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需要才买, 还是喜欢就买..买
“挣钱难花钱易”,对大多数人来说出一份力争一份钱,与辛苦的等价, 日进斗粮那是生意人之事,一介平民靠的是日常的付出挣得银两养家糊口,所以按常理,生活的消费也与自己的“辛苦”相应。然而现实生活中, “月光族”遍地开花,且常常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这也让俺们这经历过文革一代之人十分不解,为什么好好的钱如此乱花?难道这些孩子就不想着有一天会老? 这矛盾的冲突点就在人们的消费心理之差异与消费的价值观。我们生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老爸老妈挣那点工资也就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余下点钱还要寄给远方的父母,我们被教育说“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那时有钱也没什么消费品,什么都凭票,如自行车/缝纫机,与娱乐有关的市场少见,记得连扑克牌都没得卖。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 没有什么消费观念,有"需要才买",这个所谓的需要也就是生活必需品。
时至今日,努力挣的钱除了养家也有结余,有些理财有方的还会有“大块结余”。面对现如今林良满目的消费品,周边与咱同代的朋友花钱还是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该花则花, 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花,生活依旧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模式,当然出手更要货比三家。看看这些人的穿着就可窥见一斑, 本着”需要才买“的思想,享受的是有效聪明花钱的快乐,时常在聚会中听到他们分享“买了什么核算的东西”及“如何少花钱多办事”。
而与此相反的是“喜欢就买”,周边不少老外就是如此,比如有个同事每次去 resort 或 cruise 都要重新买一套行头,要到就是与众不同。年轻一代更是随着市场不断更换不同的“玩意”,从时装到手机,不一而足,他们享受的是东西的带来的快乐及被周边人认可的价值观,至于将来如何,也就留给将来吧。有这样的消费思想,是他们生长处的时代不同且家境也不同, 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在“需要才买还是喜欢就买”之间, 由人的本性出发,自然而然倾向后者。
相比之下,我们这代人有些“不幸”,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体会了由供需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然后根深蒂固的消费思想却不一定能百分百与时俱进,在花与不花钱上,盘算纠结,时常让小辈们“嘲笑”不解。咱也是本着老爸教育“该花的钱多少多花, 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花”。有什么办法呢?时代造就了我们,生活常常见到是因“需要才买”之父母攒下的银两,最后被“喜欢就买”的孩子们轻而易举地花掉了-:) 喜欢+需要就买:lol {:9_566:}我穷惯了,和老前辈们一样的心态和状态 除了食品、生活日用品之外,其它东西我可以保证一年不购物。{:9_595:} {:9_6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