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禅师故事二则
本帖最后由 行者之心 于 23-9-2020 21:11 编辑2020-09-23最近读托勒(Eckhart Tolle)的著作《新地球》(A new Earth),里面讲了两个简短的日本禅宗故事,颇为有趣。禅师的名字记不得了,不过那并不重要。下面我复述一下这两个故事。
有一个成名已久的禅师,他有很多学生,也经常被请去主持一些法事。有一次他被邀主持一个皇家要员的葬礼,出席的都是些王室成员,达官显赫,全国富豪,仪式宏大隆重。这个禅师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心在微微出汗,于是他意识到在他内心中深处并没有真正做到众生平等。
仪式结束后,他遣散了自己的学生,重新去拜师修行,又修行了十多年,当他确认自己真正做到没有分别心后才重新出山,招收学生。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我们系的一位老师大卫。大卫也喜欢灵修。我们有一次聊天,他说当他参加一个会议时,遇到其他和他身份相近的学者时,虽然初次见面,他都可以很自如地与他们认识并且聊天。但遇到学校校长时,感受到对方的气场,他就有些窘迫,虽不至于手足无措,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另外他还说他可以爱所有人,但是无法爱一些具体的人。大卫的意思很清楚,理论上可能都懂,但实际践行才是真正的考验。终生平等,道理虽然简单,实践起来非常难。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块试金石,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什么时候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在日本的一个镇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成名已久,经常有很多人来找他开释解惑。有一次镇上一个年轻姑娘未婚先孕,生下一个婴孩。愤怒的父母责骂女儿,逼她讲出谁是孩子的父亲。姑娘害怕,为了保护情郎,就诬陷说是老禅师。父母一听,既震惊又恼怒,也没辨真假,抱着孩子就去找老禅师算账。禅师面对气势汹汹父亲的指控,只回答一句,“是这样吗?”
父亲把禅师痛骂一顿,把婴儿丢给他说,这是你的孩子,你自己去养吧。禅师没在回答,接过了孩子。就这样,老禅师的名声毁于一旦,再没有人来找他答疑解惑,大家都认定他是一个老色狼。
老禅师则似乎没有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变化,继续安安静静地生活,并尽力抚养孩子。直到小孩子长到一岁多,姑娘才给父母坦白孩子真正的父亲是镇上的一个青年。知道真相后,父母非常羞愧,赶到老禅师那里使劲赔礼道歉。老禅师听到解释后,同样只回答一句,“是这样吗?”然后把小孩还给了父母。
这个故事讲述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如何在任何外镜环境下都保持本心清净,用同样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同遭遇。
这两则故事虽然简单,却是非常好的实例,生命中难免遭遇各种困境和顺境,当我们心潮因外镜变化而起伏不定时,可以回想这两个故事,这时在仔细观察内心的波动,应当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找到自性清静的本心。
观察内心自然需要,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对于世界的真正了解,很难不被世俗束缚。 我喜欢第二个故事
不在于他说了一样的话
在他接下那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形象开始具体
可是如果象萧峰一样,大家都来冤枉他,禅院是不是要变成育婴院啊:yl:
跨专业,禅师秒变超级奶爸,画面太美不忍直视啊;P annahw 发表于 24-9-2020 11:52
可是如果象萧峰一样,大家都来冤枉他,禅院是不是要变成育婴院啊
跨专业,禅师秒变超级奶爸,画面太美 ...
没关系的,慈悲心怀,救度众生:lol 春浅 发表于 24-9-2020 10:55
我喜欢第二个故事
不在于他说了一样的话
在他接下那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形象开始具体
一个老男人带一个孩子的艰辛完全留白。{:9_595:} annahw 发表于 24-9-2020 11:52
可是如果象萧峰一样,大家都来冤枉他,禅院是不是要变成育婴院啊
跨专业,禅师秒变超级奶爸,画面太美 ...
哈哈,想象清奇{:9_555:} 阿弥 发表于 23-9-2020 23:47
观察内心自然需要,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对于世界的真正了解,很难不被世俗束缚。
是的{:9_598:}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4-9-2020 14:42 编辑
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什么时候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作为历届家庭抬杠运动会冠军,我只想问几个小问题,
1 、为什么要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
2、 为什么要功德圆满?
3、 为什么找到自性清静的本心?
4、 什么是自性清静的本心? 欧阳京 发表于 24-9-2020 14:41
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什么时候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作为历届家庭抬杠运动会冠军,我 ...
谢谢欧阳兄发问,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如同任何好问题,都不容易回答,我尽我的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
1 、为什么要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
如同基督教里面的神的爱。神的爱是对世人,而不是一些人。爱是无区别的给好人坏人,义人和不义的人。
普通人会有分别心,首先是自我和他人,其次是和自己相关的人与和自己无关的人,还有就是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因为这种分别心,引发重重矛盾争斗。当人摆脱这种普通人的局限,在基督教被称为重生或新造的人,在佛教称为解脱或觉悟的人。这种人的一个标志就是会以平等心无分别地对待任何人,而且是保持最大的善意。
2、 为什么要功德圆满?
只得是真正的觉悟或解脱。一个真正解脱的人,不会再有任何烦恼,虽然生活还会遇到苦难,但都会以喜乐的心去自然面对。如同耶稣,佛陀,斯提反这些人,可以称为功德圆满。而普通基督徒虽然也会经历圣灵的充满,但在逆境或诱惑面前可能会跌倒。对于佛教徒,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还会有攀比心,烦恼心等等。
3、 为什么找到自性清静的本心?
找自性清静的本心到了就功德完满了。这里用的是佛教的术语。基督教可能会用圣灵。上帝造人时就以自己的形象造人。也可以理解人内在最根本的神性。也可以认为是见到神。路加福音第二章写道:“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和这个有相通之处,虽然术语不同。
4、 什么是自性清静的本心?
可以认为是神所赐予人的内在神性。而佛教称为佛性。
上面回答是我个人理解,肯定有错误和局限性,仅供参考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4-9-2020 15:41
谢谢欧阳兄发问,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如同任何好问题,都不容易回答,我尽我的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
...
每天上网时间有限,我先回答你第一条。
1 、为什么要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
比如,你最近给孩子买了一个xbox x,因为你爱他。如果你同样地爱一切孩子,那么你就应该给全世界每个孩子买一个Xbox,否则你就是“有区别地对待任何人“。
你想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欧阳京 发表于 25-9-2020 10:23
每天上网时间有限,我先回答你第一条。
1 、为什么要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
我来回答你吧,买或者不买,对自己来说都一样。
比如说我给这个乞丐钱,和给那个乞丐钱,和对没有给到钱的乞丐对他们的观感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不是说我给了这个乞丐钱是因为特别喜欢他,别的乞丐我就不喜欢。都是一样的怜悯。这种一样的怜悯就是无分别心。若是以物质来衡量,那就是谁给钱你多,谁就最爱你吗?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4-9-2020 15:41
谢谢欧阳兄发问,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如同任何好问题,都不容易回答,我尽我的理解来回答这些问题。
...
第二条,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玩游戏时,会有一个开始的设定,主角开始时都不完美,若是样样第一,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样就是结局了。所以其实大家的隐含欲望是不是其实就是希望有一个体验和经历。这个经历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但是真遇上了什么事,大家可能就忘了这是一个游戏,过于执着从而痛苦。
欧阳京 发表于 25-9-2020 10:23
每天上网时间有限,我先回答你第一条。
1 、为什么要真正毫无分别心地面对任何人?
这要看如何理解不同和相同了。
我这篇帖子,你回复了,阿弥也回复了。回应你们的回复要与你们的回复的观点相对应,所以我的回应很可能不同。但我在做回应时心中对你们二人的尊重却不应该因为你们的观点不同而有厚薄之分,这要保持相同。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我心中真的已经做到这一点,而只是在努力。
阿弥 发表于 25-9-2020 10:40
第二条,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玩游戏时,会有一个开始的设定,主角开始时都不完美,若是样样第一, ...
这个解释很妙。我以前玩游戏时喜欢该后台数据,结果一上来就天下无敌,开始爽,但很快就乏味了。不过无论如何都是游戏而已{:9_598:}{:9_598:}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5-9-2020 14:10
这个解释很妙。我以前玩游戏时喜欢该后台数据,结果一上来就天下无敌,开始爽,但很快就乏味了。不过无论 ...
所以你真实的人生开始很开挂,和你的习性还是比较相应的。
我们的人生就是游戏啊,浸入式游戏。游戏设置的很不错,出生到死亡,六道轮回,最大可能地激发了大家对于游戏的迷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