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块
≡ 澳洲生活区 ≡
生活百科
安家乐居
家有儿女
美食天地
开心购物
车行天下
工作学习
投资创业
税务理财
英语交流
签证登陆
签证申请
登陆前后
澳洲同城
悉尼
墨尔本
珀斯
布里斯班
堪培拉
阿德莱德
兴趣爱好
旅游户外
音乐影视
我爱摄影
数码天地
其他爱好
墨友书屋
≡ 信息交流区 ≡
情感天空
心情感悟
男人靠边站
征婚交友
邻居同人
小编精选
≡ 站务区 ≡
家园建设
广告服务
招聘求职
商业服务
私人广告
最近浏览
我的收藏
原帖由 悉尼宝宝龙 于 16-1-2013 15:2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我移民纯属不移白不移,压根谈不上“拼命”,也就花200刀申请费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andyyang 于 9-1-2013 14:4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年存12万澳币,牛人
原帖由 qianj 于 16-1-2013 15:54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既然大家都在讨论存钱的问题,我也来问问。如果家里只有一个人工作,或者两个人都工作,交的税要差多少啊?假设家庭的税前收入是一样的。 我印象中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家庭年收入为纳税标准的,澳洲也是这样么?
原帖由 阿隆 于 15-1-2013 11:4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一直以为澳洲房子的首付是10%,原来要20%啊? 莫非现在涨了?我是以前看坛子里一个讲房子的帖子说到的。不过那帖子有点老了,几年前的精华贴 不过按楼上诸位的说法,即使10%也没用,银行不肯贷给你这么多的话, ...
查看全部评分
原帖由 blurr 于 10-1-2013 11:5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引用 Life of PI 里面的话回答这个问题,我看到这段的时候非常有共鸣。 Why do people move? What makes them uproot and leave everything they’ve known for a great unknown beyond the horizon? Why climb t ...
原帖由 black_zerg 于 7-1-2013 16:02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t depends, honestly I don't think my life in china was too bad.
原帖由 大杨树 于 4-2-2013 12:0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时候老师用一句话勉励我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现在送楼主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移民” 中国人没有问题,是那个国家出了问题,
原帖由 andyyang 于 9-1-2013 15:05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房租400一月1600,车票5x2X20=200,午餐200,(两个人上班车票午餐再X2)电话网水电200,养车rego保险150,加油100一月,超市购物每周至少50,又是200,外出就餐每周一次50,又是200 全是最基础开销,共计3250,一年就是3万9,加上一年存12万,也就是家庭收入16万税后,也就是两口子都是税前11万左右,而且没有其他开销,没有突发状况,没有长途旅游,没有小孩,没有childcare,这种两口子我身边的技术新移民朋友没看到一对 但是国内的同学朋友里一年能存60万人民币以上的我还是能找出好几个,都是身边人随机取样,
原帖由 happydelia 于 22-1-2013 13:50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的时候没拼命,来了之后才发现需要拼命找工作,等找好工作,买好房子,看着澳洲的蓝天,白云,绿地,才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申明一点,我当初不是为了孩子,孩子只是顺带受益了,我当时的想法是想体验一种不同的 ...
原帖由 ryan88 于 6-2-2013 09:39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人没问题,国家有问题? 这好共产的理论啊。国家是什么?如同说,盒子山乱是这地方乱,跟这个区是谁住无关啊。苦逼得中国人,怎么总到苦逼的地方啊? 你放心,如果苦逼得中国人都死光了,中国肯定山清水秀 ...
原帖由 mason00 于 9-1-2013 15:29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澳洲两个人存12万一年是可以的,主要是华人的消费习惯,存钱买房,勤俭节约等因素。实际上按照一般消费水准是存不到的。但是这边一个比较普遍的衡量方式不是看每年能存多少,按照一般消费水准,夫妻双方都工作,不说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0-2-2025 02:18 , Processed in 0.033259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