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62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悉尼每周网球活动- an open invitatio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1-2011 22:3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我打网球已经有多年了,和一些好朋友每周固定打个两三次球。现在网球这项运动在我们华人社区中越来越流行,所以本着以球会友的精神,我们应该有多一些的活动竞赛机会。
我想搞一个积分榜,每个季度邀请8-16名球友们打循环赛来积分晋级,以累计季度的积分总数来分出我们的水平grade,比如,暂分三级beginner, intermediate和advanced。球手们按计分可晋级,也可降。每年一度,在澳华网协名下,来个grade级别单打大赛。
因为这些活动是比赛,所以球友们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能serve和fore/backhand ground stroke。平时呢球友们可以玩玩球,切磋球艺。
费用暂定 $10 / 次(包球)。时间和场地,球友之间可协商,应该多在晚上和周末。我的Email:buscars@hotmail.com ,或在此留言。
个人声明:这些活动完全是非盈利(也不可能盈利)的。我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现在只是带个头,希望这样的活动大家一起来玩。欢迎网球爱好者热心积极地报名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6-1-2011 19:55:55 | 只看该作者
比赛应该是在相近的水平grade中进行的-因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才会打的更精彩更发挥出个人的潜力。每季度赛后的积分最高的几位球手晋升到上一个级别,参加下一轮更高级别grade的比赛。
循环赛中的每位球手都要对比一次。积分以每次的胜负来累计。积分相等时就以game scores来分高低。
比赛的胜负是以9 games来分出的(而不是3或5 sets)。这样,每位球手在同一晚(即, 2 - 3小时内)能在体力和竞技都良好的状态下与两位对手较量. 每晚安排4位球手两个courts同时比赛。参赛的球手也能有足够的时间打完同一级别grade中的每一位球手。
每年底举办一次在级别grade中分出冠亚季军的final大赛。
具体的方式方法需要网球手们进一步商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7-1-2011 19:26:1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想法是参照国内的业余网球级别联赛的形式的比赛

在国内,它是分5.0大师级、4.0精英级、3.0同乐级共三个级别,男单、女单、男双、混双,多个项目的比赛。同时,它是一个常规赛事,每年度有第一季赛(春季)、第二季赛(夏季)、第三季赛(秋季)和全国年终总决赛。
基于澳洲的实际情况,我想加一个2.0爱好级作为起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8-1-2011 16:42:2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和场地的选择

我想这种积分联赛的最大好处就是时间和场地选择的灵活性flexibility。悉尼各地的球友们,在与你们的对手(每次最少4人两个court)协商之后,都可以在双方同意下自由地选择时间和地点参加赛事。你们只需在赛后将成绩报送上来,然后贴post在网上Website的龙虎榜scoreboard。同时,你们可以在这龙虎榜名单scoreboard上查找下几位还没交手过的球友去挑战。
这样的方式还有一大好处。比如说,因为有事你有几周无法打球。不要紧,你可以在后几周多打几场球补回来-积分制嘛,个个对手打过就可以积总分了。
当然啦,有意参赛的球手们都需要事先登记register上榜排名。
那么,谁有能力在这背后协调组织工作呢?我认为单靠一个人很难办,这毕竟是一项无名无利的工程project。
澳华网协能在这事上发挥它的优势-有人脉,有凝聚力,有名气,有现成的规模,还有一批肯出力的义工。
欢迎提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8-1-2011 21:56: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9-1-2011 22:50:38 | 只看该作者

比赛的方式

为何我建议用9 games定胜负而不用3或5 sets呢?
我想这是业余球赛,球手们是不分年龄组的。季度积分赛的主要目的对多数的球友们来说应该是在竞技球艺technical和交友,而不是较量体力agility。比如说,一位50岁的球友较量一位25岁的对手时,在9 game之内年龄体力的差异不会是决定胜负主要的因素。
在年终总决赛时可以考虑3盘两胜制。
基于澳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目前只能进行单打single赛。男单没问题,不知女单有没有足够的球手?
也不知双打double有足够的选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1-2011 21:17:53 | 只看该作者

有效管理和公平运作的团队

我希望这些比赛活动是我们华人网球爱好者们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和公平公开地切磋球艺和结交朋友的平台。基于此因,也为了增加凝聚力,我想操作管理的团队应该由活动组织者(即,澳华网协的主席或它的代表),义工们推荐的代表,和登记参赛的球友们网上投票选举的球手代表共同组成。
我认识到这与我们华人习惯的家长权威制不同。在澳洲的民主和透明的管理体制这个大背景下,在大家的积极支持下,我想透明公平的运作能使这项活动成为生气勃勃的,年复一年的常规赛事。这也能保障它不会在将来某一天成为个人争名夺利的场所。应该说,爱好网球的人都是有较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素养的。

今天去了悉尼(Medibank)International。我买了一张票 $9.90,免费带了四个小孩 (Kids Free day),去近距离地看了几位世界一流的种子选手拼搏-太精彩了,票也太便宜了。我们真是生活在幸运的国家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0-1-2011 21:52:57 | 只看该作者
上个图,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2-1-2011 23:3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hurryup 的帖子

多谢鼓励。周一我也去看球了。花了十块钱,近近地,静静地,欣赏几位世界大师级的美女球手在眼前奋力拼搏,真是享受啊。
如果你有兴趣来玩玩球,请给我发个Email(buscars@hotmail.com),我会帮你先register一下。当准备工作就绪时,我会与你联系的。
我设计中的积分赛的主要目的是给大家一个与陌生球手交流的机会,去适应别的球手的打球风格,以此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交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这个想法是出自于我的经历。我与同一帮朋友在一起打了许多年的球。常常感觉到遗憾的是,没有与圈外的球友们一起玩玩球的机会。
你不用担心水平的高低和比赛输赢。你可以选适合自己的grade去玩玩。在年终的季度总决赛时可以考虑正式的3盘两胜制和淘汰赛,但比赛还是在各个grade里进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1-2011 23:53: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3-1-2011 21:3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BLK 的帖子

多谢支持。欢迎有兴趣的球友们与我一起搞这个活动,现在还在筹备阶段。我的Email是:buscars@hotmail.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3-1-2011 22:51:13 | 只看该作者

我很菜

我能来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5-1-2011 00: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hap77 的帖子

有兴趣的朋友们都欢迎参加。我圈内的球友们的水平一般都在4.0左右。澳华网协2010年有办入门培训班。今年的工作还没开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6-1-2011 02:49:37 | 只看该作者
4.0水平在业余圈时顶级了~我大概3.5左右,不过很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1-1-2011 12:32:33 | 只看该作者
I am probably level 3.1, can't even serve proper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3-2011 20:03:05 | 只看该作者
有开始吗?在哪里啊?我住在南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5-3-2011 22:12:4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什么时候开始呢? 可以平时来打打球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20:59:30 | 只看该作者
比赛即将开始。想参加的话要赶快来找我了。我的Email是:buscars@hotmail.com。赛事的网站是:www.AuCnTennis.com
如果你的水平在3.0之上,4.0左右,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日常活动,固定每周二五日有打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7-2-2025 23:54 , Processed in 0.057174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