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92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唉,有些东西还真是冏啊,怎么会这样,到底这个社会有没有正义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3-2012 13: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渣打内地年赚近14亿元 投资者亏300万索赔无门
2012年03月20日10:06中国经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中国经济网3月20日讯 近日,渣打2011年盈收数据显示,渣打中国内地年挣近14亿元人民币,其盈利增长一倍。然而客户投诉渣打银行理财产品的事件却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典型案例是上海投资者购买渣打理财产品巨亏300万,最终败诉,索赔无门。
  国家经济门户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到渣打银行媒体传播部人士,该人士对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没有正面回复,只说法院判决渣打胜诉。但是,诸多人购买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到底是谁的责任?
  渣打中国内地年挣近14亿元人民币 盈利增长一倍
  近日,渣打集团公布了2011年盈收情况,全年收入增长10%至176.4亿美元,税前盈利增长11%至67.8亿美元,连续第九年创出新高。数据显示,其个人银行利润增长26%,企业银行盈利首次超过50亿美元。
  据介绍,渣打集团有24个市场收入超过1亿美元,14个市场盈利超过1亿美元。其中,亚洲、非洲和中东三大快速增长市场的多样化收入渠道,是其业绩持续增长的基础。渣打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增加17%至8.25亿美元,盈利增长一倍至2.2亿美元。据央行3月1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渣打在中国内地盈利折合人民币约为13.8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渣打其他市场的业务也大大收益于中国企业银行客户业务的发展。在其他地区入账的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增长速度是在岸客户收入的三倍以上。
  投资者巨亏300万 斥银行违规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渣打银行中国内地盈利增长一倍,但客户对渣打理财产品的投诉案件却屡见不鲜。据中国经济网不完全统计,在本网搜集的十个案例中,上海投资者林女士的案例最为典型,该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巨亏300万元,最终索赔无门。
  案件要追溯到2008年,上海投资者林将吟女士于08年6月中旬在渣打银行新天地支行购买了一款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理财产品,投资金额达141.8万美元。该理财产品是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可投资16只海外基金。投资者根据市场环境,有3次机会调整基金组合的权重,并可以选择自己想投资的基金。产品购买初时,林将吟选择了6只挂钩能源类的基金。随着金融海啸的爆发,林将吟发现这几款基金一直处于下跌状态。于是,08年9月28日,她向渣打银行提出调整投资权重,抛售所有的基金换成现金,降低风险。一个月后,当她收到银行的对账单时,发现投资亏损已近300万元。此时,她想把其余资金提取出来,结果被银行告知这款产品期限近1年,且产品不能提前赎回。
  林将吟到那时才知道这款“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并非是自己理解中的境外基金产品,能够随时取现。该产品收益表现是由名为“动态回报投资MALI08034E”—股票挂钩结构性存款,以及“代客境外理财计划QDSN08031P”投资于“美林一年期组合挂钩结构性凭证”这两款产品共同决定的。不能赎回令她非常不满,回想当时购买的过程,她认为银行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将充分的风险告知投资者,存在违规行为。比如,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并没有执行、客户经理也没有详细和她说明整个产品的情况、包括协议书上签订的日期有所偏差。不满之下,林将吟将渣打银行告上法庭。2009年4月10日,这起理财产品纠纷官司在上海卢湾法院正式开庭。2个月后,该场官司审判结果已经出来,银行胜诉。
  理财销售中存违规行为?渣打回避敏感问题
  据银行业内人士分析,最近几年类似的理财产品纠纷官司,投资者一旦签订了产品认购合同书后,官司胜诉的几率非常少。银行死死抓住的就是投资者签字后的合同有效性,致使投资者陷入尴尬境地。同时,理财专家认为,案件中的投资者林女士全部选择挂钩6只能源类的基金,明显存在资产配置的原则性错误,没有合理分配资金,将风险集中在一个板块中。显然,银行客户经理也没有给林女士一个更好的建议,分散风险。
  林女士的遭遇在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巨亏案例中是否属于普遍现象?客户经理是否存在客户所指的违规行为?对此,记者致电渣打银行总部,渣打银行媒体传播部人士对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没有正面回复,只说法院判决渣打胜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5#
发表于 20-3-2012 22:09: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很疯狂,但是也很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3-2012 13:54:5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社会真是很奇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3-2012 15:42:05 | 只看该作者
投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3-2012 21:22:14 | 只看该作者
银行不管你赚还是赔
第一步都是先把所有的费用,成本, 佣金, 花红 的钱 扣了
第二步, 你有赚, 他还分成; 你赔了, 他爱莫能助---投资有风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2-3-2012 12:08:45 | 只看该作者
有那么多钱应该去生活... 拿去赌翻倍不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2-3-2012 12:24:36 | 只看该作者
和我们的super有什么区别?拼命在亏钱,管理公司收的钱一分不少,而且越收越多,找头猪来打理都比他们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2-3-2012 17:50: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不确定性太多,骗子太多

[ 本帖最后由 kingsking 于 22-3-2012 14:5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3-3-2012 07:17:24 | 只看该作者
让别人去替自己理财,这个我觉得就不太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3-3-2012 11:28:2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关键的东西要抓在自己手里。。
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3-3-2012 11:33:54 | 只看该作者

吹牛不打草稿。。外资不是像有的想得那么好

市场风险难避免 渣打银行理财巨亏十苦主曝光
正文我来说两句(1323人参与)
2012年03月15日15:26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向婷
打印
字号
  近日,有客户向本网投诉渣打银行部分理财产品亏损太严重的问题。据本网不完全统计,渣打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巨大,且存在故意隐瞒亏损信息、部分产品银监会无备案等问题。针对客户的投诉,记者致电渣打银行询问产品为何亏损巨大等相关问题,截至发稿,渣打银行回复记者一份理财产品的声明,声明称:由于市场下跌,银行理财产品亦受到了负面影响。
  上海王女士:三个月亏损300万元
  因为投资渣打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上海投资者王女士1000万元的本金在短短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王女士表示,由于渣打银行没有尽到充分提示风险的义务,加上其产品销售人员夸大该产品安全性,自己受到误导购买了这款产品,导致投资亏损。女士表示,自己当初就以为自己买的是基金产品,以为可以随时赎回。发生纠纷后才明白,原来不到期是不能提现的。
  南京李玫:亏损78万元对账单却纹丝不动
  南京人李玫(化名)是渣打的忠实客户,也是受害之集大成者。自2007年底至2008年3月,她累计投入180万元买入渣打银行6款产品,在2010年赎回时总计亏损78万元。玫购买的渣打“QDII200710”“被零亏损”、“QDSN08002P”被拖延赎回时间、“QDSN08023EC”竟无银监会备案。渣打种种的行为令李玫不满,遂于2010年11月,将渣打银行告上法庭。
  北京李先生:亏损60% 渣打故意隐瞒亏损信息
  李先生2007年7月在渣打银行王府井支行购买了渣打银行“聚通天下”-瑞银新兴基建股票挂钩可转换结构性美元1.5年期QDII产品。李先生在购买后的头两个月收到的账单上都显示了账面价值和赎回价格。但是随后一年多内,每个月寄来的对账单上都没有赎回价格,而且账面价值都是一万美元。李先生拨通了渣打上海总部的电话,经过多次交涉后,上海总部的人员表示,相关理财产品的理财经理已经被替换了,并表示该理财产品的价值已亏损60%。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是受到了欺诈。
  成都李女士:购买理财产品亏损近20万
  2008年6月,成都市民李女士在渣打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用5万澳元投资了“沪深300中国指数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出于对渣打的信任,在没搞明白该产品究竟是什么投资方式的情况下就在产品认购书上签了字。随后,她又向渣打银行转入28万多元人民币,投资一款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的理财产品,不久,银行就通知‘金通道’已亏了几万元。事后,李女士要求终止与渣打银行的合同,并归还她5万澳元、28万多元人民币本金及赔偿相应损失近20万元。
  上
  海林将吟:亏损近300万元销售应有责
  投资者林将吟女士2008年6月中在渣打银行新天地支行购买了一款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理财产品,投资金额达141.8万美元。9月28日,她向渣打银行提出调整投资权重,抛售所有的基金换成现金,降低风险。一个月后,当她收到银行的对账单时,发现投资亏损已近300万元。但当她想把其余资金提取出来时,银行告知这款产品期限近1年,且不能提前赎回。林将吟回想当时购买的过程,她认为银行在销售过程中没有将充分的风险告知投资者,存在违规行为。
  苏州孙先生:55万元的本金只剩22万元
  2008年4月,渣打银行苏州分行的客户孙先生用55万元认购了渣打代售的“贝莱德世界黄金基金”(QDII),3个多月后,其账上浮亏高达15万元。孙先生卖出上述产品后,又将剩余资金购买了另一只产品。一周以后,他收到的对账单显示再次亏损,最终孙先生在该产品上损失18万元,两次下来,55万元的本金只剩22万。随后,渣打银行给孙先生发了致歉函,但对于赔偿一事却未给答复。
  深圳邢先生、易先生:亏损超过七成
  深圳的邢先生、易先生都是从事外贸行业,生活水平处于小康。然而,因为将家庭主要资产都投资于QDII200704,让他们遭受巨亏。2006年11月份左右,在渣打客户服务人员的介绍下,邢先生将家庭的主要资产(不包括房产)4.5万美元存入渣打银行,购买了QDII200704。易先生也分别于2007年6月底投入2万美元,买入了这款产品。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亏损却超过七成。而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贸行业形势严峻,他们从也先后失业,生活更是陷入窘迫状态。
  客户微博控诉:15万只剩7000元
  2012年2月底,ID号为盘子(化名)的投资人的一条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盘子称:“三年前渣打银行北京华贸支行给我做了个理财产品,当时投资了2万多澳大利亚元合15万元人民币,下月到期。昨天给我来个电话告已剩下7000元,全部亏损。”但奇怪的是,该微博几天后被删除,博主对于“银行是否给予了相关赔偿”的问询不置可否。而渣打银行相关人员亦以不清楚是否赔偿,未做明确答复。
  南京于女士:投入180万亏损80万元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南京投资者于女士在渣打银行南京分行新街口支行累计投入180万元买入6只渣打银行QDII理财产品,而到2010年11月产品赎回到账时,却发现已经亏损80万元。然而她在与渣打银行沟通后,却毫无结果。
  目前,坊间有一种说法:因为投资渣打代理的境外理财产品而巨亏的内地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渣打苦主”。针对上述十位“渣打苦主”所反映的问题,本网致电渣打银行总部询问产品亏损的原因等问题,渣打银行回复记者一份理财产品的声明,声明称:由于市场下跌,银行理财产品亦受到了负面影响。
  渣打银行理财产品声明:
  2007年末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导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普遍下跌,各地金融机构和银行的理财产品表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渣打在同个时期在中国销售的某些理财产品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该理财产品在2008年发行,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挂钩标的主要是新能源类股票。
  2008年油价高企,世界能源总署预估石油产量即将无法应对市场需求。各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产品。次债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走向衰退,对新能源的需求大幅萎缩。新能源类股票的表现也是跌宕起伏,因而此类挂钩标的理财产品的表现也受到影响。
  相反的,其它一些以黄金或避险资产为挂钩标的的理财产品,其表现相对而言就会好得多。举例:渣打在2008年发行了挂钩黄金指数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UTSN003,年化收益率高达30%,总回报在100%以上。
  我们尊重客户与渣打所签订合同中所涉及的权益。我们理解受到这些产品影响的客户的感受。我们承诺并且已经在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反馈,积极地进行沟通,从而妥善地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3-3-2012 20:48:46 | 只看该作者
愿赌服输。。。不能赚钱就偷着乐,亏了就满世界闹说被骗,跟房闹一样,鄙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3-2-2025 07:26 , Processed in 0.023774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