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30 宇宙猫 的帖子
头像是你本人吗?给你照这张照片的技术也不错呀。回复 #31 关毅仁 的帖子
恩,头像是我本人,拍照的是也是个摄影爱好者~~:loveliness: 原帖由 zzoz 于 13-9-2011 12:0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俺等过半年价格稳定下来。这个工程大了,整个系统换,一大堆镜头都要出掉
从没考虑过全幅?
回复 #33 MtDreamer 的帖子
综合考虑价格重量体积转接,全副先放一边吧,等啥时候出了全副的单电再说 原帖由 zzoz 于 20-10-2011 11:4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综合考虑价格重量体积转接,全副先放一边吧,等啥时候出了全副的单电再说
全副单电。。。是不是还得1~2年才有可能啊... 不太指望1-2年里会出.. 单电主要优点就是小,出全副的机会不大吧。愿意为了画质用全副,我觉得也不差那个反光板了,光学取景还是比电子的舒服啊,更不说对焦那个爽快
sony那个半透出全副的机会还比较大一些。 单电除了小,去掉反光板减少机震简化结构,去掉5棱镜降低成本,广角镜不必采用反望远结构都是优点。电子取景器和对焦速度这些我认为是技术发展可以解决的,单电我觉的会是大趋势,sony目前已经把nex7定位于准专业级了。
就我自己来说,对与af速度这些机身指标没有要求,所以最便宜的低端货就行了,也并不指望全副近两年里会进入低端行列
索尼好像已经有谣传说明年2月出36m像素的半反全副机 一步步来,我刚入了GF2双头套机。没有去年买的GF1好。我比较过NEX5C,没有GF2的出片好。 原帖由 ws72 于 12-11-2011 21:05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步步来,我刚入了GF2双头套机。没有去年买的GF1好。我比较过NEX5C,没有GF2的出片好。
冠希一号出了,女友系列out了。。。:D 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意见,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学到了不少知识.
综合考虑一下便携性和画质,结合大家的意见, 初步决定不买G12了,准备上单电。
看好了olympus的ep系列。在epl2和ep3之间,准备选一款出手。 为什么要在epl2和ep3之间选呢?二者差异较大,既不是同一代,也不是同一级别。 考虑epl2的原因:
性价比比较高,
另外准备给它单独配款好镜头,这样估计能弥补一些机身方面的不足。
但我算了下,买个epl2外加一个好点的镜头,价格和ep3套机也相差不多了。
所以就没想好,是选epl2 + 一款好镜头, 还是选ep3套机。
这就是犹豫的原因。 原帖由 Sean2007 于 2-1-2012 10:5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考虑epl2的原因:
性价比比较高,
另外准备给它单独配款好镜头,这样估计能弥补一些机身方面的不足。
但我算了下,买个epl2外加一个好点的镜头,价格和ep3套机也相差不多了。
所以就没想好,是选epl2...
我是epl1用户,我觉得选O就挑便宜的买吧,EPL2,EPM1之类的都行。如果想买贵的,就买松下,比如G3, GX1之类,没必要买EP系列。 原帖由 cello 于 2-1-2012 21:2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epl1用户,我觉得选O就挑便宜的买吧,EPL2,EPM1之类的都行。如果想买贵的,就买松下,比如G3, GX1之类,没必要买EP系列。
我也觉得是。o的不同档次性能差异不如松下的大,所以pm和pl系列都是不错的选择,比p便宜了不少,但是性能损失的不是太多(当然差异应该还是不小的,只是有些差异对比较专业的人才有意义,比如机身的材质这样的差异)。而g现在几个系列差异比较大。gf3走时尚路线,追求轻便,不光外闪接不了了,连很多波盘都省了,在追求时尚和轻便的时候损失了不少功能和操作性。而g3截然相反,就像是个小型的单反,连取景器都有。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3-1-2012 10:41 编辑 ]
回复 #15 seth_chen 的帖子
你不妨试试iPhone。 这个问题可以不必纠结了。佳能出G1x了,这个的传感器只比佳能aps-c略小一点,再加上是新产品新技术,可以说画质上和佳能非全幅单反相差不大了。但是便携性比单反强多了。如果没有换镜头的要求,这个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原帖由 ozbird 于 11-1-2012 08: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这个问题可以不必纠结了。佳能出G1x了,这个的传感器只比佳能aps-c略小一点,再加上是新产品新技术,可以说画质上和佳能非全幅单反相差不大了。但是便携性比单反强多了。如果没有换镜头的要求,这个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
这个机器是很不错。缺点是比冠希1号加标变还要大一点,可能也贵一点。
我继续观望。另外往epl1的泥潭又陷一步,发现潜水壳可以换前面的镜头罩,不惜血本换了个拱形的适合广角镜的port,视角是明显提高了(厂家宣称提高25%,达到不加壳的原本视角),画质还要等在水下拍过再比较,厂家号称是解决了边缘锐度差和色散严重的问题。 原帖由 cello 于 11-1-2012 10:3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机器是很不错。缺点是比冠希1号加标变还要大一点,可能也贵一点。
我继续观望。另外往epl1的泥潭又陷一步,发现潜水壳可以换前面的镜头罩,不惜血本换了个拱形的适合广角镜的port,视角是明显提高了(厂家宣 ...
传感器本来就比冠希1号更大,镜头也比冠希标变的变焦比大一些。而且佳能G系列一贯是体形比较大,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佳能G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这个冠1希要比冠希1大一些也并不意外。考虑佳能本来就在G之外还有个画质类似的S,所以将来佳能把这个传感器用在尺寸小一些的相机上也是有可能的。
贵一些,这就是很让人讨厌的一个问题了。。。。 大底数码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啦,富士也发布了apsc的可换镜头单电,很吸引啊,不过参考之前叉100的定价,估计是在偶消费能力之外的。
cn的对这块越来越大蛋糕应该是很矛盾了,想分一块又怕威胁自己成熟完善的单反体系,于是一个搞了不能换镜头大底,一个搞了可换镜头小底 原帖由 zzoz 于 11-1-2012 09:2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大底数码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啦,富士也发布了apsc的可换镜头单电,很吸引啊,不过参考之前叉100的定价,估计是在偶消费能力之外的。
cn的对这块越来越大蛋糕应该是很矛盾了,想分一块又怕威胁自己成熟完善的单反体系, ...
富士现在走莱卡路线了,绝对不便宜。机器体积不小,对我的吸引力很有限了,毕竟同样价格和体积的单反画质和操作不会比它差。这机器我觉得比较适合器材抚摸派。 佳能和尼康作为单反的两个王者,面对微单的攻势确实很头疼。既要发展出一套可以对付各家微单的系统,又不能对自家的单反有太大的威胁。结果两家走了两个不同的路。尼康把微单的传感器变小,用传感器和单反拉开差距,用别的性能和微单竞争。而佳能则相反,把不可换镜头相机的传感器做的和单反差不多,用传感器击败微单,又用不可换镜头和单反拉开差距。如果能做出个尼康那样快速拍摄可换镜头,又有佳能那样大传感器的家伙来,那单反可能只有专业级的才能生存了吧。 的确,感觉富士的市场定位就是小众市场,喜欢的人就愿意砸钱,不喜欢的完全不待见。
不过说起叉100,有个国内的色友在发布的时候激动的不行不行的,马上预算就备下了准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也拦不住,刚一上市就冲到器材店里去了,结果空手回来,店里试用的评论是三个渣:做工渣,手感渣,对焦渣。最后预备下的那10000多块钱预算买了妈咪呀rb67了..... 原帖由 cello 于 11-1-2012 10:5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富士现在走莱卡路线了,绝对不便宜。机器体积不小,对我的吸引力很有限了,毕竟同样价格和体积的单反画质和操作不会比它差。这机器我觉得比较适合器材抚摸派。
富士走莱卡路线,价钱的确较贵。不过体积问题应该是临时的,因为这款的法兰距非常短,比奶昔还短。富士这款就是把很多东西就加在机身上了,比如快门速度都用复古式的拨盘,再加上曾经受到好评的取景器等,导致机身比较大。法兰距短本身有很多缺点,好处就是两点,一是方便转换镜头,二是可以让机身轻便。如果不想发挥这两个好处,应该没必要用这样的法兰距。所以将来有小机身推出应该是情理之中。现在首先上市的是要和奶昔7这样较高端的相机抢市场的,所以还看不到便携的特点。
富士的画质超越其他同尺寸的单反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富士在这点很有名气。当年富士还出单反的时候,一直被誉为色彩王,为影楼的专业摄影师所青睐。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1-1-2012 11:46 编辑 ] 原帖由 MtDreamer 于 20-10-2011 12:0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全副单电。。。是不是还得1~2年才有可能啊...
徕卡M9虽然是旁轴而不是单电,但是和全幅单电挺相似的。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4-1-2012 10:22 编辑 ] 感觉富士x-pro1把法兰距作这么短,但是又没有把体积缩小,那很可能就是要考虑转接徕卡M镜头了。到时候富士的传感器技术和徕卡的镜头相结合,画质势必不错。
富士小型化的技术应该不差,新出的1/2“的20x变焦都做成卡片机了。x系列各个都是块头略大的,没有小型化,应该是在打画质牌。 我个人比较认同Canon的路线。要么G1 X,要么单反。单电嘛,想二者兼得,结果即不够便携,画质又差一些——可能它适合既想玩摄影,又实在扛不动单反的人吧。 原帖由 lertoo 于 19-1-2012 00:1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个人比较认同Canon的路线。要么G1 X,要么单反。单电嘛,想二者兼得,结果即不够便携,画质又差一些——可能它适合既想玩摄影,又实在扛不动单反的人吧。
单电的画质差不是必然的,单电和画质不矛盾,但是便携和画质多少有些矛盾。导致目前单电大多画质不太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时,最初发展单电的厂商本来在发展单反的时候竞争不过龙头,只好捞偏门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单电目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没能很好解决,导致某些专业要求的拍摄,特别是体育记者抓拍这样的要求,还是要单反来完成。而针对这种要求的相机,便携性又不那么重要了。这时候单电就只有缺点没有优点。而单电目前主要涉及的就只能是以大众化的领域为主,因此多是强调便携性,而不强调画质。而将来一旦各种技术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单电即便在这一领域尚无明显优点,但是同样也没有明显缺点了,这时候单电渗入更专业的领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时候的单电就不那么便携了,但是画质却可以一点儿也不差。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9-1-2012 12:15 编辑 ] OM-D on the way 原帖由 Fernando 于 19-1-2012 11: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OM-D on the way
估计是类似松下GH系列那样的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