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之心 发表于 16-5-2020 22:38:51

《坛经》浅读(V)

温联 2020-04-29
上一次谈到布施和功德的关系。梁武帝崇尚佛法,一生造寺布施无数,但达摩却认为梁武帝行邪法,并无功德。

佛教中强调无相布施,也就是布施时不着这个相。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自然而然地去帮助他人,不仅不要求回报,甚至自己都不意识到是帮助他人。这和出自于名利的布施大不相同。

其实在《圣经》中,耶稣也有类似的教导。不过基督教不用布施这个词,而用施舍或奉献,其实是一个道理。有一次耶稣看到一些财主奉献了很多钱,但一个贫穷的寡妇只奉献了两个小钱。于是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马可福音12:43-44)。也就是说无论布施也好,奉献也好,并不以布施或奉献的绝对价值来衡量福报或功德的。
另外在圣经中还有一段,耶稣说,“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马太福音6:2-3)。这一段很有意思,它表面一个人不仅不应该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施舍,甚至自己都不要知道自己的善行,这实际上和佛教中所说的无相布施非常相似。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梁武帝的布施,他的目的心很强,布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好的果报,同时他主动告诉达摩他的这些善举,同时期望得到达摩的肯首,这些做法都并非无相布施,最后达摩说他的行为没有功德,就惹得梁武帝心中不快,最后把达摩送走,都表明梁武帝的嗔恨之心,他的布施确实没有什么功德。按照《圣经》中的说法,他们已经得到他们的赏赐,因而得不到天父的赏赐了(马太福音6:1-2)。

《坛经》中,慧能大师对许多概念都进行了新的表述,让人更容易理解。比如佛教常说的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就是依靠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避难所。皈依某处,就是把某处当作避难所。而三皈依通常表示一个人正式成为佛教徒。

但在《坛经》中,慧能大师的三皈依则是皈依觉,皈依正,和皈依净。所谓觉正和净实际上是佛法僧的特性。他认为人所依靠的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外在的人或物,而是一种特性,并且这些特性都是本身自性中都具足的。当人们说皈依佛,但日常生活中见不到佛,不就是无所皈依吗?因此皈依佛实际是要皈依佛的特质,就是觉悟。而这个觉悟并不是他人的觉悟,或者说佛陀的觉悟,而是要皈依自身的觉悟。

同样道理,皈依法并不是皈依某一部特定的经书,而是皈依自己的正见。而皈依僧并不是依靠某一个特别的高僧大德,而是依靠自身的清净心。所以慧能大师的三皈依,都不是皈依外在的事物,而是皈依内在自性。

当时慧能在南方传法,神秀在北方传法,神秀听说慧能的法门讲究顿悟成佛,见效比较快,就派门下弟子志诚前去探听虚实。后来志诚发现慧能的方法的确更加高明,就没有返回神秀而成为慧能的一位大弟子。

慧能问志诚,听说神秀传讲戒定慧,请问他讲的戒定慧是什么?

志诚答道,神秀大师说,不做任何恶事就是戒,奉行一切善事就是慧,自己清净自己的心意就是定。

慧能说,神秀的戒定慧不可思议,我的戒定慧与他的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还会有不同?

慧能说,神秀的戒定慧可以帮助小根基的人,而我的戒定慧则是可以帮助最上乘的人。在我看来,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慧能和神秀相比,神秀的戒定慧在于外在的形式,而慧能的戒定慧在于内在心性,所以更具禅宗的直指人心。另外根据慧能,一个人如果见证了本心自性,达到本身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状态,就不需要戒定慧了。这大概和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有相通之处。

《坛经》中还讲了许多,比如自性三身佛,无念,无相,无住等等。不过许多我也理解的似是而非,就不在这里复述,最后只再讲一个经中有趣的故事。
又一次一位只有十三岁的小沙弥神会来见慧能大师。

神会问慧能,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一听,用手杖打了神会三下说,我打你,痛还是不痛?

神会回答,也痛也不痛。

慧能说,那我是也见也不见。

神会问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慧能说,我常见自己心中的过失,但不见别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也见也不见。至于你也痛也不痛又怎样?痛说明自己和凡夫一样会起嗔恨心,不痛则和木石一般无情。你前面问的见与不见是两边,痛与不痛则是生灭。你连自己的自性都没有见到,就来此打机锋卖弄。

神会一听不敢再多说,拜服在慧能面前,跟随慧能认真修行。

《坛经》虽然听了多遍,写这些感受时又在网上查了一下译本和注释,感觉还有许多内容未能理解,所以这篇《坛经》浅读只是表达一下我对此经有限的一点理解,如果真正对《坛经》感兴趣还是要读诵原文,多看一些大师的注解。(全文完)

春浅 发表于 18-5-2020 13:10:10

大概记得木心说过,佛教与基督教是硬币之两面
对于佛经我能说的不多,《坛经》是读过的,抄了一些原文在笔记中。我粗浅的理解是,经书不可细解,读出来就好,心中有一个不可说的第一义,所以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对于行善,我可以做到不为功名利禄,只是不容易做到忘记,或者可说,我所求的不是外在的,而是某种精神上的回应,所以有所期待,有时也会有所失望
我对于宗教的浅薄理解,包括对读书也类似,我以为文字本身是无意义的,当我们能回到现实中,做到文字赋予我们的思想,那么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行者之心 发表于 18-5-2020 22:25:47

春浅 发表于 18-5-2020 12:10
大概记得木心说过,佛教与基督教是硬币之两面
对于佛经我能说的不多,《坛经》是读过的,抄了一些原文在笔 ...

谢谢浅公子,你的回复很有意义,而且我喜欢它的真实。当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是一种美好。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确实不重要,而内心的感受才是关键。不过内心的感受和体悟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能够认识这一点,人就不会太僵化,也不会对别人的观点太过苛刻。: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坛经》浅读(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