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98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 The Name of the Rose 玫瑰凋谢 芬芳永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6-2007 19:4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这是一朵开放了20年的玫瑰。是埋在沙里的黄金,风吹去了沙,留下的,是耀眼的金子。

如果不是DA VINCI CODE(达芬奇密码)强劲的电波振荡,还有多少人会想起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呢?事实上,“玫瑰的名字”就是20年前的“达芬奇密码”,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多少人有心去破译。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一座偏僻的本笃派修道院里连续发生离奇的命案。修道院院长无奈向教宗求助,于是一个由五名不同教派资深教徒组成的调查组陆续赶向修道院。圣方济会的WILLIAM带着见习修道士ADSO最先到达,从一些不起眼的蛛丝马迹察觉气氛诡异,似乎深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随着调查的愈来愈接近真相,更多的修道士离奇地死亡。为了阻止WILLIAM揭露真相,修道院内的黑暗势力和教宗派来的大判官以宗教惩罚的酷刑威胁。WILLIAM这个黑暗年代里只能私下偷偷崇尚科学的智者最终在科学和民心的帮助、支持下战胜邪恶势力。一场大火焚烧了修道院。罪恶似乎终结了,而宗教还在延续......

看这部片子就不能不提SEAN CONNERY这个熟透了的老男人。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他打小就崇拜的SEAN CONNERY的评价是:世界上总共只有七个真正的电影明星,SEAN CONNERY就是其中之一。且不去考究其他六个是谁,这一个俺就心服口服。能够完美地结合英格兰的绅士风度和苏格兰的铁汉风骨的,相信找不出第二个。20年前出演WILLIAM时,对SEAN已经是演艺事业的第二春,比起007时代少了生涩,多了醇熟,象一瓶陈年老酒,愈品愈香。难怪以他的古稀高龄,仍然是大众心目中“最性感男人”。英雄所见雷同!

喜欢SEAN总也脱不去的苏格兰口音,还有总也捉摸不透的眼神:时而坚毅、时而柔情,透着睿智又饱含沧桑。把一个中世纪黑暗年代的“福尔摩斯”演绎得惟妙惟肖。不能想象如果当初导演选了另一候选人MICHAEL CAINE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20年后被再次翻出来后,绝对不会如SEAN的第二春般的令人迷醉。

还有一个蛮有意思、不得不提的地方是影片的脸谱化。应该是为了突出表现黑暗封闭年代对人性的扭曲,片中的修道士和周围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善良的丑脸,那恶人的嘴脸就更不用说了。长像大概只有金庸的“桃谷六仙”有一比,估计要胜出也得有“超女”的运气。

所幸我们不再担心身处那样扭曲的黑暗年代。老汉最近刚看过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节目,看完电影后问我:文化大革命时候是不是就这样啊?无语。想起“焚书坑儒”。遂答:比较象秦始皇时代。老汉一头雾水。

玫瑰凋谢,芬芳永留......

PS:片中精彩台词数不胜数。最喜欢WILLIAM告诉ADSO的一句话: All monks have their past. How peaceful life would be without love, Adso. How safe, how tranquil... and how dull.

刻板的教义还是压抑不住原始的人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cello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7-6-2007 19:58:36 | 只看该作者
辛.康纳利,演过好几部007啊,不过最爱他的那个The Rock勇闯夺命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7-6-2007 20:08:17 | 只看该作者
史上最帅的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7-6-2007 20:09:5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The Name of the Rose”和“DA VINCI CODE”都有些胡说八道,只能骗骗小孩,但冲着Sean还是要去看看的。

罗嗦一句:中世纪文艺复兴前后,真正的科学家都是信仰坚定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2-6-2007 13:34:46 | 只看该作者
也是我初中看得片子,当时就觉得很好看。

不过这个讲述中世纪教会里面有人利用职权害人的事情,算不上和宗教本身有什么冲突吧,楼上把这个和达芬奇密码相提并论未免敏感了。。

还有,真正科学家都是信仰坚定者这个。。不全是啦,只能说信仰坚定者也能做真正科学家,况且无神论也可算作一种信仰。。有些人信仰怀疑论,认为什么都是可推翻的,也算坚定者,那也许就是了,有点悖论的意思了

回到电影,看得太早,如今只记得一点点了:

那部电影里面画面控制的很阴郁,这种很统一的画面控制能力美国导演好像不具备,只有欧洲片是这样的

里面的面目狰狞的演员很多,都不知道哪里找来的,相反,美就更让人影响深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6-2007 16:1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12-6-2007 12:34 发表
也是我初中看得片子,当时就觉得很好看。

不过这个讲述中世纪教会里面有人利用职权害人的事情,算不上和宗教本身有什么冲突吧,楼上把这个和达芬奇密码相提并论未免敏感了。。

还有,真正科学家都是信仰坚 ...



部分赞同!

确实反映了当时天主教教会的宗派斗争,够黑暗的,还有比大家想象的还要黑的。

说说大家熟悉的在当时算得上号的科学家吧,现代的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2-6-2007 17:29:09 | 只看该作者
你别说爱因斯坦是基督徒,他最多算泛神论者,连犹太徒都不是。。

当代量子物理学家到有很多很赞赏印度教和其他东方宗教的某些哲学,因为他们和量子的二象性有某些神似。。

文艺复兴时期确实是,无神论的大师不多,但是那个时期本身大师就不多,宗教又这么统治性的进入生活,后来欧洲资产革命了,科学发展了,“叫得上号“的才多起来,哲学思想也才多种多样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2-6-2007 19:12:12 | 只看该作者
哥白尼、牛顿、焦尔、欧姆、法拉第、孟德尔、巴斯德、马克士威尔、蒲朗克......根据统计,前三个世纪的三百位著名的科学家中, 92%是基督徒,其中几乎囊括了人们熟知的所有大科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2-6-2007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基督教一神观是现代科学的思想基础

十七世纪的英国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温床。英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内,科学突飞猛进,远远超前于其他国家呢?人们从社会、经济、政治、实验方法等诸方面寻找原因。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基督教信仰是促进英国现代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的一元论世界观及由此产生的理性主义,中世纪在西方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一元论的世界观在理智方面抹煞造物主与被造之物的差别,认为人的理智的实能部分与神的理智相同。因而高举人的理性,认为人的理智和思想可以洞察宇宙万物的奥秘,是衡量一切真理的标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默想,在理智中设立大前题,然后以此前提推演出去,用以解释各种事物,这叫演绎法(deduction)。他们注重理智思维,忽视人对事物的观察分析。
按此世界观、方法论,亚里斯多德认为宇宙由55个同心圆球组成,最中心是地球,向外分别为水、气、火、天空星体等圆球。每个圆球都有灵性,神在所有的圆球之外,对各圆球产生吸引,因而带动宇宙各圆球运转。中世纪的教会及科学界普遍接受亚里斯多德的宇宙观,认为神是终极因,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理性主义的束缚下,以实验、观察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科学不可能得到发展。
公元1543年,天文学家哥白尼( Co Pernicus)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日心学,并得到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和凯普勒(Kepler)从实际观察中得到的数据的有力支持,推翻了地心说。从此,经验主义的治学方法开始抬头,强调观察外界事物的重要性,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发现规律,即所谓归纳法(Induction)。经验主义哲学拉开了现代科学的序幕,伽利略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怀疑主义,只相信经验过的东西,不承认因果关系确实存在,认为科学只是经验的归纳,无法预测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休谟(Hume)是代表人物。
此外,随着亚里斯多德宇宙观的被推翻,神是终极因的观点也和地心学一起被许多人抛弃了。人们开始站在纯自然的立场,不再追求自然定律的终极因(Why),而只是描述和形容自然规律(how)。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占上风。认为一切事物皆由物质组成,提倡物质的永恒性,否定其被造性;强调真理的可经验性,摒弃时空之外的任何客观实体;高举人的理性,相信人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认为宇宙乃机缘巧合的产物,否定超然的造物主的存在。自然主义否定神后,在宇宙和人类起源问题上留下的空缺,为日后进化论的崛起提供了适合土壤。
然而,基督教坚持一神的世界观,相信神创造了宇宙万物,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人可以凭借神所赋予的理性去认识万物,进而认识神。也就是说,人可以从观察大自然开始(经验),借着归纳和演绎(理性)提出假设,然后再用实验来证实、修正或推翻这种假设。有人称此为经验的理性主义。很明显,当今实验科学所采用的方法正是源于基督教倡导的理性经验主义。
科学研究有一个大前题,即相信宇宙万物是按一定的规律运作的,这种规律不随时间、地区和研究者而改变。这一前题被称之为自然划一原理。这一原理也是直接来自基督教的一神世界观。无神论演绎不出这一原理,使宇宙此起彼伏的多神论也无法使自然规律在整个宇宙和谐统一。过去在欧美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信仰为科学研究建立了大前题,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论,使现代科学孕育于西方成为历史的必然。



[ 本帖最后由 paopaotoo 于 12-6-2007 18:2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6-2007 19:24:11 | 只看该作者

基督徒是发展现代科学的中坚力量

按照《圣经》的教导,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护持者,人是神按自己的形象造的。基督徒相信,因神给予的理性,人有能力接受神的启示去认识宇宙,进而认识神;同时,神要人治理环境、管理各种鱼类、飞禽、走兽(见创世记第一章)。只要对所要管理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当好神的管家。为了认识、荣耀神,为了不负神的重托,一大批虔诚的基督徒以极大的热忱献身于自然科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各现代学科的奠基人。现代科学发展初期,英国社会的基督徒约占总人口的20%,而在英国早期皇家学会中,基督徒的比例却高达90%!
牛顿是这一大批基督徒科学家的杰出代表。这位英国科学家27岁即出任剑桥大学教授,发明微积分法,确定运动三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和天文学也有颇多建树。后被推为皇家学会会长,并被加封为爵士。他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基督徒。他非常敬畏神。在平常谈话中,从不敢妄称耶和华的名。在提到神的圣名之前,必先肃然静默。他曾说:“据我研究的结果,《圣经》记载之信而有证,实远非世俗的历史所能比拟。”他研究《圣经》的浓厚兴趣绝不在科学之下。他所发表的科学著作只占他所有著作的百分之十几,他80%以上的著作皆为神学著作,总字数超过一百四十万字。
波兰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哥白尼经二十几年研究,发表《天体运行》( 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巨著,首先提出日心学,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哥白尼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早年学习神学和医学,一生悬壶行医,后又担任牧职传道。支持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和凯普勒也都虔信神。伽利略虽遭到天主教教廷的迫害,他本人仍相信《圣经》,相信日心说与《圣经》并不矛盾。凯普勒是基督徒,曾在神学院进修两年。他曾说:“我们天文学家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大自然方面的代言人,大自然提供我们研究的机会,并非让我们自命不凡,而是为了荣耀神。”
电解原理发明人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虔信《圣经》,并是伦敦一教堂的兼职传道人,每周讲道多次,遗留至今的讲章有一百五十篇之多。他临终时,别人问他在想什么,他说:“我心灵很平静。”并引用《圣经》说:“我知道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卡尔文(Kel vin)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一次一个学生问他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他没有说是第二定律,却说:“在我生平的发现中,最有价值的,是认识了主耶稣基督。”
化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在他的科学论文中再三强调,科学研究的整体目标是要显示《圣经》和自然规律的合理性及和谐性。他本人研读原文《圣经》,对基督教护教学甚有研究。在美国发行的第一本印地安语《圣经》是由他资助出版的。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氏( Karl Von Linnaeus)对现代植物学的发展有极大贡献,尤以植物分类法闻名。他将自然界分为动物、植物、矿物三大类,再细分为纲、目、科、属、种,成为现代自然分类法的基础。林奈氏一生敬畏上帝。据说某日他外出散步,偶见一艳丽夺目的花朵,深感上帝创造的奇妙、伟大,便立即跪下,感谢造物主的恩典。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创始者。他发明消毒法,对人类医疗卫生,贡献极大。又在防治瘟蚕病、促进法国蚕丝业的发展立下丰功。他对上帝和福音都有坚强的信心。他说过,“如果承认上帝的存在,这一个信心实比一切宗教的神迹更为超奇,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有了这种信心,这种悟性,那便不能不对上帝下跪,肃然敬拜了。”他常在实验里,一面工作,一面祷告。 法国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噶(Blaise Pascal)英年早逝,去世时才39岁。他16岁时就完成了有关投影几何的名著,并先后发明计算器、晴雨表和水压机等,为旷世天才。然而,科学上的重大成就却无法满足他灵性的要求,甚感痛苦,遂研读《圣经》。一天晚上正读到<约翰福音>第十七章时,神忽然向他显现,当年领以色列出埃及的伟大先知摩西所见的荆棘中的火焰,充满整个房间,同时上闻主声:“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非哲人之上帝,非学者之上帝。”使之顿时开悟,单靠科学、哲学,不能通神。面对真神后,他大获平安、喜乐。他将神的启示笔录、缮正,缝于襟内,终其一生,未告诉任何人。直到他去世时才被发现,现珍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巴斯噶悟道之后,尽弃骄淫之气,谦卑自律,判若两人。后著《沉思集》(Ponsees)为主证道,脍炙人口。
以上只是部分实例。在现代科学发展初期建立了丰功伟迹的基督徒科学家还有很多。从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的建立到基督徒的实际参与,基督教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称基督教是现代科学之母。现代科学发展史清楚表明,那种认为基督教与科学对立、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的观点因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我也为自己因无知而曾持这种本末倒置的观点而暗自红过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2-6-2007 19:3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ello 于 12-6-2007 16:29 发表
你别说爱因斯坦是基督徒,他最多算泛神论者,连犹太徒都不是。。

当代量子物理学家到有很多很赞赏印度教和其他东方宗教的某些哲学,因为他们和量子的二象性有某些神似。。

文艺复兴时期确实是,无神论的大 ...



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话题,迫切希望你了解一下: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3-6-2007 11:35: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跑题了。。

我同意科学归科学,宗教归宗教两者并不矛盾,还有你这一段话:

科学研究有一个大前题,即相信宇宙万物是按一定的规律运作的,这种规律不随时间、地区和研究者而改变。这一前题被称之为自然划一原理。这一原理也是直接来自基督教的一神世界观。无神论演绎不出这一原理,使宇宙此起彼伏的多神论也无法使自然规律在整个宇宙和谐统一。过去在欧美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信仰为科学研究建立了大前题,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法论,使现代科学孕育于西方成为历史的必然。

也部分同意,确实科学和基督教有近似的哲学基础,但是自然划一原理不能反过来说就源于基督教或无神论无法演绎出,无神论的时代早有发达的数学与几何,里面的公设同样源于这个基础,退一步说,即使是要求一神论,怎么不说伊斯兰教是科学的基础呢

其实科学只研究可证否的问题,休谟的怀疑主义同样影响深远。一神论信仰在先,观点决定立场,无神论/泛神论立场不坚定,常为自己的观点被证否而庆幸,科学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存在和发展

另外,近代科学家多是基督徒这个事实,主要因为基督教近代在欧洲的统治地位,所有的教育都是神学教育,科学家多为受过教育者,即使如此这些人里面也分原教旨认为必须字面理解圣经的和自由主义的认为可以从意义上理解圣经的。。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的美妙就是造物主伟大的体现,而造物主在给了“第一推动”以后,不再需要插手这个精妙的设计,科学家的任务是理解这个精妙的设计,这种说法其实已经接近于无神论,这个造物主和经常折腾干涉人间事务的上帝已经显然很不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3-6-2007 15:13:11 | 只看该作者
是跑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3-6-2007 19:30:4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关于宗教的话题可以开新帖谈谈。CELLO看看要不要加个“宗教信仰”的小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3-6-2007 20:1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ingingbird 于 13-6-2007 18:30 发表
哈哈!关于宗教的话题可以开新帖谈谈。CELLO看看要不要加个“宗教信仰”的小版?



Cello,我觉得开版要谨慎。宗教问题情况复杂,可能把法轮功也带过来了(我没歧视法轮功的意思)..........我们的网站可是要针对很多国内移友的。

我以后少在论坛上说这些话题了,大家可以私下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3-6-2007 23:21:58 | 只看该作者
不用开版,不过欢迎开贴讨论哲学和宗教,有危险的帖子只好从严处理,大家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8-2-2025 06:47 , Processed in 0.05980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