写于1937年9月16日,记录下卢沟桥事变后其亲历之乱象。
    9月26日,潘先生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刚到车站,便在托运行李时目睹了同胞自乱——“员司有意留难,借此敲诈,旅客不从后门入贿,彼即不由前门出票。”另有“脚夫亦乘机聚敛”,不一而足。
    潘先生望天长叹——“国难至此,尚有人如此趁火打劫,真可谓别有心肝。中国若亡,必亡于此等所在,而不亡于武力之不如人。

    1949年10月6日,他写日记说:“新政府成立,索人甚亟,同座试各言其志,至余,余谓志于教读并将老于教读矣,它则力有未逮。”
    置身事外,故能冷眼旁观,于政治风云中身心皆定,实录本末。

按:
    大学时读到潘先生,印象较深的一句话大约是:青年人实不宜参加任何党派。这也是我从那时起就秉持的理念之一。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志于教读”的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在“四清”运动中写下希望的先生,却在不到两年之后,在文革中因病不能治疗,死于学生费孝通怀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按最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12-11-2020 21:50:57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2  晴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左舜生:“不赞成则作堂堂正正之反对”》
    (《春风燕子楼——左舜生文史札记》  学林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左舜生先生晚年演论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6年5月第1版 )
   
    从政治理念讲,左舜生并不认同共产主义学说,一度与国民党合作密切。但出于正义感,他对共产党肯做客观评价。
    1945年夏,为尽力促成国共和谈,左舜生和黄炎培、傅斯年、章伯钧、褚福成、冷御秋等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会见中共高层领导。返回重庆后,黄炎培写了《延安归来》,左舜生也发表了公考言论。他说——
    “我回到重庆以后,曾经把我五天在延安的一切见见闻闻都向朋友们谈了,我尤其强调两点:第一,他们军人的素质要比文人来得好,依于组织的力量,军人可能接受文人的领导,决不是假的;第二,他们的党员和公务员的生活,相当的和老百姓接近,因此他们没有脱离群众......也是当时当地中共所表现的事实。就到今天,我也还是相信:军人万能,不仅不会有所谓自由民主,压根儿也不会有所谓政治;从事党、政工作的人员,如果不能结束奢侈和浪漫的生活,中国更不会有实现清明政治的可能。
    这段话是说给共产党人听的,也是说给国民党人听的。

按:
   那段话,是说给执政党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已经不奢侈不浪漫了,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13-11-2020 16:08:39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3  墨尔本晴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李方桂的语言天才》

    作为一位语言学家,李方桂一生学了多少种语言,未见到完全统计。从《李方桂先生口述历史》可知,他读中学时学了英语,读清华大学时学了拉丁语和德语。读密执安大学时,由英语、法语扩展到整个日耳曼族语言......
    李方桂特意强调:“在那些年代——1924年......语言学并不是今天的语言学......选择了那个领域,我的学习就是研读不同语言的各种经典作品。

    1983年,李方桂再次回到中国大陆进行学术交流。他和夫人回到了他们早年生活的大甜水井胡同旧居。从照片上看,空旷的院落里,李方桂和夫人一前一后,表情复杂,惊愕、失落、无奈,甚至有几丝仓皇......他们背后,房檐下悬挂着“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大字标语,“文革”遗绪未尽。那正是北京城开始大肆拆除四合院和胡同的时日

按:
    1949年时,李方桂本想回国,因时局动荡滞留于美,直至1978年方回国访友。想当年,如李方桂一样无法归国的学者何其不幸,今日回顾,又为他们的不归感到万分幸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深有同感!不归反而是种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14-11-2020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4  墨尔本 晴

    《纸年轮》 一九二零年代 乙辑
    1920年  《亚里斯多德》

    张君励把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作为“第一丰富之矿穴”,表示自己若无缘接触这座富矿,连学业上的少许进步都不可能。张东荪则认为,有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世间才有了伦理学这门学问。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又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这古希腊三贤一传再传,对道德、伦理问题的钟情始终如一。传承当中,苏格拉底精短、智慧、不拘一格的对话,一变而为柏拉图大段、敏锐、正襟危坐的对话,再变而成亚里士多德长篇、谨严、条分缕析的著述,学问慢慢成了系统,有了格局,却渐渐少了活泼,失了天趣。

按:
    “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Socrates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14-11-2020 21:21:34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4

    《纸声远》  上篇
    《浦江清:“恐仍须西去”》
    (《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  浦江清著  三联书店  1999年11月第1版)

    浦江清《清华园日记》分上下篇,《西行日记》隔在中间,构成一位名教授“南渡北归”史。这段个人史的背景,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烽火中维系民族文化命脉的非凡经历。

    如今,上海到昆明的高铁路程,不过半天时间。当年,浦江清为了回西南联大续约、就职,在病情、险情、匪情、燹情中,以文弱之躯体,涉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千方百计,走了将近半年。

    家有叮咛,途有接济,己有夙愿,人有襄助,同仁感召,学子期待,国难方殷,其心益韧。浦江清终于完成西行,重返西南联大讲坛。

按:
    当年,如浦江清一样,辗转奔赴西南联大的学者,学生,留下多少故事呢?记得有个吴姓学生全程写了日记。闻一多,曾昭抡几个教授带队步行。虽在危难烽火中,却使后来者读来听来皆热血沸腾。高中时代最喜欢的现代诗是穆旦的《赞美》: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15-11-2020 09:11:14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5  晴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胡适:“时时要替别人想想”》
    (《胡适家书》  金城出版社  2013年8月第1版)

    1929年,胡适长子胡祖望十岁,将离家求学,远赴苏州。胡适觉得这是儿子独立做人的第一站,写信嘱咐说:“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么样才可以同别人合得来......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能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与人相处,巨细百端,胡适独挑出“替别人想想”作交代,应是护根办法。一个孩子,从十岁上就能学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然不用为他的人品及是否合群担忧。

按:
    推己及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时见今日社会现象,“啃老族”,“巨婴族”,不一而足。即便社交媒体中,与人争论毫无底线、逞一语之快者何以计数?较之十岁小儿竟不如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确实知易行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15-11-2020 10:08:40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5  墨尔本晴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葛传椝:为原版牛津英语词典挑错》

    当年,英格兰人H.W.Fowler(1858——1933)主编的《简明牛津英语词典》(King's English)传到中国大陆,葛传椝细读之下,挑出了其中几十处错误。他致信H.W.Fowler,逐一指出。

    葛传椝是电报局和印书馆学徒出身,全凭自学,居然学到能为牛津英语词典作者挑错的境界,实在难能可贵。

    “文革”中造反派掌权时,工人阶级宣传队进驻学校,管理和改造知识分子。他们要掌握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动向”,就千方百计诱导葛传椝和他的同事们提出问题。葛传椝实在受不了工宣队员“钓鱼”性质的语言骚扰,终于提出了典型的葛氏问题——“帝修反若用英语代词指代,该用it还是they?”一语既出,众人开心。

    葛传椝先生1992年去世。这么有趣的人曾经很多,走一个少一个,如今难得一闻了。

按:
    自学成才甚至成为名家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似有不少,能想起来的如钱穆、梁漱溟、沈从文、金克木、华罗庚。当代名人中自学英语有成的,记得的一个是,香港黎智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葛传椝确实太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16-11-2020 20:06:39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6  墨尔本 晴

    《纸年轮》 一九二零年代 乙辑
    1921年  《清代学术概论》

按:
    参考前述《晴耕雨读》中《梁启超痛责学界》,大多相同,不再赘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16-11-2020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6

    《纸声远》  上篇
    《徐铸成:“今后不写日记矣”》
    (《徐铸成日记》  徐铸成著,徐时霖整理  三联书店  2013年5月第1版)

    一篇日记,容量伸缩天地极大。可记一日行思,可录一年要略,可见一生转折。徐铸成先生的1947年元旦日记,属于后者。
    这天,徐先生写道:“目前我是在领导一个事业的创造,《文汇报》,无疑在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试验,她是唯一的民间报,过去一年来,曾遭受很大的困难,但在国内外,特别在文化阶层已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她还没有坚强巩固,我的责任很大。去年一年中,国家由抗战胜利,而展开争民主的斗争,内战打了一年,民生已濒绝境。我在这一年中,由彷徨而趋于凝定。退出《大公报》,主持《文汇报》,这在我的生命史上,是一个极大的转变。在个人说,这事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国家说,需要这个民间报坚韧努力,守住岗位,发挥其威力。”
    他把这天日记作为“今后数十年日记之开始”,更“希望民国三十六年为我新生命之开始”。

    事实上,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中国,第三方面的力量是存在的,即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国共两党之外政治力量的联合存在。
    1947年10月末,国民政府强令民盟总部解散,导致第三方面、第三条路线失却存在条件。本来站在国共之间发挥作用的知识分子政治集团,宣布放弃中间路线,和中共合作,反对独裁统治。

    1966年,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年份。徐先生的当年日记,始于1月18日,终于8月17日。除了少数几天空白,基本贯穿下来。
    期间,正是“文革”酝酿、决策、点火、发动初期。
    6月22日晚,徐先生闻讯,和他同住枕流公寓的吴朴畏惧“文革”而自杀。8月2日晨,也住枕流公寓的叶以群跳楼自杀,且被说是“顽抗可耻行为”。
    当天日记最后一句,徐先生沉痛写道:“今后不写日记矣。”

按:
    日记开始及结束之对比,令人唏嘘。吴朴,西泠印社成员。叶以群,曾任左联组织部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西泠印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17-11-2020 22:23:05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7  墨尔本  晴

    《锦书来》  上辑  把我的心地澄清
    《雷震:“希望我的孩子多多读书”》
    (《雷震家书》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  2003年9月第1版)

    1949年初,上海。储安平创办的《观察》杂志被封门不久,雷震与胡适、王世杰、傅斯年等聚议一堂,拟创办《自由中国》,倡导自由民主,挽救世道人心。此举正赶上时局巨变,是年十月,创刊地点由上海改到台湾,雷震为社长,胡适挂名“发行人”,创刊号当月出版。

    其时,蒋介石反思国民党败绩,宣示政治改革决心,正需媒体跟进,《自由中国》遂得台湾地区领导层鼓励。其后,该刊及雷震命运急转直下,先是因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触怒当局,更因主张宪政民主、批评“党化教育”和威权统治而遭受全面打压,最终因挑战当局主导政策、筹组反对党而引发“雷案”,被蒋介石抓下大狱,一关十年。

    家人,日日牵挂;书籍,时时阅读;经历,刻刻回忆——据说,《雷震回忆录》手稿有四百万字,可谓十年锥心,正果终成。

    1970年7月,雷震即将出狱,重获自由。一日,狱方约他到办公室谈话,同时派人搜查他的房间,将其回忆录文稿全部搜走。1988年,台湾政坛有平反风潮,雷家即成立雷案平反后援会。有人追寻《雷震回忆录》手稿,却被当局告知“军方焚毁”,留下滔天之谜。

按:
    近年看聂华苓纪录片,对以前从《读者》之类杂志上读到的雷震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自由中国》参与之学者作者之众,可谓惊人。我书房中有其书的就有:胡适,傅斯年,周策纵,唐德刚,林海音,夏济安,梁实秋,琦君,余光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焚毁自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18-11-2020 21:26:47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8  墨尔本晴

    《晴耕雨读》上辑  诗书丧,犹有舌
    《陈望道:<共产党宣言>全译第一人》

    一师风潮后,陈望道离开杭州,回到家乡义务,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此系上海《星期评论》杂志社所约。该刊由国民党于1919年6月创办,有社会主义和改革倾向,主事者有戴季陶、李汉俊、沈玄庐。
    陈望道在旧居院落一侧的一间柴屋中开始译事。据说他依据的有英文、日文两种版本。其中,英文版是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出的,日文版由戴季陶提供,是他从日本买回。向戴季陶推荐陈望道的人,是邵力子。

按:
    共产党成立之前,由国民党创办的刊物约稿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早年国共两党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柴屋译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19-11-2020 09:56:05 | 只看该作者

    2020.11.19  墨尔本 晴,花粉预报极高

    《纸年轮》 一九二零年代 乙辑
    1922年  《中国地理沿革图》

    广西藤县苏甲荣曾求知北京大学,地理学兴趣浓厚,并被触动灵机,在历史地理领域躬耕不辍,终成正果。1922年出版的“洋装金字”版《中国地理沿革图》,即其代表性著述之一。
    该书一大看点,是“上起禹贡下迄民国”的中国历史版图变迁,从禹贡九州到民国分道,刚好百图。图中穿插文字,并有时局介绍,格局观察,变局分析,大局判断,无不精心安排,以致内行评者有“十万卷之古史昭于此一卷精图”的赞语。
   
    苏甲荣另有众多图著出版,如1926年《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图》,1930年《各国在华交通侵略图》,1931年《日本侵略我东北地图》,1937年《中华省市地方新图》,1940年《最新远东大地图》,等等。其中《中华省市地方新图》在第四图专设“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在东沙、西沙、南沙诸群岛都清楚注明“属中国”。

按:
    大一时从图书馆借书最早的几本之一,便是《中国历史地图集》。苏氏这本1922年出版的著作竟是第一次知道,惭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历史地图,稀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19-11-2020 17:1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浅 于 26-11-2020 11:27 编辑

    2020.11.19

    《纸声远》  上篇
    《夏济安:“干脆死了这条心吧!”》
    (《夏济安日记》  夏济安著,夏志清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1版)

    夏济安的日记,始于其大学读书时期。
    夏济安对国事的关注,其日记多有记录。
    1946年1月14日,他写日记说:“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国共双方下令停止冲突,一般人很乐观,我很悲观。......中国自己不争气,国事要叫美国来解决,美国情愿看见中国不战而被瓜分,不愿看见中国内战而得统一,我们亦没有法想。但是国共间的和平相处是不会长的,随时可以破裂,以后再打,共产党得休养生息之后,战争规模将比现在打下去要大得多。”
    一介书生,关注国事,不难;作出判断,不易。作判断不一,判得高明、断得准确,尤其不易。

    《夏济安日记》中,李彦很少出场,却是“两本日记的女主角”。
    单相思的夏济安,为女主角神魂颠倒,却不敢表白,只能写进日记。
    似乎,在一热一冷、一趋一避、一迎一拒的矛盾纠结中,他已找到一种不情愿又不得已、不爆发也不冷却、不够宁静也不太冲突的心理秩序。
    1965年2月23日,夏济安去世,享年四十九岁。3月1日,夏志清带回的哥哥遗物中,有其写于1946年1月1日至9月29日的两本日记。
    其中,3月3日日记页面上,贴有一张单子。填写者是李彦。
    夏志清说:“济安把这张小纸贴在日记上,因为这是他仅有的李彦亲笔手迹。”

按:
    今年的读书,对我而言影响最大的应是五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简体版是去年开始读的,繁体版历经波折,在墨城解禁5公里限制时取到。书信是日记的延续,从1947年,至1965年夏济安过世。日记中的两点是不变的,尤其是夏济安去美之前。对国事判断精准,对爱情一往情深,一介书生,读之令人感动。夏济安逃过了战乱和“运动”,选择治学一生,无论身在昆明、香港、台湾,是其理智之幸。却一直困于暗恋之中,用情深致,每每伤怀,最后因不能接受感情打击而突发脑溢血以致殒命,是其情感之悲。读其遗作,为其惋惜。这样的人,这世间是少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2020 10:09:09 | 只看该作者
赞, 稳扎稳打, 喜欢读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annahw + 50 年版现身啊
春浅 + 100 向年版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6-11-2024 09:22 , Processed in 0.086906 second(s), 7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