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好-观鸟观自然
应版主之邀来投稿了。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和动物的关系最密切,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澳大利亚。在中国,虚拟的有龙,现实的有大熊猫。而提起澳洲,总会想到袋鼠、考拉。在中国,我养成了对动物和自然的爱好,而来到澳洲之后,则如鱼得水,可以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尽情地亲近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了。
有很多不同的活动都可以深入亲近大自然和野生动物,自然摄影是大家最了解的一种,不过深入亲近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活动远不止摄影,而且很多活动和摄影一样都可以对自然和野生动物带来帮助,不光是从自然中获得满足,同时也可能对维护自然做出一些帮助。自然观察和自然摄影非常相似,摄影者都是要观察的,而观察者通常也会摄影,只是观察者不一定非要摄影,他们除了用相机之外,也可以用笔或者用心来记录自然。
自然观察活动中最热门的就是观鸟了,因为鸟容易见到,种类多,而且吸引人。观鸟活动在西方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现在美国的观鸟人总数超过千万。中国是世界上鸟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上仅次于印尼和南美洲的几个鸟种大国,但是观鸟在中国大陆则只有十于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观鸟活动主要是在三件事情的推动下发展的。第一件事情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来中国旅游的游客多了,因此有些外国的观鸟人也来到了中国。北戴河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个个度假地,但是一些外国人却发现了这里是不多的观鸟胜地。第二个推动是在大约十余年前国内有几个鸟类专家开始致力于推动观鸟的发展,他们开课给大家讲观鸟知识,并且带大家去野外观鸟。第三个推动是2000年的时候有个经常在中国活动的老外(约翰·马敬能)写了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这本书本来是给在中国观鸟的老外看的,但是马敬能先生在写完英文版之后,又给翻译成中文了。那时候虽然中国还没有多少观鸟人,但是马敬能先生认为中国的观鸟必然会发展起来,中国人会需要这本书。果然,这本书在中国上市之后中国的观鸟就开始迅速发展了。有了这本书,观鸟爱好者在没有高手指点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出去观鸟认鸟了。这个和美国观鸟的发展是颇为类似的。美国观鸟是已故的彼得孙在几十年前绘制了美国的观鸟手册才得到大发展的。后来彼得孙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图鉴系统,涉及野外的各个方面,从各种动物直到天文和地质,让爱好者们可以享受野外的一切。
观鸟人简称鸟人(birdwacher, birder, birdo),也有很多种。最严格的鸟人叫推车儿(twitcher),这种鸟人在鸟人中只占一小部分,他们追求的是对鸟种的累计。他们是一些辨认鸟种的高手,跑遍世界或者跑遍全国去找鸟,看到一种鸟后很快就能认出来,而看到了一种鸟之后就把兴趣转到下一种鸟了。他们很少在观鸟的时候拍照,因为拍照了就可能错过一些鸟种。世界上有9千种鸟,世界上最好的推车儿已经在野外看过超过7千种鸟了。而中国的鸟种有1300多种,中国现在最好的推车儿是几个年轻人,这几年已经看过了超过800种鸟。和推车儿相关的一个概念是Twitchathon,也就是观鸟比赛。观鸟比赛一般就是比赛在24小时之后哪个小队看到的鸟种最多。这是一种自由而自觉的比赛,友谊第一、娱乐第二、比赛第三。因为哪一队到底看到了哪些鸟种,一定程度上是靠自觉的。参加观鸟比赛的人未必都是追求鸟种的推车儿,而可以是各种鸟人,不过比赛的时候就需要像推车儿们一样记录了一个鸟种之后马上就转向另外一个鸟种了。不过绝大多数鸟人都不是单纯看重鸟种名单的。就算是很看重鸟种名单的人,通常并非将名单上的鸟种一视同仁,而多数都会对一些稀有的或者漂亮的更感兴趣,这是人之常情。和推车儿们相反的是休闲性质的鸟人,他们很少专门为看鸟到处跑,无所谓看到什么鸟种,就是在身边的公园中散散步,或者旅游的时候顺便看看鸟而已。而拍不拍鸟,则就看拍摄的机会了。这样的鸟人其实才是鸟人中数量最多的。另外一种数量很多的鸟人就是象我这样又喜欢观鸟又喜欢拍鸟的。有些人先是拍照,拍到了鸟就想知道拍的是什么,于是就变成了鸟人。有些人是先观鸟,看到了鸟就想用照片记观录下来,于是又变成了色鸟人。我除了观鸟和拍鸟之外也画鸟,这样的鸟人少一些,但是还是有不少的。
观鸟的人多了,就可以为保护工作做一些贡献了。最直接的帮助就是鸟人们有了辨认鸟的能力,就能帮着专业人员搞调查研究了。因为鸟类遍及世界各地,对如此多的鸟类进行调查,光靠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业余观鸟人们的记录,可以给专业人员提供重要的线索。比较间接的帮助则包括有助于鸟类栖息地的保护等等。这个在中国最为明显,因为中国有很多人非法捕捉鸟类,鸟多的地方观鸟人去了,就知道是不是有人非法捕鸟了。另外如果一个地方吸引了很多观鸟人,就有可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从而考虑把这个地方一定程度的保留自然原貌从而带动观鸟旅游而不被开发商肆意破坏。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除了观鸟之外,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昆虫,植物,等等,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观察记录。世界上能像非洲原野那样看到很多大动物的地方并不多,但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只要有心,还是会有很大的魅力的。
背景介绍的不少了,下面该发一些片子了。
北京的鸟儿不象澳洲那样到处都是,不过也有不少的,比如后海就总能看到这些绿头鸭
这个东西比较吓人了。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拍到的。想不到那里也有这样危险的家伙吧?不过一般人不用担心遇到危险家伙,发现蝎子的是和我一起去的自然博物馆里搞虫子的朋友,一般人可不容易碰到蝎子。
北京的小哺乳动物其实比澳洲更容易见到,因为澳洲的哺乳动物大多晚上出来,缺少松鼠这样生活在人类周围并且白天活动的家伙。比如花鼠在北京的很多公园都能见到。
澳洲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天上地上海里都有可看的东西
在澳洲,能看海豚的地方就多的数不过来,在悉尼港就能见到,大多数都是宽吻海豚Bottle-nosed Dolphin
鲸也有不少,而且离岸不远。主要是座头鲸Humpback Whale,不过也有别的种类。
当然,海里还有不少海鸟,比如印度洋黄鼻信天翁Indian Yellow-nosed Albatross
灰头狐蝠Grey-headed Flying-fox,在悉尼等大城市的植物园里面都不少
大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这样的大家伙在城里当然看不到,但是在郊外就很常见了,比如悉尼西部的蓝山和Cattai等国家公园
澳洲的植物也很有特色。比如在悉尼以南Kiama附近的这片雨林。这里远离热带,但是森林中有不少热带雨林的特征。这株树是“澳洲大叶榕”Moreton Bay Fig,是一种非常高达的榕树。这种树结的是“无花果”(无花果和榕树是同类),鸟类吃了果子之后,会把种子排泄在别的树枝上,然后榕树会在其他树的树枝上发芽,并且生出很多气生根。随着榕树长大,原来的树的阳光会被榕树抢走,于是被“饿死”,而榕树则长成了比原来的树更加高大的树木。这种现象叫“绞杀现象”。在温暖湿润的雨林中,植物才可能离开泥土在其他植物上生根发芽,因此这类植物的存在是雨林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株榕树上长有很多鸟巢蕨,这是雨林中的另外一种现象,叫“高等附生植物”。因为温暖湿润,所以这些植物可以长在别的植物身上,而不需要长在泥土中。和绞杀植物不同,附生植物不会长得很大,不会杀死并取代别的植物。不过有时候会把原来的树枝压断。
这是另外一株大榕树的根,这种根非常宽阔,像是一面墙,被称为“板状根”,也是雨林的一个特征。雨林中的一些树非常高大,但是根却不能扎的很深,因为雨林中的生物代谢很快,营养物质在很浅的土层中就被耗尽了,深处的土壤没有什么营养。所以这些高大植物的根就需要横向生长,一方面用于支撑高大的树木,一方面可以更多的从土壤上层吸收营养。
林子下面也有不少好东西,比如这些树蕨,在恐龙时期这些植物很繁盛,可以说是恐龙的食物。澳洲东部的山区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有不少物种和恐龙时代的很相似
这个小蘑菇我就不知道是什么种类了,不过很漂亮。可惜当时发现这个小蘑菇的那个女孩不知道今生是否还能再见到了。
澳洲是世界上爬行动物种类最多的地方之一,在悉尼就能见到不少大家伙,比如这种横纹长鬣蜥East Water Dragon。
感觉澳洲的蛙类(其实多和蟾蜍的关系更密切)虽然种类不少,但是没有国内容易见到。不过某些种类还是容易见的,比如绿雨滨蛙在西北澳经常跑到马桶的水箱中
澳洲适合拍动物,因为动物比较亲近人。但是在澳洲同样也挺适合画动物的,因为澳洲社会会提供很多机会。
蓝舌石龙子,铅笔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3-11-2008 03:36 编辑 ] 果然一出手就是精品:good 最后那张 蓝舌石龙子,铅笔 是你自己画的吗 是呀,我自己画的。去年曾经在坎培拉展出过一段时间。 原帖由 ozbird 于 3-11-2008 02:3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呀,我自己画的。去年曾经在坎培拉展出过一段时间。
:o 你太厉害了:classical:
[ 本帖最后由 136mydream 于 3-11-2008 02:59 编辑 ] “这个小蘑菇我就不知道是什么种类了,不过很漂亮。可惜当时发现这个小蘑菇的那个女孩不知道今生是否还能再见到了。”
这一句我头一遍看,以为是毒蘑菇被小女孩吃了,所以今生见不到了。。。:funk:
看了好几遍,才想明白,楼主是说这蘑菇是被同行的一个女孩发现的,然后楼主对人家念念不忘。。。:L 但愿我这次没有理解错了 就是照片有点大,电脑显示花了不少时间,可以用PS改小一点。
:zan :good 原帖由 136mydream 于 3-11-2008 03:0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小蘑菇我就不知道是什么种类了,不过很漂亮。可惜当时发现这个小蘑菇的那个女孩不知道今生是否还能再见到了。”
这一句我头一遍看,以为是毒蘑菇被小女孩吃了,所以今生见不到了。。。:funk:
看了好几遍, ...
呵呵,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照片太漂亮了,,若PS,确实有点可惜。
名副其实的精品。
:good 精品文章,从鸟谈到鸟人到各种植物到画画,照片也非常之美,震慑人心。
挑一点点小瑕疵:
我除了观鸟和xx之外也画鸟
此处应该是“拍鸟”:lol 原帖由 ubuntuhk 于 3-11-2008 03:2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精品文章,从鸟谈到鸟人到各种植物到画画,照片也非常之美,震慑人心。
挑一点点小瑕疵:
此处应该是“拍鸟”:lol
赶紧改了
回复 #11 ozbird 的帖子
:good :good :good 自然界的美丽神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yct_17 喜欢红蘑菇和小花鼠 俺更关心那个采蘑菇的小女孩,后来怎样了? 要不移步情感匿名版说说:lol :lol :lol 又一精华诞生了 原帖由 NEWGAY 于 3-11-2008 12:3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又一精华诞生了
由于是参赛帖,不可以投票结果出来前加精华,以免对于读者和投票有引导作用。
大家注意newgay认为精华仅代表他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版以及论坛意见 肯定是精华了,可以考虑适时授精了:lol 原帖由 coredump 于 3-11-2008 23:3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肯定是精华了,可以考虑适时授精了:lol
你可以在心里给授精;P
但我不能现在操作。你想想同样都是参赛帖,如果我给某几篇加了精华,读者看到题目上有钻钻就都点击进来看,心里就有偏颇了,对于没有加精华的就不公平了。 哇,休假一段时间回来一看就是这样的精品,太开心了。
建议楼主分开细述,不同种类动物的,植物的,然后是摄影的,绘画的,这篇算是一个序言吧:welcome: 我来膜拜一下Bird专家的贴子 :good 如果楼主在墨尔本的话,等我去了,就跟你学习学习。 我在悉尼的 太好了!!
有机会一定一起去拍鸟!! 真正的精品!我特喜欢海鸥下边的那片海,美不胜收!:good :good :good 还有那个漂亮的蘑菇恐怕真的是毒菇,我们欣赏它,千万别随便吃这些东东! 哇塞,真精彩 原帖由 cello 于 4-11-2008 09:3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哇,休假一段时间回来一看就是这样的精品,太开心了。
建议楼主分开细述,不同种类动物的,植物的,然后是摄影的,绘画的,这篇算是一个序言吧:welcome:
对的哦。我很想很想欣赏到更多楼主的原创绘画,尤其是动物系列,太养眼了:good 看完画再顶这个强帖: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如果画鸟只是LZ的爱好,那LZ是职业做什么的? 感觉LZ象摄影家,画家,动物学家。到底LZ的真正职业是什么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