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的中澳游记之二
本帖最后由 orientboy 于 3-7-2020 17:36 编辑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的中澳游记之二
上篇
微信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_Obbws2J3UyJTBCfcajbg
上古时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两大部族之间发生了惨烈的战争。战争的一方以黄帝为首,一方以炎帝为首。战争持续百年,互有胜负,异常焦灼。最后黄帝的孙子颛顼战胜炎帝的后人共工,两族合并,成为华夏的共同始祖,此后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颛顼是火神,共工是水神。按照常理,水灭火容易,火神之所以能赢,主要是得到了天庭诸神的支持。得知此情,共工盛怒之下,撞断了擎天柱,一时天河决口,地陷东南,万水东渐,自此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此故事多见于《淮南子》,《史记》,《列子》,《左传》,《吕氏春秋》等。后来幸得女娲大神炼石补天,堵住了缺口,但是新合并的部落无水可用。为救苍生黎民,泰山神-泰山老母助力东水西送,为华夏大地留下一条罕见的“倒流河”,古称汶水,今称大汶河。此河也多见古籍,孔子,太史公司马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千古第一词人苏轼,南宋高宗赵构等等皆在此留下古迹。比他们更早的是大汶口附近生活的石器时代的先民了。本文作者小时候居住此河畔,得此河水养育,曾多次游历,特写本文以示纪念。
鲁中多山,知名者如泰山,蒙山,仰天山,徂徕山等,因此形成多条河流,包括淄水,泗水,环水,康王河,汇河,泮河,石汶河,柴草河,梳洗河、渿河,牟汶河,麻塔河等。百川合注,汶水荡荡,携诸水西行,奔流不息。凭水怀古,感慨颇多。昔日孔夫子临汶水叹道:逝者如斯夫?昼夜不舍!老夫子得意时察汶水必是欢快的,愉悦的,乘风破浪,直挂云帆,尽展平时之志。纵观其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幼时寡母孤儿,生活受穷苦;长大后仕途受排挤,郁郁不得志;五十五岁不得不背井离乡,周游列国。斗转星移,岁月匆匆,无计挽留。再览汶水,想到年复一年,由少而壮,由壮而衰,岁月如流水,纵然胸有奇志,腹有良谋,知晓天文地理,兼修文武六艺,然不得其天时,这辈子又能怎样?安慰自己说,看淡一点吧。飘零十四年后,这位年近七旬老翁回到家乡故土,仍未得鲁国朝堂赏识,独子孔鲤当年先他而逝,两年后最欣赏的爱徒颜回也挂了。遭受多重打击的老夫子在四年后离世,葬于泗水河畔。
然而牛人就是牛人,后世的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也是我这个行当的祖师爷。想必他老人家的圣气随泗水汇入汶水,泽被后世。大汶河两岸风景秀丽,绿树红花,鸟兽鱼虫,络绎不绝。据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记载,“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汶水两岸多古国,有牟国,赢国,杞国,铸国,遂国,肥子国,郕国,鄣国,宿国,厥国,须句国等十余国见于《春秋》,《史记》,《汉书》,《左传》等旧书。这些国多为黄帝后裔太昊,少昊的后人所建,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尊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曙光,是夏商文明的直接来源。春秋时期,诸侯争斗不断,攻伐风潮起伏延绵,这些小国被齐,鲁两大国吞并。自此“汶泗”与“齐鲁”并称山东。齐鲁相争,齐强鲁弱,大汶河临近鲁国国都曲阜,故大汶河流域在齐鲁之间多次易主,收录在《春秋》和《左转》中的签有官方协议的易主次数就有十次以上。上游多山,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下游为汶水冲击平原,土地丰腴,物产富美,当时就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之谓。据《公羊传》记载,汶阳田归鲁,齐国抢了去。鲁国求晋国帮忙揍齐国,被迫交还汶阳田后,齐顷公(春秋首霸齐桓公之孙)竟然七年不喝酒,不吃肉。当时吃不吃肉是身份象征,贵族与平民的重要区别之一。后来晋国听说之后,晋侯长叹一声,奈何使人君七年不饮酒,不食肉,请快把汶阳田交还给他吧。究竟这条河使得多少王公辗转反侧,候相彻夜难眠,将士血染沙场,纵横家往来不断?
古人不见今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当年的汶水风物人情已无从得知,然历史上诸多名人和汶水颇有渊源。李白在此娶妻生子,一时留恋田园风光。您想这个主一生浪荡不羁,遨游天下,最宜居的地方可能都去过了。汶水能吸引这位游侠达人,必有气度风雅之处,才能令其在江南温柔乡里,依然对此念念不忘。其诗云:“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后又在写给忘年交杜甫的诗中说,“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不但唐朝李白,杜甫,高适等大诗人对汶河曾赋诗多首,三百年后,苏东坡星耀文坛,早年进士及第,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大红人和弄潮儿。这位宇宙达人对大汶河流域的富庶十分向往,其诗云:“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又云:“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可见汶水是这些牛人心目中的世上桃园,人间乐土。
居住在汶河两岸的人们,更能体会她的恩情。汶河水可以通过漕河流入家乡的田间地头,灌溉成本特别低,旱涝保收。只要关闭大闸,汶河水便顺主河道西流,进入八百里梁山水泊。当地有位神仙,人称“秃尾(音yi,三声)巴老李”。发洪水时,秃尾巴老李所在之地会象船一样,随着水势增高,故此水神共工也拿这块土地没办法,眼睁睁看着泰山老母借汶水支援颛顼。赶上饥荒年月,汶河两岸的野果,蘑菇,鱼虾,鸟兽昆虫都能用来充饥。我的家乡位于汶河北岸,距离河堤约一公里。春天,到汶河边上踏青,夏天,到汶河里游泳,秋天,去采食野果,冬天去点燃篝火。河堤上有一种叫做白条的灌木,柔韧性特别好,大人们拿它编制篮子,框子,小孩子拿它制作弓箭玩具。河堤两面有果园,桑园,水果有桃子,李子,杏,苹果,沙果,桑葚,软枣,柿子等。有些有人看守的,有些是野生的。我最喜欢沙果,有甜的,有脆的,有面的,一毛钱可以买一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秤,还是图省事)。大人们会在树上采些树叶,带给兔子,牛羊。男孩们会用树条编个草帽,模仿电影里的武工队,游击队战士。胆子大的女孩们会来河边洗衣服,采果蔬。我家人口多,做饭烧水用柴比别家费一些。妈妈带我扫些落叶,用麻包装好,放在地排车上,带回家,是当时极好的燃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大汶河为我们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有一段时间饿殍遍野,外省饥民不断涌入,只要家里有口吃的,儿子就能娶到如花似玉的姑娘。不完全统计,本村竟有几十个小伙因此娶妻生子,大汶河真乃再生父母,善莫大焉。
(未完待续) 图片版的在微信可见,链接已更新。{:9_59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