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倾听的力量 [打印本页]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9-3-2021 22:06
标题: 倾听的力量

小娃小的时候,很多教育机构的外面都会放一排排的新手父母读的书。我每次就去翻,翻到没有的,就去买来读。小娃大了,基本上去那些机构再翻不到新书了。
我自己胡乱分类,大概几类。

其中有一类就是比较严肃的,代表作叫《父母效能手册》,当时上了一个如何做父母的班,一个心理学老师开的。教材就是这本书。

另一类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代表作:《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非暴力沟通》、《小人国的秘密》等等

再就是综合类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另外就是一些具体操作类的,《朗读手册》 《做孩子最好的英文规划师》 《磨出孩子英文的耳朵》、《绘本之力》magic 1,2,3 ; The Strength Switch,《56号教室的奇迹》《故事一定有办法》 《与孩子划清界限》 《爱与自由》 《世界儿童文学与阅读经典》等等。

另外一种就是偏心理学的著作:比如《发展心理学》 《蒙台梭利》《实用教子秘诀48条》教养的迷思  等等。

而这些书中,我大部分就是扫过去,没有写任何的读书笔记。甚至就是放在kindle里,随时翻阅 。有的也不一定能看得太懂。
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讲道:
===========================================
    九岁的杰弗里从学校回来,看上去很不开心,他抱怨说:“老师让我们的日子很难过。”   
    妈妈:你看上去很累。   
    杰弗里:两个孩子在图书馆里吵闹,她不知道是哪两个,于是就罚我们所有的人站在大厅,几乎站了一天。   
    妈妈:全班同学一天不上课,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大厅里?怪不得你看上去那么累了。   
    杰弗里:但是我跟她说了,我说:“琼斯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所以你不用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妈妈:天哪,一个九岁的孩子来帮助老师认识到,因为少数人的行为不端而惩罚全班的人是不公平的!   
    杰弗里:我没有帮上什么忙,不过至少她笑了,那是今天她头一次笑。   
    妈妈:嗯,你没有让她改变主意,不过你确实改变了她的情绪。   
    通过聆听、尊重儿子的感觉,承认他的想法,并且对他试图解决问题的努力表示赞赏,杰弗里的妈妈就这样帮助儿子平息了怒气。   
    我们怎样知道孩子的心情呢?我们应该看着他们,听他们说话,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情感经历。我们知道孩子在人前感到羞愧时的感觉,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下面的任何表达都会起到作用:   
    “那一定非常尴尬。”   
    “那一定让你很生气。”   
    “那个时候你一定很恨老师。”   
    “那一定很伤你的心。”   
    “对你来说真是糟糕的一天。”   
    但是,不幸的是,当遇到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往往意识不到是因为不安的情绪导致了那样的行为。在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十二岁的本的妈妈讲述道:“昨天我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掉外衣,我的儿子,本,就从他的卧室里冲出来,开始向我抱怨他的老师:‘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了,我一年也做不完,我怎么可能在明天早上之前写完这首诗呢?我还有上个星期的一篇短文没有完成呢,她今天朝我高声嚷嚷,她一定恨死我了!’   
    “我马上失去冷静,冲他喊道:‘我的老板和你的老师一样可恶,但是你听到我抱怨了吗?怪不得老师冲你喊,你从来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你就是懒,不要再抱怨了,赶紧开始做作业,不然你一定会不及格。’”   
    “你发完火之后发生了什么?”我问道。   
    “唔,我儿子怒气冲冲地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锁上门,不肯下来吃晚饭。”   
    “那么你感觉如何呢?”我问。   
    “糟透了,整个晚上都被毁掉了,每个人都很烦躁,气氛很压抑,我觉得很内疚,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觉得你儿子会怎么想?”我又问。   
    “可能很生我的气吧,害怕老师,沮丧,无望,心烦,无法集中精神。我对他没什么帮助,但是当他抱怨而不愿意负责任时,我就受不了。”   
    本原本可以说出他的感觉,而不是抱怨,那么这件不愉快的事就可以避免了。他可以这么说:“妈妈,我害怕明天去学校,我必须完成一首诗和一篇短文,但是我很心烦,无法集中精神。”他的妈妈可以同情她的儿子,承认他的困境,她可以带着情绪地咕哝一声,然后说:“唔,你担心明天早上之前写不完一首诗和一篇短文,怪不得你觉得着急呢。”   
    但是,不幸的是,不管是我们,还是孩子,都没有养成向对方敞开心扉的习惯,甚至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去感受。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他们通常会生气,然后把他们的窘迫迁怒于他人,而这常常激怒父母,然后父母就责怪孩子,说一些事后会觉得后悔的话,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既然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很难,那么如果父母能够学会倾听在他们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父母不要只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要关注他们心烦意乱的情绪,帮助他们应付难题。只有当孩子的心情平静时,他们才能正确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举动——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正确的举动就是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   
    “这样想是不对的”这句话并不能平息孩子强烈的情绪,或者父母试图说服他们“没有理由那么想”也是无用的。禁止并不能使强烈的情绪平息,但是如果听他们说话的人接受他们的想法,并表示同情和理解,那么他们情绪的强烈程度就会减弱,身上锐利的尖刺就会消失。
=============================================
这个结论,我觉得我没有看懂。“如果听他们说话的人接受他们的想法,并表示同情和理解,那么他们情绪的强烈程度就会减弱,身上锐利的尖刺就会消失。“ 这个里面没有什么逻辑。而我们操作的时候往往也会操作失败。

然而在一些心理学家写的书里就会看到逻辑链条的存在:

“一个很能干的女职员来找我商量说,因为有个新员工实在太讨厌了,自己‘肚子里的虫无法忍受’,所以想辞职。总之,她说因为‘虫不喜欢’,所以不管干什么她都觉得火大。不过,我说:“好了,别这样说,到底是什么事情惹你生气了呢?能不能具体说来听听?”她从“我觉得她根本不是来公司做事的”开始,然后说到那位新员工的服装、饰品、走路的样子,每一件事情都惹她讨厌。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耐心倾听她的话。在我热心倾听的同时,说的人便会很起劲地说出每件事情,这样一来,说的人会一面说着,一面注意到新的事实。或者,谈话的内容会自然而然地改变。”

我秒懂这个逻辑链条的存在:为什么听他们说话的人会接受他们的想法并表示同情与理解 ,就会令他们情绪的程度减弱,身上尖锐的尖刺消失? 是因为我们耐心倾听的时候,说的人会一面说着,一面注意到新的事实,甚至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实际操作呢?这天,小娃回来说,学校要开运动会,有接力和越野,自己喜欢越野而不喜欢接力。
我心中一动,“为什么会喜欢越野而不喜欢接力呢?”
她表情一派受不了,“因为接力啊,大家特别容易互相埋怨。倒没有人埋怨我,同学们互相埋怨。”
然后她突然说,上次和我一起冥想时听的音频上,讲过,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令你不爽,那就 form a complete sentence. I'm angry or sad about  who did what  . 比如说,“‘我很不喜欢参加接力赛,因为同学们总会互相抱怨’,这时候你就会想到,哎,同学们互相抱怨跟我有啥关系呢?这时候你就不觉得 upset 了。也许就可以参加了。”

深以为然。倾听的力量或者就在于善意地理解与等待,给对方时间去 form a complete setence , 给对方去“注意到新的事实”。毕竟,他们才是最靠近事实。相信 TA们才有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作者: 行者之心    时间: 12-3-2021 15:38
最后这个例子好棒啊,也许这一篇可以成为一个公号文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