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第三栋楼---纯纯的(蠢蠢的)拷贝楼 [打印本页]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3-10-2018 17:18
标题: 第三栋楼---纯纯的(蠢蠢的)拷贝楼
                  
推荐序:传道者志红/曾奇峰

许多来访者和学生告诉我,他们首次接触到心理学,是因为读武志红的文章。我和志红是多年的朋友,也算是他的读者和粉丝。每次出现一个大的社会事件之后,我几乎本能地会想:志红又要发新文章了。这个期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落空过。无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来说,志红都应该是心理学领域的超一流写手。

曾经以及现在,鸡汤文横行天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幻想层面把别人的故事替换成自己的故事,用别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一味突出所谓正能量,使阅读者丧失对现实世界的整体感;忽略对之所以是现在这个状态的原因的思考,用虚幻的未来麻醉自己对当下的感受。从行文上来说,鸡汤文里每一个高频词都是一粒兴奋剂,有治标的欺骗性却无治本的实际效果,被称为鸡汤文的确实至名归。

志红的文章中没有人物的替换,你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别人的命运跟你无关;当然他也列举古今中外很多事例,却不是为了进入别人忘记自己,而是为了反衬自己的处境;现实世界是一幅全景加最大景深的照片,最美好与最丑恶、最有趣与最无聊都同样被强调;而志红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满足一个人对自己现实处境的哲学上的探究癖:我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及随后立即浮现出来的问题——我怎样才可以不是这个样子。

上述特点,来自志红深厚的精神分析或者说心理动力学基础。精神分析是一门关于心灵自由的学问,它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这也是鉴定一门学科的金标准,那些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的“学说”或者“师傅”,是在剥夺你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最重要的东西:自由选择的权利。

本书名为《巨婴国》。巨婴的意思是,一个个体,在身体上已经发育为成年人,而在精神上还保留着婴儿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这些巨婴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狭窄,无法预知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可能造成什么影响;人身依附,使自己成为他人或机构的一部分,丧失或出卖个人良知底线;在人际和社会层面,为了操控而操控,无法施与爱或享受爱。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而作为读者,你也可以列举无数发生在你身边的例子。

志红告诉我,他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用来储存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以便随时查看。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公众需要一个或一系列解释,以便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知道杜绝类似事件的办法。志红一直在努力满足公众的这一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志红是以一己之力,成为国家维稳力量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最基础的那一部分。

文章千古事。好的文字会成为文明的一部分,代代相传。尤其是那些深入人心的文字富含的洞见,会抵消掉文化中的糟粕,使我们打包传递给下一代的精神食粮,有更多滋养、更少毒素。

我们曾经为没有中断的5000年文化感到自豪。深入思考后发现,这种延续的原因至少部分来自文化中的施虐因素。因为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在文化延续所制造的歌舞升平的表象之后,是每一个曾经生活其中的人想成为自己的愿望的无边墓地。

志红的写作,可以被看成某种启蒙运动的一部分。这个启蒙运动的目标是: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已经非常深入的背景下,启动公众对探索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兴趣,并且最大范围地分享已有的探索成果。

跟志红一样,我也是“孝顺”文化的坚定反对者。孝顺是对长者的恶性催眠:你老了,快死了,所以我让着你一点,这样你可以沾点便宜再离开这个世界。孝顺是对长者的巨大排斥与不屑。被催眠的长者会提前进入“垂死”状态,苟且地活在孝顺包围的虚假世界里,所以孝顺是坟墓的一种精神形式。我曾经想象过被晚辈或学生们孝顺的场景,确实可以满足一些帝王般的操控欲,但却伴随着弥散的孤独、无力和悲哀。一番权衡之后想说:请别孝顺我,请真诚地对我,就像对你的同龄人一样。

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说,孝顺表示固着在4岁前的人际控制和反控制期,人格还没有发展到更高的爱的级别。用爱替代孝顺,是全文明级别的巨大进步,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享受这一进步带来的无限福利。

最后想说一个极富挑战的问题。拿志红或其他现代心理学家跟一些先哲相比,在视野、知识总量以及对人性的洞见方面,谁更胜一筹?

这个问题是一面镜子。它的答案永远在路上,也在你的人格深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3-10-2018 17:22
自序

1995年,在北京大学读大二时,去打工,和十来个大学生一起发小广告。

一个晴天,我们骑着自行车走在郊区的马路上,我在后面,看着他们说说笑笑,突然心里升起一个很强的意愿——我一定要搞明白,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由此决定,以后就做一名心理咨询师吧。作为心理学系的本科生,这是我所能想到的、了解人性的最佳方式。

从此以后,一切努力都是围绕着这个愿景而来了。

譬如,忽略了科学心理学的一些课程,如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而专心读临床心理学各种流派的著作。

譬如,总觉得心理学大师们让我不够佩服,而一些哲学大师、文学家和艺术家更让我叹服,也觉得他们的书好像更能启发我了解人性,于是泡在北大图书馆里读了很多书,还去哲学系、中文系等跨系听了不少课。

譬如,从大二开始,就去校心理咨询中心帮忙,还去北京市的几个电话心理热线平台做接话员,每周一个晚上,从晚上8点到早晨8点,持续了5年,听了无数故事。

并且,很有意识地,考了北大心理学系的临床心理学方向研究生。按这条路走下去,看着还挺顺畅。

但一个波折出现了。读研究生时,有了中重度的抑郁症,我的导师钱铭怡老师认为我不适合做实习,于是这条路就像是断了。

抑郁症持续了两年,我就任由自己浸泡在抑郁中,仿佛深潜到了潜意识的深井中——村上春树的小说描绘过男主人公待在井底的那种情形如隐喻一般发生在我身上——成为一名地道的“深井冰”。恰好满两年时,感觉到内心中很多条拧巴的河流突然变得通畅,它们一起流向一个大湖,于是自愈。那之后,发现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可怕了很多,好像一切小说都能读懂,一切电影都能看懂,别人的故事也都能听懂。不过,在这里,是必须加这样一个词的——“好像”。

2001年,研究生毕业后,因缺乏实习,不能直接走心理咨询师的路,加上担心北京的沙尘暴,转而去了广州日报社工作。我从小到大也一直爱写东西,蛮适合在报社工作。

先是做国际新闻,还正好赶上“9·11”事件。2005年,觉得国际新闻做不下去了,转而去做报纸的心理专栏,一写成名。

2006年,挤进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德精神分析班,跟德国资深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们学习。这时,才真正学习精神分析了。

就在出发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杀了秦桧的干儿子,秦桧派一队兵马来抓我,几十人整整齐齐,如一个方块阵,铠甲鲜亮,长枪林立,步调绝对一致。他们逼近我时,我不急不慌拿出一个令牌,上面印着“弗洛伊德的使者”几个字,然后他们就不能抓我了。

到了上海,给几个咨询师朋友讲这个梦,他们说,这是大梦。所谓大梦,即是个人最重要的潜意识的反映,也可能是你的一些使命。

当时我的理解是,秦桧最标志性的事,就是以忠孝之名杀了岳飞,而我一直对孝顺有本能的反感,所以我的使命,就是要解构中国的孝顺。但是,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解构它可能会给我带来很多危险,如果我用精神分析的方式,这份解构工作,就会安全很多。

现实也如此,虽然我一直解构孝道,并引发很多抨击,但都是正常讨论。不过,我也感觉到,我是带着一些怨恨在解构孝顺,这样是不中正的,也会影响我更深入地理解孝顺。

怨恨的原因很直接,我的爷爷奶奶(主要是奶奶)一直欺压我父母,导致他们三十多岁时都不想活了,母亲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父亲则一年内一口牙全掉了,因为恨,但恨的是自己父母,不能向外表达,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向内攻击自己。

虽是家事,但事情非常不公平,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可孝道压倒一切,所以我父母就是绝对错,爷奶就是绝对正确,以至于,已被欺压到极致了,而村领导竟然还通过大喇叭向全村人广播说,我父母是不孝的坏典型。

这直接导致了我有反孝道的内在情结,所以解构孝顺时,不可避免有了强烈愤怒在其中,我再怎么自我认识,这份怒气都不可避免。

不过,随着自我认识的深入,和在咨询与生活中听到的一些故事,我的这个情结开始不断松动,我对孝顺的那种克制不住的愤怒,因为对自己和国人的集体潜意识理解得越来越深,逐渐趋向瓦解一个标志性的触动,来自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她人很美,曾是有几千员工且以女员工为主的厂子里的“厂花”,自己做老板,有很好的收入,人也善良温婉贤惠,找我做咨询时已40岁,竟没谈过一次真正的恋爱。她收入的大头,给了哥哥弟弟与父母买房子,自己租了一个小公寓,活得非常节俭。对家人如此,对朋友和员工也极好。

然而,咨询期间的一次生日,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好”是不是真的。这次生日,她收到了很多礼物,但她突然发现,已有两年,她没给任何一个人送过一份生日礼物了。不仅如此,她还发现,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淡漠,别人的痛苦她很难真正关心,别人的喜乐她也很难被感染。甚至,她不仅仅是现在才这样,她怀疑自己其实一直如此,只是现在更加严重了。于是,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好。

听到她的自我分析,我深受触动,我觉得我和她是一类人,也容易有求必应,各种付出,却很难求人,各种所谓的好。同样,我的确也是,很难带着热情去关心别人。

再将这个发现延伸,我发现身边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的父母、哥哥都是这样的人,为人极好。特别是我哥哥,简直到了极致,父母、嫂子和我,都认为他一辈子没说过别人(除了我嫂子)一句坏话。可是,他的生命力很弱,不爱和人交往。他一直在建筑队里打工,但不能做头儿,因为做头儿时,年底分工资,他总是先把别人的发完,最后发现自己的钱却少了。

这些人的故事汇总在一起,让我有了一个“中国式好人”的概念:他们看起来对人很好,但情感是淡漠的,缺乏热情,并且总伴随着孤独,就像是活在一个孤岛上。

然后,我试着不断深入认识,这份所谓的好是怎么回事,这份冷漠是怎么回事。

再之后,我发展出很多“中国式”的概念,譬如,中国式的婆媳关系。恶劣的婆媳大战,在中国算普遍存在,可也只有我们这样,欧美不如此,东亚国家也只有韩国和我们有点像,日本也不如此。

譬如,妈宝男,在中国也是普遍的存在,这也是中国式的。

譬如,中国人的爱情模式就是在找妈,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

随着“中国式”的概念与认识越来越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变,也呼之欲出。

终于,到了2012年的年底,看电影《1942》时,一个清晰的概念跳了出来——巨婴。

电影中一个镜头:军需官去妓院,老鸨给他安排“东家”的女儿,他将要上17岁的姑娘,却大剌剌躺在床上,要女孩像个老妈子一样先伺候他。这一幕让我觉得很恶心,也因他肥头大耳,我联想到,他就是一个巨婴而已,要一边吃奶,一边做性事。

同是找妓女,我想到汤姆·克鲁斯在电影《大开眼戒》中,他面对小姐,是将对方视为一个人来尊重的。他们之间,像是两个成年男女间发生的事,而军需官和“东家”的女儿,其实像是一个婴儿要找妈妈伺候,但问题是,他们的年龄差又是相反的,所以这种反差引起了我很大反感。

这个概念一形成,我随即有了一个强烈感慨:天啊,巨婴,好像是我们大多数国人的共同写照,我们多数人,看似是成年人,但心理发展水平,其实还是婴儿水平。

这个概念一形成,再去理解各种经典的中国社会现象,就容易了很多。

譬如,屡屡爆出的老人“讹诈”扶助者的事情,舆论一般认为,他们出于经济原因而去有意讹诈。最初,我也这么认为。

然而,多起案例并非如此,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是,一位摔晕的老人在医院一醒过来,第一时间就抓住送他去医院的扶助者的手说,小伙子,你为什么要撞我?还好,这位扶助者是警察,还有视频做证,所以顺利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类似案例挺多,由这些案例可看出,老人并非是有意识地在讹诈。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如果将老人视为巨婴,那就很好理解了。

婴儿是没法面对失控的,失控会引起他们巨大的无助感,他们需要将失控这件事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他们会认为,既然失控意味着“我”控制不了,那必然意味着,是有一个“我”之外的力量在控制这件事,并且,因为这件事是伤害性的,所以必然是敌对力量在控制着这件事。

成年婴儿,即巨婴,和婴儿的心理逻辑是一样的。作为巨婴,这样的老人摔倒受伤,是一个巨大失控,他们会认为,这不是“我”导致的,而是“我”之外的一个敌对力量导致的,并且它有主观恶意动机。

所以,他们必然会找人去怪罪,这样就保护了“我还是能掌控自己身体”的这种感觉,且他们会认为对方是主观恶意的,于是对方必须负责和道歉,否则他们就一直死磕下去。一些案例中,即便有了视频,并且,目击者强有力地证明了对方是扶助者,他们还是要死磕。

由此可以看出,巨婴这一概念,可以强有力地解释很多中国经典的社会文化现象。

回头看,1995年我立下的那个目标——一定要搞明白人是怎么回事,它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我“一定要搞明白,中国人是怎么回事”。这像是给自己出了一道考试题,当巨婴概念乃至系统认识逐渐形成后,就相当于,我给自己布置的这道考试题,终于有了答案。

相对应的是,我经常做考试梦,并且总是回到了高中或研究生时期,因为高中我成绩多数时间比较一般,是经过长时间努力加上顿悟,高考前才突然开始考第一,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至于研究生,我则因为抑郁症而多读了一年,所以留下了阴影,但生活中面临新的考验时,我就容易做考试梦,重温当年的噩梦感觉。

2013年年初,我又做了一个考试梦,但梦中我就感觉到,这像是最后一个考试梦了。果真,从那以后,我再没受过考试梦的折磨。

2012年年底,“巨婴”的概念形成,2013年年初,则围绕“巨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解。结果是,我1995年给自己出的考试题,到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对我而言,一个最重要的考试过关了,所以这个梦就不用做了。

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写这本关于巨婴的书了,并且给磨铁图书的编辑不断许诺,2014年可以写好,2015年可以写好……结果,到了2016年,这本书才终于写成。

看似拖延,但这份拖延也有一个巨大好处。先是看到,多数国人是各种各样的巨婴,同时看到我自己也是一个巨婴,巨婴的各种经典心理,我身上也都有,而对自己内心巨婴的认识,需要时间。

正是从2012年开始,我终于开始碰触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一个东西——我心里住着一个恐怖的自我。我开始深切体悟到,我的好人形象,其实是在掩盖我内心深处住着的这个魔鬼。

由此,我才终于碰触到我的真自我。这时,我已经38岁了,过去的这半生中,一直活在“好人”的假自我里。

从2012年至今,我不断地在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个魔鬼,每个巨婴内心深处都住着这样一个魔鬼。

随着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我也越来越爱这个魔鬼。最终我明白,原来它就是生命力自身。

婴儿的生命力,是无好无坏的,如果它能够被看见,这份生命力就得到了祝福,它就会转化为好的生命力,如热情、爱意、创造力等。

如果它不能被看见,就意味着,这份生命力被诅咒了,它就会转化为坏的生命力,如恨意、破坏性等。我们内心深处住着的所谓魔鬼,其实都是这样一个东西。

我们社会的各种经典现象,因是巨婴水平的,常常看上去很低级很可笑,也很有破坏力。

我们社会的各种制度建设,也包括以儒家为主的思想文化,在我看来,其实都是在试着去压制这个魔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惧怕巨婴们心中都住着的这个魔鬼。但是,本能上我们喜欢走的路,是注定走不通的。

如果只是去压制这个魔鬼,就像是如来佛祖先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而后又给他戴上了金箍。这只能暂时克制其破坏性,但同时也损害了活力和创造力。

在我看来,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将我们心中的孙悟空、哪吒等释放出来,看见他们其实就是宝贵的生命力,去爱这一部分。

用精神分析的话来讲,原始的生命力都是带着攻击性的,一个人必须将他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展现在关系中,以此和另外一个同样如此真实的人建立关系,然后才能得到亲密,并被救赎。

譬如对婴儿来讲,只约束他是不行的,相反,要允许他的活力流动,以此和妈妈建立起亲密来,然后婴儿的整个生命力就得到祝福了。

对于巨婴来讲,这也是一样的。

当思考到了这个时候,我再解构孝顺乃至各种中国式现象,那种愤怒和戾气就真的可以逐渐消失了,我将归于中正,真的就像是一个中正的咨询师,只是试着去理解和接纳这一切动力。

同样,对我自己而言,这句话也特别适用——本能上我们喜欢走的路,是注定走不通的。

作为一个中国式好男人,我本能上喜欢走的路,都是宅男风格的,如做咨询和写书。但是,这条路走下去,并不能真正达到我的这个目标——搞明白中国人,特别是我自己,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巨婴,我必须打破宅男的封闭,走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将自己的心展开在这个世界上,将宅男的对立面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我是谁。

所以,这本巨婴的书,其实只是一个开始,我还会做更深入更全面更活生生的观察和思考。

作为一个思考者,我不可避免地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难免会偏颇,所以欢迎各种指正,也希望能和富有真知灼见的人有更多交流和碰撞。

希腊德尔菲神庙有一句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则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一提的。

愿我们都能认识自己,并活出自己。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3-10-2018 17:22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经典的中国式图景中,主角,都是像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人,譬如你很难在中国画中找到一个昂然挺立的身体。

对此表现力最好的,是岳敏君的作品。抽巴的人生,凝缩在抽巴的身体中。很多人反感岳敏君的画,但你走在大街上,满眼望去都是这样的图景。

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放到国人身上,它可具体表达为:全能自恋性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塌塌的自我。

全能自恋性本我即,我是神,世界应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

绝对禁止性超我即,你的一切自发行为,都是不对的。

两者冲突太强,以至于作为协调者的自我没法协调,所以变得软塌塌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3-10-2018 17:23
伸展你的能量球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之所以投身幼儿教育,是因她做过一个梦,梦见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如军队的成年人,面无表情如僵尸。梦中,她痛苦至极,她知道,这些面无表情的成年人,就是中国的父母们,他们不懂该如何爱孩子,却认为一切举动都是出于爱,都是教育。

我认为,这是孙老师对中国成年人的一个个性化理解。可以说,她在用她的心,去理解中国人的国民性。

著名画家岳敏君,他的经典作品“笑脸人”,构成了当代艺术的一道特异的风景。说实话,放在多年前,我是非常反感这些当代艺术的,我真认为这是“审丑艺术”。但经过多年深入的心理咨询工作后,我对岳敏君以及其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中国人国民性的理解。

还有很多人做过类似的工作,譬如柏杨写了《丑陋的中国人》,譬如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在文字解读方面,我最佩服的,是台湾学者孙隆基,他写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可以说包罗万象,在方方面面解读了中国人的国民性,详细、精准而到位。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我自己对中国人国民性的一个解读。

不过,在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很想说,别太被我误导,你可以先做一个练习:第一步,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第二步,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然后,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一下它的大小、色泽……

如果你做过气功、瑜伽或静心等训练,就可以这样:中正地站着,双脚叉开和肩同宽,搓手约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手心相对,去感知两只手间,真的会有一个能量球一样,如两只手距离近了,你能感知到两只手间,有一股张力在。

然后,在想象中,将那五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变大,还是会变小。

如果只是放形容词进去,可能还不够,那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譬如某一情景中你就是这样的,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

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是在美国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利根的课上,他带领大家做这个练习,不过内容是,将你的梦想放进去。

大二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宏大的梦想——成为能解开人性奥妙的心理学大家,并且一直在追求它。但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将这个梦想放进去后,能量球竟一下子小了很多。

然后,我将第二个梦想,并不是特别看重的梦想——到处旅游,放进去,能量球变得大了很多。

这个练习让我非常震惊,我后来多次体会,感觉的确是如此,如果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成为一名深通人性的心理学家,我的世界是会变狭窄,能量是会变弱的。

相反,如果我满世界去逛逛,自己的世界就会变大,能量就会变强。

当时脑袋里并不非常懂得,到底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回头看,成为一名心理学者,和成为一名作家一样,都是我本能上习惯走的路,并且,是作为宅男的我最擅长做的事。但宅男,本来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切断了和外界的联系,那么很自然地,假若按照宅男风的惯性一直走下去,我的世界会越来越狭窄,不管我做的事情看上去多么宏大。

类似的感觉,还出现在我的好人形象上。说来搞笑,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自私的人,是一个好人,以这个形象而自得,有道德优越感,并且蛮容易获得别人认同,但我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形象。

不喜欢的原因很直接,我感觉到,我待在这个形象里,并不自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捆绑着我,让我不能自由地伸展自己。

斯蒂芬·吉利根课上的这个练习让我震惊之余,也有了庆幸。当时想,幸亏明白得早,要不然,有一天真活出了自己头脑里的第一梦想——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心理学家,但却发现,自己活得反而更加萎缩,这就太糟糕了。

人的性格都是逐渐形成的,对它了解越深,就越可能改变它。至少,我们需要去问问,一直以来的这个“我”,自己到底有多喜欢。

或者,问一个更形象的问题:假设你自己是一个能量球的话,那么,作为一个能量球,你是伸展的,还是萎缩、甚至坍塌的?你的色彩,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这个能量泡在成长中,必然要伸展自己,伸展就是攻击性,而攻击性,是人最原始的能量。弗洛伊德则称,驱动人类行为的动力有两个:性和攻击。如果你上一些灵性的课程,看一些灵性的书,则会看到一些哲人称,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球、能量泡、能量体、性和攻击……这些说法,其实是一回事,讲的都是生命力。

人都是自恋的,对于我们已经形成的自我,对于我们所在的集体自我,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美化。但是,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作为一个能量体,你的自我是伸展的、饱满的、鲜亮的、富有弹性的吗?还是萎缩的、暗淡的、僵硬的?你所在的集体,如果作为一个自我,那么,这个集体自我的能量体,又是怎样的?

我的确认为,我自己,我们多数国人,我们所在的各种集体,乃至社会与整体文化,都是在压制每个能量球的伸展的。

但你也可以,用你的眼睛、你的心去看。

譬如,你可以发展这个练习,想象一个能量球,代表着国人,然后你将我书中探讨的国人的各种国民性——即国人作为一个集体的个性,一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如何变化。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3-10-2018 17:23
能量的演变

人性很复杂,但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

一、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

二、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

三、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

四、当一个人整个的能量体都被看到,生命就得以证悟。

由此可以说,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差别只在于,是否被看到。

并且,最初都是在关系中被别人看到,而后自己将这一点内化,就可以自我觉知了。

所以,人不能长久处在孤独中,长久的孤独就等于能量体从未被看见,就等于是我们以为的彻底黑暗、彻底死亡。

更详细一点的阐述则是:

一、作为一个能量体,人需要向外界伸展自己。就犹如一个章鱼,不断伸展自己能量的触角。能量伸展有各种各样的,如爱、欲望、表达、创作等。

二、这一个具体的伸展,如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链接由此建立,而这股能量得到祝福。它本来是中性的、灰色的,但被祝福后,就变成了亮色的、生的能量,即正能量,就可以人性化地去表达。

三、这一个具体的伸展,不被看见,就相当于是,这个能量触角没有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那诅咒就会发生,它会从中性的、灰色的,变成黑色的能量,也即负能量、攻击性,不过我喜欢把它称为黑色的生命力,然后会以破坏性的方式去表达。

四、黑色的生命力,或攻击性,它如果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人的一个攻击,如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

五、黑色的生命力,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六、黑色的生命力,如再次被看见,那么它又会转化成亮色的生命力。

七、很多人身上,既看不到正能量,也看不到负能量,他们活得,如同一个僵化而干瘪的能量球,其真实情形是,他们心中藏着自己大量的黑色生命力,这让他们惧怕,并将这些黑色的生命力封冻起来。

活得抽巴而萎缩的国人,都是这种情形,我是其中的典型。

我自己就是一个抽巴的男人,作为这样一个男人,我明白,在心理学上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有意无意地试着找到一条路,能让我们更好地活出自己,成为一个饱满的能量体。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深切地懂得,那一个个干瘪的身体是怎么回事,他们体内藏着什么样的黑色生命力。并且,这些黑色生命力不能被灭掉,其实也灭不掉,而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接纳。

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不是为了宣扬黑暗,而是希望能达成理解与接纳。

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如是说。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00:23
巨婴国,这个角度新颖,也尖锐,但还是有点争议
武志红坦承, ”一个思考者自,不可避免地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难免会偏颇 “。 大多心理学书都可以加这么一句在序言里。

是,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00:25
我喜欢能量球这个说法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00:30
三我的理论对整个国人作那样的概述,有意思,但显得偏激
不过没关系,群体和个体是两回事。

抽巴。。。说得好。没觉醒,或者用力过猛,就塌了。。。
不好意思啊,没看原文,仅仅是你贴出来的部分,一点直觉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00:31
写书,是希望能达成理解与接纳

赞这个目的!
作者: 春浅    时间: 14-10-2018 17:44
我常常对正当红的书籍保持一点距离
等热度减下去,各种评论都出来了,才想起要翻一翻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18:27
能量需要被看到,也就是说人是离不开群居的吗?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18:28
春浅 发表于 14-10-2018 17:44
我常常对正当红的书籍保持一点距离
等热度减下去,各种评论都出来了,才想起要翻一翻

经过长时间考验的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18:28
我已经很努力回帖了为啥还是没有宝石。。。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18:59
anuo 发表于 14-10-2018 18:28
我已经很努力回帖了为啥还是没有宝石。。。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一个anuo,是你吗?
记得几年前看到你的名字,在心里默念 “阿诺”

宝石的概率比较低,似乎发主题帖比较好。。。没精力写帖的话,可以将旧作贴上来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19:01
本帖最后由 anuo 于 14-10-2018 19:12 编辑
MICHELLE07 发表于 14-10-2018 18:59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一个anuo,是你吗?
记得几年前看到你的名字,在心里默念 “阿诺”


估计就是我。
是阿诺。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19:34
MICHELLE07 发表于 14-10-2018 18:59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一个anuo,是你吗?
记得几年前看到你的名字,在心里默念 “阿诺”

想来想去,我决定弄个帖子骗箱子。
作者: 春浅    时间: 14-10-2018 20:10
anuo 发表于 14-10-2018 18:28
我已经很努力回帖了为啥还是没有宝石。。。

看运气,真的
我发了这么多帖子,很久也才翻出一两个
宝石稀有,且写且珍惜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20:11
春浅 发表于 14-10-2018 20:10
看运气,真的
我发了这么多帖子,很久也才翻出一两个
宝石稀有,且写且珍惜

你的属性是幸运星!!!我打开你这个回复,然后拿到了紫宝石。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4-10-2018 21:14
anuo 发表于 14-10-2018 20:11
你的属性是幸运星!!!我打开你这个回复,然后拿到了紫宝石。

春浅就是那个幸运的在骆驼背上加稻草的人
你的紫宝石买了什么呢,阿诺?
作者: anuo    时间: 14-10-2018 21:23
MICHELLE07 发表于 14-10-2018 21:14
春浅就是那个幸运的在骆驼背上加稻草的人
你的紫宝石买了什么呢,阿诺?

买了红色福字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3:51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巨婴,即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的成年人。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3:51
多数国人,都是巨婴,这样的国度,自然是巨婴的国度。
一个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一个民族,也可以说有一个集体心理年龄。那么,中国人,作为一个集体,心理年龄会有多大?
国内的精神分析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俄狄浦斯期,也称为性蕾期,3—5岁,孩子有了明确的性意识,快感中心也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并且男孩有了恋母弑父的动力,女孩有了恋父仇母的动力。
潜伏期,6—12岁,性能量像是突然间消失了一样,孩子们表现为更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
生殖期,13—18岁,即青春期,性能量大爆炸,一个人身体上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作为弗洛伊德的经典概念,口欲期和俄狄浦斯期的说法已广为流传。关于中国人还集体停留在1岁前的婴儿期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中国的吃文化非常之发达。
1岁前婴儿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婴儿必须和妈妈在一起,并且婴儿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这也是中国成年人最经典的特征,都说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还停留在1岁前。
精神分析界有一个习惯性的说法:这个人发展到了俄期,那个人没有发展到俄期。
所谓俄期,指的是俄狄浦斯期,也即恋父恋母期。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俄狄浦斯期指的是3—5岁,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性能量有了大爆炸,并且,性能量指向了异性父母,而攻击能量、竞争性指向了同性父母。即,男孩会和爸爸争夺妈妈,女孩会和妈妈争夺爸爸。
当一个孩子顺利发展到俄期,意味着,他的性能量表达被允许,他的攻击能力、竞争性的表达也被允许。表现在成年人身上,就是,发展到俄期的人,会比较接纳自己的性能量,以及竞争欲。同样,他们会接纳伴侣的性能量,也会接纳对方的嫉妒心。这时,他们处理情感和性的时候,就像成年人一样。
特别是,因为和父母构建的是一个较成熟的三角关系,允许嫉妒与竞争在其中流动,所以他们会对一定程度的三角关系有较高接纳度,允许伴侣有异性朋友和适度花心。他们不会只想着自己为所欲为,却要求伴侣绝对忠诚。
所以,虽然看上去,发展到俄狄浦斯期的人,心理看起来比较复杂黑暗,性能量不压抑,竞争欲也不压抑,但发展到俄期的人,其人性发展程度,要远比口欲期成熟。
虽然精神分析师们也会说,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一生的事,但私下里,精神分析师们更喜欢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到了俄期,还是停留在前俄期。
从年龄上来讲,精神分析师们私下里会认为,所有人的心理年龄都停留在5岁前,所有民族也如是。
5岁前分这样三个阶段:
0—6个月,我称之为一个人的阶段,即,虽然看起来婴儿是和妈妈或其他抚养者在一起,但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且整个世界必须以他一个人的意志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敌对世界。
6个月—3岁,我称之为两个人的阶段,即,婴幼儿开始意识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他既需要和妈妈亲密,又需要独立。由此,亲密和独立构成了一对矛盾,两个人的意志同时存在,也构成了一个矛盾。这时,婴幼儿能接受彼此意志的不同了,但还需要妈妈在自己身边,还接受不了长时间的分离。所以对忠诚的要求比较高。
并且,两个人的阶段的主题,是抢夺控制权。一个人的阶段,会绝对地追求控制权,必须是,只能一个人说了算,另一个人的意志得被消灭。两个人的阶段,虽然也争夺控制权,但不再是有你没我的控制权,而是可以接受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但希望自己的控制权多一些,同时要求两个人的身心都忠于彼此。或者说,你要忠于我,而我可以自由。
3—5岁,俄狄浦斯期。我称之为三个人的阶段。发展到俄期这个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能接受关系的复杂性了,我爱你,但我也爱别人;你爱我,你也可以爱别人。这个别人,譬如是孩子,譬如是工作,也可以是伴侣的异性朋友,你会要求一个忠诚的底线,但不再要求对方绝对属于你。而像前两个阶段,特别是一个人的阶段时,我会要求你绝对属于我,而我却可以为所欲为。
所以说,虽然发展到俄期,意味着世界变得复杂了很多,不再是单纯的小清新,但对这份复杂的容纳,其实意味着更高的心理健康程度。
像前俄期,则对忠诚、忠贞、纯净、单纯等有极高的要求,但一旦碎裂,就会变得很可怕,所以说,只想活在一个单纯简单的世界中,这未必是好事。
就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发展到了俄期,就会对人的复杂度,即性欲和竞争欲有很高的接纳度。
譬如英国和美国,在整体上,就达到了俄期,其社会对性的复杂性和竞争心,有很大的包容,以及鼓励。
没发展到俄期,就意味着其心理年龄还在3岁前,而这又分为口欲期和肛欲期。肛欲期的重要表现是控制与强迫,追求洁净和秩序,德国和日本就很像是处于肛欲期。
心理治疗圈里的朋友多认为,日本发展到了肛欲期,甚至是俄期,但我非常怀疑他们是否到了肛欲期,我觉得他们和我们的状况也许是一样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口欲期的集中表现则是,好吃,并且,什么事都要经过嘴来体验。口欲期不仅是好吃,也因为嘴部最敏感,所以1岁前的婴儿,做什么都喜欢用嘴唇去感受一下。
巨婴也是。所以,一切美好的动物,国人都想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变成自身的一部分。这就像是,口欲期的婴儿觉得自己是匮乏的,他们必须把妈妈的乳汁吃到肚子里才可以。《西游记》中,各种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追求长生不老。在精神分析学看来,一个完美的乳房,对婴儿来讲,就是可以让自己长生不老获得永生的。
巨婴,即是成年的婴儿,而婴儿,特指1岁前的孩子。作为由巨婴们组成的国度,中国吃文化如此发达,特别是广东,可以从早茶开始,一直吃到晚茶乃至夜宵。就像是,婴儿永远在找奶吃。
据台湾学者孙隆基说,那种像航空母舰一般巨大的饭馆,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我也确实没在其他国家发现,像广州炳胜酒家这样规模庞大的饭馆。
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1岁,这看起来已经够低了,而我还有一个更激进的判断。我认为,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6个月。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称,6个月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特征,是母婴共同体,即婴儿觉得,他和妈妈共用一个身体和心灵,是一个人,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为什么叫正常共生期?也就是说,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都可称为病态共生。
其实,除了共生心理,小婴儿有很多很夸张的心理,但对于这个年龄的他们而言,这都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不过,假若成年人还有这些心理,那就是病态的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3:52
6个月前的婴儿,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心理特征:
一、共生。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们是一体的,我们共同使用一个身体和心理。更小的婴儿,如3个月前的,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也就是说,小婴儿处于一种混沌、未分化状态,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特别是,他和妈妈,构成了一个身体与心理的共同体。
病态共生,在国人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如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制、以己度人、统一思想……
特别关键的是,在这个混沌的、合一的共同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而这个人当然最好是自己。这就构成了共生中的各种冲突,我称之为共生绞杀。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3:53
二、全能自恋。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这是婴儿和巨婴的最核心心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复杂难处,这是最根本的。
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而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这个梦的原动力就是,希望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
绝对意义上的皇帝和皇太后,只能有一个,要端坐在皇城中。但是,在每一个中国式的单元中,都有一个皇帝或皇太后,如中国式的大家长,如单位中的一把手……
这也是孝顺或听话哲学的根本所在。
在任何一个共同体内,巨婴们都在争夺唯一说了算的话语权,一旦占据了这个话语权,就会要求共同体内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这一点能实现时,就有神一般的感觉,当这一点被打破时,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
并且,全能自恋和共生结合在一起就很要命。因为还处在共生期,所以巨婴们不能独立地好好待着,必须和别人黏在一起,而黏一起后,全能自恋的心理又驱使他们拼命争战,很容易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共生,离不开,又要你死我活地争夺话语权,所以最好是弱者顺从强者。
所以,孝顺或听话哲学,其实只不过是,巨婴水平的父母们一个必然的表现而已。
当理解了这一点后,我对孝道文化的愤怒,就减轻了很多。
一个社会单元内,那个最有权力的人,才可能享受到这份资格。其他人怎么办?或者去争夺权势,或者装孙子。
但是,因为活在共生和全能自恋心理中的巨婴,绝对接受不了挑战,所以挑战者如果实力还不具备时,他们一般都会被灭掉。因此,中国历史上,有独立意志又不懂政治的英雄们都没有好下场,最经典如岳飞。
由此,装孙子装奴才,就成了一个普遍选择。或者是有觉知地做奴才而等着有一天翻身,或者是做了奴才而没有觉知,反而去美化做奴才的哲学。
儒家文化的存在,孝文化的存在,特别是三纲五常,在我看来,就是基于多数国人是巨婴这一事实而设计的。当然,这不是某个人的有意识的设计,而是集体动力演变的自然结果。并且,儒家文化并非是孔子发明,他只是早已存在的这一个思想的集大成者。
既然都是巨婴,都想全能自恋,并为此不惜你死我活,如春秋战国时代,争战得太可怕了,那最好还是设计一个秩序,让强有力的人更强有力,让位卑者去遵从强者,好让社会尽可能和谐。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3:54
三、偏执分裂。
偏执分裂,是6个月前、特别是3个月前的小婴儿必然会有的心理。
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
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黑白不能并存,善恶不能并存,不同意见不能并存……
偏执分裂加一起,则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愿才能存在,你则是坏的、黑的、恶的,你的意愿不能存在。
这一心理,在我们过去的影视上很容易看到:英雄们都高大全,没有一点缺点,坏蛋们则没有一点优点。
在婴儿期,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婴儿的能力很差,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玩都不能靠自己解决,而必须靠妈妈或其他抚养者照顾和回应。
并且,婴儿活在极端对立的两种感觉里,一旦被照顾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恋就得到了满足,这时他就会有神一般的感觉——我一动念头,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一旦没被照顾好,他就陷入彻底无助中,同时也会生出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或者自己。
但是,婴儿必须把围绕着无助、暴怒的破坏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能力容纳这份“坏”,一旦他认为,这份“坏”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会分崩离析。
具体而言,一旦有任何失控发生,婴儿会想,既然“我”控制不了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其他力量控制的;并且,因为失控多是不愉快的,所以控制这件事发生的力量是敌意的,并且是主观敌意的。
通过这样的思考,婴儿就将失控中产生的“坏”从自己身上切割出去,并且投射到外部世界中了。并且,因为婴儿同时还是偏执的,所以这个逻辑会变得非常顽固。
类似逻辑,在巨婴身上极为常见。譬如,家里少了钱,父母或老人会怪罪孩子,逼孩子一定承认是自己拿了,如果孩子不承认,就往死里打。有些孩子就是不承认,因为的确不是他们干的。有些孩子被打怕了,不得已承认,但接着又会被逼迫去找钱,但因不是自己干的,还真找不着,所以又是一通暴打。最后,大人们却在其他地方找到了这笔钱。
有些孩子,就因此被父母或老人活活打死。当然被打死的是极少数,但有类似被冤枉经历的,就太多太多。
巨婴们之所以如此的逻辑是这样的:丢钱,意味着失控;失控,就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干的;这个力量是恶意的;最容易控制不了、但又最容易归罪的就是孩子,所以要去怪他;他既然是恶意的,还不承认,那就必须逼迫他承认,这样这份“坏”才能被控制……
婴儿的基本心理,可以归到这三点上,巨婴们也如是。并且,它们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各种经典的中国式现象中,基本都可以找到这三类心理。
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国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没超过6个月,这听起来会让很多自恋的国人不舒服,觉得太低了。但还有比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更低的。
譬如,还有一个广袤的世界,处于极致的偏执分裂中,那其实是3个月前的婴儿心理。他们的世界,更是非黑即白、非敌即友、你死我活的。
再譬如印度,在我看来,印度人简直是都还没有出生,他们集体活在中阴身的状态。所谓中阴身,也是印度的说法,即一个生命死去到重新出生的过程。
并且,关键不是分高低,关键是,这是否是事实。如果是,我们就需要承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深深地理解和接纳,然后从这里出发。

作者: Earlgrey    时间: 15-10-2018 14:01
充满了偏执和想当然。。。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5-10-2018 17:08
Earlgrey 发表于 15-10-2018 14:01
充满了偏执和想当然。。。

可能因为太多的不认可,所以据说说卖了三天就被禁。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5-10-2018 23:08
annahw 发表于 15-10-2018 17:08
可能因为太多的不认可,所以据说说卖了三天就被禁。

哈,禁了?那你是在禁之前买的?

ANNA真可爱,每栋楼都编号,不愧是程序媛。。。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21
MICHELLE07 发表于 15-10-2018 23:08
哈,禁了?那你是在禁之前买的?

ANNA真可爱,每栋楼都编号,不愧是程序媛。。。

是的呢,被禁前……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0
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
人,都活在轮回中。依照佛学,万事万物都是在轮回中。
作为中国人,很自然地,我们也都处在中国式的轮回中。
轮回的单元,有单个的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作为单个的人,我们的自我,其实都是在更大的单元中被塑形。我们的自我,是我们家庭的凝缩,也是社会乃至整个历史文化的缩影。
认识家庭、社会与历史文化,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而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潜意识深处,又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家庭、社会与历史文化。
我们先说说理想的家庭结构。理想的家庭结构,可以归到一句话上——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在一个家庭和家族中,是要第一位的,而亲子关系要列在第二位。并且,夫妻间有深厚的情感,他们的情感链接的质量,可以在家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相反,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常可归到一种模式上: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说到这儿,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中?理想的,还是有问题的?
我相信,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有问题的,而且普遍有深重问题。首先,中国人普遍的意识中,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的;其次,中国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情感质量,普遍不怎么样。
结果,我们的家庭模式,多数真是符合了有问题家庭的模式:一个超焦虑的母亲,一个严重缺席的父亲,和有问题的孩子。
父亲的缺席有两种:一种是,他们很少在家中;一种是,他们虽然常常在家里,但他们对家庭是回避的,既回避和妻子亲密,也回避和孩子的高质量沟通。这还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健康家庭,夫妻相爱,并会祝福孩子走向自由独立。但我们的家庭,普遍是阻止孩子追求自由独立的。为什么会这样?
一天,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写了一系列微博,最后汇总成文章《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这篇文章也收录在《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中。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0
【附录: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链条一:结婚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多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做选择时也常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
现代社会,爱情概念已深入人心,绝大多数的小说、影视等,都在讲各种爱情。但其实,爱情作为一个主流观念,只诞生于欧洲。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爱情作为社会的主流观念,在欧洲开始于十三四世纪,和个人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爱情必须是两个个体忠于自己内心的产物,集体主义催生不了爱情,并且总是爱情的阻碍。
想想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祝英台、陆游唐琬、许仙白娘子、牛郎织女……基本上都是悲剧,并且,拆散这些爱情的力量,多来自家人。这一点在当代的小说中也有体现,譬如《平凡的世界》中,考虑家庭的利益,成了一对对恋人不能走到一起的直接原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但中国式家庭轮回中,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1
链条二:婚姻生活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重男轻女令女性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怕孤独,于是去抓丈夫,控制丈夫,而丈夫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原因是,一旦早期的激情期过去,看似平凡的婚姻生活,是对两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极大考验。但作为巨婴,两人相处不易,同时小家庭又被大家庭牵绊太多,都会导致中国式的婚姻生活太沉重。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1
链条三:生子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异性相吸,在母子间一样存在。结果,妈妈会把儿子抓得更紧。
儿子被妈妈抓很紧,那女儿呢?如果妈妈内心比较健康,则可能会有同样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女儿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起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们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异,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
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的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的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令男孩表达情欲困难,并令男孩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2
链条四:新一代的恋爱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情欲表达,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
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2
链条五:母子共生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由此,催生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式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黏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儿媳疏远,却成了可以被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在我的文字中,我常常使用“中国式”这个说法,引起很多朋友反对,他们认为,我动不动就使用“中国式”这个词,好像这些现象就只中国有。这个批评,在一些地方蛮有道理,我的确会反思,我是不是引申过度了,但对于母子共生和婆媳大战,这一点我很有把握,我认为它的确就是“中国式”的,最多东方的邻国韩国和我们类似,而其他国家,不会形成大面积的婆媳大战,以及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母子共生。
妈妈为什么非要跟着儿子,非要进入到儿子的小家庭?因为巨婴都不能独自生存,必须与一个人黏在一起,中国的妈妈们与自己的丈夫关系质量差,而与孩子特别是儿子构建起了共生关系,这会导致,她们难以脱离这个关系。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对于共生关系的双方来说,其他第三方都是入侵者,儿子会将父亲视为入侵者,而婆婆会将儿媳视为入侵者,并且是一个绝对的入侵者,于是有很大的敌意。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2
链条六:消失的公公
婆媳大战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一次,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很多编剧在探讨:影视中,公公去哪儿了?他们也注意到,公公从家里消失了。公公年轻时,他就想从家里逃走,而当他年富力强时,他会成为母亲与妻子的争夺对象,但他老去后,果真从家里逃走了,而家庭也会对他视而不见。
很有意思的是,太监也叫公公。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2
链条七:小三
婆媳大战中,双方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并且,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小三,就像男人的妾一样,长时间和妻子并存,这也是一个中国式现象。一次上课,老师是澳大利亚的,学员有三十来人,结果那次课,小三成了共同主题,课上几乎所有人都有小三现象,要么是有小三的男人,要么是女人有小三情敌,要么就是在做小三,这令老师非常震惊,她说,她去过很多国家,只有在中国才发现,长期小三可以如此普遍地存在着。更神奇的是,在婆媳大战最惨烈的地区,我听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竟是妈妈为自己儿子找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3
链条八:老男人
一些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须是主动冲突),这几乎都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但他们不会制造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3
任何一环破掉,链条都破了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自己听到的数以万计的故事的经验性总结。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看到一个网友说,莫言只是写了中国的一些真实故事,竟然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我写的,也只是纯粹的现实,尽管有时是魔鬼般的现实。
这个链条让很多人感到绝望,其实也很好破。它看似一环扣一环,严密得令人悲观,但其实任何一环断裂,都可以破掉这个链条的家庭轮回。
两个地方最应该破,一个是婚姻,如果能以爱情开始,那就太理想了,有了这个基础,以后都会变得容易;一个是妈妈好好养育孩子,让孩子内心有满满的爱。不过,破任何一个链条,都需要很深地认识自己,不是一日之功。
婴儿的出生,是最好破的地方。一次讲课,突然说了一些动情的话:一个带着丰沛感觉的婴儿的出生,是来拯救一个家庭的——若这些切断了感觉只剩下头脑且头脑还僵化的大人向孩子学习的话。然而,不幸的是,我们更容易将婴儿弄得和自己一样,让他知道,生命是粗鄙的。
小的单位,是大的单位的缩影。所以,中国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母婴关系,则是中国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解开中国家庭和社会轮回,母婴关系貌似是最容易的一环。但真正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觉醒。若妈妈们能意识到,就先觉醒;若妈妈们没意识到,请给妈妈们以支持,而不是苛责。
这个轮回链条中,婴儿的出生也是最脆弱的一环。譬如生孩子后,男人易出轨,性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男人感觉被排挤了,他插不进紧密的母婴关系。本想提醒女性注意,但后来想,其实关键是男人。女人高度重视孩子是很自然的,男人若想与妻子保持亲密,一起投入到对孩子的重视中即可。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4
紫禁城的隐喻
我写了十来本书了,多数谈的都是中国家庭。我没有专业理论上的野心,但如果能用我的文字将中国家庭的动力与结构写清楚,写出血和泪来,写出欢笑来,那就太好了。
本来没觉得我的观察多特殊,但多次和国内外同行沟通后,我觉得自己对中国式现象的观察,的确有独有的价值,非常落地。
一次,和英国一位做跨文化研究的精神分析师沟通,突然有了一个图画式联想,将紫禁城这样的皇宫,和中国普罗大众的家庭,联系到了一起。
当时,这位分析师问我:你认为中国家庭中父亲普遍缺席,那么,父亲去哪儿了?我想了想回答,或者高高在上如皇帝,或者被阉了。
紫禁城的皇宫中,皇帝,即没有被阉割的成年雄性,只有一个。一个个的小家,由妃子和孩子组成,公公则穿插其中。皇帝与太监们,组成了皇宫内的权力体系,而妃子与孩子,组成了一个个小家的结构。
紫禁城中的这一图景,不正是中国的写照吗?普通的男人们,被压制性的权力体系吸走,家中就剩下母亲与孩子,而在家的男人们,常常也如皇宫中的阉人们一样,“不存在”地存在着。
到这儿,我有了一个很简单的推论:一个真正的男人,他需要能保护自己的家庭,也在家庭中真切存在着,这竟然成了一个如此有价值的图景。男人们蝇营狗苟,拼命在社会权力体系上攀爬时,为的是争到那个唯一的皇帝位置,或者有很多象征含义的家长位,也即有权力保障的交配位,这真是一种很可悲的存在方式,如同虫子般,而且它总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存在着。
男人们应该想想,当自己被权力体系——政治与工作——从家庭中吸走时,那其实是一个很悲哀的存在方式。
很有意思的是,紫禁城中的皇帝,也有可以统制他的人——皇太后。皇帝必须孝敬自己母亲,有时母亲则干脆垂帘听政。
紫禁城,也很有说法。皇帝自称是紫微星,这是“紫”。“禁”即禁止,它最开始指杯底有脚的酒杯,即“樽”或“鼎”,在古代,它们都是青铜做的,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象征着权力。所谓权力,即是我可以而你不可以的“禁”。
林语堂说,紫禁城也可以说是“极禁城”。它的通俗意思,即皇宫之地,绝对禁止他人进入。
紫禁城,或者说故宫的造型,在我看来,就像是在散发着这种信息:你主动做任何事都是错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4
大母神:家族的统治者
具体到一个个的大家族,雄性大家长,常是名义上的,而家族内的统治者,却常常是大母神,如祖母和外祖母,即雄性大家长们的母亲。譬如《红楼梦》的大观园中,贾政是家长,但贾母才是大观园的统治者。
形成大母神的概念,是理解中国家庭轮回的一个关键。中国家庭的轮回看似复杂,但有一主线: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凌驾于一切关系之上,所有悲剧都和母子共生联系在一起。传统中国家庭,男性大家长再牛,也得听TMD。所以中国家庭其实是大母神掌权。
什么是大母神?几年前在福建南禅寺做内观时,同住的一个画家说,他和前妻关系最后发展成,什么时候都是她厉害,甚至画画这件事上,也像是她比他更懂行更厉害。他真像被洗脑一般,由衷认为前妻更行,但画画这件事上也这样,他突然醒悟过来觉得不对劲。她永远正确,这即大母神。
用古希腊神话来讲,可以说,中国家庭还处在大地母亲盖亚的阶段,只有母亲与孩子,孩子们都效力于母亲意志之下。欧美家庭则进入了宙斯与赫拉阶段,夫妻关系是主导。
关于大母神,我一来访者有切肤之感,他形容说:只要母亲一靠近他或他的孩子,他就感觉,母亲的气场吞噬了一切,全世界都陷入混沌。
虽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但据咨询中了解,以及看中国历史家庭故事,我觉得中国近七成的家庭,还是近乎于母系社会。完整的表达是,在家庭中,一个大母神说了算,但大母神的存在感,却常寄托在她重视的儿子身上。
这一点,在皇宫中有最极致的表现。皇宫中一直是母因子贵。在如超奢华蜂巢一般的紫禁城中,一个妃子,一旦怀上皇帝的龙种,特别是男孩,地位就扶摇直上。如果她的儿子成为太子,帝位的继承人,那么,当儿子登上权力的顶峰后,她就可以荣升为皇太后。皇帝控制着整个帝国,很牛,但再牛,也得孝敬他的皇太后妈妈。
紫禁城里的这一图景,也是无数中国普通家庭的集中写照。男人们构建了社会权力体系,成为体系中的砖瓦,而女人们则需要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才能不被权力体系抛弃。特别是,她得为这个体系做贡献——生儿子。生孩子,就像是无比荣耀的事情,一旦生了儿子,一个女人作为生育机器的价值就被确立了。所以,儿子就是一个女人的命运。
皇帝和大母神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社会权力的核心。同时看到这两者的存在,才能全面理解中国作为一个权力社会的机理。
可以说,社会体系中,如政府、公司,常是男权体系,由帝王般的大家长掌权;家庭体系中,常是大母神掌权,即由一个过于情绪化、什么时候都要说了算的女人掌权。
大母神掌权,并不意味着女权,因她常常比其他人都重男轻女,她比女人更排斥女人,比女人更重视生不生男孩。
一方面我会谈大母神在家里掌权——大谈特谈,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中国重男轻女程度非常严重。这两者并行不悖。
在微博上探讨大母神现象时,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小巫感慨说:武志红老师直言不讳的,是我一直想用童话故事表达的——王后阉割了国王,与王子生了孩子,继而又阉割了王子……
情感的对立面是权力,权力之争,可以非常残酷。不仅男人间要争夺皇帝之位,女人间也要争夺皇太后之位,《甄嬛传》《芈月传》之类的宫廷戏盛行一时,其实讲的就是大母神之战。并且,男人和女人之间也有权力之争,不仅男人会阉割儿子,女人一样可以阉割儿子和孙子等男性后辈的力量。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4
绝对禁止性超我
中国皇帝或大家长,与大母神,都有这样一种特性——他们势力范围下其他人的绝对禁止性超我。这是我的一个说法,所谓绝对禁止性超我,即,你做什么都不行,除非听我的。
最初,和几个男性来访者的咨询,碰触到了这个绝对禁止性的超我。譬如一次咨询中,一个男性来访者看到了一个纯黑、狰狞的魔鬼意象。
依照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超我主要来自于父亲,父亲需要给孩子树立规则,但这个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就不再是具体某个父亲的化身了,它像是一个哲学的存在,像是一个魔鬼。
和英国精神分析师探讨时,我第一次联想到,它就是中国社会权力体系中的皇帝吧。皇帝只有一个,但他的禁止性力量弥散于每一个角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王、皇,这个魔鬼,要统一一切,限制一切。这像是必需的,所以社会解决方案,需要孔子的“克己复礼”,克制每一个人身上的能量或攻击性,而遵从礼,也即通过一层又一层的体制,向这个表面上的皇帝、内在的魔鬼表示顺从。
在一个个的小家里,这个绝对禁止性超我,则化身为一个个的大母神,她们在各种细微处传递着同样的信息——我永远是对的,你必须按我的来,否则你去死,不然我就去死。
中国无数的社会争斗和家庭争斗,都可以概括到这一句话中——你必须按照我的来,否则你去死!
精神分析治疗的终极目标,是让一个人彻底信任自己的自发性,而它显然是绝对禁止性超我的绝对对立面。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5
家庭戏,宫廷戏,容易你死我活
你必须按照我的来,否则你去死!
中国式的权力斗争,处处可见这种你死我活的味儿,不可能妥协,不可能并存,所谓的妥协,都是为了积攒力量,最终将对方彻底灭掉。
很多精神分析理论家都认为,人性有两个基本动力: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你必须按照我的来,否则你去死!当我们向别人传递这种讯息时,我们就宛如死神,给对方制造了死的能量。
所以,我们心中的绝对禁止性超我,纯黑且狰狞如死神。
在这种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你首先要自保。婆媳大战的实质,是女人们发现自己被排挤出社会权力体系和家族权力体系,她们必须将自己镶嵌在一个男人身上,以此嵌进社会权力体系,特别是家族权力体系中。
我们的皇帝戏中,男人,是胜者王败者寇。其实这还不够,而是胜者王,败者被挫骨扬灰,彻底湮灭。远古的黄帝对蚩尤,即是如此。
我们的皇宫戏中,女人,与其儿子,即太子或龙子,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死俱死,灭门乃至灭九族,并且死者的尊严很容易被彻底摧毁,如吕后对自己的情敌——刘邦的戚妃,施加人彘之刑,即斩断四肢、挖出双眼、熏聋两耳、药哑喉咙,再投入厕所,当作猪来对待。
可以说,我们每个社会单元,如家庭、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像是一个个大家族,男人们要相互联合,玩权力游戏,以争夺皇帝位,然后就可以拥有无限特权,特别是无限交配权了。
女人们则将自身命运,与孩子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构成了女人间的残酷绞杀——婆媳大战。
中国式的权力游戏,无比残酷,赢者通吃。宫廷戏最经典地刻画了它的你死我活味儿,而中国家庭的权力斗争中,也可以闻到这种残酷。
残酷的权力味儿,和不安全感,结合在一起,也许它们才是中国家庭轮回链条的线。
权力的本质是控制,权力和控制的对立面,是爱与自由。如果贯穿家庭轮回机制的线中,爱与自由的味越来越多,外在的轮回机制,想必也会改变。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6
中国人内心的轮回机制
个人的内心,被家族、社会乃至文化所塑造。可以说,个人的内心,就像是家族系统、社会系统与历史文化的投影。
但反过来也可以说,历史文化、社会系统和家族系统,也是个人内心向外的投影。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一词,意思是,一个集体的经典特征,也会扎根于这个集体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如果能深入到一个人内心深处,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中,也藏着祖先们共同的意识。
我们的社会与家族系统,有很多特点,这些都引发了我的思考,不断地在问为什么。譬如:为什么要集体主义?为什么孝道压倒一切?为什么都喜欢孩子听话?为什么应试教育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地在乎成绩……
我先是做过5年的电话心理热线,接着主持过《广州日报》的心理专栏,听了数以万计的故事,也算是读了不少书,但在这个思考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两点: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2:37
一、从2007年开始的心理咨询。到2016年,我有过近300位来访者,其中几十位成为我持续多年的长程个案,和他们的超深度咨询,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广度的国人心理。
二、锲而不舍的自我认识。我会写日记,自我解梦,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困惑都不会逃开,而总是要去认识它。从2014年,还有了我自己稳定的心理咨询师。
2012年前,我一直纳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成为一个中国式好人,虽然口碑还可,但我感觉到,我是自我压缩的。到了2012年6月,通过梦,我开始看到,自己心中住着一个魔鬼。那时才第一次体验到,我之所以是好人,是为了防御自己内心的坏。
由此,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弗洛伊德说,攻击性和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温尼科特则说,攻击性即生命力。但过去,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理论,而现在,我才真正从体验上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之后的自我认识,就像是跳入了深渊。你注视着深渊,深渊也注视着你。但当真发现,深渊中有些什么时,对深渊的恐惧,就减轻了很多。然后发现,深渊中藏着资源,黑暗就是力量。
咨询工作,就是和来访者一起去深入他们的内心;自我分析,和为自己找心理医生,就是去深入自己的内心。我的确觉得,这两个工作中,我碰触到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或者说,中国人的集体之心。
上一篇《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是从外部写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它还带着旁观味儿和批评味儿,但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之后,这种味道就都没有了。
巨婴的概念没形成时,我一旦写关于孝道的文字,就有遏制不住的愤怒,当巨婴概念形成后,愤怒化解了很多。孝道只是一个解决办法,它还是发端于我们的集体之心。我们的集体之心,会形成一套系统,一环扣一环,后一环是为了解决前一环的问题,而轮回也由此而生。轮回并不能直接去切断,但可以通过深入觉知集体之心,而松动它。
以上这些话语,都有些大而无当,先讲讲故事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8:06
不累,不累,我觉得不会同意所有观点,但非常有道理…… 有则改之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6-10-2018 18:26
非常谢谢Anna的帖。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挺尖锐的
似乎把负面的东西集中起来了,加以渲染
那些问题,比如公公在家庭的消失,夫妻感情缺失
也不是不对,但基本是上一代人的事了
现在的家庭怎样?很久不在国内,感觉我们这一辈人没那些问题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6-10-2018 19:13
这是2016年的成书……无法评论……正反面的意见都非常多。所以,不敢评论,只是客观的copy出来
不过,早上才看到一个关于某邮轮公司撤出中国市场的消息……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25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19-10-2018 19:28 编辑

做了9年的心理咨询了,最深刻的一次体验,是和一个宅男做视频咨询中发生的。
当时是下午,他在一家宾馆,虽是白天,但他拉着窗帘,开着灯。咨询谈到了他的性爱经验,谈着谈着,他的身体出现了抽动和厉害的打嗝。过去咨询中谈到性时,他也出现过类似症状,而每一次,他的自由联想都显示,这是阉割焦虑的表达。所谓阉割焦虑,是弗洛伊德发明的术语,即每个男孩都想和爸爸抢夺妈妈,由此担心被爸爸阉割。
虽然每次出现这一症状,都有同样的联想,而且这个解释也很靠谱,但我做咨询的一个原则是,每当出现一个很强的能量时,都把它当作全新的对待,把过去的解释都放下,并沉入这份能量中,看看会发生什么。
和这位宅男的咨询已持续三年了,所以他知道我们咨询的一些方法,于是自然而然地,让自己安静下来,去体会这份能量。同时,我也放松而又专注地在视频的另一端陪着他,并有意保持着身体感官的开放。
这种状态持续了三五分钟后,突然间,一股很强的能量袭来,我出现了幻觉——我变身了。我变成一个比我大两号、纯黑的、狰狞的魔鬼,这个魔鬼似乎有无限的力量,但它是安静的,如同死物,也像是活的,似乎无意展现它的力量。
就在我出现变身幻觉的同时,他被吓坏了,问我:武老师,你怎么了!武老师,你怎么了!
我猜,我们之间可能出现了荣格说的“共时性”,即我变身了,而他可能也出现了幻觉,看到我变身了。于是,我对他说:没事,这是幻觉,你这样看着就好。
咨询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极其有张力的时刻,这时的关键就在于,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关系质量如何,是否够牢靠,能够彼此信任,并能承受那些极其有张力的时刻。我和这位宅男的咨询,进行三年了,已建立了很深的信任,所以能兜得住这一次特别体验中的能量。
听我这么说,他也就安静地看着我。又过了三五分钟,这份能量过去了,我问他,刚才发生了什么。他说,他看到我变身了,变成了一个狰狞的魔鬼,比我的体形大一些。他对这个魔鬼形象的描述,和我体验的,是一致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25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19-10-2018 19:29 编辑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东西?
用荣格的术语来讲,这叫“共时性”。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讲,这叫投射性认同:来访者将他内心的一些东西投射出去,而心理咨询师认同了它。
我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而这位来访者很怕鬼,有时会想象,有各种各样的鬼在他身边出现。所以,这像是他内心的一些东西,投射到了我身上,而我认同了。
不过,在我的直觉中,我深切觉得,它也像是我自己的东西。
这次咨询结束后,我想到,在很多故事中,也有类似的东西。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26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19-10-2018 19:29 编辑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位女子,她小时候多次做一个梦:一间超大的房子里,有一航母大的苍蝇,而她躺在地毯下将自己紧紧裹住,那苍蝇像模型,又像活物,站在她身上,盯着她的头,她一动都不敢动,觉得一动,苍蝇就会咬下她的头。
这位女子梦中的苍蝇,纯黑、散发着金属光泽,像模型,又像活物……这些特征,都像前面我体验到的那个黑色狰狞的魔鬼。
这个梦,是她婴儿时体验的表达。房间外面,其实有人,是妈妈和姥姥,她们在说话,而姥姥是专门过来照顾她的。
超大的房子,来自婴儿对事物的感知,婴儿的时空感还没有很好地建立,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夸大空间感。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26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19-10-2018 19:30 编辑

并且,和无数中国孩子一样,婴儿时,她长时间在孤独中,生理和情感需求不能及时满足,也缺乏保护,这让婴儿备感无助。因为,没有妈妈或其他抚养者的帮助,早期婴儿基本什么都做不了,这使他们很容易陷入可怕的无助中。无助,即他的需求满足不了,他对周围事物也丝毫没有影响力。
本是自己无助,但婴儿会将自己动弹不得以及对无助的愤怒,投射成有可怕的东西在镇压他,让他动弹不得。
这位来访者在婴儿时,会有很多事让她无助,吃喝拉撒睡的事她自己都搞不定,外界又有事物侵扰她,可能有一只苍蝇曾不断骚扰她,而她对苍蝇无能为力,最终种种无力的感觉,集中体现到对待苍蝇这个活物上,就好像苍蝇是个巨大无比的恶魔,所有无助都是它攻击婴儿导致的。
黑色的、狰狞的、如死物又如同活物、散发着无穷力量的……这其实就是死神吧。无论是我和宅男看到的魔鬼,还是这位女子的苍蝇意象,直观上都很像是死神。很多学者说,东方文化,是死亡崇拜文化。所谓死亡或死神崇拜,就是我们对扎根于我们潜意识深处的这些狰狞死神的畏惧与崇拜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0
当然,无助感不会只是我们的专利,各种文化都可能有死神。譬如美国人的小说《大鱼》中,一条狗守在镇子上,谁想离开,狗说了算,它若反对,就咬下你一根手指。这只狗的意象,在我看来,和我这位女性来访者的苍蝇意象是一回事,它们的作用,都是禁止。《大鱼》中的狗禁止你离开镇子,而这只苍蝇,则是禁止这位来访者的任何动弹,她一动,苍蝇就会将她的头颅一口咬下。
我觉得这个苍蝇的梦,如一个极佳的寓言,刻画了中国家庭、社会与历史文化的现实。控制性或者说禁止性的家长、老师、老板、伴侣乃至权力体系,其实都是这样的苍蝇,盯着你,让你不能自由动弹,如果想自由伸展手脚,就会担心被惩罚。
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外部世界,对个体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嗡嗡响的巨大苍蝇,不间断地盯着每一个体的个人意志,说这不行那也不行,而无数人都感觉到,若用自己的个性来行事,即会被啄死。
类似苍蝇这样的东西紧紧盯着我们,我们一动都不敢动,除非该魔鬼发出指令,告诉你该如何动。这种感觉,该是无数国人在家中、学校里、工作中乃至社会体系中的共同体验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0
西方很多文艺作品也在刻画这个,小说《1984》中的老大哥,以及《魔戒》中的魔眼,都是这么一个东西。
在我的微博上,也总是听到有人或善意或敌意地说,你的专业是心理学,你就在这个领域说话得了,其他领域你别插足。这种评论是让我最不舒服的,因为不管看似善意还是恶意,都在试图限制我的手脚。
围绕着苍蝇这一意象,会分出两类极端的人。一类是被苍蝇击败的人,一直活在一动都不能动的感觉中,任何规则都能束缚住他;一类是绝对抗争的人,不接受任何规则的限制。这两类人还总走在一起,特别是用爱情这种极端方式,为的是学习和解。
现在,国家在倡导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才是GDP之本,但创造力只能来自于自由,自由可让活力自然流动,那时,手脚的随意伸展都可以有创造力,而当活在不能动弹的感觉中时,就别说什么创造力了。
中国的儒家传统以及社会权力体系,都是过度限制性的,所以我们也一直缺创造力。但我们又是文明化的、超勤奋的,所以我们一直都有很好的模仿力。
但恢复创造力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因这是人的天性,只要放开人的手脚就可以了。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虽然在家庭、文化上还有很多压制性的东西,但整个社会呈开放态,所以他们的创造力就出来了。
至少,先灭掉自己心中的那只苍蝇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1
如果仅仅是从咨询中的两个发现就做出这么大的推论,那我就真有过度演绎的嫌疑了。但其实,是有太多类似的发现让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整体意识。
我发展了一个“镜像自我对话”练习:
闭上眼睛,安静下来,想象你穿过一段楼梯,楼梯尽头,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你会进入一栋房子,先是进入一个厅,而后你会看到一个小一些的门,打开门,你会进入一个小房间,而面对着你的,是一面镜子。那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练习中,接受自然而然出现的画面与感觉,不要做任何修改。
看着镜子里的事物,你有什么感觉和情绪情感?
想象中,你进入镜子,成为镜子里的事物,那么,作为这个镜像,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情绪情感?看着镜子外的那个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这个练习,大多数人有恐惧感,而在镜子中,也很容易看到可怕事物,譬如鬼、恶魔、野兽、骷髅、充满恨意的自己,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镜子里的事物是什么东西?在我的理解里,那其实就是我们不曾被看到的生命力。温尼科特和弗洛伊德都说,攻击性即生命力,温尼科特尤其认为,攻击性比性欲更原始。
我喜欢形容说,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要伸展自己,如果在伸展中,得到了满足和回应,它就会被祝福,成为生的能量,如热情;如果没被满足,而是被拒绝或忽略,它就会被诅咒,成为死的能量,如破坏欲与恨意。
由此可以说,所谓的死亡能量和生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其区别仅仅是是否被看到。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1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一个完整的生命即是一个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最后会发现,外部世界的善与恶,和自己内心的善与恶,是一回事。
我则认为,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本是一个孤独的能量体,它需要在关系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当这个能量体彻底被照亮后,开悟就发生了。在言语上谈论死亡能量和生的能量是一回事,但真的要将它活出来,实实在在体证到,很不易。
但至少我们可以先在头脑里知道,能量本身,并不可怕。那些可怕之物,只是没被看到。青蛙只要公主的一个吻,就可以变成王子,就是这个隐喻。
能量在关系中的展现,就是关系中的张力。有时候,关系实在太紧张了,以至于简直不能兜住了,而无数关系,会有断裂的时刻。
中国式的关系,特别难处,原因在于,我们都是巨婴。
据说,佛陀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精神分析则发现,其实每个婴儿一出生,都是这种感觉,都觉得自己是神,一发出念头,整个世界就会按照自己意愿运转。心理学家科胡特,将这一原始心理称为全能自恋,心理学家克莱因,则将它称为全能感。
全能自恋这个概念,以及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在解读中国人的种种经典现象时,是最贴切的。
全能自恋最基本的演化是:当顺心时,我就觉得自己如同神;当不顺时,神就变成了魔,而生出简直想摧毁世界的破坏欲来;神和魔的感觉都很可怕,于是自我要把它们压制住。
我因此想到,弗洛伊德说的本我、超我和自我,放到中国人这里,它的准确表达就变成:全能自恋性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塌塌的自我。
即,这股能量,对自己时,是全能自恋性的,想为所欲为,对别人时,是绝对禁止性的——你必须按照我的意志来,我禁止你有任何自由意志。这样的本我和超我太极端了,自我很难做协调,于是自我变得软塌塌的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2
一次,在一个深度催眠中,我有了一个意象出来: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龙,它的鳞甲充满了整个宇宙,自称万兽之首……
从这个催眠中出来后,我很震惊,或许,我深入碰触了藏在我心中的集体无意识,而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中最深刻的一个东西,就是龙的意象。
龙,即是神,是兽,是魔,它的基本特征是无所不能、为所欲为。
西方的无数作品,也有龙,如《魔戒》和《霍比特人》中的龙,让我印象深刻。
我认为,东西方的龙,其实描绘了同一个东西——带着全能自恋感的原始自我。它还没有被驯服成人,同时也没有彻底堕落成魔。
只不过,我们的文化中,这条龙,就是天子,是主体;西方文化中,还有耶稣,他是主体。
带着全能自恋感的龙,可以演化成皇帝——整个国家都必须按照他的来,譬如朱元璋非常费心地规定了三教九流该怎么生活;也可以演化成大母神——整个家庭都得按照她的来,譬如怎么使用刀叉、牙膏和冲水马桶等。
我们都是龙,而龙都在追求全能感。全能感一旦被破坏,就会生出毁灭整个世界的破坏欲。所以我们的历史一再这样轮回。那些破坏王们,如黄巢、张献忠和洪秀全,都是全能感被破坏后,变身为魔王的。
都是龙,都追求全能感,一旦受挫就生出破坏欲,这就是巨婴们的集体可怕之处。必须要限制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社会系统,有意无意地,压制所有人的活力,于是,就变成了绝对禁止性的超我系统,而紫禁城,就成了一个经典的象征性存在。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3
儒家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它的合理之处就在于此。全能自恋的能量太强了,所以要设计一套非常烦琐的体系,来压制它。并且,必须将所有的龙们,都统一到一个思想中。因为,如果思想不统一,就容易出现你死我活的分裂与斗争。
动不动就要争个你死我活,不知妥协为何物,不只大老粗们如此,文化人也一样,譬如明朝的东林党人,这种味儿就太强烈了,以至于很多人感慨,明朝毁于了党争。
如果你被这一套文化洗脑了,就会变成一个顺民,即我说的中国式好人。你会变得安静、被动、顺从,并会感觉到深深的自我压制。
你甚至认为,这就是真理,就是对的活法!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创造中国历史的,却常常是一个流氓,一条带着全能感的“龙”。但这条“龙”,必须得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文人即军师辅佐。
在普通的社会层面,也常常是,带着点流氓气,或者说全能感的中国人,容易获得好的社会经济地位。
流氓常常不读书,如项羽、刘邦与刘备,因为书代表的文化体系,被儒家渗透得太厉害,如果一直读,就读傻了。至少,活力就难以出来了。至于那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军师们,他们多是以儒家为皮囊,而内核则是道家。如果只是儒生,常常勇气可嘉,但是误国。
也就是说,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体系,在减轻了“龙”们的破坏力时,也将其生的能量一并给压制了。
那么,该怎么办?爱,就是答案!
爱是什么?爱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作为一个能量体,我们犹如一个章鱼,会不断伸出自己的触角,如果这个能量的触角被接住,它就得到了祝福,而会变成生的能量。
如果没被看见,而是被拒绝与忽略,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的、破坏性的、死的能量。如果一个人整体上觉得自己是被拒绝被忽略的,那么不管他外在看上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内心,或者说真自我,都充满了破坏欲。我看到的那个纯黑的、散发着金属光泽的、狰狞的魔鬼是这个东西,那位女性来访者梦见的如航母一样大的苍蝇是这个东西,我们常梦到的恶魔或充满攻击性的形象也是这么回事。
现代社会,爱情和爱,都成了主流,让我们认为,生命就该如此。但其实我们本来并不讲爱情,爱情是一个舶来品;我们本来也不太讲爱,而是讲孝顺,我们固有的很多东西,会将我们切割在一个个孤岛上。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3
我有太多来访者,和他们的伴侣与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人长大的。
每个如孤岛一样的生命,都想做全能的龙,但如果孤岛能链接在一起,那时龙就会从兽变成人。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5
这张试卷根本没正确答案
2007年,我曾做过一个印象极为深刻的梦。梦中,似乎回到了初中,正在参加地理考试。不过,考场上全是成年人。
试卷上清一色是选择题,但那些选择题的答案,好像都不大正确。看着那些选项,我越来越愤怒。突然,我情绪失去控制,左手一挥,把试卷撕去了一小半。
随后,我内心惴惴不安。毕竟,这是考试啊,总得要通过啊。于是,我低声地请求监考老师重新给我一份试卷。
“每个人就一份,不会有第二份,”一名男性监考老师,用高高在上的口吻对我说,“试卷是你自己撕毁的,你要为这一点负责。”
听他说完这番话,我的情绪再次失控,腾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我的地理是学得最好的!一直考最高分甚至满分!我断定,这张试卷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本来很安静的考场,因为我这番话立即沸腾起来,许多埋头考试的考生为我鼓掌喝彩。
“我拒绝这种考试!”我继续喊道。
随即,我毅然决然地推开书桌,向考场外走去。这时,所有考生也呼啦啦站起来,跟我走出考场。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6
考试梦的寓意:你遇到了考验
考试梦多有这样的寓意:考试即考验,梦到了考试,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考验,或是升职等功利方面的考验,或是道德上的考验。
并且,考试梦隐含着这样的道理:你过虑了。因为,那个科目,尽管在梦中考了低分,但在现实中,它却是我们的优势科目,或起码也是那种经过艰苦奋斗后所通过的考试。
譬如,你高中时数学成绩不好,但经过努力,最后成绩上去了,但现在你常常做梦,梦到数学考了不及格甚至零分。考试梦的焦虑滋味很不好受,但你醒来后,忍不住会说,这个梦真没道理,我数学考试可是通过了的。这样说的时候,你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考验的焦虑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至于那种你一直没学好的科目,倒不会出现在梦中。
我这个梦也不例外。
初中的时候,我最喜欢地理,向来是把地理书当故事书来一遍遍地读的,课本上所有知识点,我自然而然几乎全记住了。所以,基本上地理都会考班里最高分,满分也不稀罕。
不过,我所了解的考试梦,做梦人在梦中很担心自己通不过考试,而且最后也都是考不及格甚至零分的。像我这样在梦中就理直气壮地斥责考试没道理的,我自己还没有听说过。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7
“一切都是为了儿女”的虚妄
我自己很清楚答案,知道这个梦和我在天涯论坛上开的一个帖子有关。这个帖子的题目是《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几年时间内,它都是天涯杂谈的一个热帖,很多回复非常精彩。
做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打开这个帖子,看到了网友“繁华成落叶”的回复,她在反思一个看似伟大的句子——“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她写道:
我也一直在想这类事。那么多人,好古怪,他们自己为啥不好好活,为啥硬要把自己的生命价值附着在别人身上?
别人荣,他们便荣;别人失败,他们便失败,仔细一想简直是变态。每个人的光荣或耻辱,为什么不由自己来定,为什么要放弃?
很多人爱说“一切都是为了儿女”,那儿女又为谁呢?如果儿女也继承相同的想法(往往如此),也说“一切都是为了儿女”,那不就是老鼠会、不就是传销、不就是谎言一堆嘛!
一环扣一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
她继续反思说:
几年前回家乡,和一个女同学见面,她的话让我吃惊得很。她很满足地看着自己7岁的儿子说,我孩子很聪明,我要好好培养他,我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了。为何我吃惊?因为她是个编辑。
我有时和人聊天说,中国为何发展不起来,你看看,父母一心培养个上大学的、学问好的,就算大学毕业没几年,父母催着结婚嫁人,生孩子,然后这个被父母培养的人又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开始培养,哪有心思和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
有次我开玩笑跟女友说,你干吗这么费心费力地去培养你的女儿,什么钢琴什么画画什么舞蹈,到了她二十多,又得开始培养她自己的下一代,你培养她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嘛,还不如用那些钱培养自己呢。
这两段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虽然我一直在想类似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分析得这么清楚。
不过,关于这个主题,我心中已攒了千言万语,而“繁华成落叶”写的这些文字,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我这千言万语都激活了。并且,它们就好像在一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融为了一个整体,而以前脑子里还残余的一些僵化的想法,也在这一瞬间再一次坍塌。
这就是我那个梦的含义。梦将我惊醒,而醒来一刹那,我就明白,它表达的正是我当天晚上的反思。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7
父母不应把生命的意义放在孩子身上
什么反思呢?就是利他与利己,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化将利他和集体主义捧上神坛,而一直将利己和个人主义视为邪恶。我们认为,利己和个人主义意味着自私自利和自我中心,而利他和集体主义则意味着自我牺牲和奉献。
这个逻辑具体到生活中,就成了这样的人生观:我要为别人活着。
但问题出来了。我为你活着,你配得上吗?于是,我会紧紧地盯着你,看看你是否值得我付出。因此,我势必会变得很挑剔,而且我们会轻易地看到,我都把一切付出给你了,但看看你,缺点到处都是啊!那么,反过来,你既然也是为我活着,一样会挑剔我。
结果,我们这个社会,大家都非常挑剔,很容易盯着其他人的道德缺陷,说三道四,而我们也特别爱凑到一起讲其他人的流言。这个逻辑进入家庭,就发展出了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一切都为了孩子。
但这陷入了“繁华成落叶”所说的荒诞中:一代为了下一代而活,下一代又为了下下一代而活。结果,每一代人都没有为自己而活,都没有很好地去创造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很少活出自己的精彩来。于是,“一环扣一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
这很像传销,传销的宗旨,就是利用“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考虑”的逻辑,将本来价值很低的东西卖个高价,但谁都没好好地去创造。
并且,当父母喊出“一切都为了孩子”时,很容易导致一个恶果:大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捆绑在孩子的身上,令孩子感到额外焦虑。
那么,应该怎么办?答案是,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情,都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孩子就只须承担他一个人的生命重量,而不必承担父母乃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生命重量,也就没那么累。
但是,假若我们的文化,对个体而言,整体上是“绝对禁止性的”,那么会导致一个关键问题:一个个个体,不敢活出自己,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现代心理学,如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说,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而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成为你自己”。他们都认为,生命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充分展开自己的生命,最终“成为你自己”,这时的自己,富有饱满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同时又是富有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的。
但是,或许,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活很危险,所以大家只好去找其他的一些活法,“一切都为了孩子”,就成了一个常见的活法。
可真相是,相比起个人主义的西方来,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爱护程度,实在是差太远。听上去,“一切都为了孩子”,而且很多家长也真的是牺牲太多,但他们要换取的,是孩子“一切都得听父母的”。
说得难听一点,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繁殖”。谁的生命都缺乏质量,而长久以来,人口繁殖的数量,无论从家庭看,还是从社会整体看,我们都是惊人的。
不敢活出自己,这种心理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现,有些很微妙。一位女性来访者对我说,她大学时参加一个GMAT英语考试,轻松考了超高分,大家来祝贺她,她都是回答说:“我就是运气好,侥幸考了高分。”
深入探讨她的这个说法,我发现,她很好胜,希望能考高分,但她害怕,超高分会引来嫉恨,所以她要这么说,而这个说法的含义是“考这么好,并非主观意愿,是我之外的运气让我考这么好,所以你们不要嫉恨我”。
我想,我们大街上、中国画中、岳敏君作品中那一个个抽巴的身体,都藏着类似的逻辑吧——我不敢活出自己伸展自己,我怕被嫉恨被惩罚,所以要找各种借口,说为了别人我才这么活。
例如,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去挣钱竞争,但把它说成“为了孩子”,听上去就没那么自私了,如果说成“为了集体”,就更加冠冕堂皇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38
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个人利益
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写道,美国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经营着一个大农场,农场里有很多特产,还有成千上万只羊。令王小波惊奇的是,老太太还有情人和性爱。她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就没必要老是盯着儿女或儿女的儿女了。
但我们社会六十多岁的老人呢?只怕每天关心的主要就一件事:儿女或(外)孙儿女在干什么。
况且,我们也不敢这么活。例如,假若你身边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还有情人和性爱,你会怎么看她?
在小家中,我们讲为亲人活着,最终则将导致“终极的虚空”。在社会这个大家中,我们就讲集体主义,讲“为了集体而无私奉献”。
但是,我多年来一直想,我们或许误解了个人主义,也夸大了集体主义的善。
在我看来,如果集体主义仅仅是我自愿为集体奉献,但集体不能强求我奉献,那就很好。然而,一旦我们将集体主义视为“必需”,就会导致一个错误的伦理结论:可以借集体的名义去侵占某个不情愿的个人的利益。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逻辑发展到顶峰,就出现了这样荒诞的事:洪水来了,一个青年因去救一个集体的电线杆而牺牲,然后为此开展大辩论,而最终形成的主流结论是,别说是根电线杆,就是集体的一根稻草,都应毫不犹豫地去抢救,不同意这个结论的,则受到了无情的批判。
这是王小波在他的杂文中屡屡讲到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一个邻国,现在还会发生这样的事。该国一名四年级学生,当学校突然发生山体滑坡时,为了保卫“三大将军”的肖像而付出生命,结果被树为英雄。
这个2012年发生的事件,让我有了一个感慨:在一个变态的国家,做一个主流的好人就等于傻子。
其实,这种逻辑直到现在还常被借用。譬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房地产商征地,某小家不同意,于是这家就成了“钉子户”,而房地产商或某某部门出来说话时,常指责这个“钉子户”破坏了团体的利益。
现在,我们正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物权法》就是一个里程碑。其实,物权法的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源自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并非只是欧美国家的主流意识。我所知道的论述中,关于个人主义的最佳表达来自于俄罗斯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被奉为“俄罗斯第一”的小说家在他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如下一段对话:
哥哥问弟弟:杀死一个小女孩,可令整个世界得救,那么,这可以做吗?
弟弟犹豫了一会儿,小声但坚定地回答说:不可以!
这才是个人主义的真正精髓——不得以任何集体的任何名义侵占个人的利益。假若俄罗斯民族将此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那么,苏联农庄就不会出现,斯大林的大肃反也就无法进行,而波尔布特也就失去了在柬埔寨进行大屠杀的借口。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19:50
地理=社会最基本的道理
我那个一点都不焦虑的考试梦,就反映了我这个反思过程。虽然,长期以来我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结论——我们误解了个人主义,也误解了奉献等。但是,我一直没敢明确地形成这样一个结论,还处在探索之中。
然而,“繁华成落叶”那两个精彩的回复,就像催化剂一样,一下子激活了我许许多多的思考。接着,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即,我断定,我们许多传统的价值观是不成立的。因此我会在梦中大喊:“这张试卷根本没正确答案!”
可以说,集体主义就像是一个考官,而我像是一个考生,这个考官给我出的各种选择题,都要求我必须按照集体主义的活法来活,但我觉得都不对,所以最后喊出:“这张试卷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因为,正确答案,就是——成为你自己!
梦中考试科目的选择也非常精妙。地理,可理解为“大地之理”,象征着社会最基本的道理。并且,我中学六年中,尽管除了英语其他科目都曾成为班级最好,但我最喜欢、最有把握的就是地理。如果换成其他科目,我都没有那么足的底气,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试卷根本就没正确答案。
至于最后那句话——我拒绝这种考试,也反映了我那天晚上的一个感觉,我觉得自己的确可以跳出很多传统价值观所编织的网,能用一个更信服的价值观体系来看待人性和我们这个社会了。
作者: MICHELLE07    时间: 19-10-2018 21:18
annahw 发表于 16-10-2018 19:13
这是2016年的成书……无法评论……正反面的意见都非常多。所以,不敢评论,只是客观的copy出来
不过, ...

是有争议,我把读后感吞下去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19-10-2018 21:32
嘿嘿 亲可以随意做自己 我却只能蠢蠢拷贝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5
2.巨婴心理:共生
婴儿前6个月,处于共生期。
这一阶段的婴儿,处于一种混沌未分化状态,没有“我”的意识,也没有“外界”的意识。他觉得自己与万物合一,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
集体主义,也是一种混沌未分化状态。
特别是,婴儿觉得,自己和妈妈构成一个共同体,两人宛如一人,我即妈妈,妈妈即我。对婴儿来说,共生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真实需求。婴儿的各种需求,都有赖于妈妈满足他。如果离开妈妈,他就会死掉。
共生心理,在巨婴身上则展现为:
一、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
二、集体主义。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统一思想。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思想里,这是构建共同体的关键,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体就有了裂痕。
四、反对独立。这是双重的,一方面,集体压制个人独立;另一方面,个人离开集体就会破碎。
五、没有界限。一树立界限,就感觉两个人之间彻底没联系了,就生分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5
都在找妈:中国文化的实质
在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的双重压制下,中国人多被抹杀了个体性,个人往往依傍于一个共同体结构,如家庭结构或社会结构,而这会形成你我不分的共生关系。在古代,个体性不被强调,虽然我们讲修行,但修行的一个诀窍是,主动抹杀自己的个体性。
在现代中国,我们也融入到了全球化的洪流中,自然而然地,开始强调个性化与自由,但是,集体主义,仍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而这个基因,尚未被深刻地分析。作为本土的、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去分析我们文化中个体与集体的意识与潜意识,成了我的一种本能。
很多人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多抹杀人的个体性,而与此同时,标榜个人主义的美国也存在某些问题,比如可能导致“自恋”泛滥。所以,甚至有说法称,中国文化是治疗个人主义的良药,孝道可以拯救全世界。
的确,美国强调个人主义,这会导致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问题。美国的个人主义的解药,绝非集体主义,相反,恰恰是他们的个人主义还不够。
还不够的意思是,还没有达到“完善的个人”的目标,还没有自我实现,也未成为他自己。并且,个人主义有超越界的精神在,个人是对上帝负责的,直接与上帝对话,而非自我中心的无边膨胀。
国人的集体主义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个人无法存活。这个无法存活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更是心理层面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中国人在这个社会可能觉得孤单而破碎,自我都还未成形。国人之所以爱扎堆成群,这都是因为在心理上需要有人陪伴,否则会直接面对破碎未成形的自我,这很可怕。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
所有的共生,源头都可以回溯到婴儿6个月前,和妈妈的共生,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即婴儿感觉,他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们是一个人。不过,只有6个月前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关系都是病态的,但病态共生,在中国是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母子共生、父子共生、夫妻共生等,非常常见。比如某著名钢琴家和他的父亲,在这样的关系里,父亲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更常见的,是婆婆非要到儿子的家里来,其实是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中国的集体主义大家庭等可以这样理解,即大家共生在一个体系、群体里,由此构建了一个心理共同体,共享一个群体性自我,其中没有“我”,而只有“我们”。
我一再说,国人的集体心理发展水平,是6个月之前的婴儿水平,而荣格却在《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中评论汉学家卫礼贤翻译的道家典籍说,东方人的心灵发展水平远超西方。
对此,我的理解是,最低的境界和最高的境界常常看起来是很像的。婴儿最初的状态没有分化、没有边界、没有你我之分,觉得一切都是合一的。开悟的人据说就是这种境界,觉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就是万物,万物都是我,我心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这是很好的东西,但如果你处于混沌无明状态,也有类似感觉,这是非常可怕的,会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巨大问题。
开悟的人会对他人和世界有深深的同理心,并会尊重一切存在,他们彻底脱离了幼稚的自我中心,而巨婴也会觉得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既然我们是一体的,所以我不需要考虑你,也不需要感受你”。并且既然我们属于一个共同体,那我可以随意地替我身边的亲属角色做决定。这会是可怕的自我中心,所以说,集体主义中常伴随着最极端的自私与自我中心,而讲究集体主义的社会,一般整体上的道德水平都不高。相反,如果整个社会的心理发展水平超越了婴儿水准,那就会更注重界限,尊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必为你的情绪负责,也不必为你的命运负责。这会引起一种很大的所谓“分别心”,这种分别心对于开悟来讲像一种障碍似的,但人需要经历这种二元对立,再从二元对立回归到万物合一。
精神分裂症其实就是处于一种幼稚的、混沌的你我不分的状态,尚未分化出我和你的分别,也未分化出想象与现实的分别。
精神分裂在大多数人眼中很可怕,但在一些思想家眼中具有美学、哲学上的积极意义,比如荣格认为,在精神分裂的状态下,会有原始的人格碎片、原型涌现出来,展现出原始的神话剧情,可生发出艺术的可能性。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精神分裂这个概念可以对抗资本主义的宰制。
我并不喜欢德勒兹这种政治化的说法,我比较喜欢精神分析。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成年人保持在一种早期婴儿状态。按照精神分析,3个月前的婴儿都处于偏执分裂的精神病状态。“分裂”即这个世界一分为二,好和坏是不能并存的。“偏执”即这个世界只有好的或只有坏的存在,并且我是好的。3个月前的婴儿的世界都是这样的。所谓正常人就是从这个状态中走出来,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滞留在了这个状态里。
荣格的理论很神秘,容易让人着迷。不过弗洛姆认为荣格和希特勒一样都是恋尸癖,荣格有对死亡的迷恋,搞个人崇拜,荣格派领袖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和弟子、来访者发生性关系的例子。精神分析认为这是不能碰触的,但荣格派认为没那么严格,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你我不分、没有清晰界限的情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没那么多幻觉,相比之下正常得有些无趣。
我把心理治疗界分成三派:学院派、江湖派和神仙派。学院派靠谱,但比较无趣,而作为神仙派的各种神秘流派很流行。我也一度对神仙派很着迷,现在也觉得神仙派有很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但随着我看的故事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有戒心。因灵修很容易进入巨婴状态。我见到的一些灵修大师,自称已开悟,但其实是精神分裂症。不过很有意思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也存在着非常强大的东西,他们的全能自恋也的确能创造一些奇迹。所以说,我无意妖魔化灵修,灵修大师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可以触及常人无法触及的东西。但如果他们同时精神分裂,那迷信他们就很可怕。
爱因斯坦说,自我是一个牢笼,将自己与世界的其他存在割裂开。自我,的确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像一个壳,大多数人需要这个壳来保护自己,但这个壳也使得人对世界没那么敏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些心理功能特别低的人,其自我之壳是破裂的,这让他们很痛苦,但同时,他们在某些方面也会变得非常敏感。
荣格自己患过精神分裂症,所以他有超凡的敏感,而弗洛伊德就是一个神经正常人格健全之人,他的理论也因此相对荣格来说有点无趣。尽管如此,随着我对精神分析的了解越来越深,咨询越做越多,发现精神分析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精神分析有三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的确比弗洛伊德更有说服力。因为,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结,主要是和父亲的关系,但中国人虽有俄狄浦斯情结,可主要问题还是在处理和妈妈的关系。
对此,我有一个绝对的说法: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婴儿,都在找妈。所以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解释力和治疗力,在国人中,都远胜经典的精神分析。都是婴儿,都要和妈共生在一起,所以在中国的家庭中,所有人为所有人操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我过分地为你负责,你也要过分地为我负责,否则你就是王八蛋,否则我就会充满愧疚。并且,大家不能分离,不能背叛,对中国人来说,个性化就是对大家庭的背叛。
因为我们都活在母婴共同体中,这是最原始的集体主义,它衍生出后来的种种集体主义,如大家庭。
并且,这像是一个历史传承。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给人完全不同的印象,古希腊的城邦制给人非常成熟的感觉,而中国幅员如此辽阔,却一直在渴望统一,这就像是婴儿在渴求整个宇宙都和自己共生在一起。
不光是儒家强调统一,根据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中的说法,诸子百家都在讲统一。
还有,古希腊表现美的方式十分直接,而中国式的表达美的方式,都是绕着弯的、压抑的、凄婉的。很多古代文字都在传达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很少完满的,悲剧较多。因为爱情是一个成熟个体的自我实现,而且爱情势必意味着对家庭对妈妈的背叛,这会撕裂母婴共同体,所以很多古代人的爱情都是妈妈一手摧毁的。
金庸的小说,可以见到种种典型的中国式心态,男主人公多是婴儿,有好婴儿,比如郭靖、虚竹、张无忌,他们身上有非常纯真、诚恳的东西,你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毫无戒备和防范,没有自我的外壳,没有自我保护。金庸把这些人写得很美、很有道德。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男人。中国男人是不能对母亲、妻子与权威撒谎的,一旦撒谎就意味着破坏了共生关系,你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就意味着对母亲的不信任。
很有趣的是,中国文化一向被贴上男权的标签,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母系的文化。很多东西都是为了维护母亲的,孝道的核心就是捍卫母亲,《二十四孝》中强调的是对母亲的孝,而对父亲的孝,不是主流。对父亲是忠,对母亲忠和孝都要有。我们的文化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一个好婴儿,并且找一个好妈。
原因是,婴儿第一个爱的都是母亲,所以母亲就对婴儿有致命影响力。金庸主要刻画的是好婴儿,但最后真正成功了的是朱元璋式的流氓、无赖、浑蛋,最经典如韦小宝。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寓言故事与影视,你会发现,美国的影视,父亲是绝对的主角,中国的影视和寓言,妈妈是绝对的主角。例如《小蝌蚪找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再爱我一次》,讲的全是这个。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的故事中,你也只会看到母亲。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5
最夸张的故事是岳飞,他的父亲岳和,富有、善良、被邻人爱戴,给岳飞请了多位老师教岳飞书法与文化,请了周侗教岳飞武艺,金兵来犯,又激励岳飞退敌报国,在岳飞成人后才去世。如此一个理想的父亲,竟然在传说中被抹去。小时候,我家里的一本《说岳全传》,里面的岳飞,出生后三天,就遭遇水灾,父亲遇难,母亲独自将他抚养成人。并且,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这成了一个图腾般的意象,简直掩盖了岳飞父亲的所有光芒。《说岳全传》我读了不下一百遍,但竟不知岳飞是被父亲抚养成人的,当在微博上探讨这件事时,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岳飞有父亲。
这是一个悬案,也像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阴谋,岳和作为一个理想父亲,在历史上被“谋杀”了。
类似图景也展现在麦兜的故事中,麦兜也只有含辛茹苦、永远乐观的理想母亲。其实麦兜有父亲,在故事的最后一集中,有一个“大表舅”,长得和麦兜一模一样,是个超级自闭男,我想,那应该就是麦兜的父亲。
或者做流氓,或者做好婴儿,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多没有好下场,譬如乔峰,他是金庸笔下最有雄风同时又最善良的男主角之一,他是真男儿、真英雄,但他悲惨地死了,而且是被吞噬一切的大母神马夫人用极其可怕的方式害死的。
他的两个义兄弟虚竹和段誉都像婴儿一样,女人让他们干吗就干吗,所以活了下来。《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也是个好男儿,但他还是将女人放到绝对的第一位,为了博女人的一个微笑,他可以命都不要。
可以说,金庸的小说,完整、结构化地展现了各种典型中国人的面貌,他触碰到整个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和各种典型的情结。所以,他那么火,是有道理的。
中国社会,到底谁掌权?社会权力体系中,是男人掌权,最经典是皇帝,家族权力体系中,却常是大母神掌权,而作为权力代表的男性大家长,也得听TMD。所以说,中国虽然自古重男轻女,但在家庭里实际上是母亲说了算。现在的状况也是如此,奶奶、姥姥掌权的现象太多。在社会层面上,我们是男权社会,在家庭层面是母系社会,皇太后说了算。
我的这个说法,总会被女权主义者批,我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但它的确就这样形成了。
比如北周、西魏的八柱国达成共识,不管谁家的女儿,等做了妃子生了儿子,就要被处死,汉武帝刘彻临死前把储君的母亲杀了,如此没人性,却自诩英明。这都是为了切断母婴关系的天然链接。谁小时候带太子,就会对他有致命影响力,如果是妈妈带,那种影响力难以抗衡,所以要杀掉。
妈妈被杀掉,那自然是奶奶带太子,结果出现了奶奶掌权的现象。于是又想办法防止奶奶掌权,后来变成奶妈掌权。
荣格从非洲找到了大母神的原型,这个大母神是可怕的、吞噬性的,在神话中会化身为龙,而青年男子必须斩龙后才能走上英雄的道路,也就是个体向成熟发展的道路。这也对应了精神分析的一个说法——每个孩子都得先完成心理上的弑母,才能从共生中走出来。
非洲的大母神形象一点都不美,我更喜欢古希腊的神话传说。盖亚是最初的地母,她是吞噬性的、无所不在的,她对自己的孩子们有绝对影响力,而她的丈夫却没有。这就是原始的共生感觉。
到了宙斯与赫拉的阶段,赫拉不是大母神,没有绝对权威,宙斯也没有绝对权威,妻子可违背他的意志,而大家可以共存。宙斯作为宇宙统治者,和儿子赫拉克勒斯摔跤,却被赫拉克勒斯摔倒了,赫拉去作战,被赫拉克勒斯射中。赫拉克勒斯简直可以说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头号英雄形象,但他在中国就是逆子,摔倒父亲,又射伤大妈,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绝不可能用赞美的语言去描绘这样的事,一定会描黑,或者干脆修改历史。
大母神是最原始的母亲形象,我很多来访者讲过对大母神的恐惧:面对一个庞大的、在家里的每个角落扩展权力的母亲,非常害怕被吞噬。
中国男人常被称为妈宝男,但相对而言,我觉得中国女性比中国男性要更幼稚一点,因为重男轻女给女性造成了集体创伤。并且,不要傻傻地就去做一个符合传统文化所描绘的好母亲。舆论上,我们都在寻找刘慧芳1那样的母亲,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一个超级中国好女人,但是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更多是婴儿式的女人,像小燕子那样,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通常这样的角色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还得到男人的宠爱。以我听到的故事看,她们多比刘慧芳活得好。
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妈妈殷素素,她就是一个婴儿和妖女,没有善恶之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让我高兴你就是好人,让我不高兴你就去死,典型的小婴儿,还没有人性化的一个妖。她找了张翠山这样的中国式好男人之后,才可以变成一个人。
说得夸张一点,这些中国女性的角色,都没炼成人形,她们身上多的是妖性,是原始的洪荒之力,而非人性。《聊斋志异》和《白蛇传》是反映这种形象的典型。虽然很多人讨厌许仙的懦弱,但对于白娘子这样的妖女,对于一个自我都没有构建起来的小婴儿来说,必须要寻找那样一个男人,那个男人从来不违拗她,从来不主动攻击她,这样妖女才在这个无害的男人构建的容器中修炼成人。
所以,唐僧如此受妖女喜欢,唐僧肉就代表着绝对无害。《西游记》中,唐僧就算快被吃了,也绝不和妖女急眼,不吐一个脏字,多么纯洁的存在。
对于妖女而言,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只要对方的意思和自己不一致,这样的女人就会崩溃。所以,必须寻找被动的、听话的、围绕她的意愿转的男人。她们常是在扮演一个自恋的、自我中心的母亲的角色,把丈夫变成一个婴儿。看起来是我在照顾你,实际上在精神、情感上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并且会对对方构成极大的压制。
刘慧芳这样失去自我的中国式好女人也不少,但更多的中国女人是妖女级别的,妖女在二十几岁还显得挺可爱,一旦到了四五十岁就变得非常可怕,她们通常会认为人生的不幸都是男人导致的,而且对整个家族产生可怕的控制欲望,严重的时候真的给人吞噬一切的感觉。所以大母神,是一个很深的中国图景。
我希望对典型的中国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但并不是要破掉这种状况,只是看到,种种现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早期有一种冲动,把所谓的孝道破坏掉。后来,我意识到,我该做的不是破坏,而是解构,揭示出其中的逻辑是怎么运转的。
我甚至都没有想过要治疗中国人——这太自恋了,能认识清楚,并表达出来已经很好了。
听上去,我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很像五四时期对封建传统的批判。但五四运动充满革命的意味,我没有。五四运动,一是因为新鲜事物的引入,一是因为很深的自卑,开始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我不想全盘否定,只想用精神分析来解构。如果只是生硬地破坏、攻击一个事物,反过来也很容易被破坏。
来自他者的视角很重要,如精神分析最初就是西方人开创的。但精神分析的那种核心,如实地认识人性,却是普世的。借助这个他者的视角,可以从自己所在的情景中跳出来,从而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体。
我本来是唐诗宋词的痴迷者,有一天发现他们都没跳出忠孝的坑,于是很失望。觉得他们没有一个能有鲁米的智慧,或者真正沿袭了老子的智慧,太多人有浓浓的屈原怨妇味儿。现在想,这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他者的视角吧,没能帮助自己从庐山中跳出来。
但更重要的,还是像苏格拉底说的,要认识你自己。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认识我自己,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如果把自己搞清了,也就把很多事搞清了。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对中国集体之心的认识也就越深入。
(注:《澎湃》新闻记者李丹对此文也有贡献。)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6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
恋爱中,我们在寻找什么?
至少,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
男人找的,是“新娘”,新的娘。女人同样也是如此,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让中国女人最放心的憨厚老实可靠男人,都是“妈妈”,都是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为什么都要找妈?因为在婴儿期,我们得到的母爱质量普遍不怎么样,这导致我们内心里都有一个匮乏的婴儿,而渴望再有一次机会,找到好的母爱,以治疗生命最早期的伤痛。
我们喜欢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我们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容易认为,孩子3岁前怎么对待都可以,反正记不住。但其实是,孩子越小,越需要呵护和照顾,特别是前6个月,如果婴儿严重缺乏爱,那会导致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可以说,对于1岁前的小婴儿来说,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作为新的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母亲对孩子自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3岁前,父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他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太太。
我们也有类似的说法,如“爸爸熊,熊一个;妈妈熊,熊一窝”“一个好妈妈,益三代;一个坏妈妈,害三代”等。
但是,我们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的老人又习惯将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婴儿的分离。
我听到太多这样的故事:妈妈头脑中知道,孩子3岁前,不要和孩子有长时间的分离,但她们就是有各种现实的原因不断与孩子分离,譬如送回老家,而且还多次分离。这看起来是现实的原因,但去了解这些妈妈的成长史,会发现,她们小时候也都和自己妈妈分离过。所以,很多时候,就会有种无意识的力量推动妈妈或爸爸,导致他们的孩子要去经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分离创伤。
并且,特别糟糕的一点,我们普遍对妈妈不够友好,著名的婆媳大战中藏着新妈妈的无数血泪。越是重男轻女的地区,这一点就越严重。
譬如在广东潮汕地区,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亲人与工作再次,而妻子永远是最末位的。特别是,当出现婆媳大战时,男人们几乎都会站在自己妈妈这一边。在这种状态之下,还要求新妈妈们做好妈妈,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就太难为人了。
并且,不可思议的是,婆媳大战,多数就是围绕着新生儿开始的,而这时新妈妈是最无助最需要支持的,这简直就是在要新妈妈的命。
既然丈夫靠不住,婆家也无爱,当有了孩子特别是儿子后,妈妈们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儿子身上,并且会把对丈夫的一些情感和期待放到儿子身上,这导致儿子从小就体验到了被吞没感。正常的养育,是妈妈围绕着孩子的需要转,而这些家庭的男孩,则是从生命一开始,就要学习围绕着妈妈的感觉转。
结果,这些男孩,在婴儿期没有体验到被“好妈妈”照顾的感觉。女孩们的遭遇则更惨,她们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
恋爱,是对童年早期经验的修正。童年早期的创伤和渴望,在恋爱中都会呈现出来。既然婴儿期没有得到好妈妈,这会导致在恋爱中,大家都会找妈。并且越是匮乏,找妈的欲望就越强,所以相对更匮乏的女人们,即便在感觉上被更雄性的男人吸引,但真到了要抉择的时候,还是选择更母性的男人。
所以萝莉找大叔这种事情,在西方是偶尔出现,在东方则成了常见现象。
萝莉总是嘟着嘴,这是在要奶吃。她们渴望被包容,想要安全感,而同龄人只有热情,这热情也常是巨婴水平的,所以要找大叔。大叔不仅仅是成熟,甚至根本就不是成熟,而其实是具有母性的男人,没有乳房的“妈妈”。
并且,大叔是被阉割的,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有自卑,而像小女孩一样的萝莉,让大叔有了被需要感。
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会去寻找激情和独立。如果这时候有男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会拒绝,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萝莉容易答应,因为她只是生理年龄成年了,而心理年龄还是一个小婴儿,还渴望被一个妈妈养着照顾着。
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一个来访者跟我说,在潮汕地区,一些女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都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
这样的女孩,常是多子女家庭中最被忽略的孩子,而在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斜在她一个人身上。
继续谈谈大叔。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他们少年老成,小孩子的天性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中国人有七八成的婚姻是建立在安全感之上,这都是婴儿在找妈,两个人活成了亲人,也许会非常亲密,但很容易感觉到,两个人的发展似乎被限制了,并且虽然很亲密,但谈不上精彩。因为精彩属于个性化的部分。
我见过很多看上去理想的恋爱,一开始惊叹男女双方的浪漫与投入,那真是全情投入无怨无悔,但不知为什么,两个人越活越苦,很多惨事不断发生,并且两个人的个性发展好像也停滞下来,最终像王小波所形容的,就像两只小老鼠在谈恋爱。
对此,一位女子有非常好的形容,她说,她感觉和前夫的关系,就像是两棵歪脖树拧在一起。
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人都是在轮流扮演巨婴和全能妈,一会儿你是巨婴我是全能妈,一会儿我是巨婴你是全能妈,都在全心全意考虑彼此,但同时,都感觉到对方沉重而脆弱,自己的发展被绑住了。
见过很多个这样的恋爱关系后,我明白了,他们就是在竭力建立共生的关系吧。我只有你,你只有我,我们的世界完全重合在一起,思想统一……最终差异像消失了,而发展也消失了。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我见过的这些关系,多数都没有孩子,因为有了孩子就会破坏两个人的共生感。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6
养育孩子有三个阶段:
6个月,是共生期,我称为一个人的阶段,婴儿觉得和妈妈一体。
6个月到3岁,是分离与个性化期,两个人的阶段,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3岁后,是俄狄浦斯期,三个人的阶段,我是我,你是你,我们中间还有我们共同拥有的另一个人。
爱情的发展,也需要这三个阶段吧。的确有一个经典的爱情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1=1,我们是一个人;第二阶段,1+1=0,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为你;第三阶段,1+1=2,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第二阶段的憎恨很重要,活过这个阶段还能幸存,才进入第三阶段,是两颗独立的灵魂,彼此相爱。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7
最后再说说安全感。关于安全感,国人容易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并且,国人也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但是,有一个基本的真相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8
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
——百度百科对“妈宝男”的定义
妈宝男,在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
表面上,这样的男人很听妈妈的话,对妈妈很好,但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表象,内心深处,他们有不为人知的阴影。
用心理学术语讲,他们有一个严重的分裂——将妈妈的形象分裂成“好妈妈”与“坏妈妈”,将好妈妈投射给真实的妈妈,而容易将坏妈妈投射给妻子。
因为这种心理机制,他们不能对真实的妈妈表达坏的情绪,但可以将坏的情绪投射给妻子。他们绝对不能疏远妈妈,但却可以看似毫无理由地疏远妻子。
所以,女性在找恋人时,千万不能使用僵硬的逻辑——一个人对妈妈好,对妻子也会好。如果这种好是流动而自由的,就是真的,但如果这种好,像是一种教条,带着僵硬味儿,那么这个男人对妈妈越好,对妻子会越不好。
对于妈宝男的形成原因,我们有一个常见的误区。
大家很容易会认为,妈宝男之所以这么黏妈妈,是因为妈妈对儿子很好。
其实,妈宝男的形成是因为两个很不美好的原因:第一,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而对母爱的渴求是所有人的头号渴求,所以妈宝男会一直执着于母爱;第二,大一些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妈妈的关注,于是形成对妈妈的极度服从,但这样做的同时,势必压抑了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
通常,他们对母亲的不满和攻击性之严重,把他们自己都吓到了。这让他们害怕和愧疚,为了防御这份害怕与愧疚,他们更加不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
然而,对于妻子,他们却很可能不再压抑,于是,他们对妻子容易有莫名的怒火,并且与妻子保持很隔离很疏远的关系,稍强势一点的妈宝男,还可能对妻子非常鄙视。
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对妻子或其他女性有多鄙视多疏远多愤怒,对自己妈妈就有多鄙视多疏远多愤怒。
妈宝男因为和妈妈关系太过亲密,会引发他们的性羞耻感,导致他们的性生活有问题。
不过,不要以为,他们就是没有性能力。他们常常和妻子没法很好地过性生活,但在其他性活动中却可以有很好的性能力。其中的原因是,在性中,妻子像妈妈一样,会唤起他们的性羞耻感。
此外,他们和妈妈多亲近,就有多强的动力,渴望背叛妈妈。所以,他们对背叛妻子有时会有莫名的强烈冲动。背叛并非仅仅是为了背叛,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感觉——我可以离开妈妈,我渴望那种自由。
所以,若摊上一个妈宝男,女人最后会觉得像是噩梦。
可是,中国女性虽然说起妈宝男来恨得牙痒痒,会发誓不和这种男人搅在一起,可这种男人一开始有一种好处,对缺乏安全感的中国女人有致命吸引力——好控制。他们在恋爱中,会使用对妈妈的同样招数——言听计从,一切都围着恋人的感觉转,这也让缺爱的中国女性觉得很美好。虽然她们很难欣赏妈宝男,但这份过分的顺从让她们割舍不下。
并且,妈宝男,不就是中国女人制造的?所以,比远离妈宝男更重要的,是不要制造妈宝男。
【附录:网上对妈宝男的一些描述】
一、当然,你不能就这么以为妈宝男是个乖宝宝,是孝顺的男人。我听过有劈腿男以“妈宝”形象做挡箭牌,每次都说“对不起,我妈要我陪她”。所有劈腿对象的来电显示都是“妈妈”,你以为他们母子俩感情真是好,其实你也只不过是他另一个妈妈。所以各位姐妹,千万别误把“妈宝”当孝顺。
二、妈宝男,给人印象一般缺乏主见,没有自信。
三、妈宝男的几种表现:
1.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还完全像个小孩子一样,娇滴滴萌兮兮地撒娇,尤其在妈妈面前。
2.对母亲的称呼和行为亲昵,与母亲互相亲脸。
3.30岁出头还与母亲睡在一起。
四、如何识别妈宝男?
非常听父母的话。如果你们的谈话过程中穿插了无数个“我妈妈”“我妈说”,那你可要小心了,可以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还完全像个小孩子一样撒娇,尤其在妈妈面前。
对女人要求高。希望她们温柔贤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仅主外还能主内,那他就不是在找老婆,可能就是在找妈妈和保姆。
认为事业不重要。这样的男人,不是习惯了享受父母的照顾,没有事业心,就是为自己没有能力找借口。
补充一句:避开妈宝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你会选听话的男人?除非弄清楚这一点心理,否则妈宝男就是你的真命天子。
对于男人而言,若发现自己是妈宝男,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问题,并且,从妈妈的乖宝宝变成一个真男人,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这是必需的,否则你的生命会有极大的空虚感,你还会觉得,自己内心有一个很大的黑洞。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8
认识妈宝男的两个关键
一、妈妈更容易认可妈宝男,妻子不会。
妈宝男,即妈妈心里永远的宝贝,妈妈这样看儿子,儿子也以此自居,结果这种关系一直延续下去。
孙隆基在其著作《美国的弑母文化》中,提出“大妈咪”主义,妈宝男就是大妈咪主义的信徒,“妈妈永远都是对的”“这是我妈说的”“家母说的”“家母认为”……“我妈说的”成了他的口头禅,妈妈的话就是圣旨。
所以,这样的关系其实是失衡的,妈妈如女皇,而他做小宝贝同时必须得听话。这是妈宝男的常见类型。
一旦婆婆和媳妇开始争夺妈宝男,就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点:妈宝男在母亲面前容易被认可,而在妻子面前不易。
一次,我跟前女友探讨妈宝男,她想到我们家的宠物,我们最多的时候养过7只加菲猫和3只鹦鹉。养宠物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猫和鹦鹉干出任何一件新鲜事,我们都觉得是惊喜:“哇!太可爱了”“哇!好棒啊!真了不起!”
比方说,鹦鹉第一次学会了打开它们的笼子,我们既觉得担心,同时又会赞叹:“哇,这怎么可能!它怎么这么厉害!”
由这个话题,我们想到,妈妈就是这么看孩子的,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了不起的。孩子会说话了,会走路了,会吃饭了,会打滚了,会这样那样了,都会令父母充满新奇。
但妻子对丈夫的态度完全不同。妻子需要的是成熟、负责的男人,他得有力量,能保护和支持她与孩子,至少是对等的。如果丈夫是妈宝男,妻子自然会容易生出各种不满。
因为这个对比,如果婆婆和小两口住在一起,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在妈妈的眼里,妈宝男很了不起,但在妻子眼里,妈宝男令人失望。
二、妈宝男必然有“厌女症”。
世界是相反的,如果你看到了A,就必然意味着你看到了-A。
这是我最喜欢说的话之一,放到妈宝男身上,就意味着:妈宝男对妈妈有多崇拜,就有多厌恨。严重的妈宝男,内心必然有严重的“厌女症”,并且这份厌恨就是从对妈妈的厌恨而来,只是很难认识到。
我在《广州日报》工作时,一位来访者一来就说,武老师,我可能会成为你们报纸的头条,因为我想杀我老婆。我问他,你还有其他什么时候想过杀你老婆吗?他说有。于是把这些时间段都列出来,总结其中的关键相同点。结果,我发现,都是他妈妈从老家过来,和他住了半年以后,他就对老婆起了杀心。
看到这一真相后,我问他:你到底想杀谁?他说:我妈妈。
在此之前,他从未对任何人表达过对妈妈的厌恨,相反,他一直在讴歌妈妈,还想请人为妈妈写一部传记,来描绘她的伟大。
严重的时候,妈宝男甚至都意识不到对妈妈的厌恨,他把妈妈视为该被崇拜的“好女人”,而把“坏女人”投射到妻子身上,并厌恨和远离她。所以,做妈宝男的妻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要治疗妈宝男,我一定会做一个假设——妈宝男病状越严重,妈妈对他的控制越深,他对妈妈的恨意越重,到目前为止没例外。
重到什么地步呢?严重到都想过把妈妈杀掉。
其实,孩子从对妈妈的共生走向独立,必然要完成心理上的弑母。不管妈妈多伟大,妈妈多痛苦,妈妈多需要他,他都要离开妈妈,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如果妈妈想死,那就死好了。得有这股劲。
当然,生生地这样脱离,其实很难发生。除非是,妈妈实在是太糟糕了,于是孩子很早就把她视为坏妈妈,可以理直气壮地逃离。正常情形下,孩子脱离妈妈的怀抱,需要父亲的介入。
第一,父亲像是一个敌人,把他从妈妈怀抱里赶走,并且告诉他,这是我老婆!这会刺激儿子,但同时,儿子可以将坏投射到父亲身上,可以去恨父亲,这样就减轻了对妈妈的恨。
第二,父亲需要支持妻子,与妻子建立好的关系,这样妻子就算失去儿子这个亲密的人,还有另一个亲密的人和她在一起。于是,这份分离就不至于那么困难。
但不管怎样,妈宝男都需要认识到,他对妈妈有多崇拜,就有多厌恨。特别关键的一点是,妈宝男们对妈妈普遍有一份深刻入骨、难以言明的内疚。他们会说,这是因为妈妈很痛苦很可怜。然而真相是,他们之所以对妈妈如此内疚,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对妈妈厌恨冲天,这份强烈的厌恨相当于攻击了妈妈,所以他们会对妈妈内疚。甚至,他们还想杀死妈妈,那自然更要内疚得不得了了。
恨是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如果不能恨,就不会有爱;如果不能有拒绝,就不会有亲密。
所以,妈宝男对妈妈好像只有爱,只有亲密,其实这是假的。他的恨和拒绝会展现给妻子。作为妻子,就能经常感觉到,在妈宝男旁边,是致命的孤独。
妈宝男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厌恨是有道理的,因每个人都需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无须为妈妈负责。并且,他需要与妈妈分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9
田朴珺的绝招——把牛人弄成孩子
2012年11月,王石和田朴珺的恋情曝光,无数人不解,王石为什么会接受田朴珺,甚至有阴谋论说王石想利用一下田朴珺,和老婆假离婚,躲过有关部门,然后将财产转移出去。这种想法好复杂。
其实,真相和真理,往往没那么复杂,甚至简单得要命。
当时,我在网上看了众多关于王石与田朴珺的资料,看完后回顾一下,脑海里有两点是最为深刻的。
第一,是王石给“哈瓦娜呐”(田朴珺的新浪ID)做的品相一般的“笨笨牌红烧肉”。
第二,是田朴珺与各路名人的合影。
先去看无数资料,然后安静下来,看哪些资料会从心中浮现出来,并抓住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是我做心理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自然可能有我内心的反映,但太多时候,真的很有道理,尤其是你内心足够安静的时候。
第二点,譬如田朴珺胸蹭梁朝伟,譬如强吻巴乔,譬如诸多床戏……这些画面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时,我不禁想,王石,一个做事滴水不漏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此中利害,怎么会找一个如此索求无度的女人?
这样的道德评判,真的是我内心的投射。
所以,放过这份投射,看看我的心又会想起什么。
那一刹那,我想起了邓文迪与默多克。
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捕捉到了事情的一点关键。
不光是默多克与邓文迪、王石与田朴珺,还有我所了解的心理学界与灵修界,一个大师配一个索求无度的女人,这种搭配真是太常见,譬如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老年后找的新妻子,就是一个欲望极其旺盛的女人。
为什么会这样?以前我也不断做过一些思考,但总觉得没找到要领。直到这一刻,将这一切都串起来,我才明白了,于是随即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段话: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1:59
最深的关系里,你希望对方尊敬你,视你为一个高高在上的伟人,还是希望对方将你弄成一个孩子?答案肯定是后者,王石与田朴珺的关系,或许关键在于这一点,这种过于有进取心的女人,有一种能力,将牛人弄成孩子。至少邓文迪与默多克,关键是这一点,据说邓训斥默,就像训斥一个孩子。
想象一下,见到默多克、王石,或者那些心理学与灵修界大师,你会如何对待他们?
我想,大多数人会毕恭毕敬。
然而,毕恭毕敬,就是一种距离。以此态度与牛人构建关系,牛人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一贯的东西,但同时感觉到孤独,甚至不自在。双方都披着一层外衣在交往。
但像田朴珺与邓文迪这样的女子,她们也会将他们视为强人,但她们可以很直接地接近他们,向他们撒娇、示好,要东西,一点障碍都没有。
一点障碍都没有,同时也意味着,一点距离都没有。因而,牛人们会罕见地发现,在这个看似有问题的关系里,他没那么孤独了。
亲密关系的最大敌人就是孤独。所以,田朴珺们就是牛人们的天然杀手。
并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这样的关系中,男人最后会变成孩子,而女人容易变成母老虎,凶悍地对待对方,也凶悍地捍卫着对方的利益。邓文迪和默多克的关系就是如此,我所了解的一些大师和他们的太太,也是如此。
不知王石与田朴珺的关系是否会发展到这一点,但那份“笨笨牌红烧肉”已说明,王石至少已变成了一个小名叫“笨笨”的小男孩。
并且,欲望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或许这一点也吸引了王石。
现在几年过去,网上关于王石和田朴珺在一起的照片越来越多,的确可以看到,和田朴珺在一起后,王石变得放松了很多,过去他的穿着总是很正式,也总一脸严肃,但现在经常一身很随意的衣服就和田朴珺出门了。这是这份恋情带给他的珍贵礼物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2:00
当婴儿照顾,当女神崇拜
把她当婴儿一样照顾,无微不至;将她当女神一样崇拜,决不说一个“不”字。网上各种关于女人(其实是中国女人)该找什么样男人的段子,其精神可总结为这样一句话吧。这是中国式两性关系的哲学。
咨询和生活中也发现,这样的两性关系哲学,真的是贯穿在无数中国式恋情和中国式家庭中。
但若你有这种渴望,至少该知道,这是婴儿的原始渴望。
婴儿早期都有全能自恋,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动心念,世界就得立即按照其意志运转。
当然这种描绘不够准确,因婴儿和世界没有分化,婴儿觉得自己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所谓世界是自身一部分,所以世界按自己心念运转,理所当然。
这也意味着,若一个人在关系中追求全能自恋,那这个关系中只有他作为巨婴而存在,而对方并不存在。具体是,他只关注他的意志、需要、情绪与想法,而对方的意志、需要、情绪和想法不存在。这种情形,部分是能力问题,假若是真婴儿的话,就全是能力问题。但对于巨婴而言,这很多时候也是选择问题,即,自己太想被照顾太想说了算,于是忽略对方的声音。
例如,一女子,当妈妈出些小意外需要她照顾一下时,她会很不耐烦。觉知这种情绪,她发现,她希望和妈妈的关系,只能是自己被照顾,而当妈妈不能照顾她时,她就会很失望。
全能自恋,可分成意志自恋和完美自恋。
意志自恋,即,我的意愿必须付诸实施,不能被阻拦,特别是,作为伴侣或亲人的你不能阻拦。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2:01
完美自恋,即,明确觉得或隐约觉得,自己是完美的。明确完美自恋的,通常是对个人形象的自恋,隐约完美自恋的,则常是对道德和能力的自恋。完美自恋常意味着,因为我是完美的,所以关系的所有问题都是对方的。
意志自恋对关系有很直接的杀伤力,因对方必须遵从我的意志并帮我实现愿望,若没有,则会暴怒。所以,意志自恋会导致强控制和暴烈情绪。
全能自恋受损引出的暴烈情绪,有人直接将它付诸行动,这会变成现实的强攻击性。有人则知道,这会对关系造成巨大伤害,或者自己都惧怕这种情绪暴烈的严重程度——它经常达到恨不得对方去死的地步,所以会压抑它,但转而变成对自己的强烈攻击。
因为,全能自恋的逻辑是,要么你和我想象的是一样的,这时你和我是一体的,你是我的人,你是好的;要么你违背我意愿,就和我分裂成两个世界,变成了非我,这时你就是我的敌人,就是在拒绝我,在攻击我。
在这种心理驱使之下,一个人第一时间意识不到对方是另外一个人。若意识到自己是巨婴而想改变,可以不断提醒自己:对方也是一个人。
对于早期婴儿或巨婴来说,世界并非分成我和你,而是我和非我。非我意味着敌对和黑暗,中国那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典型地表达了这种民族层面的巨婴心理。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我们曾将汉族之外的民族称为“蛮”“夷”或“鬼子”,也即“非人”。
婴儿成长的关键,是用心感受到,世界不以自己的意愿为轴心,划分成我与非我,而是,世界上到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存在,其他存在都是“你”。但要实现这一点,的确需要有人能接住他的意愿,懂得其心思。借由这份活生生的理解与接纳,那个人就与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他感受到,桥那边不是敌人,桥那边有一个善意的人。这时,世界就不再分成我与非我,而变成我与你。
婴儿的心是敞开而直接的,与婴儿建立链接容易很多。巨婴的心则充满防御而复杂,他们会极大地索求,这构成了关系强烈的剥削性。依照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口欲期(即1岁前)构建的关系,都是剥削性的。但同时,因童年的失望,他们又警告自己不要相信这是真的。结果是,他们的心像是一个无底洞,不管如何攫取,都难以奏效。
所以,对巨婴来说,觉知变得非常重要。
并且,以我咨询的经验看,除非是极其严重的,如精神分裂的病人,绝大多数巨婴,其实都有成年人的一面,他们有理性有思考能力。虽然他们有强烈的想做巨婴的渴望,但仍然能理性地认识,这使得觉知与改变成为可能,而不是必须像婴儿一样得到充分满足才行。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2:01
巨婴的索取,还有两个副产品。
一是完美主义导致的。因完美主义,对方必须近乎百分百满足其心思,他才觉得满意。这容易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无论对方怎么付出,他们都觉得不够,而且还会挑剔——你做得太差了!他们的挑剔等于是对对方努力的否定,于是令对方产生巨大愤怒。但巨婴还是渴望索取,对方在压力和惯性下继续付出,但越来越不情愿。任何不情愿都会让巨婴恼怒,并因而会将对方的付出视为零价值。
巨婴的索取,还有另一副产品。他们总强拧对方意志,对方愤怒,他们其实知道。所以,每一次强求满足后,他们又不安,这不安,少数是内疚,多数是恐惧,即他们将对方的愤怒视为要伤害自己。并且,因巨婴没有界限感,或者说没有完整的心理皮肤,对方,特别是重要亲人的愤怒,容易变成巨婴的自我伤害。
举一例子。一女孩,要让恋人为她做件事情,恋人一开始不愿意,她百般哀求,终于改变了对方的意志。对方答应那一刻,她突然不安,随即跌倒。这个跌倒,意味着她其实知道对方的不高兴,这份不高兴被她感知为敌意,而跌倒,就像她被对方打倒似的。
所以,渴求巨婴式的照顾与爱恋,不仅会伤害关系,也会自伤。
若发现自己是巨婴,别谴责自己,慢慢认识自己,慢慢成长。
并且,巨婴和婴儿一样有可爱之处,因其在索求的时候,心在一定程度上是打开的。打开,就意味着链接的可能性。巨婴的另一半,则常常是严重压抑了渴求的人,他们的心闭得更紧,严重时,任何链接都不可能一般。
对此,我的一个来访者说,她对超级好人妈妈没有任何感情,因为妈妈的心是三百六十度关闭的,至于她的暴虐父亲,她则有很多情感,因父亲的心很大程度上是开放的,虽然她知道,那种开放只是在索取而已。
孙隆基的《美国的弑母文化》一书中列举的很多美国家庭,和中国多数家庭结构很像,即一个情绪化剥削性的妈妈,一个好人式但不存在的爸爸,而子女有各种问题。最初,儿女们的敌意都针对妈妈,觉得父亲有各种好处,但当妈妈去世后,他们发现,自己和父亲之间没有任何感情,才突然明白,这个有一大堆问题的妈妈,才是家庭链接的纽带。
所以,若发现自己是巨婴,不要自我攻击。若另一半是巨婴,那么,你可能至少有一个思考:你为何会选择巨婴?很可能是,你心中也住着一个巨婴。
如伴侣或重要亲人是巨婴,这的确意味着很大的挑战。该怎么做?
适当满足——当你想满足的时候,尽可能给予高质量的回应——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并带着热情。
同时,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要沦为对方的奴仆。巨婴真的会渴望伴侣做自己忠实的奴仆,我听到很多人这样说过,譬如一个经典说法是,我有一个二十四孝男朋友或老公。
并且,无论如何,都要学习真实,以自己感觉为中心发展真自我,别太在这个关系中委屈自己,否则最后会发现,这最不值得。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2:02
中国男人是中国女人的绝配
我以他为命,为他而活,我要求他也像我对他一样对待我。
——索菲娅·安德耶维娜(列夫·托尔斯泰的夫人)
十余年前,我在《广州日报》工作,一天中午,想去买衣服,于是和一个也想买衣服的男同事去附近的上下九路逛街。
逛街时,他买衣服的品位震惊到了我。他看中的每一件衣服,我都觉得相当难看,而我自认为好看点的,他试都不愿意试,好像这些衣服有刺似的。
最终,我有了一个感慨:难怪市场上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难看的衣服,真的有市场。
相比之下,我好很多。那时,身高1米77体重135斤左右的我,比较喜欢一个服装品牌,很修身,麻料质地,也很舒服,我买过多件。多个女同事说,你穿衣服蛮有品位。
后来,我长到150斤左右,这个牌子就穿不了了,而且它逐渐变得夸张起来,还越来越“娘”,就算我没增重,也不会选择它了。
这样描绘,显得我好像还是属于有品位的男人。但是,在我特别会打扮的漂亮前女友看来,我和那位男同事一样,也是专门买难看衣服的男人。
例如,我买过不少CAMEL(即“骆驼”品牌)的衣服,而她认为,我这种身形,穿上去一点都不好看。她建议我走英伦风,给我买过不少这类衣服,我穿上去,和那位男同事一样,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很抗拒。
她还发现,我买的衣服,除了黑白色的,其他多是土色的。她强烈建议我买饱和色的,但直到和她分手后,我才开始主动买饱和色的衣服,的确感觉好很多。
和她在一起有几年,这几年中,若走在街上,我们外在形象的对比,绝对应了最近流行的一个论调:中国男人不配中国女人。
我反对这个论调,正好相反:中国男人,其实是中国女人的绝配。
中国男人不配中国女人,这个论调喧嚣一时,涉及几个方面:
一、穿着上不配。中国女人,会把自己打扮得精致漂亮,中国男人,则很随意,而且难看。
二、气质上不配。中国女人很有美女范儿,至少很有女人范儿,而中国男人,则严重缺乏雄赳赳气昂昂的雄性感,多像岳敏君画作中的男人,一个个软塌塌的,似乎没有阳刚之气把自己的身体撑起来。
三、卫生上不配。女人精心捯饬自己,而中国男性卫生欠佳,身上常有难闻的味儿,头发不打理,牙齿脏脏的,好像一个星期都不刷牙似的……
四、不绅士。这主要体现在对女性的不够尊重上,不像欧美男士,对女性有各种礼仪上的尊重。
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不锻炼等。
乍一看,真是这么回事,但如果深入了解,就会知道,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是如何丝丝入扣地绝配着的。
先说说外貌上的绝配。
很有意思的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听过很多漂亮女性说:我不在乎男人的外貌。特别是,不少美女,似乎有把男友或丈夫朝难看方向养的倾向。她们说起伴侣的“丑”来,津津有味。
相应地,我见过一些很帅的中国男人,他们找的恋人,多是相貌上远不如自己的。
好像是,在中国,鲜花插在牛粪上的事,很常见,帅哥美女的搭配,生活中远不如影视中那么常见。
这源自一个很简单的心理:相貌自恋。即,一个人长得很好看,且这种好看成了他的自我价值感中超重要甚至核心部分的话,那么,他就不愿身边人也是美貌的,而是相貌远不如自己的,那样一来,他的美貌被衬托得更好。
甚至,假若一个人对自己相貌很自恋的话,他们会非常讨厌同样有相貌自恋的人。见到这样的人,他们会恨不得上去揍对方一顿。
恋爱中,追求自我圆满的动力,远胜于所谓的门当户对,甚至幸福快乐。所以,有相貌自恋的帅哥美女,他们反而对恋人的美貌没有了执着,他们要的,是自己身上所欠缺的部分。
中国女人,最缺什么?答案是,安全感!
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无论她外在看上去如何如何,都难以避免内在的安全感的匮乏。中国男人的种种经典表现,其实都是围绕着女性的安全感来设计的。
这就是我会说中国男人与中国女人绝配的关键所在。
很多女人对我说过,她们之所以会选择一个男人做男朋友或丈夫,特别是结婚对象,是因为,这个男人让她有一种安全感。
并且,多人都使用过这样一句来表达其感觉:他们的人生,一眼可以看到尽头。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以说,这该是一个多么乏味的男人啊,而为什么,这反而成为这些女人选择他们做伴侣的关键原因呢?
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渴望控制周围的一切,特别是自己的生活,如果找一个精彩的男人,那么,你就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无法预料不管看上去多美好多精彩,都是对你的控制感的挑战。
譬如,一位条件极好的女子,选择了一个简单可控制的男人做丈夫,离婚后,她选择了一个很精彩的男人,谈了一段时间恋爱。这份爱情很饱满,充满深情和丰富的刺激。但最后,她坚决离开了。她说:“我常觉得,我完全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不是全部原因,但至少是一个关键原因。
安全感,是探索精神的基石。你观察幼儿,就会发现,他们很容易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妈妈在身边时,他们劲头十足四处探索,而一旦妈妈不见了,他们立即会号啕大哭,转而去找妈妈。
因为一直以来的重男轻女的传统,中国女性,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所以必须保证一个“妈妈”长时间在自己身边,这常是她们生命的第一诉求。
我有一篇文章《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很难逃出这一模式。
由此,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他的雄性不是第一位的,他的母性更重要,能否提供浪漫的爱不重要,能否提供安全感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们会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个中国男人的优点:稳重老实可靠……
我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脸上都像写着“稳重可靠”这几个字似的。每次恋爱,我见到女友的亲朋好友时,他们都会对我交口称赞,都觉得这个女孩找到了一个可托付终身的人。
不过必须得说,这是我很不喜欢自己的地方,我希望自己能活得精彩,最终脸上的这种味道能消散。
理解了中国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你就会明白,中国男人的种种表现,多是围绕着这一点来构建的。
首先,他性情上得是可靠的,性情温和的母性特质的重要性,胜过了积极进取的雄性特质。
其次,他构建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以及愿意为女人花钱的动力,远胜于将自己捯饬得性感迷人。
法国哲学家波伏娃写过巨著《第二性》。顾名思义,这个书名的意思是,男人是第一性,而女人是第二性,男人没有女人,也可以思考和定义其自身,而女人的存在,却取决于男人如何定义。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4-10-2018 12:03
用英文来说,男人是The One(主体),女人则是The Other(他者)。
他者即地狱。波伏娃的毕生情人萨特如是说。他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是主体,而是成了围绕着他人来转的他者,那他就是身处地狱中的。
欧美社会,可能是这种格局:男人是The One,女人是The Other。但中国社会,在我看来,男人和女人,都是The Other,他们都不是自身,都被设计成围绕着别人转的“他者”。
中国网络中,流传着各种关于女人如何选择男人的段子,这些段子,可以概括到我一位女性来访者的想象中。这位女性,自身精彩无比,却找了一个很闷的经典中国男人做老公。你看,又是一个绝配。
但她的幻想是,找一个像王子般的男人,这个男人很有地位,很有钱,很男人,又愿意为自己做一切,包括做饭扫地。并且,让她一项项选择的话,她发现,做饭扫地的事,比男人不男人,重要多了。所以,她找的,真不是雄性的The One,而是一个缺乏自我的The Other。
当一个女性,认为其幸福取决于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时,这意味着,她自己是“他者”,她必将身处于地狱中。同时,她不可避免地想把伴侣弄成一个围着自己转的“他者”,也将伴侣拉到地狱中。
中国男人为中国女人的绝配,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愿我们,无论男女,都能活出自己。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13
从此楼开始,只拷一些争议可能会小一些的片断吧……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16
好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这主要有两点: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夸夸他们;当孩子受挫时,支持他们。但中国式父母,却很容易走相反的方向,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告诫他们不要骄傲;当孩子受挫时,怪罪说都是他们自己的错。这导致孩子们的心理普遍脆弱,于是在面对灾难时,要么逃避,要么怪罪。
并且,荒唐的是,逃避虽然违反了人性,但逃避常常是对他们自己而言更好的做法,因为的确在许多家庭中,谁这时候照顾了父亲,不会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支持,反而是,当父亲去世后,这个付出最多照顾最多的人,因和父亲接触最多,最容易被其他家人怪罪。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23
然而,如果你想做出有创造力的事情,容忍模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能力。
要尽快找到答案,这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恋——你看我多厉害!相反,容忍模糊则意味着,你愿意沉到事情中,不断地去碰触事物,试着和事物建立越来越深刻而全面的关系,于是,逐渐地,事情的本质自动呈现出来。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31
高音歌王帕瓦罗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癖好:每次演出前,必定要去后台找钉子,如找到一枚生锈的弯钉子,他就大喜过望,演出也会很出彩,如一枚钉子都找不到,他会很郁闷,甚至拒绝演出。
帕瓦罗蒂的钉子,我称之为“可控的第三者”。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32
见过一大牛,很厉害的女人,生意做得特别好。她的兜里,总放着各种各样的糖果,见人就说,来,姐给你块糖吃。借此,她和客户的商业关系,就变成了吃糖还是不吃糖的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轻松了很多。
我讲课时,也会紧张,但手里一有话筒就不一样了,所以我很少用耳麦,因话筒是我的可控第三者。
谈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是一个常见的可控第三者。对此,明星们的八卦与流行的影视等,发挥了巨大作用。老有书斋里的学者酸溜溜地说,明星们有什么用?崇拜他们太俗了,为什么公众就不崇拜科学家或严肃学者?拜托!你真不如娱乐明星们有用,他们是整个社会的可控第三者,是整个社会搭建人际关系时最有用的桥梁。
恋爱前期,两个人都容易紧张,所以一起吃饭、看电影或做些有趣的事,就变得很重要。这时最好使用事情做可控第三者,若使用人,就变味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3:33
帕瓦罗蒂的钉子,有当地的迷信色彩:金属象征着好运气;弯头可避邪;钉子可以钉住魔鬼。不过,有精神分析背景的人,会很容易联想到,钉子,和妈妈的乳头有些像,可能是妈妈乳头的替代品。乳头可以安慰一个婴儿,而钉子则可以安慰帕瓦罗蒂这样的成年人。
中国式发烟、中国式敬酒、中国式火锅、中国式聚餐等,都可以说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时的可控第三者,并且都让人有这种感觉:不分你我、不分彼此,最好你都吃了我的唾液,这样咱们就真正亲近了。
中国式敬酒,在北方可以变得很严重。譬如,在我老家,大家都认为,如果没有把客人灌醉,就是待客不周。相应地,如果碰上一个脾气大的人,也即心理学说的偏执狂,如果你拒绝他的敬酒,他会翻脸,严重点,甚至会打架,乃至出人命。
这种场合下,你可以先理解到,对方非要给你敬酒,其实是想和你构建关系,而他特别强硬,其实是他内心很脆弱。那么,你可以拒绝他的酒,但同时又表现得和他非常热乎,让他知道你多么在乎他,就可以不让他受伤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9:06
这种心理,导致我们很容易跟风。
小时候,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我老家那里,卖西瓜的一定是赚一年赔一年,总是这个规律:卖西瓜赚了,大家都去种西瓜,结果西瓜多了,就赔了;赔了,大多数人不种了,结果种西瓜的成了少数,于是赚了;赚了,大家又去跟风,然后又赔了……
先是种西瓜,而后是养殖业,如养鸡养猪等,跟风就变得更为可怕一些。
城市里的跟风也比比皆是,像香港的大黄鸭轰动一时后,全国各地都在复制大黄鸭,结果这事就不特别了。大黄鸭的创作者不解,也愤怒,觉得他的版权没有得到尊重。
盛行个人主义的社会,会鄙视这种跟风,但集体主义社会,跟风像是一种必然。
共生心理,是导致千人一面的一个关键,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9:06
而另外一个关键,则是原始嫉妒。
一般意义上的嫉妒是男女关系中的,而原始嫉妒,即独占心理,也是我们说的红眼病,它的真实心理是,我要占有一切好,不想和别人分享什么,谁任何一个地方比我好,我都眼红,羡慕嫉妒恨。


这一点我并不以为然,尤其在本坛子中,大家都是互相支招,帮忙。作者也是基于某些大的社会现象 说的。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9:08
电视剧《花千骨》热播时,我粗粗看了下,即看了开头几集,又看了结尾几集,中间脑补。制作精良,情感表达也不错,但受不了国产剧中常见的一种逻辑——所有男人都爱女主角,所有女人都爱男主角。说所有过分了一点,但差不多是这种感觉。还是更喜欢《权力的游戏》中那种复杂的情感世界,没有谁是绝对中心。
所有男人都爱我,所有女人都嫉妒我,我是这么纯洁善良。《花千骨》讲的就是这么一句。前半句,是原始嫉妒心理,我独占所有的好,在每一方面都胜于他人。这种心理忌讳直接表达,因独占一切的愿望,自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与反弹。譬如霓漫天直接要这个,所以招致了所有人反感她,花千骨则是我不争,你看我善良到极致,但我自动就成了世界中心,这条善良地成为世界中心的路就安全了很多。其实,这就是网络上流传的所谓绿茶婊的路数啊。
这条路数失败后,花千骨本色暴露,成为为所欲为又无所不能的妖神,原始占有欲,远胜过霓漫天。
原始嫉妒在母婴共同体中也有微妙表达,婴儿觉得,母婴共同体中所有的好都要归于他。譬如花千骨,一出生,母亲就死掉,她还长这么好,那自然功劳归于她的天命,而非平庸的父亲。
写到这儿,我有点明白了岳飞父亲的冤案是怎么回事。岳飞父亲堪称理想,富有仁厚,将岳飞培养得文武双全,直到岳飞在战场崭露头角后才去世,但民间却传说岳飞刚出生三天就遭遇水灾,父亲死后,一直贫穷,和母亲相依为命。这样就抹掉了岳父的功劳,显得岳飞像是有天命一样,自动成才。
常见的嫉妒分三种:一、三角关系中的性嫉妒;二、原始嫉妒;三、我不能好你也不能好的嫉妒,我压抑了自己不去争抢,而你竟然去竞争还比我好,我恨死你,也恨自己为什么不去竞争!
第三种嫉妒,在我看来,是枪打出头鸟的深层原因,而它也由原始嫉妒演化而来,有原始嫉妒的人,如别人比自己好,就会恨不得对方去死。这种心理投射到别人身上,就变成,如我比别人好,别人就会恨不得我死,所以我出于恐惧,也不能去竞争,怕被恨死。但同理,你也不能竞争!否则我恨死你。
第三种嫉妒,导致我们压抑地活着,克制着自己的竞争欲望,没有伸展开自己的手脚,也看不得别人好。相当于,阉割了自己,自然也忍不住要去阉割别人。所以有了这样的哲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只接受一个人无私地去竞争,所以太多国人竞争时,要伪装成为别人服务。
每个人犹如一个能量泡,它要伸展自己,而竞争,就是最自然的伸展。所以解决第三种嫉妒的方法是,好好发展自己,大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让自己的生命充分伸展,同时,去祝福别人的发展。不敢伸展又暗自竞争,这显得非常猥琐。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9:13
本帖最后由 annahw 于 25-10-2018 19:32 编辑

这是一条至理,你真觉得自己是好的,之后,你就能接受别人的好了。
第三种嫉妒,容易引出这样的结果:我不发展自己,而把自己弄在一个很低的弱势位置上,但处在这个位置上,反而有了道德优越感,然后就可以看一切都不顺眼了。毕竟,我压抑了自己,不出风头,成了一个高尚的人,你看你们那些白富美高富帅,都是些自私而占有欲强的坏人。
这也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特点。我们尽管也崇拜强者,但我们普遍认为,他们是坏人,是掠夺了别人的资源才能成为强者的。至于弱势者,因为压缩了自己的能量,显示了自己的无私,然后仿佛就可以鄙视所有人了。
这也是很多人在网络上理直气壮喷别人的原因,他们活得那么差,就可以在道德上攻击其他人了。
如果自己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言语就自由且无敌了。虽然说,真实情况是当权者说了算,但在舆论中,我们却有相反的道理——谁弱谁有理,谁穷谁有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19:52
模糊中,孕育着各种可能性。
但是,模糊中藏着的各种可能性,会让人不安、难受,最极端时,会让人有失控感。有失控感的人,会急着逃离模糊感,寻求确定感,以此让自己恢复控制感。
各种大事爆发后,阴谋论必然盛行,因为它给了阴谋论信奉者一种虚假的控制感。
马航客机失联,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答案,这会让无数人不安,所以阴谋论更加盛行。特别是,各种阴谋论都指向美国。
打开百度,输入“马航 阴谋 美国”这几个关键字,就会看到如下消息:
没觉得吗,马航就是一个阴谋,操盘者很可能就是山姆大叔。
马航失联是美国的阴谋?
马航事件,美国阴谋?
马航也许是美国的阴谋。
马航失联,美国的阴谋,做好防范。
马航MH370事件是美国彻头彻尾的阴谋!
这些标题,已有点歇斯底里,但若打开关于马航客机事件的任何一个大报道,点开下面的评论,就会看到更歇斯底里的阴谋论论调。
这些论调,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不是推论,我无比确定这就是事实,美国不是一直都这么干吗?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5-10-2018 20:05
敌意,就像是我们内心中的“毒”,它最初来自失控的魔鬼,来自自恋受损,当自我不够强时,对人性的黑暗与光明认识不够中正时,我们会到处甩内心中的“毒”。
碰到内心强大的人,他们会帮我们“去毒化”,但经常是,别人被我们甩出去的“毒”感染,反过来也甩“毒”给我们。由此,导致了各种争战,这个过程会非常复杂,《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这一章,讲的就是我们如何甩“毒”。
换句话就是,敌意会激起敌意,而善意会激起善意。我见到很多人,他们出去旅游或做事,经常能化险为夷,遇见各种贵人,甚至很少有人想伤害他们,在我看来,的确是因为他们内心中散发着善意,而周围人也回以善意。
敌意激起敌意,说起来很简单,但这个过程常常非常微妙,我们并不容易觉知到。
作者: 宋雨航    时间: 27-9-2019 18:40
本帖最后由 宋雨航 于 27-9-2019 17:53 编辑

看见了这个盖楼帖,很过瘾。读武志红是从他的《为何家会伤人》开始的。后来买了武志红的《巨婴国》,武志红的思想不能说很透彻,但非常尖锐和深刻。我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和他的心理咨询家群体身上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29-9-2019 23:06
宋雨航 发表于 27-9-2019 17:40
看见了这个盖楼帖,很过瘾。读武志红是从他的《为何家会伤人》开始的。后来买了武志红的《巨婴国》,武志红 ...

原生家庭这种说法好象就是他开始多提的。
作者: 宋雨航    时间: 29-9-2019 23:28
annahw 发表于 29-9-2019 22:06
原生家庭这种说法好象就是他开始多提的。

我是武志红的粉丝啊。同样是反省中国的孝道文化,反思中国式家庭里的压迫和桎梏,他比鲁迅更深刻。
作者: 宋雨航    时间: 29-9-2019 23:38
本帖最后由 宋雨航 于 29-9-2019 23:00 编辑
宋雨航 发表于 27-9-2019 17:40
看见了这个盖楼帖,很过瘾。读武志红是从他的《为何家会伤人》开始的。后来买了武志红的《巨婴国》,武志红 ...


你说觉得没人喜欢这个帖我理解的。第一代移民很辛苦很忙,因为既要挣扎生存又要一辈子扎在英语的海洋里过语言关,无暇去认真阅读中文新书。中文新书第一入不了移民的法眼(会总觉得肤浅粗糙不上档次),第二也没时间读。只有我这种因为生病不能正常上班的妇女,才有时间在家读读中英文的闲书写写文章,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文化层面的冲突和哲学问题。

这是我的一点猜想,我看见的澳洲第一代华人移民都很忙的。这种忙和累会达到无暇照顾灵魂的程度。我前面在读博士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就有一种deprived的感觉,觉得灵魂都枯干了。不知道为啥,长时间沉浸在英语的书海里而灵魂却始终得不到滋润。这就是我后来赶紧去补读中文书的原因。现在几年过去,这种deprived的感觉已经好多了。
作者: snapdragon    时间: 30-9-2019 12:12
宋雨航 发表于 29-9-2019 22:38
你说觉得没人喜欢这个帖我理解的。第一代移民很辛苦很忙,因为既要挣扎生存又要一辈子扎在英语的海洋里 ...


亲爱的身体哪里不舒服。 我去查查瑜伽书上,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运动方”?

您说得非常对,只有母语写就的书才是滋润灵魂的。而英文中,简单的 “he‘s my port in the storm. ”译成母语,“他是我风雨中的港湾”, 心灵会泛起不一样的波澜。

您若喜欢 ,我就继续拷贝上来。也可以直接发这本书的电子版给亲。
作者: 宋雨航    时间: 30-9-2019 14:15
annahw 发表于 30-9-2019 11:12
亲爱的身体哪里不舒服。 我去查查瑜伽书上,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运动方”?

您说得非常对,只有母 ...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巨婴国这本书我已经有了。我也打算过一阵子发一个读书帖子,分享对武志红新书的阅读。


我的病比较严重,必须终身服药。具体什么病症不方便在网上暴露。谢谢你的关心。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