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angtw 发表于 28-7-2020 18:33:44

學習感想-從康德說起:關於一个宗教难题及對於本體的認識 02.06.2019

學習感想-從康德說起:關於一个宗教难题及對於本體的認識 02.06.2019

(一)前言及声明
(二)一個宗教難題
(三)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四)我的感想
(五)佛法裡認識本體的方法-禪定

(一)前言及声明

最近重讀大學時讀過的西洋哲學史話(註)中康德的部分,收穫很多,其中最大的收穫是解答了最近两三年来学佛的一个疑问。康德并没有談到佛法,但是他点出了当时( 18世紀)所谓的理性神学在肯定認同宗教( 指廣義的基督教含天主教)的时候所使用的分析工具错误这一點。然後我感到他的觀念同樣可以適用於批評及否定宗教的看法以及我對於佛法的疑問,因為這些批評,否定或疑問应该也同樣犯了所使用的分析工具錯誤的問題。

註:"The Story of Philosophy" , Will Durant 1955。我读的是中文译本:"西洋哲学史话" ,作者威爾. 杜蘭。 敬佩作者的功力,把康德八百多页「純粹理性批判」思想的精華加上背景介绍及评论濃縮在三十五頁之間, 也佩服譯者的功力, 作者及译者使我能在這麼短的篇幅裡了解康德思想的輪廓; 當然更讚嘆康德本人。

我从康德出发又整理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认识本体的方法,其中主要来自佛法。

這裡先聲明一下,這篇感想一開始引用了一些批評基督教(含天主教)的文字, 以及我个人对于佛法的一些疑問,這些文字的目的是為了之後藉由康德的觀念分析这些批评及看法不妥之處,目的並不在於批評。 文中对于基督教及佛法的认识如有誤謬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二)一個宗教難題
(二)之一:一些批评基督教(含天主教)的看法

伏爾泰在1756年左右在一首詩裡有力地發表了一個古老的宗教難題:若非上帝縱惡,便是上帝無能。

事情起源於「1755年11月葡萄牙里斯本强烈地震,三万巿民因而丧命。......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万圣节那一天,各教堂中都擠满做礼拜的人;因为人口集中于大建筑物裡,所以死亡惨重。..... 而当日的法国教会竟把这一次的灾害解释作里斯本市民罪惡的報應,伏爾泰聞訊氣憤填膺,頓時寫了這一首很激烈的詩歌,.....」發表了他對於上述這個古老的宗教難題的看法 。

在诗里他写道:
「.....世事便是这样地周而復始,
到处充满着苦痛的呻吟。
可是,在这群魔乱舞的世界裡,
你还要说,别人的不幸構成全体的幸福!
多幸福!於是你,这可憐的人,
用颤抖的声音喊著:「一切都很圆满」,
可是,世界证实了你的话不过是谎言,....」

这个宗教的难题既然在伏尔泰的时候(西元18世纪)已经很古老,表示这个难题在伏爾泰之前就已经存在很久。我们身處21世紀來看这个世界的不公不義混乱以及歷來人類所受的痛苦 ,可以知道在伏尔泰的诗里所说的情形并没有改变;显然這個難題仍然存在,也仍然是人們批評批評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上帝,神)的武器。

古往今來類似的批評或質疑還有很多,隨便舉例說說:譬如上帝既然全知全能,那麼當他照自己的形像造人時,為什麼會造出具备自由意志会在神性与罪性之中选择罪性,然后被蛇引誘而犯罪的亞當和夏娃? 然後當亞當和夏娃的後代也就是人類犯罪的時候,上帝又加以懲罰;然後人們又接受耶稣的救贖而悔改, 最後又得救重新回到天堂。 這一切不是多此一舉嗎?以及假如上帝創造萬物,那麼誰創造上帝等等問題。此外尤其是身處困難痛苦中的人更是不免自然而然會質疑,批評及否定全知全能的上帝。 這些批評似乎顯示出基督教教義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的困境。

(二)之二:佛教中類似基督教的困境

這裡需要先說明佛法中"自性"或者佛的觀念,在佛法裡還有很多不同的名詞表達這個觀念,自性或者佛等等名詞可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同一個觀念。佛法中的自性即哲學中所說的宇宙人生萬法的本體,大致说来把自性这个观念擬人化就是佛。 我的師父說在佛教裡沒有造物主的觀念,但是有萬事萬物由自性變現的觀念; 亦即六祖坛经裡六祖对于自性的形容,其中一句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能生万法就是万事万物由自性变现的意思。 自性不是物質,精神及能量,但是物質,精神及能量都出自自性。

師父講經時常常提到佛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但是因為一念不覺無明起,迷而不覺成了凡夫。於是越迷越深,輪迴造業受報, 受尽无量无边的苦;然後又慢慢修行,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重新從人修成佛而回歸自性。 但是为什么自性會"一念不觉而起了無名" ?这个就不能问, 就是這樣。

既然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無明起''不能追究,就是這樣,於是就不易合理化從一念不覺無明起開始引發的一直到現前的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也就是說要是當初根本就沒有''一念不覺無明起''的話該有多好, 甚麼善惡業通通都沒有, 也不會有因果輪迴, 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受苦.

師父講經的時候常常提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的觀念, 鼓勵大家我們既然本來是佛,那麼哪有修不成佛的道理? 可是最近兩三年聽多了師父講起這些觀念之後,我漸漸起了疑問,這個疑問我感到和上述古往今来很多人士對於基督教的批評類似。

首先,关于我們"眾生本來是佛"這一點,既然衆生本來是佛,和佛一樣有圓圓滿滿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可說是全知全能,那麼全知全能本來是佛的衆生为什么会一念不觉而迷了成為眾生呢? 既然全知全能為什麼還會一念不覺而起无明呢?然後衆生迷而不悟之后所造成的这个不公不義混乱的世界以及自身所受的痛苦不就與批評和質疑基督教的人士所謂的無能或者縱惡的上帝(造物主 )所造成的情况類似吗?

以上看似佛法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的疑問两三年前的我无法理解, 一直到最近重讀康德並且回想學習過的佛法之後,才發覺應該找到了答案。 以下先简单介绍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與這個宗教難題有關的观念。

(三)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威爾杜蘭在他的西洋哲学史話中说「康德的最大成就,就是断然的指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感觉的世界而已,并且我们的心并不是一张無可为力的白紙,而是一个积极分子,它可以把我们所得的经验加以选择改造。」 書中也引用叔本華的話說「康德最大的功績,就是把現象和本體加以區別。」

「 所謂批判並不完全是批評而是合於批評眼光的分析:在这本书(純粹理性批判)裡康德並非在攻击『纯粹理性』,他不过在書末指出它的界限而已;他倒很希望指出理性的更大作用,把它的地位提高到感官知识之上;照他看来知識一透通感官变要受到歪曲,而变得『不纯粹』的了。所以『纯粹理性』「就是指不经过我们感官的知識,並且和感觉所得之經验無關。换言之它是我们天生的思想形式」

就我讀康德的理解,上二段所提到的心(mind ),思想形式和「純粹理性」是指意識( consciousness) 。 哲學史話中提到「這一批判無疑是思想的『生物學』,因為其中不但研究到概念的來源和它的演進,並且分析受自遺傳的心的形式。」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意識,心,思想形式或者純粹理性的概念是建立在生物物質的基礎上, 因為它「受自遺傳」。

註:據我所知佛法裡的心並非來自於生物或者物質方面的遺傳,這個心(靈魂或精神)在受胎或出生時進入受精卵或胎內, 佛法的說法感覺比康德的分析還要進一步,這點有空另外再談。

我們五官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受到的外界的刺激就是感覺( 經驗),「 感觉就是经过我们组织的刺激,知觉就是有组织的感觉,概念就是有组织的知觉,科学就是有组织的知识,智慧就是有组织的生活:..... 其中的秩序,关联,和统一性并非从事物而来, 给它们加上次序,关联和统一性,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意思....」 ,「我们的『心』等于一个立法者,..... 我们心的作用就是把各种感觉元素组成知识。」 「 總言之,在感覺和觀念之外,尚有我們的『心』的作用。」我對康德上述觀念 理解是感覺,知覺,概念 知識,思維及觀念等等需要經過我們「心(意識,思想形式或純粹理性)」的作用去把它們組織起來。

哲學史話中又說「然而,邏輯與科學上的最普遍法則其絕對性與確實性是有限而且相對的:它(之)所以是有限的,因為它嚴格限於實際的經驗範圍,它(之)所以是相對的,因為他只和人類的經驗方式有關」

「康德並不懷疑『物質』及外界的存在,他只是補充說,我們除了知道它們的存在之外,別的都不可靠,我們詳細的知識只牽涉到它們的外觀,現象或我們自己的觀感。」.....「結果是科學與宗教在解釋宇宙本體方面的任何嘗試,只不過是一種假說;因為『人所了解的無法超出感覺範圍』」

也就是說「我們(所)使用的內心支配感覺經驗的方式,它們的效用只限於現象本身,我們不能把這些概念引用到實體(或者不過是推測的)世界。」, 康德認為「『唯理』神學所以一錯百錯,也是因為企圖解釋它所不能解釋的事物--企圖用理論推理來證實靈魂不死,意志自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以及上帝的必然存在。」,.....「總言之宗教是不能用理論推理來證驗的」

以上是康德在第一批判中的觀念,然後康德在第二批判中又使用在我的理解是带有直觉的道德觀念讓上帝復活。從哲學史話中的描述來看,我感覺他在第二批判的觀念應該是受到盧梭注重直覺的本能及感情的衝動的觀念的影響。在哲學史話中提到的影響康德的五個人中,其中伏爾泰,洛克,巴克萊及修謨都是以理性為工具來說理,以理性為工具來說理應該是無法有效地推導出與上帝(造物主)有關的觀念。所以唯有盧梭主張用直覺的本能及感情的衝動的觀念來說理可能可以推导出带有直觉的道德观念及上帝。「 在當時法國的啟蒙運動中,幾乎只有盧梭一人反對唯物論和『無神論』」。 哲學史話中說當康德讀盧梭的"愛彌兒" 時,為了盡快看完, 「甚至連每日必做的菩提樹下的散步都不去了」, 可見他對盧梭的重視。這一部分是另外一個話題,在這篇感想中略過。

(四)我的感想
我们在批评上帝若非縱惡就是无能或者質疑为什么全知全能的自性会一念不觉無名起而迷了的时候,所使用的逻辑分析思考的工具本身是用来分析解释现象 ,而不是用於分析解释我们人类经验範圍以外,以及與人類的經驗方式無關的本体(上帝,神或自性)。所以用逻辑分析思考的方式来分析, 認識,批評及質疑本体,應該没有办法做到。

我自己在這篇感想前面提到的對佛法的疑問自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我的疑問也就似是而非了。 我也见過有些人把自身遭遇到的不公不義混乱痛苦全部归咎于无能的上帝,对上帝痛加指责,但是这种做法除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满使自己更痛苦之外,並没有解决问题。

同样的使用分析及認識現象的工具亦即意識(思考)去肯定本體(上帝,神或自性), 例如西方18世紀唯理理性神學的做法, 也就如康德所說「....宗教是不能用理論推理來證驗的」, 一样不能达到目的 。

總而言之, 我們在評論一件事物之前必須對這件事物的本質有清楚的認識,否则评论无法中肯。而不论是肯定或者否定本體(上帝,神或自性) 的 諸多看法, 因为使用的工具错误并没有真正认识本體。康德提出使用理論推理去驗證肯定宗教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則進一步引伸他的觀念,想到使用理論推理的方法去否定及質疑宗教也同樣是錯誤的。

認識本體的方法
那麼如何去認識本體? 佛法裡面有不使用意識即思考去認識本體的方法, 以下就我所知略作說明。至於哲學個人的看法是無法認識本體,因為哲學家所使用的工具限於意識即思考,所以也就如康德所說,他們使用的工具只能用於分析認識現象而不及於本体 。

关于基督教认识本体的方法我所知甚少,以下只有零星收集到的一點基督教与佛教可能类似的不用意識即思考的方法去認識本體(神,上帝)的观念如下: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哥林多前书2:13)" 。 聖經中這段話既然說解釋屬靈的事要用屬靈的話,而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語言,乃是用聖灵所指教的語言, 其中似乎也有不使用意識即思考去認識聖靈以及本體的意思。不過如上所說我對基督教認識非常少,這裡只是把我知道的一點點盧列在這裡留個紀錄而已,應該不具參考價值。

另外人类在艺术比如音乐及绘画方面的成就也不使用意识这个工具,艺术家使用直觉直观的方式去呈现内心所见或许也有可能是認識本體的一種方法吧?

(五)佛法裡認識本體的方法-禪定
佛法與西方哲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在佛法出現於世間之前, 在印度不論是宗教或學術界都修禪定,他們在禪定中突破了時空的維次,能夠見到六道內的狀況。佛法在印度出現以後仍然沿用這種方法,也就是說佛法接近及認識本體的方法不像西方哲學界一樣局限於使用意識即思考這個本來是用於認識現象的工具。我想因為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如上述所以西方哲学界沒有辦法真正認識到本體,但是因為佛法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亦即禪定, 因此我覺得佛法對於本體(佛,自性)的認識比西方哲學界更進一步。 師父說佛法裡八萬四千法門全部是修禪定。

康德說:「我在寫這本書(純粹理性批判),儘量求其完全;我敢冒昧的堅持說,在這本書裡所有的形而上問題;如果沒有解決,至少我也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我想假如康德知道在東方已經發展出了用禪定的方法去認識本體的話,那麼他或許會修正他的意見。我的師父說人類使用意識這個工具對於物質已經透徹瞭解,對於精神也知道個大概,但是自性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能量,所以人類使用意識这个工具沒有辦法接觸到。

以下從佛法的修學程序來說明如何运用禪定這個方法來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自性亦即本體。

佛法的修學程序是戒定慧三學,我們第一步透過持戒去淡化戒除負面的精神心理狀態。一般而言人都是善惡習氣混雜而且惡習氣的力量比善習氣強的多,所以剛開始持戒時多半因為煩惱習氣重而覺得困難;但是我們仍然從形式上開始要求自己做到譬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這些與人的負面精神心理現象(惡心所)有關的行為,久而久之漸漸就能夠在實質上從心裡面真正做到起心動念沒有或很少殺盜淫妄酒的念頭,於是定功就產生了,然後(禪)定久了智慧就出現。

因此智慧的出現關鍵在於前面兩個步驟戒與定,有了智慧我們就有能力圓滿清楚的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自性, 所謂佛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及自性徹底明瞭的覺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佛法接近及認識本体的方法与世间法不同,也就是說不用思考即意識去研究而是用離心意識(離開思考,意識)的方法去參究也就是禅定。當然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運用思考去認識佛的智慧在初步階段仍然是需要的,但是其中持戒部份是需要在認識佛法之後去落實佛所說的教誨以淡化漸除自己的負面精神心理方面的煩惱習氣,這部份做法就與思考及知識無關,反而與精神方面的修養及鍛鍊有關,之後得(禪)定及產生智慧部份就更與意識方面的思考及學習無關。

此外我的師父在講經時也多次提到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 裡面提到聽經的方法是要"離言說相, 離文字相, 離心緣(思考)相",馬鳴菩薩的開示不早就說明了認識體會佛或者自性的方式是不能透過語言文字的邏輯分析思考而需要使用禪定嗎? 如今回想起師父及馬鳴菩薩的開示,才發覺我真是遲鈍,這些觀念早就學習過但是卻沒有體會,總算現在經由讀康德又重新反省自己所學,也算是一點進步吧。

以下是師父開示原文:「佛應機視不同眾生根器(程度) 而說法,我們體會佛法的方法則如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所說『 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去接受妙法。你要求真東西要自性當中求,心(自性)外求法錯了, 都要回歸自性你才有悟處。如果不能消歸自性那麼所得的是常識(知識),這是心外之法。(是)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法,把佛法解釋成世間法。」 我觉得我自己之前对于佛法的疑问就是犯了这个" 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法,把佛法解釋成世間法" 的错误,亦即用分析及认识现象的工具去尝试认识本体。

師父也曾經提過講經不論再怎麼說也只能說個大概, 这里面应该也就包含语言文字逻辑分析思考本身就不是用来认识本体( 佛,自性)的工具的意思。而且老人家一再提醒我們聽經的時候不要思考,就這麼一直聽下去, 懂了就懂了不懂就放過去不要回頭思考, 听久了自然会懂,似乎可以說是用直覺去聽, 這應該也都是馬鳴菩薩所說的离文字,言說及心緣相去听经的意思。

以上學習感想與大家分享也請大家指教,阿彌陀佛。


snapdragon 发表于 28-7-2020 18:49:56

学习感想-从康德说起:关于一个宗教难题及对于本体的认识 02.06.2019

(一)前言及声明
(二)一个宗教难题
(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四)我的感想
(五)佛法里认识本体的方法-禅定

(一)前言及声明

最近重读大学时读过的西洋哲学史话(注)中康德的部分,收获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解答了最近两三年来学佛的一个疑问。康德并没有谈到佛法,但是他点出了当时( 18世纪)所谓的理性神学在肯定认同宗教( 指广义的基督教含天主教)的时候所使用的分析工具错误这一点。然后我感到他的观念同样可以适用于批评及否定宗教的看法以及我对于佛法的疑问,因为这些批评,否定或疑问应该也同样犯了所使用的分析工具错误的问题。

注:"The Story of Philosophy" , Will Durant 1955。我读的是中文译本:"西洋哲学史话" ,作者威尔. 杜兰。 敬佩作者的功力,把康德八百多页「纯粹理性批判」思想的精华加上背景介绍及评论浓缩在三十五页之间, 也佩服译者的功力, 作者及译者使我能在这么短的篇幅里了解康德思想的轮廓; 当然更赞叹康德本人。

我从康德出发又整理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认识本体的方法,其中主要来自佛法。

这里先声明一下,这篇感想一开始引用了一些批评基督教(含天主教)的文字, 以及我个人对于佛法的一些疑问,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为了之后藉由康德的观念分析这些批评及看法不妥之处,目的并不在于批评。 文中对于基督教及佛法的认识如有误谬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二)一个宗教难题
(二)之一:一些批评基督教(含天主教)的看法

伏尔泰在1756年左右在一首诗里有力地发表了一个古老的宗教难题:若非上帝纵恶,便是上帝无能。

事情起源于「1755年11月葡萄牙里斯本强烈地震,三万巿民因而丧命。......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万圣节那一天,各教堂中都挤满做礼拜的人;因为人口集中于大建筑物里,所以死亡惨重。..... 而当日的法国教会竟把这一次的灾害解释作里斯本市民罪恶的报应,伏尔泰闻讯气愤填膺,顿时写了这一首很激烈的诗歌,.....」发表了他对于上述这个古老的宗教难题的看法 。

在诗里他写道:
「.....世事便是这样地周而复始,
到处充满着苦痛的呻吟。
可是,在这群魔乱舞的世界里,
你还要说,别人的不幸构成全体的幸福!
多幸福!于是你,这可怜的人,
用颤抖的声音喊着:「一切都很圆满」,
可是,世界证实了你的话不过是谎言,....」

这个宗教的难题既然在伏尔泰的时候(公元18世纪)已经很古老,表示这个难题在伏尔泰之前就已经存在很久。我们身处21世纪来看这个世界的不公不义混乱以及历来人类所受的痛苦 ,可以知道在伏尔泰的诗里所说的情形并没有改变;显然这个难题仍然存在,也仍然是人们批评批评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上帝,神)的武器。

古往今来类似的批评或质疑还有很多,随便举例说说:譬如上帝既然全知全能,那么当他照自己的形像造人时,为什么会造出具备自由意志会在神性与罪性之中选择罪性,然后被蛇引诱而犯罪的亚当和夏娃? 然后当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也就是人类犯罪的时候,上帝又加以惩罚;然后人们又接受耶稣的救赎而悔改, 最后又得救重新回到天堂。 这一切不是多此一举吗?以及假如上帝创造万物,那么谁创造上帝等等问题。此外尤其是身处困难痛苦中的人更是不免自然而然会质疑,批评及否定全知全能的上帝。 这些批评似乎显示出基督教教义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

(二)之二:佛教中类似基督教的困境

这里需要先说明佛法中"自性"或者佛的观念,在佛法里还有很多不同的名词表达这个观念,自性或者佛等等名词可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同一个观念。佛法中的自性即哲学中所说的宇宙人生万法的本体,大致说来把自性这个观念拟人化就是佛。 我的师父说在佛教里没有造物主的观念,但是有万事万物由自性变现的观念; 亦即六祖坛经里六祖对于自性的形容,其中一句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能生万法就是万事万物由自性变现的意思。 自性不是物质,精神及能量,但是物质,精神及能量都出自自性。

师父讲经时常常提到佛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但是因为一念不觉无明起,迷而不觉成了凡夫。于是越迷越深,轮回造业受报, 受尽无量无边的苦;然后又慢慢修行,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重新从人修成佛而回归自性。 但是为什么自性会"一念不觉而起了无名" ?这个就不能问, 就是这样。

既然为什么会有''一念不觉无明起''不能追究,就是这样,于是就不易合理化从一念不觉无明起开始引发的一直到现前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就是说要是当初根本就没有''一念不觉无明起''的话该有多好, 甚么善恶业通通都没有, 也不会有因果轮回, 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受苦.

师父讲经的时候常常提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的观念, 鼓励大家我们既然本来是佛,那么哪有修不成佛的道理? 可是最近两三年听多了师父讲起这些观念之后,我渐渐起了疑问,这个疑问我感到和上述古往今来很多人士对于基督教的批评类似。

首先,关于我们"众生本来是佛"这一点,既然众生本来是佛,和佛一样有圆圆满满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相好,可说是全知全能,那么全知全能本来是佛的众生为什么会一念不觉而迷了成为众生呢? 既然全知全能为什么还会一念不觉而起无明呢?然后众生迷而不悟之后所造成的这个不公不义混乱的世界以及自身所受的痛苦不就与批评和质疑基督教的人士所谓的无能或者纵恶的上帝(造物主 )所造成的情况类似吗?

以上看似佛法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疑问两三年前的我无法理解, 一直到最近重读康德并且回想学习过的佛法之后,才发觉应该找到了答案。 以下先简单介绍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与这个宗教难题有关的观念。

(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威尔杜兰在他的西洋哲学史话中说「康德的最大成就,就是断然的指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感觉的世界而已,并且我们的心并不是一张无可为力的白纸,而是一个积极分子,它可以把我们所得的经验加以选择改造。」 书中也引用叔本华的话说「康德最大的功绩,就是把现象和本体加以区别。」

「 所谓批判并不完全是批评而是合于批评眼光的分析:在这本书(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并非在攻击『纯粹理性』,他不过在书末指出它的界限而已;他倒很希望指出理性的更大作用,把它的地位提高到感官知识之上;照他看来知识一透通感官变要受到歪曲,而变得『不纯粹』的了。所以『纯粹理性』「就是指不经过我们感官的知识,并且和感觉所得之经验无关。换言之它是我们天生的思想形式」

就我读康德的理解,上二段所提到的心(mind ),思想形式和「纯粹理性」是指意识( consciousness) 。 哲学史话中提到「这一批判无疑是思想的『生物学』,因为其中不但研究到概念的来源和它的演进,并且分析受自遗传的心的形式。」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意识,心,思想形式或者纯粹理性的概念是建立在生物物质的基础上, 因为它「受自遗传」。

注:据我所知佛法里的心并非来自于生物或者物质方面的遗传,这个心(灵魂或精神)在受胎或出生时进入受精卵或胎内, 佛法的说法感觉比康德的分析还要进一步,这点有空另外再谈。

我们五官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受到的外界的刺激就是感觉( 经验),「 感觉就是经过我们组织的刺激,知觉就是有组织的感觉,概念就是有组织的知觉,科学就是有组织的知识,智慧就是有组织的生活:..... 其中的秩序,关联,和统一性并非从事物而来, 给它们加上次序,关联和统一性,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意思....」 ,「我们的『心』等于一个立法者,..... 我们心的作用就是把各种感觉元素组成知识。」 「 总言之,在感觉和观念之外,尚有我们的『心』的作用。」我对康德上述观念 理解是感觉,知觉,概念 知识,思维及观念等等需要经过我们「心(意识,思想形式或纯粹理性)」的作用去把它们组织起来。

哲学史话中又说「然而,逻辑与科学上的最普遍法则其绝对性与确实性是有限而且相对的:它(之)所以是有限的,因为它严格限于实际的经验范围,它(之)所以是相对的,因为他只和人类的经验方式有关」

「康德并不怀疑『物质』及外界的存在,他只是补充说,我们除了知道它们的存在之外,别的都不可靠,我们详细的知识只牵涉到它们的外观,现象或我们自己的观感。」.....「结果是科学与宗教在解释宇宙本体方面的任何尝试,只不过是一种假说;因为『人所了解的无法超出感觉范围』」

也就是说「我们(所)使用的内心支配感觉经验的方式,它们的效用只限于现象本身,我们不能把这些概念引用到实体(或者不过是推测的)世界。」, 康德认为「『唯理』神学所以一错百错,也是因为企图解释它所不能解释的事物--企图用理论推理来证实灵魂不死,意志自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以及上帝的必然存在。」,.....「总言之宗教是不能用理论推理来证验的」

以上是康德在第一批判中的观念,然后康德在第二批判中又使用在我的理解是带有直觉的道德观念让上帝复活。从哲学史话中的描述来看,我感觉他在第二批判的观念应该是受到鲁索注重直觉的本能及感情的冲动的观念的影响。在哲学史话中提到的影响康德的五个人中,其中伏尔泰,洛克,巴克莱及修谟都是以理性为工具来说理,以理性为工具来说理应该是无法有效地推导出与上帝(造物主)有关的观念。所以唯有鲁索主张用直觉的本能及感情的冲动的观念来说理可能可以推导出带有直觉的道德观念及上帝。「 在当时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几乎只有鲁索一人反对唯物论和『无神论』」。 哲学史话中说当康德读鲁索的"爱弥儿" 时,为了尽快看完, 「甚至连每日必做的菩提树下的散步都不去了」, 可见他对鲁索的重视。这一部分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篇感想中略过。

(四)我的感想
我们在批评上帝若非纵恶就是无能或者质疑为什么全知全能的自性会一念不觉无名起而迷了的时候,所使用的逻辑分析思考的工具本身是用来分析解释现象 ,而不是用于分析解释我们人类经验范围以外,以及与人类的经验方式无关的本体(上帝,神或自性)。所以用逻辑分析思考的方式来分析, 认识,批评及质疑本体,应该没有办法做到。

我自己在这篇感想前面提到的对佛法的疑问自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的疑问也就似是而非了。 我也见过有些人把自身遭遇到的不公不义混乱痛苦全部归咎于无能的上帝,对上帝痛加指责,但是这种做法除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满使自己更痛苦之外,并没有解决问题。

同样的使用分析及认识现象的工具亦即意识(思考)去肯定本体(上帝,神或自性), 例如西方18世纪唯理理性神学的做法, 也就如康德所说「....宗教是不能用理论推理来证验的」, 一样不能达到目的 。

总而言之, 我们在评论一件事物之前必须对这件事物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否则评论无法中肯。而不论是肯定或者否定本体(上帝,神或自性) 的 诸多看法, 因为使用的工具错误并没有真正认识本体。康德提出使用理论推理去验证肯定宗教的做法是错误的,我则进一步引伸他的观念,想到使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去否定及质疑宗教也同样是错误的。

认识本体的方法
那么如何去认识本体? 佛法里面有不使用意识即思考去认识本体的方法, 以下就我所知略作说明。至于哲学个人的看法是无法认识本体,因为哲学家所使用的工具限于意识即思考,所以也就如康德所说,他们使用的工具只能用于分析认识现象而不及于本体 。

关于基督教认识本体的方法我所知甚少,以下只有零星收集到的一点基督教与佛教可能类似的不用意识即思考的方法去认识本体(神,上帝)的观念如下: "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哥林多前书2:13)" 。 圣经中这段话既然说解释属灵的事要用属灵的话,而不是用人智能所指教的语言,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语言, 其中似乎也有不使用意识即思考去认识圣灵以及本体的意思。不过如上所说我对基督教认识非常少,这里只是把我知道的一点点卢列在这里留个纪录而已,应该不具参考价值。

另外人类在艺术比如音乐及绘画方面的成就也不使用意识这个工具,艺术家使用直觉直观的方式去呈现内心所见或许也有可能是认识本体的一种方法吧?

(五)佛法里认识本体的方法-禅定
佛法与西方哲学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在佛法出现于世间之前, 在印度不论是宗教或学术界都修禅定,他们在禅定中突破了时空的维次,能够见到六道内的状况。佛法在印度出现以后仍然沿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说佛法接近及认识本体的方法不像西方哲学界一样局限于使用意识即思考这个本来是用于认识现象的工具。我想因为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如上述所以西方哲学界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本体,但是因为佛法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亦即禅定, 因此我觉得佛法对于本体(佛,自性)的认识比西方哲学界更进一步。 师父说佛法里八万四千法门全部是修禅定。

康德说:「我在写这本书(纯粹理性批判),尽量求其完全;我敢冒昧的坚持说,在这本书里所有的形而上问题;如果没有解决,至少我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我想假如康德知道在东方已经发展出了用禅定的方法去认识本体的话,那么他或许会修正他的意见。我的师父说人类使用意识这个工具对于物质已经透彻了解,对于精神也知道个大概,但是自性不是物质不是精神也不是能量,所以人类使用意识这个工具没有办法接触到。

以下从佛法的修学程序来说明如何运用禅定这个方法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自性亦即本体。

佛法的修学程序是戒定慧三学,我们第一步透过持戒去淡化戒除负面的精神心理状态。一般而言人都是善恶习气混杂而且恶习气的力量比善习气强的多,所以刚开始持戒时多半因为烦恼习气重而觉得困难;但是我们仍然从形式上开始要求自己做到譬如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与人的负面精神心理现象(恶心所)有关的行为,久而久之渐渐就能够在实质上从心里面真正做到起心动念没有或很少杀盗淫妄酒的念头,于是定功就产生了,然后(禅)定久了智慧就出现。

因此智慧的出现关键在于前面两个步骤戒与定,有了智慧我们就有能力圆满清楚的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自性, 所谓佛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及自性彻底明了的觉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佛法接近及认识本体的方法与世间法不同,也就是说不用思考即意识去研究而是用离心意识(离开思考,意识)的方法去参究也就是禅定。当然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运用思考去认识佛的智慧在初步阶段仍然是需要的,但是其中持戒部份是需要在认识佛法之后去落实佛所说的教诲以淡化渐除自己的负面精神心理方面的烦恼习气,这部份做法就与思考及知识无关,反而与精神方面的修养及锻炼有关,之后得(禅)定及产生智慧部份就更与意识方面的思考及学习无关。

此外我的师父在讲经时也多次提到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 里面提到听经的方法是要"离言说相, 离文字相, 离心缘(思考)相",马鸣菩萨的开示不早就说明了认识体会佛或者自性的方式是不能透过语言文字的逻辑分析思考而需要使用禅定吗? 如今回想起师父及马鸣菩萨的开示,才发觉我真是迟钝,这些观念早就学习过但是却没有体会,总算现在经由读康德又重新反省自己所学,也算是一点进步吧。

以下是师父开示原文:「佛应机视不同众生根器(程度) 而说法,我们体会佛法的方法则如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所说『 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去接受妙法。你要求真东西要自性当中求,心(自性)外求法错了, 都要回归自性你才有悟处。如果不能消归自性那么所得的是常识(知识),这是心外之法。(是)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法,把佛法解释成世间法。」 我觉得我自己之前对于佛法的疑问就是犯了这个" 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法,把佛法解释成世间法" 的错误,亦即用分析及认识现象的工具去尝试认识本体。

师父也曾经提过讲经不论再怎么说也只能说个大概, 这里面应该也就包含语言文字逻辑分析思考本身就不是用来认识本体( 佛,自性)的工具的意思。而且老人家一再提醒我们听经的时候不要思考,就这么一直听下去, 懂了就懂了不懂就放过去不要回头思考, 听久了自然会懂,似乎可以说是用直觉去听, 这应该也都是马鸣菩萨所说的离文字,言说及心缘相去听经的意思。

以上学习感想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指教,阿弥陀佛。

snapdragon 发表于 28-7-2020 18:51:50

@春浅 真是暖男啊,以为我是来骗分的都心甘情愿被骗,哈哈。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8-7-2020 21:30:53

不知道我是不是理解正确,就是理性思维本身有局限性,那些宗教问题是无法通过理性思维来解答的,是这样吗{:9_595:}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16:12

这是非常厚重的文字,让我试试一点一点来剥桔子。

先谈这个宗教的两难。(不好意思,Christianity不是宗教,翻译成宗教是不懂Christianity的错误。但这里我先不想打岔,所以暂时还是据杨先生的原文来谈这个“宗教的两难”)

为什么神居然允许邪恶存在是最让基督徒迷惑的问题之一,也是常常被无神论者质问的问题:既然神是万能的、公义的、完美的,那么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还有罪恶?或者说,为什么神竟然允许罪恶存在呢?这是一个经典的哲学或者说信仰问题:邪恶困境,The Problem of Evil.

基督徒的一般回答是,因为人的能力非常局限,我们无法懂得筹划一切的神的意图。很多事情,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不好的,但是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却是好的。或者,从一个时间点上来看是不好的,而从一生甚至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确是好的。举一个例子,当孩子打疫苗时,往往不懂得扎针的短暂痛苦,一时红肿或者是恶心难受,是为了将来长久的健康。

还有一种哲学上的回答,类似于老子在道德经里的表述。如果没有邪恶,怎么会有美善的存在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从伦理学角度来解释,邪恶的存在,使美的存在有了价值。

比如,我就经常想,中国知识分子的执著于刚正操守的信念,到底来自哪里?那些不无五斗米折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铮铮傲骨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知识分子,如果突然一夜之间我们再也没有了君子小人的分别,那么他们还会有兴趣和动力去争做有德君子,而对往往占尽实际好处的小人乐此不疲地谴责、并毫不迟疑地摈弃吗?

没有了恶,彰显美的意义何在?

对于邪恶困境,还有种种解答。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沉思第四号)里边的回答。

在我介绍他的解答之前,先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

什么是“思想实验”?

正如试管和砝码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研究工具一样,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是数学家和哲学家的研究工具。举一个例子:为证明亚里斯多德的一个关于自由落体的谬误,即,重的物体落得比轻的物体要快,伽利略其实也许并没有像传说的那样,爬上比萨斜塔,拿两个不同的球去扔;而是做了一个非常出名的“思想实验”。大致是,想象你把一个重物和一个轻物用刚性绳子系到一起,如果亚里斯多德是对的,重物下降快,轻物下降慢,那么重物就会拖着轻物,让它加快,而轻物就会拖着重物,让它变慢,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们却是一个更重的物体,理当降落更快。显然,这是互相矛盾的。由此,他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谬误。

这个“思想实验”,记录在他在一篇非常有趣的小论文《De Motu》(拉丁文:《论运动》)里。(此书在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里都没有,亚马逊要卖70美金,所以我翻阅了另一本近似的书籍找到了。英文版,当然不是拉丁文的。顺便说一下,由于欧洲被基督教神学有效地统治了一千多年,拉丁文作为欧洲通用学术语言直到17世纪,是欧洲各国学者交流的通用工具,其重要性不亚于现在的英语。美国为常青藤大学预备的私立中学,迄今还把拉丁文视为必备科目。)

思想实验,其实是我们天天都要碰到的,天天都在做的。数学上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思想实验。简繁不一而已。如陈景润解决1+1=2的问题,以及费玛大定理的证明过程。(关于费玛大定理的论证,我写过好几篇文字。)

生活中的思想实验,比比皆是。例如,我们想去西澳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尝尝西澳的皇帝蟹。然而为了几个螃蟹开车一万公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经济、二氧化碳的排放、安全性等等,都不值得。于是,比较之下,觉得还无论本地多么昂贵,买都划算些。于是,恰好一家新海鲜店开业,我们用低于市价很多的价钱买了一个5公斤的皇帝蟹。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店主这一笔买卖肯定不赚钱,如果不为赚钱,却甘心卖给我们,那么他开店就像亚里斯多德自由落体理论一样,自相矛盾。但是店主作为华裔,无疑是精通算数的。而开店他肯定是要赚钱,最后结果证明是,新开张,店主希望我们口碑相传一下,所以给我们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期待将来能够用其他的销售来补偿当下的损失。

笛卡尔也用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来证明神的存在。证明过程很简单,但是要理解它,你必须知道笛卡尔的基本思想。

作为现代哲学之父、伟大哲学家斯宾诺莎与康德等人的精神导师、解析几何创始人,他的思想其实很直白。

浓缩到一句话,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这句拉丁文的神秘和误读都是哲学的荣耀。

笛卡尔的意思很明确,我能够确切知道的东西不多,除了我自己的存在。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在思考,包括想着“我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而思考的对象则不同,它们都是我那些会被糊弄的感觉器官如眼镜、耳朵、鼻子、手等间接“告诉”我的思考官能----大脑的,只有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是由我的存在直接导致的。所以,只有我在思考的这件事情,明白无误地证明了我存在的真实----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哲学,相当于把一个旧的知识大厦的根基挖掉,然后打下一个确定无疑的新基础。从此以后,几百年来,我们在这个“我思故我在”的基础上,再构建一个全新的体系。说他是现代哲学之父,是不为过的。其实,这种思想方式,也开启了一个严谨的理性科学时代:我们绝对不能对任何东西,轻易下结论,因为你能够确切知道的,只有你自己的思想。比如,亚里斯多德就胡说八道了很多东西,什么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因为胚胎没有完全发育成形的缘故;牛顿也说光在真空下是直线传播的,但爱因斯坦却证明光可以曲线传播;等等。

笛卡尔如何从这个基本原则通过思想实验来证明神存在呢?首先,我在思考是确定无疑的,而我的思考肯定是由原因的,因为理性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原因的。而我是有缺陷的,我的思考也是有缺陷的,然而我竟然能够思考一个完美的、无限的思考对象(idea,理念)----神,如果没有这个完美、无限的存在,我如何能有这个完美的、无限的思考对象呢?就好比,如果没有无穷大存在,我们如何能想象无穷大这个对象呢?如果没有三角形存在,我如何能思考三角形这个对象呢?确实,三角形和无穷大都不可见,但是它们的存在确是理性从最基本的原理通过“思想实验”证明的,就好象伽利略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错误一样。

当然,你可能不会同意他的这个证明方法。但无关宏旨,我这里要解释的是,如果有完美、无限、万能的神存在,为什么他不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却让“邪恶困境”困惑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在笛卡尔看来,作为一个完美的造物主的创造,人都有可以让人达到完美的理性官能----即头脑的。如果他等待理性完全发展成熟,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他绝对不会去做邪恶的事情。但是,人也还有别的官能,如眼睛,鼻子,耳朵,这些器官引起的肉体欲望---如性本能、饥饿本能等,它们往往不受理性完全控制,所以在头脑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就做出了不好的选择。好比我们面对一道选择,如果我们等到知识全部掌握了以后再来选择,肯定可以做对,但是处于考试时间有限----人生苦短,很多人都是急匆匆地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我不知道你对这种解释信服多少。比如,你可以说,神既然完美地创造了一切,为什么祂不预先把所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放在人的头脑里?这样人就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了。当然,这种解释就好比质问神为什么不违背祂自己创造的规律----如这里的生命从发育到成长的自然规律一样。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的悖论,与导致数学危机的罗素悖论,或者说理发师悖论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这些悖论除了使用数学家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无解的。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大意是说,在一个形式系统中,都可以构造出由这个系统公理所不能证明的“真命题”,因为这个系统不可能推导出所有的“真理”(不完备性系统。也许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不完备的系统?)。

举个例子,人类世界这个系统中,有很多公理,但是总有一些真理,是绝对不能从这些公理出发证明的。例如,神的存在就是无法证明的,也无法证否的。费玛大定理的证明过程,就强烈地暗示,往往我们无法证否的命题,最后很可能被证明是真的。难怪基尔阔凯尔说,当理性进入了辩证的两难,我们需要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

在我看来,笛卡尔的证明,有两重美感,与基督徒的信仰一致:一,信仰是对未见之事的信仰,是理性(也许不完美)的做出的最不坏的决定,而不是盲目的愚从。二,自由选择的权利是神先天赋予的,哪怕选择不是完全出于理性的。但这更体现了自由的可贵,因为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别人决定了的,那么就谈不上美丑善恶的判断了。

这时,我想起托尔斯泰的一片短篇小说,大致是说,主人公生下来就是个乖孩子,听话,读书。长大后,也按照别人认为好的方式去生活,兢兢业业工作、友善对待他人,平平安安过了一生。将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痛不欲生。他想,自己这一辈子都在按别人认为的“好”的方式而生活,从来没有去想过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而现在马上要死了,一切都来不及了。捶胸跌足之状,栩栩如生。他躺在病床上一面等死,一面痛苦地昼夜思索。最后,他想明白了。

这一切都是他的自由选择,没有人强迫他如何过一生,而人只有一次机会,无法通过重复实验来证明到底哪一种生活方式正确,哪一种是错误。那么,只要是通过理性的自由选择,那么无论是好是坏,正确还是错误,都无关紧要了。

重要的是,你相信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而且你的信仰,需要来自于你的理性。因为那是你唯一可以确定无疑地知道的东西,而你的确有一个可以日臻完美的理性(读此文的时候,你也在思考。不是吗?),就好比基督徒常说,人都是按神的样子造的,并被赋予了理性和自由,我们应该努力,不要辜负这理性和自由,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在本可以臻于完美的理性之前做出错误的选择,凭着信念,最后,我们必将被“模成”基督的完美样子。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那种哲学、或者说信仰,如此美丽动人。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24:15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8-7-2020 22:53 编辑

第二,我对佛教完全不懂,所以对杨先生的研究,不能妄加评论。

以前翻译《纯粹理性批判》的时候,认识一个国内朋友,将纯粹理性批判用佛教思想来翻译。

我觉得,既然叔本华说,不懂康德的就不是成年人,那么我们先要不带任何思想前提,就用康德本来就传承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洛克、休谟、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等先来真正搞懂他才是正道吧?

用佛教思想来理解康德,也许会对康德进行误读?

所以,我没有继续和他讨论下去。

不过,《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critique of pure resaon》这本书翻译成《纯粹理性批判》是错误的。critical不只是贬义词,而且是个褒义词。例如,如果一部艺术作品获得了critical acclaim,那么就是很了不起的评价了。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29:57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9-7-2020 12:15 编辑

杨先生的“就我讀康德的理解,上二段所提到的心(mind ),思想形式和「純粹理性」是指意識( consciousness) 。 哲學史話中提到「這一批判無疑是思想的『生物學』,因為其中不但研究到概念的來源和它的演進,並且分析受自遺傳的心的形式。」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意識,心,思想形式或者純粹理性的概念是建立在生物物質的基礎上, 因為它「受自遺傳」。”

这种理解也许有问题。先验知识不是来自先天,或者遗传。先验是一个拉丁词,a priori,是一个副词,意思是不需要用经验就能XXX的。例如,how can we have knowledge a priori,准确的意思是,我们如何能先验地获取知识,而不是像很多人翻译成我们如何能获取先验知识。当然很多情况下,这个拉丁副词被用成了形容词。但是关键时候,不能用混。

哲学是很抠字句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31:21

大陆将鲁索翻译成卢梭。怕大家不明白,这里注释一下。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37:04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8-7-2020 22:39 编辑

我们的『心』等于一个立法者

是个很有趣的提法。在康德笔下,好像没有心这个说法,正如洛克写《人类理解论》,康德说的是人类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

人类的理解力是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利用一个个范畴(康德非常引以自豪的概念,他自己说,比亚里斯多德的范畴概念要完备)将经验分门别类形成知识的能力,所以理解力本身也是一个官能,faculty,像眼睛耳朵鼻子一样。

然而理解力之所以能这么做,却是被时空和宇宙一切所塑造而成的。所以究其源,“心”不是立法者,立法者还是自然。

所以,最后,康德只能说,理性的能力是巨大的,但是理性也是局限的。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46:30

至于如何认识本体,杨先生说“佛法里认识本体的方法-禅定”这个说法太神秘了,我不懂,所以不妄加讨论。

但是,所谓本体论,是指研究存在的本质、神是否存在这些问题的。我不知道佛教里边有没有这些概念。如果没有,那认识的是什么呢?

欧阳京 发表于 28-7-2020 23:48:57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30-7-2020 12:17 编辑

另外,提摩西凯勒对Problem of Evil也有著述专门研究。其实Problem of Evil归根结底是个罗素悖论。数学上已经被哥德尔解决了。

详情我在《费马大定理读书笔记》一文中有解释。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00:01:58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30-7-2020 12:17 编辑

另外,《纯粹理性批判》一书非常难读。诘屈聱牙。我推荐youtube上的牛津大学、哈弗大学的的系列课程,结合英文版。我听了几遍,受益匪浅,准备再听几遍,期待融会贯通。

光靠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The stroy of philosophy是根本无法理解本书的。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00:07:52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9-7-2020 15:36 编辑

顺便提一下,康德有一句话很能作为概括:

Concepts without intuitions/perceptions are empty, intuitions/perceptions without concepts are blind。

这是即抨击了休谟(经验主义),又抨击了笛卡尔(理性主义)。康德这个不到五英尺高的书呆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简直帅呆了。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10:34:54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30-7-2020 12:16 编辑

而且,中文对这些书的翻译简直是糟透了。例如,thing-in-itself,noumenon,翻译成“物自体”,而不是物之本体;understanding翻译成悟性,而不是更准确正常的理解力;sensibility翻译成误人子弟的感性,而不是感觉能力。

例如,威尔杜兰特书里的一句话:"the understanding can never go beyond the limits of sensibility“被译成了:“悟性绝不能超越感性的极限。”这种翻译除了文字上好看,很让人不解,如果译成:“理解力绝不能突破感觉能力的限制。”就准确和易懂很多。

所以,我建议读中文哲学书籍一定要谨慎。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11:28:08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30-7-2020 12:16 编辑

还有一个例子,三联出版社翻译的“哲学的故事”版本,关于斯宾诺莎的这一段完全译错了

“He had a pretty daughter who became the successful
rival of Latin for the affections of Spinoza; even a modern collegian
might be persuaded to study Latin by such inducements. But the
young lady was not so much of an intellectual as to be blind to the
main chance; and when another suitor came, bearing costly presents,
she lost interest in Spinoza. No doubt it was at that moment that our
hero became a philosopher.”

居然翻译成:“这位老师有个娇美的女儿,她为了求宠于斯宾诺莎,成了学习拉丁文的出色竞争者。。。。”

这里准确的意思是:斯宾诺莎在苦学拉丁文的时候,碰到了这个漂亮女人,让他对拉丁文的爱有了一个竞争对手。然而这位小姐对成为知识分子的兴趣不至于让她对其他更重要的机会视而不见,在其他追求者的贵重礼物诱惑下,她对斯宾诺莎失去了兴趣。。。。

中文翻译之后,这一段优美而深刻的英文失去了一切光彩。真是暴殄天物。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16:21:21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9-7-2020 16:04 编辑

为了理解杨先生这篇文章,我又迅速地将《The story of philosophy》中康德这一章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部分读了一遍(貌似它是此文的主要论据):

这里维尔杜兰特主要谈《纯粹理性批判》的三个大问题,超验审美、超验分析/逻辑、超验逻辑论证法/辩证法 (Transcendental Esthetic,Transcendental Analytic,Transcendental Dialectic)(大部分中文翻译把transcendental翻译成先验,这是错误的。超越经验的,和先于经验的先验,是两回事。Esthetic是个古怪的词,愿意是感觉和知觉,望闻问切的意思,但是康德用这个词,有哲学上的含义,所以我把它译成审美,这样翻译,让我很享受。Dialetic一般翻译成辩证法,但是辩证法这个词已经完全被我们大陆的政治教育毁了,所以,我把它按本意译成逻辑论证法。)

结论是:

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是我们内在故有的解释和理解现象世界的模式,科学上的两难,例如无限不可经验、但有限也不可经验:宇宙的无限无法想象,宇宙的起源也无法想象。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结果。

灵魂、自由意志、必要之存在---神,这些无法证明的东西,都是本体,不是现象,那么人类的感觉、统觉、和理解力作为理解和解释现象的官能,是无法触及这些东西的。

这就是所谓纯粹理性在科学和信仰上的局限性。

总之,康德开启了一个新的哲学时代,难怪站在康德肩上的存在主义者基尔阔凯尔Kierkegaard不无遗憾地说:一切真理,都是为我而真的真理。以及不无解脱地说:“to think is one thing, to exist is another -- ”

因此,leap of faith就无可避免了,无论是信仰耶稣还是信仰佛陀,信仰本身无高下正误之分。

通过用思辨方式来证明谁对谁错,或者谁更高明,都是徒劳可笑的。

归根结底,这两句话:

What you choose to think of,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do think of.

What you choose to belie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do believe.

是现代文明迄今为止最睿智的话,所谓教育、所谓生活,都是离不开这两句话的。

所以,我选择不去学习佛教、相信佛教,是因为基督信仰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欧阳京 发表于 29-7-2020 17:15:11

附言:
康德名字叫做Immanuel Kant也许一种巧合,但是含义深远,因为在犹太语里,Immanuel意思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神与你同在,康德!

Kaiyangtw 发表于 13-8-2020 18:56:07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8-7-2020 20:30
不知道我是不是理解正确,就是理性思维本身有局限性,那些宗教问题是无法通过理性思维来解答的,是这样吗{: ...

是的,這是康德的看法,我也接受,佛法裡也是這麼說

Kaiyangtw 发表于 13-8-2020 22:55:10

謝謝歐陽先生對我的學習感想的意見, 沒想到一篇感想能夠引起歐陽先生如此的重視,用了這麼多篇幅來談論它, 真是非常感謝。

我對哲學有興趣,但是總的來說花的時間不能跟專業的學者比。這篇康德的學習感想前前後後讀了哲學史話中康德這一部分約十遍, 費時約兩個月寫完, 我的興趣也就到此為止了。

我知道要談康德應該多讀一些關於他的文章, 不過個人的興趣沒有那麼大, 而且在讀康德的時候解決了我最近兩三年學習佛法的一個疑問, 也就滿足了。

關於歐陽先生的評論, 我想談的是其中關於如何證明上帝的存在的部份。 歐陽先生引用笛卡爾的思想實驗的方法來論證上帝的存在, 這點我想還是引用我在學習感想中的幾段所引用的哲學史話及康德的話來回應如下。 簡單的說就是神或者本體是在我們經驗範圍以外,和我們的經驗方式無關的事物, 所以不能用我們理解經驗範圍以內事務的工具,亦即思想邏輯語言來論證。 關於這點我覺得相對於笛卡爾而言,作為後起之秀的康德 超越了他的前輩,豐富了哲學的內容

另外在我的感想中也就因為認識神或者本體,在佛法中叫做自性,的方法不能夠採用語言思考邏輯論證,所以在感想後半段特別介紹佛法中用禪定來認識本體,也就是自性或者神的方法。 因為禪定這個方法是不用思維及心意識去認識本體的, 所以覺得有參考價值。 禪定就算不能夠證明本體,但是至少擺脫了運用語言思考邏輯思維去證明本體的方法, 這點與康德看法相同。

『哲學史話中又說「然而,邏輯與科學上的最普遍法則其絕對性與確實性是有限而且相對的:它(之)所以是有限的,因為它嚴格限於實際的經驗範圍,它(之)所以是相對的,因為他只和人類的經驗方式有關」

「康德並不懷疑『物質』及外界的存在,他只是補充說,我們除了知道它們的存在之外,別的都不可靠,我們詳細的知識只牽涉到它們的外觀,現象或我們自己的觀感。」.....「結果是科學與宗教在解釋宇宙本體方面的任何嘗試,只不過是一種假說;因為『人所了解的無法超出感覺範圍』」

也就是說「我們(所)使用的內心支配感覺經驗的方式,它們的效用只限於現象本身,我們不能把這些概念引用到實體(或者不過是推測的)世界。」, 康德認為「『唯理』神學所以一錯百錯,也是因為企圖解釋它所不能解釋的事物--企圖用理論推理來證實靈魂不死,意志自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以及上帝的必然存在。」,.....「總言之宗教是不能用理論推理來證驗的」』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如何選擇信仰, 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 在我們沒有真實認識到本體,或者說神或者自性之前, 我們之所以選擇信仰基督教或者佛教實在說只能是一種選擇。 應該是因為跟佛教的淵源比較深吧,所以我選擇了佛教,但是我也並不排斥基督教。

欧阳京 发表于 14-8-2020 12:13:28

Kaiyangtw 发表于 13-8-2020 21:55
謝謝歐陽先生對我的學習感想的意見, 沒想到一篇感想能夠引起歐陽先生如此的重視,用了這麼多篇幅來談論它 ...

是这个意思。

喜欢康德还是喜欢佛陀,一切都是趣味,或者说,审美。

snapdragon 发表于 14-8-2020 12:18:15

“ 在我們沒有真實認識到本體,或者說神或者自性之前, 我們之所以選擇信仰基督教或者佛教實在說只能是一種選擇。” 醍醐灌顶

Kaiyangtw 发表于 14-8-2020 22:35:32

欧阳京 发表于 14-8-2020 11:13
是这个意思。

喜欢康德还是喜欢佛陀,一切都是趣味,或者说,审美。

👍

Kaiyangtw 发表于 19-8-2020 13:29:09

欧阳京 发表于 14-8-2020 11:13
是这个意思。

喜欢康德还是喜欢佛陀,一切都是趣味,或者说,审美。

歐陽先生您好, 這兩天回頭拜讀您對我的感想的指教時,才發覺前兩天的一段回覆變成了一串符號跟數字, 自己疏於檢查在此致歉。 這次再回頭讀您的意見獲益良多, 例如對於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這一句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謝謝。

snapdragon 发表于 20-8-2020 00:30:21

Kaiyangtw 发表于 19-8-2020 12:29
歐陽先生您好, 這兩天回頭拜讀您對我的感想的指教時,才發覺前兩天的一段回覆變成了一串符號跟數字, 自 ...

杨老师,有本书叫《笛卡尔的错误》,听说很棒。有兴趣吗?

Kaiyangtw 发表于 20-8-2020 18:23:01

annahw 发表于 19-8-2020 23:30
杨老师,有本书叫《笛卡尔的错误》,听说很棒。有兴趣吗?

大家共同探討學問一起讀書, 平輩相稱就好了, 叫我Kai就可以了。 我讀書慢,手邊一本哲學史 到目前為止只細讀了其中三位哲學家, 其他的十幾位恐怕還夠我讀兩三年了。看來你介紹的關於迪卡爾的書暫時是用不著了, 不過還是謝謝你。

我有一點好奇,威爾杜蘭的哲學史大約介紹了16位西方哲學家,不過沒有迪卡爾, 不知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他不夠重要嗎?

snapdragon 发表于 20-8-2020 18:36:49

Kaiyangtw 发表于 20-8-2020 17:23
大家共同探討學問一起讀書, 平輩相稱就好了, 叫我Kai就可以了。 我讀書慢,手邊一本哲學史 到目前為止 ...

在这个佛学上,您为师一点都不为过。我完全是小白:yl: 而且您平时做的义工在功德无量的同时,也是做到了为人师为人表率的:good

@行者之心
“威爾杜蘭的哲學史大約介紹了16位西方哲學家,不過沒有迪卡爾, 不知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他不夠重要嗎?”
这个问题我也好有疑问,大概只能问行者大大了。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0-8-2020 19:53:50

annahw 发表于 20-8-2020 17:36
在这个佛学上,您为师一点都不为过。我完全是小白 而且您平时做的义工在功德无量的同时,也是做到 ...

威爾杜蘭的哲學史大約介紹了16位西方哲學家,不過沒有迪卡爾, 不知是什麼原因? 是因為他不夠重要嗎?

我不知道啊。不要叫我大大,担当不起啊{:9_607:}叫我larry最好了{:9_611:}

snapdragon 发表于 21-8-2020 14:24:35

行者之心 发表于 20-8-2020 18:53
我不知道啊。不要叫我大大,担当不起啊叫我larry最好了

哇,居然有Larry不能carry的事情;P

欧阳京 发表于 21-8-2020 22:33:57

Kaiyangtw 发表于 19-8-2020 12:29
歐陽先生您好, 這兩天回頭拜讀您對我的感想的指教時,才發覺前兩天的一段回覆變成了一串符號跟數字, 自 ...

杨先生不必客气。哪里谈得上指教,无非在论坛上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而已。

因为身体和工作的关系,我很久没有上来了。

欧阳京 发表于 21-8-2020 22:43:00

本帖最后由 欧阳京 于 21-8-2020 21:49 编辑

annahw 发表于 19-8-2020 23:30
杨老师,有本书叫《笛卡尔的错误》,听说很棒。有兴趣吗?

这本书,我大致看了一下介绍,应该说,听了一下介绍,youtube上很多书的介绍。

应该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是一个神经学专家,从脑神经医学案例来驳斥笛卡尔的心灵和客观世界二元论。(尽管我觉得这完全是两码事,但是我没有读这本书,就不敢妄下结论了。)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介绍里说其病人大脑损伤的事情,我就想起恐怖片沉默的羔羊续集里一个极其恶心的场景,就不想去看这本书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學習感想-從康德說起:關於一个宗教难题及對於本體的認識 02.0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