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雕像的权利-- From 往来有布衣
#听歌# 重塑雕像的权利。-----------------李震
有的音乐适合日常听,悦耳常规;有的音乐适合偶尔听,可以提升感受和审美。重塑对我属于后者。
2008年我到北京,参加的第一次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压轴表演的就是重塑雕像的权利。我作为志愿者站在舞台后台,看着华东和刘敏在舞台两侧相对而立,他们都侧对着观众,除了表演一句话也不说。音乐里合成器的电子成分很多,严密冷酷,华东德式的英文唱腔配以他标志性的切割手势极富舞台戏剧性。他们营造了一个自我中心的音乐世界,与众隔绝。我也被隔绝在外。那时的我尚未经历生活的冷酷和成长的失落,更(只能)亲近自然一些的音乐。
后来在小邢那也看到重塑的CD,他那会好像在研究电子乐。我又试着听了听,还是不行。后来,我参加一个摇滚圈婚礼,还和华东坐在一桌。
从小到大成长,我一直用大量的时间听音乐,对人生和人性的很多理解也都带着音乐的底色。随着听觉经验的累积,我对土摇越来越厌倦,渴望通过听不同的音乐提升自己感受和审美,开始尝试听古典乐/电子乐/电影配乐…更根源的,或更新的。「美」自有它的绝对性。
被惯常结构的音乐里有一种程式化的东西(编曲/歌词…),是不够真诚的;它需要被解构,人要依靠自己去捕捉这些被解构的碎片,它虽然不能完整,但更个人,更真实。这是我感受到的Post-punk音乐之于传统摇滚乐的意义。可以这么说,摇滚乐已经不再摇滚了。国外的后朋克大牌Joy Division/Sonic Youth,还有重塑早期模仿的Bauhaus我都没听过;国内的在北京受冯哥推荐听过一点PK14,在成都看过海鹏森的现场。年轻的声音,没有腐朽的气息。那感觉就像自己多年来一直被一种套路洗脑(耳),终于听到一种新的声音语言的表达方式!
《乐队的夏天2》预习第2课,听了重塑雕像的权利全部三张专辑:《Cut off!》(2005)/《Watch out!》(2009)/《Before the applause》(2017);看了两篇华东的长访谈,对音乐的真诚和严肃,和我之前了解并尊敬的其他音乐家是一样的。音乐听得懂听不懂也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能从重塑里获得一些东西了。谢谢你们。@重塑雕像的权利
推荐一首我喜欢的:《Hailing Drums》,丰富震撼,新鼓手黄锦真棒! @李震 Western civilization 写的好棒啊我也喜欢听音乐,但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反思 from 梦飞雪:
@Annahw 真识货!@李震 Western civilization 以前曾是专业的北漂音乐人
就像那个“乐队的夏天”,既要有音乐人,也要有媒体人,更要有听众。听众的声音可不能小觑 楼主辛苦啦:lol{:9_57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