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781|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悉尼恐袭 到底谁杀死了人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12-2014 09:3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hubbycat 于 16-12-2014 15:40 编辑

悉尼恐袭 到底谁杀死了人质
http://www.creaders.net  2014-12-16 14:37:09  东方日报  [0条评论,查看/发表评论]

  澳洲悉尼马丁广场的瑞士莲朱古力咖啡店外昨日一片花海,市民纷纷前来为人质事件遇难者致哀。警方证实事件中共有十七人被回教极端分子莫尼斯持枪挟持咖啡店内,期间咖啡店经理试图抢枪反遭杀害,迫使警方强攻流血收场,造成三死六伤,死者包括枪手、经理及另一名人质。由于警方与枪手曾激烈交火,当局称有待验尸确认是否有人质遭流弹误杀,并强调当时若不行动,或有更多人死伤。

  澳洲第七频道记者里森,昨在事发现场对面大厦,与警方狙击手通宵直击现场情况。他忆述称,凌晨两时许,五十岁枪手莫尼斯在咖啡店内显得焦躁,将其中一组人质从咖啡店的一边迁移到另一边,表现得不知所措。数分钟后,另一组为数七人的人质,趁枪手不为意时逃出咖啡店。此时店内传出枪声,狙击手即透过对讲机向同袍通报:「二号窗口,一名人质倒下。」数秒后,在店外戒备的约十三名武装警员攻入店内。

  逼四女拍片转述诉求

  消息指,咖啡店经理约翰逊于凌晨时分,试图趁枪手瞌睡时抢枪,在搏斗中被枪杀,其他人质趁机逃走,触发警方与枪手驳火。警员先向咖啡店投掷曳光弹作掩护,其后兵分两路,循咖啡店左右门口攻入。现场情况混乱,只看到店内传出火光及爆炸产生的浓烟,并听到长达三十四秒枪声。约半小时后,警方陆续抬出受伤人质,部分人要即场急救,除莫尼斯被杀,一男一女人质亦证实死亡,另外五名人质及一名警员受伤。

  莫尼斯于周一早上闯入咖啡店,挟持店内顾客及员工,其后与警方对峙十七个小时。十九岁生还人质霍夫曼被挟持时致电澳洲《每日电讯报》,形容枪手当日下午得知首五名人质逃走时情绪激动,一度用霰弹枪指向余下人质的头,威胁谁逃走就杀谁;另四名女人质则被迫拍片,转达枪手三大诉求,包括给他一面伊斯兰国旗帜、让他跟总理艾博特对话,以及通知他的兄弟,不要引爆炸弹。而在生还人质中还包括一名华裔女子Fiona Ma,最近刚才中学毕业。

  民众献花悼念遇难者

  澳洲警方不肯透露双方驳火详情,并表示搜查后未发现爆炸装置,会向获救人质了解枪手的动机。大批官员及民众到马丁广场献花,悼念遇难人质,政府机构下半旗,全国弥漫一片愁绪。市民哈里斯献花时说:「澳洲以前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发生了,真让人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7-12-2014 10:19:13 | 只看该作者

当局称有待验尸确认是否有人质遭流弹误杀

我觉得有些人就会说点没用的话

警察不这么做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总强调警察误伤了民众,以后遇到这种事警察就更不敢做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空山鸟语 + 50 我很赞同!
Serin + 50 我很赞同!
艾瑞克 + 50 我很赞同!
winsterli + 50 赞同!误伤乃常事,强于不作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7-12-2014 10:45:52 | 只看该作者
W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7-12-2014 10:57:34 | 只看该作者
我爱猫眯 发表于 17-12-2014 11:19
我觉得有些人就会说点没用的话

警察不这么做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我昨晚看了视频,SWAT貌似不靠谱,扔了至少3个闪光雷,灯也不关就端着M4进去了。仔细想想,澳洲这种事情少,SWAT或许也没啥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7-12-2014 11:02:38 | 只看该作者
我爱猫眯 发表于 17-12-2014 11:19
我觉得有些人就会说点没用的话

警察不这么做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这样做对逝者和家属不公平,民众也需要一个交待,就算最后被判误伤不等于下次不敢作为,这不是不讲理的天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7-12-2014 12:04:25 | 只看该作者
jc2602 发表于 17-12-2014 10:02
这样做对逝者和家属不公平,民众也需要一个交待,就算最后被判误伤不等于下次不敢作为,这不是不讲理的天 ...

交待当然会有,但是话又说回来,最终无论是什么样的交待,总会有一些傻逼跳出来指责。

btw,天朝也没有那么不讲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insterli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17-12-2014 12:11: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7-12-2014 11:57
我昨晚看了视频,SWAT貌似不靠谱,扔了至少3个闪光雷,灯也不关就端着M4进去了。仔细想想,澳洲这种事情 ...

我也看了个新闻视频(和你说的那个貌似是同一个),觉得不够专业,但也有人说,镜头拍到的只是佯攻部队,并非主力,基于担心匪徒能通过电视和微博看到现场直播的缘故,主力隐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7-12-2014 13:12:14 | 只看该作者
winsterli 发表于 17-12-2014 13:11
我也看了个新闻视频(和你说的那个貌似是同一个),觉得不够专业,但也有人说,镜头拍到的只是佯攻部队, ...

反复查了昨天的全部视频,应该是同一个来源,一分钟左右的镜头
这个地方太狭窄,我觉得那几个人就是主攻了,第一个警察开了很多枪,搞的巷战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7-12-2014 13:21: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去Martin Place悼念了
政府和警察按标准流程处理,虽然比较保守但也没有明显失误
回顾一下历年各国的劫持人质事件,几乎都没有和平解决的...
比如4年前发生的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警方突击伤亡惨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7-12-2014 15:4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艾瑞克 于 17-12-2014 15:17 编辑

曾在国内某特勤部队服役的我 ,比较专业,还是我来说吧:首先,SWAT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就会迅速制定几个营救方案,并且进行评估,然后随着时间和事态的发展,不断的对现有方案进行重新评估和更新,除非有一个可以确保人质安全的完美方案,否则不会冒险采取主动攻击,因此他们永远是被动的,不过他们始终都有一到两个优选方案,不是最完美,但一定是被认为伤亡损失最小的,用来应对事件的突变,这个应对指令是在商定方案的时候就制定好的,除了进攻部队之外,还有其他辅助团队,比如说情报团队等,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系统,一旦什么事情被触发了,什么人就该做什么事,并不像电影里那样,什么事发生了还要请示领导,请示个屁呀,领导又不是专家。所以,在悉尼事件中,SWAT在事态恶化的第一时间进行突击,可以说是非常专业。所谓专业不专业,是指整个系统,而不是某个人某个领导或是什么现场总指挥,拿这些来说事的都是警匪片看太多的喷子。

至于人质会不会被流弹所伤,这些在评估的时候都会被考虑,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了,那只能说是不幸,双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交火,谁都不能确保不伤及无辜,他们是人不是神,在彼时彼刻,那是最好的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0 收起 理由
xiaohu + 50 我很赞同!
Serin + 50 你太有才了!
RobinQ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7-12-2014 17:35: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8080 于 17-12-2014 18:49 编辑
艾瑞克 发表于 17-12-2014 16:43
曾在国内某特勤部队服役的我 ,比较专业,还是我来说吧:首先,SWAT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就会迅速制定几 ...


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澳洲警察的行动是无析可击的。
我从新闻的介析理解是那个经理利用枪手打磕睡夺枪让其他人质逃离险境。然后他不幸给击倒,然后观察的人报告一名人质被击倒,为了防范他杀害更多人质,特攻队才及时快速反应把他击死的。很确信我们看到的视频不是主攻队是佯攻队,澳洲新闻媒体在这方面是很有操守和专业的。
像他这种独狼,我估计再过一个两个你看很多在里面人质播出时脸上部都模糊处理,警察脸部也处理小时会在梦乡中给阻击手一枪爆头。这也是我当时预想的方案,估计也是特攻队的方案,你可看到为了迷惑他,佯攻这边街道上的车还泊在那。或是他在窗口出现他前后无入质时一枪爆头。
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冷静,配合不反抗,尽量不要站在可能阻击手射击恐怖犯的射击的路线前或后。他消耗你睡觉。特攻时把手抱住头尽快爬到地上一言不发。等特攻完成后不要动再回答警察的问题。服从警察的指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7-12-2014 19:39:03 | 只看该作者
艾瑞克 发表于 17-12-2014 16:43
曾在国内某特勤部队服役的我 ,比较专业,还是我来说吧:首先,SWAT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就会迅速制定几 ...

can't agree mo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7-12-2014 20:58:37 | 只看该作者
Fiona ma是去年 James Ruse的高考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7-12-2014 22:12:2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要相信警察们的判断力,网上一些键盘斗士和圣母真是倒人胃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8-12-2014 05:45:19 | 只看该作者
SeanMalik 发表于 17-12-2014 23:12
我觉得要相信警察们的判断力,网上一些键盘斗士和圣母真是倒人胃口。

Exact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8-12-2014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winsterli 发表于 17-12-2014 13:11
我也看了个新闻视频(和你说的那个貌似是同一个),觉得不够专业,但也有人说,镜头拍到的只是佯攻部队, ...

昨天看到了流程图解,警察从三个方向进入,镜头没拍破窗而入那支,大概那个是主攻。从攻入到击毙用了10多分钟,匪徒如果专心杀人质,至少能杀4,5个,瀑布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8-12-2014 09:3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8-12-2014 07:53
昨天看到了流程图解,警察从三个方向进入,镜头没拍破窗而入那支,大概那个是主攻。从攻入到击毙用了10多 ...

难道你不明白攻和守是一对矛盾么?如果他专注于杀人质,也许就用不了10分钟那么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8-12-2014 09:50:16 | 只看该作者
艾瑞克 发表于 18-12-2014 10:37
难道你不明白攻和守是一对矛盾么?如果他专注于杀人质,也许就用不了10分钟那么久了。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后来注意到有人质受伤,最后是抬出来的,有可能有些人一直在火区,10分钟时间可以干很多事情了。9台放大了细节视频,伊朗人拿的是pump action shotgun,只需要概略瞄准,室内火力无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8-12-2014 10:13: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insterli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
发表于 18-12-2014 10:21: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8-12-2014 09:53
昨天看到了流程图解,警察从三个方向进入,镜头没拍破窗而入那支,大概那个是主攻。从攻入到击毙用了10多 ...

主攻不走门口几乎是范例了。我也觉得10分钟是长了一点儿。。。看来歹徒也不业余。霰弹枪的穿透力也就2A级/2级,警方依靠优良的防护等级完全不怕霰弹枪

网上有个SWAT进攻韩国某个银行(地点应该在美国),一名歹徒持霰弹枪在一个小银行门面内劫持一名人质,SWAT进攻时歹徒开枪打碎玻璃门,领头的SWAT尖兵独自一人继续前进把歹徒击毙,后面的N个队友则躲到几米开外,估计要写检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18-12-2014 10:22: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他专注于杀人质,就不用等17个小时那么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18-12-2014 10:29: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8-12-2014 08:50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后来注意到有人质受伤,最后是抬出来的,有可能有些人一直在火区,10分钟时间可以干很 ...

是啊,10分钟可以干很多事,足以把人质全部杀光了,可最后抬出来的还有人活着,而且至少有一个也许在进攻之前就已经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18-12-2014 11:13:2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推测的话,那个伊朗人也许没那么穷凶极恶,只是个普通的性犯罪者,杀妻凶手,不算恐怖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8-12-2014 11:1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蓝山夜妖 发表于 18-12-2014 10:13
这样推测的话,那个伊朗人也许没那么穷凶极恶,只是个普通的性犯罪者,杀妻凶手,不算恐怖分子。

他就是一个报复社会的疯子,不能算是有组织的恐怖袭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2-4-2025 12:05 , Processed in 0.061720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