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2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教育] IB文学赏析高分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1-2019 14:2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Rachel89 于 15-1-2019 14:27 编辑

废话不多说,我们就直入主题。

近年来IB课程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地区IB学校日渐增多。对于广大中国学生来说,必修的母语课程可供选择的有三类:
(1)语言A:文学
(2)语言A:语言与文学
(3)文学与表演艺术
其中,语言A:文学课程受到我们的高度关注:它在众多学校开设,并且渗透进其他两类课程,可谓“覆盖率”最高的课程。然而,在我过往的教学中,却常听到学生的负面反馈:“这门课中我感觉把握不了什么实在的东西。学了很多,但为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学?”

文学到底有没有干货?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假设:今天的IB学生面对文学学习会感到“虚”,是因为他们并未接触到完整的文学知识体系,仅仅停留在了某些细枝末节之上,而这些细枝末节并不能切实帮助研究和解释文学现象。

方法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之学,它提供考察文学现象的角度,介绍考察文学现象的特定手段,阐明分析理解的程序、步骤。这三块内容是文学研究中的核心成分,可以看作学习的基础知识。

那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具体都有哪一些方法呢?

第一点是理解与诠释
简而言之,有没有深刻理解文本是关键,“对选文精心选择的引用为一贯高水平和有说服力的诠释提供了支持。”这一点提示了,分析必须有原文引用作为分析,至于如何“精心选择”,那就要具体到文本主题,围绕着主题找例子,尤其是细节捕捉,会让考官印象深刻。

第二点是组织
对思想观点进行了有效的组织,条理非常清晰。也就是说,如果你的Paper1不完整(导入、展开、结尾),组织不流畅会在这个细则上扣分。

第三点是对作者选择的鉴赏
大纲上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考生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显示出对作者在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上加以选择以形成意义的鉴赏?”
因此,我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在Paper1分析中围绕语言、结构、技巧和风格分段分析,而具体每个分析要素的分析则涉及更多的文学理论的文学知识,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

第四点是语言
考生使用语言的清晰、变化和准确程度如何?
在何种程度上选择了适当的语体、风格和术语?[在这里,语体指的是学生对适合作业的语言要素,例如词汇、语调、句子结构和术语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学生缺少完整的论文写作方法指导。学生的文章中有理解,有技巧,有表面上的层次感,但少了一种论文的感觉——具体来说,缺乏行文的逻辑和学术规范。

学生建立的评论概念总体较浅。较多学生将“文学评论”概念简化为初中时的一套修辞语汇,例如比喻、拟人、对比等,而这些概念无法支撑起深度的文本解读。

对技巧之外的文学要素关注过少。从实际操作来看,IB文学所采取的批评方法是类似英美新批评的“本体论批评” 或“文本批评”:只关注文学文本本身,按照文本细读的路径,梳理并鉴赏文本,达成对作品的解读。

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通常在学习这类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主要就是根据考试之中所提出来的要求,然后对课程进行教学,主要就是看学生具有着怎样的兴趣,然后就是按照这些兴趣来教学,老师就是根据其文学作品之中的名单,然后从中选取一些科目。比如可以选择两部到三部翻译作品,两部到四部精读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到不同文学方面体裁,可以是散文,然后是戏剧,或者是小说,甚至是诗歌等。IB课程之中的中文课程学习,老师还需对教育方式注重,一般可根据文学体裁的不一样,选择其中的三部或者是四部作为一组,然后也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学生自选三部作品,由老师去引导教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啦,IB课程之所以难度大是因为它的含金量高,所以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坚持一下,一定会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5-1-2019 14:28: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页面有一些实操IB鉴赏题,建议上手练习还不够的同学根据指导多找些题练练手!
https://www.echineselearning.com/blog/categories/chinese-tests-i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8-1-2025 09:27 , Processed in 0.02764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