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29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交流] 内观记(X)-- 回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4-2021 10:5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2021-04-18

前言
二十日的课程,无论开始感觉多么漫长,最后还是很快过去了,其实何止二十日,哪怕人生百年,历史千年,沧海桑田上百万年,甚至地球发展数十亿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历史追回,过去的一切都等同于虚幻……

冷酷的历史
二十天的课程结束后,当天清晨,听完最后开释,吃完早饭,打扫卫生,8点左右,出租车准时来到中心,把大家接到霍巴特。

时间还早,我又去逛博物馆,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的展厅。这个展厅相当阴暗,一方面衬托这个曾经叱咤塔斯马尼亚的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肉食动物的不幸灭绝,另一方面也是减少灯光对展品的损害。这些最后存留的标本已经没有办法再复制了。

塔斯马尼亚虎实际是一种体型和狗相似的大型有袋类食肉动物。它因为背部有如同老虎身体图案的条状花纹,故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这种动物在塔州曾经很普遍,它因为危害羊群,从1830年起政府开始悬赏捕杀这种动物。到1920年左右野生塔斯马尼亚虎已经非常少见,最后一只野生塔斯马尼亚虎在1930年被一个农夫射杀。这时人们才突然意识到这种动物已经非常稀少,面临灭绝危险,经过种种努力,政府终于在1936年颁布保护令,然而为时已经太晚,保护令颁布后的第59天。最后一只人工饲养的塔斯马尼亚虎在动物园死亡,标志这种体态优美的动物被宣布从地球上灭绝。

可有所得
从博物馆出来,吃完午饭,搭乘skybus来到霍巴特机场。一切顺利,晚上7点左右终于回到了家。看到家中一切,除了一堆账单和几件恼人的小事故,其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二十多天既没有剃头,也没有修剪指甲,体重降了四公斤,因为头天晚上没有睡好,人显得疲惫,憔悴,甚至几分颓废。我静静地坐着,打坐回来我最喜欢的就是静静地坐着,一种充实的感觉,似乎是心,安静地沉寂在体内,保持觉知,这种感受特别美好,因为它什么都不是,就是安静。

《金刚经》中佛陀问须菩提佛陀在燃灯古佛处修行可有所得。须菩提回答,无所得,因为佛陀本身已经具足。

这次打坐,助理老师见过我三面,前两次问我几个问题,是否可以保持专注,我回答有时可以;又问是否有感受,我回答有。最后一次见面我问他三个问题,他基本都没有正面回答,只说那些问题都很好,但并不重要,关键是观察感受并保持平等心。

我安静地坐着,和佛陀一样,并无所得,因为都已具足。

《金刚经》
这次课程期间,打坐时,我脑海中时常想到《金刚经》,这部经之所以被称之为《金刚经》,一种解释是因为它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打破一切,包括最坚硬的物体金刚。然而它真正要打破的不是外在的物体,而是我们脑海中呈现的一切相。

经中的几句偈语反复在脑海浮现,其中一个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而我所思所想,又有哪一个不是相呢?

另一句偈语则是启发六祖慧能大师的那一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打坐时观察呼吸,观察感受,这些毕竟有所住,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无论观察到何种现象,都是虚妄,最终需要破除,而破除之后,才可以达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心本无所住。

海面与海底
只在海岸上,或者坐船坐飞机见过大海的人,只能看到海的表面。特别是在海滩上,看到的大海只是永不平息,一排又一排的海浪冲击着海岸。

然而如果去过大堡礁潜水的人,则可以看到大海的另一面,海底世界的富饶,美丽,宁静,和绚丽色彩。如果能潜入更深的海底,还会见到那更加神秘,黑暗,冰冷的世界。

人的大脑如同海洋一般,我们的意识只是大脑活动的最外层,而大脑深层的潜意识正如同大海深处一样,除非我们能够潜入其中,否则根本无法感知。

在观息法专注训练时,我曾经在很短的瞬间似乎突然见到脑的深处,然而那转瞬即逝的刹那,不知是不是错觉,却让我全身战栗。意识的深处正如大海深处一样令人恐怖和敬畏。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隐藏着远非我们知道的神秘。我们为什么会爱,为什么会仇恨,为什么会有欲念,为什么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我究竟是什么?我为什么恐惧死亡?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深藏意识最深处,在那无边的潜意识之中。这中间既有许多秘密,也有无限能力。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了他的潜意识,才能知道它是多么地强大。然而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潜意识,才可以成为它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关于存在
什么是存在?什么是虚幻?一个杯子是存在的,因为我眼睛可以看到它,手可以摸到它。相比于实在的杯子,1是否存在?虽然我们讨论1,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体。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杯子,可以看到表示1的这个符号,但我们既无法看到真正的1,也无法摸到1。

但人们说这个1不过是我们的想象,它只存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它只是依赖我们的想象才存在。那么是不是所有想象的对象都存在呢?不见得。举一个例子,存不存在一个比20小但同时可以整除3又可以整除7的正整数?答案是不存在。因为可以整除3又可以整除7的最小正整数是21,21大于20,所以这样的数不存在。如何,我们想象了一个数,这个数比20小,可以整除3和7。然而虽然我们想象到这个数,但这个数并不存在,至少在正整数集合中不存在。所以意识到1的存在虽然需要我们思维想象,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象它才存在。

存在的另外一个妙处是你无法把它毁灭。出于种种原因,有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于是有些楼没有13层,有些地方特意避开13这个数字。然而无论13多么不讨人喜欢,终究它是存在的,无法被消灭。即便有人把第12层以上的那层楼叫做第12.5层或者第14层,那不过是掩耳盗铃,13本身还是存在。

相比于1的存在,一个杯子的存在则有不同的含义。一个杯子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比如我桌上这个杯子,只是这一时刻它存在于我的桌子上。在人们做出这个杯子之前,它是不存在的,有一天它被打碎了,也不存在。然而它的存在虽然只限定在特定的时空,但当我们讨论它存在与否时却并没有带上时空的限制。

比如我们说长城是存在的,我们并不特指长城只存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地区,而是只要它在某时某地存在过,就可以认为是存在,不必加任何限制。而一但一个物体在某地某时存在,那么这个物体在那个时空就无法被消灭,因而也就变成不受任何限制的存在。亲爱的读者,这个逻辑你能接受吗?

觉醒的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觉醒的人,一种是正在觉醒的人。但人们习惯把已经觉醒的人简称为觉醒的人,而把正在觉醒的人称为昏睡的人。

无论怎么称呼,这两种人既相同,又不相同。从外表我们也许分不清他们,但他们的内心是很不同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昏睡的人或者说正在觉醒的人。我们彼此之间都很了解。我们的特点之一就是看重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觉醒的人则不同,他们看出这个世界只是一个虚幻,他们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但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如同大人在哄一个孩子开心,并不真正计较。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拳王阿里走上拳台,这时人们带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也上了拳台。拳王蹲下身子,用巨大的双拳护住面孔,而小姑娘则冲上前,对着拳王的脑袋就是一下。小姑娘的拳头不比一个乒乓球大多少,但拳王却应声倒地,摔倒在拳台上。这时小姑娘开心地挥舞双臂,高呼到,我打倒了拳王啦,我打倒拳王啦。拳王则躺在拳台上憨憨地一笑,观众也为之开心。

耶稣说,当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过去让他打,拿你的外衣,你把里衣也给他。人们常常不理解,这不是让我们都变成没有脾气的老好人吗?这样做不是纵容那些恶人吗?

其实不然,耶稣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觉醒的人。另外觉醒的人并非怯弱的老好人,正相反,因为觉醒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的随和是出于真正的同情和善意而非对恶人的惧怕。另外他们这种随和并不纵容人们更加邪恶,更加无所顾忌地欺压他人。正相反,觉醒的人在哪里都会如黑暗中的一盏灯给人带来光明,他们温和的榜样会感动无数与他们接近的人,昏睡的人会因为与他们接近而更容易成为觉醒的人。

尾声
一转眼,课程结束已经快两周了。虽然每天还在坚持两小时打坐,但打坐越来越难以进入课程期间的那种深度。这很正常,进入那样的深度需要那样的环境。在课程快结束时,我曾经感觉特别烦躁,期望课程结束,现在我又感觉很难回到当时的状态,又特别期待下次的长课程。然而所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的逃避都是出自“自我”的条件反射。只有自我会有这种分别心。其实打坐时无论状态如何,都是打坐,一切境界和感受无论好坏,无论是打坐还是干任何事情,所有的一切终究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全文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春浅 + 10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4-2021 18:47:43 | 只看该作者
好厉害,那个刹那之间体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4-2021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体会到的只是堪忍这两字,对这世界的厌离,却无法逃脱。但也知道哪怕自绝于世,也是无法自由,依然会被业力牵引随波逐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4-2021 21: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弥 于 20-4-2021 20:12 编辑

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时时的障碍,说明自己还是功德不够啊。行者的体悟只有自己悟到了才能真正了解其中况味。否则理论上的理解力量还是太弱。就像看着那些爱情中的人,自己却觉得这两人只是普通人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2-4-2021 10:33:5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 发表于 20-4-2021 20:08
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时时的障碍,说明自己还是功德不够啊。行者的体悟只有自己悟到了才能真正 ...

其实放下就放下了,有些人是身不由己,突然遭受飞来横祸,变得一无所有,结果反而坏事变好事,让他完全放下了。不过如果能主动放下,如同佛陀那样毅然出家,那就更了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2-4-2021 11:4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弥 于 22-4-2021 10:45 编辑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2-4-2021 09:33
其实放下就放下了,有些人是身不由己,突然遭受飞来横祸,变得一无所有,结果反而坏事变好事,让他完全放 ...


这个一般来说是要顺其自然,否则让他人心生不满就是不好的因啦,也是还债嘛。在看妙法莲华经,真的很妙。

“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不入法华,不知佛恩之浩瀚。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说一乘之因,后十四品是说一乘之果;也可说前十四品是开权显实,后十四品是开近显远,都是说最上乘法” 宣化上人的评价。
莲华经说的是唯一经中之王,不过我也是浮光掠影。但是还是推荐你看一下这部经,因为对你非常有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2-4-2021 11:5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弥 于 22-4-2021 10:55 编辑

宣化上人的破题,真的觉得有老师和没老师区别还是很大的。

‘“妙’,对这个妙字我们就需要下一番坚苦功夫来研究。‘妙’就是玄妙、微妙、深奥不可测。智者大师九旬谈妙,集成一部法华玄,为天台宗三大部分之一的重要典籍,就是单说这个‘妙’字说了三个月,你说妙不妙!

在讲每一部经之前,先讲七种立题和五重玄义,这是天台宗讲经的现则。这七种立题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是单独的三种。复三就是重复的三种。具足一是单独、重复合起来的立题。

先讲单三,单三是人、法、喻。第一是单人立题,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所以叫单人立题,单用一个人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因为这个‘阿弥陀经’是讲西方净土法门,讲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为什么有极乐世界?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了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愿愿都是要度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成佛的。所以这一部经就用阿弥陀佛的名字来代表一部经的名字。

佛法到了最后灭亡的时候,最先是‘楞严经’没有了,因为楞严经是成佛的正因,证果捷径了义,众生业转重,故先隐没。也可以说是因为‘楞严经’把这个世间的道理,万事万物都讲得很详细,可以说是泄漏了天地的秘密。于是乎到末法时代‘楞严经’就先没了,其他经也跟著继续湮没;到最后只剩下‘阿弥陀经’多留在这个世界一百年,所以‘阿弥陀经’在佛教里是最后才没有的。到‘阿弥陀经’也没有的时候,就剩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在这个世界上留一百年;然后六字洪名又灭去两个字,只剩下‘阿弥陀佛’四个字,又再住世一百年。以后,佛法在世界上就完全灭尽了。那个时候,三灾八难,一切灾害相继降临,这个世界随即毁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3-4-2021 10:23:01 | 只看该作者
阿弥 发表于 22-4-2021 10:43
这个一般来说是要顺其自然,否则让他人心生不满就是不好的因啦,也是还债嘛。在看妙法莲华经,真的很妙 ...

《法华经》听过白话本的,感觉没能真正理解。《坛经》中讲到有人读了几十年《法华经》都不解其意,而慧能大师只听一遍即可解经,所以感觉很是玄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3-4-2021 10:24:2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 发表于 22-4-2021 10:53
宣化上人的破题,真的觉得有老师和没老师区别还是很大的。

‘“妙’,对这个妙字我们就需要下一番坚苦功 ...

佛法是自然规律,如同道一样,怎么可能消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3-4-2021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3-4-2021 09:23
《法华经》听过白话本的,感觉没能真正理解。《坛经》中讲到有人读了几十年《法华经》都不解其意,而慧能 ...

宣化上人说的是浅释,果真是浅释。。。不过他知道很多典故。

既然你听过,你有没有觉得这部经很妙?我觉得实在是妙不可言,好像有些像侦探小说里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3-4-2021 18:36:18 | 只看该作者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3-4-2021 09:24
佛法是自然规律,如同道一样,怎么可能消亡呢

是啊,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3-4-2021 19:34:40 | 只看该作者
宣化上人在浅释莲华经里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4-4-2021 15:12:51 | 只看该作者
阿弥 发表于 23-4-2021 18:34
宣化上人在浅释莲华经里说的。

原来如此,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4-4-2021 15:13:3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 发表于 23-4-2021 17:35
宣化上人说的是浅释,果真是浅释。。。不过他知道很多典故。

既然你听过,你有没有觉得这部经很妙?我 ...

现在没有什么印象了,应该是没能读懂,将来有机会要重新听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9-1-2025 07:36 , Processed in 0.055396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