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30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护理] 母爱能预防成年期焦虑症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9-8-2010 00:1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婴儿得到更多的母爱,长大后更少受情绪困扰。

备受母亲的关爱与呵护的婴儿,在童年成长中大多感到幸福快乐,且适应力强。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孩子来说,母亲的疼爱所造成的心理效应可能远远超出童年范围。

这项研究针对近500人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婴儿,那些得到更多母爱的婴儿长大后不容易受到情绪困扰,变得难以相处的可能性也较低。

更重要的是,即便对母婴双方的观察期仅为一天且婴儿仅为8个月大时,该婴儿长大后的心理健康与其获得的母爱间的联系就很明显。

“从个人未来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即使婴儿还很小,对母婴互动质量做一个简单评估也会捕捉到某些很重要的东西。”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乔安娜·梅塞克(Joanna Maselko)博士说道,她是杜克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助理教授,该大学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达勒姆。

据梅塞克博士说,这篇刊于《流行病学及社区健康期刊》的报告提出了充分理由,说明像带薪育婴假这样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亲子互动的政策是有必要的。

来自辛辛提那儿童医院的儿童发育与行为学家罗宾·格尔维奇(Robin Gurwitch)博士指出:该研究还表明,健康保险应包括诸如婴儿按摩课等服务,这有助于加强儿童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

“早期经验对于我们成年人的为人处世可算是一个中介因素,我们有必要了解可以为改善亲子关系做些什么,这也许能为将来的心理健康提供保护。”格尔维奇说。

该研究是一项庞大的全国性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内容针对怀孕期及婴儿期,研究对象包括482名60年代初出生于普罗维登斯的婴儿及他们的母亲。

婴儿长到8个月时,心理学家观察母亲对孩子的一系列成长测试作何反应。母亲给予孩子的关爱与关注被分为从“消极”到“溺爱”的五个等级,绝大多数的反应(占85%)被视为“温暖”的,或正常水平。

约三十年后,研究对象由婴儿成长为成年人,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评估。相比那些没有受到爱护的人,母亲当年表现出“溺爱”与“呵护”(等级最高的两项)的孩子就不容易情绪焦躁,难以相处,疲于社交,或是受到其它的身心困扰。

调查结果还涵盖了大部分针对母婴接触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梅塞克和她的同事猜测,催产素这种大脑内的化学物质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他们的发现。这种激素又被称为“关系激素”或者“抱抱激素”,会在哺乳期间或其他一些亲密动作中由大脑释放。

“催产素增进对信任与支持的感知,因此在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极其重要。”梅塞克解释道,“密切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负责制造和使用这种激素的脑区的神经发育,使孩子在成长中更易于与人交往,保持心理健康,这听上去很合理。”

虽然该研究目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但正如作者指出的,包括遗传、母亲的受压水平及其他与母亲无关的因素在内的种种原因,也许能解释这些研究结果。

例如,相较于富裕的母亲,一小部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母亲会对婴儿呈现更多的“宠爱”与“呵护”。尽管调查者对社会经济地位及其他特征等变量进行了控制,儿童时期的社交与经济困难对长大后的心理压力有一定影响,这一点是有可能的。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主修儿科、妇产科及心理学的教授查尔斯·鲍尔医师认为,仅仅用一天对8个月大的婴儿进行观察,进而得出母爱对个人未来心理健康有影响,这一结论必然不准确。

“从8个月长到34岁,这之间有多少变数,”鲍尔说,“将更为全面的核心因素纳入研究之列,也许会得出更稳定的成长环境、更稳定的心理健康蓝图,以及更稳定的个人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独立小桥风满袖 + 10 谢谢分享!
冰翡翠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9-8-2010 00:21:24 | 只看该作者
相较于其他婴儿,那些得到更多母爱的婴儿长大后不容易受到情绪困扰,变得难以相处的可能性也较低。


新妈妈多抱抱你的宝宝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9-8-2010 00:49:1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父母很少和孩子有亲热的举动,新一代父母应该会好很多了!

我自己就很注意这点,因为自己从小就感觉在这方面很缺乏、得不到满足,所以对孩子的拥抱、亲吻和赞美我一向不会吝惜,嘿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lisa2008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9-8-2010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儿子们尽管超过10岁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还是等待我去他们的房间,抱抱他们,和他们道晚安。从小到现在,只要我在家,每天如此。这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习惯了。

[ 本帖最后由 youhong 于 19-8-2010 10:2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lisa2008 + 30 好妈妈
冰翡翠 + 2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9-8-2010 11:37: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ouhong 于 19-8-2010 10:22 发表
我的儿子们尽管超过10岁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还是等待我去他们的房间,抱抱他们,和他们道晚安。从小到现在,只要我在家,每天如此。这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的习惯了。


这点和我儿子的习惯一样,有时是他跑过来我的房间道晚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youhong + 2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8-2010 11:28:5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当年表现出“溺爱”与“呵护”(等级最高的两项)的孩子就不容易情绪焦躁,难以相处,疲于社交,或是受到其它的身心困扰。

这么说溺爱一下也无妨  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lisa2008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8-2010 15:3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独立小桥风满袖 的帖子

我观察过周围很多朋友,发现如果对孩子是教育+沟通+宠爱相结合,孩子是不会被宠坏的。

被宠坏的孩子一般是只宠爱不教育而且缺乏沟通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9-2-2025 03:57 , Processed in 0.02077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