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bbycat 发表于 30-5-2018 09:10:12

90岁的她,打算把价值几千万的院子留给猫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一位九旬老太太,早上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咒。

一只肥胖的黄猫“肥肥”,立刻“喵”地回应,然后小心翼翼地爬上老太太的床,趴在她的胸口上,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主人的心口窝,生怕那里真的冰冷下来,停止了心跳。

它的“喵——”声音拉得长,听上去很像英语的“No——!”

ding1
老太太姓丁,名叫世英,家住北海公园后门龙头井胡同24号。90多岁的她,走不动了,早就萌生了“死”的念头,可是,每当她说“要死了,要死了”,黄“肥肥”马上回应她“No”并趴在她的胸膛,用两只前爪不停地抚摸老太太的心口窝。

看到猫的回应,丁老太太总会忍不住流泪,她用苍老颤抖的手,摩挲黄“肥肥”的头,然后顺着头向后背捋下去,直到翘起的尾巴。黄“肥肥”满意地摇着尾巴,享受主人的爱抚和摩挲。它知道,主人今天不死了,还活着,它和它的伙伴还像往常一样,有个温暖的家。

丁老太太真的不能死,她是流浪猫的救星,她是它们的亲人。

这世界,有想养猫的,也有随便丢弃的,也有虐待喵星族的,有的猫眼睛被人弄瞎后,遗弃在大街上;有的猫腿被砍断后,被扔在垃圾桶里。好心人捡到这些可怜的小动物,就会送到丁奶奶这儿来,因为大家都知道丁奶奶慈悲心肠,看不得小生命被虐待,毕竟是条生命,她孤身一人,病魔缠身,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却要省下钱来救养这些可怜的流浪猫和狗,最多时收养了300多只小猫和几只狗。

ding2网络图片:抱着猫的丁世英老人
说起丁世英的“猫”缘,还得从小时候说起。她的老家在胶东半岛,六、七岁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这块土地,烧杀抢掠。他的父亲丁老汉,是天主教堂的勤杂工,而这里的传教士,是个德国人,还是拉贝的好友,面对日本兵烧杀抢掠淫辱妇女的暴行,非常气愤,同时也愿意帮助前来求救避难的中国百姓。于是,在教堂顶端,高悬一面德国纳粹旗帜。日本军队看到“盟友”的旗帜,往往能绕道而走。就这样,这位德国传教士救下了一百多个来自附近村落的村民。

男女老幼,躲在教堂里,没有足够的食物。等日本鬼子扫荡过了,大多数纷纷离去。而家里房子被日本鬼子烧掉的老乡,包括丁世英一家,无家可归,就借住在教堂的一个角落。日子长了,饥寒交迫营养不良,更糟糕的是爆发了伤寒和副伤寒等传染病。丁世英的亲人,先后死掉。她成了孤儿。就在她悲痛欲绝,想和亲人一道死去的时候,一只黄色的小猫,向她求救。

猫的前爪,被一只耗子夹子夹住了,鲜血直流。小猫咪可怜的叫声,引起了她的注意,本能的怜悯之心,使得她抱起了受伤的小猫咪,打开了耗子夹子,并从传教士那里要了点消炎药,为猫止血。是猫咪的呼唤,把她从死神的魔爪拉了回来。从此后,这只小黄猫,便和她形影不离。只要有一口吃的,她就和小黄猫分享,晚上睡觉,小猫猫就趴在她的胸口上。猫咪的呼噜声,是她入睡的安眠药。猫咪的心跳声,是使她安静下来忘却丧失亲人悲痛的安慰剂。

她见多了人世间的血腥、杀戮、饥荒、瘟疫、尔虞我诈、欺凌、盗窃、奸淫等丑恶现象,天主教堂,是她的庇护所,但是这个庇护所后来在战火中倒塌了,传教士也走掉了。她无家可归,带着黄猫咪,流浪到北平。

后来,在颠沛流离中,和她休戚与共的黄猫咪病死了。她几乎疯癫。

世上的好心人还是多,女子师范学院的院长发现了她,留她在学校当勤杂工。而在学校的食堂,她遇到了和她死去的黄猫咪同一品种的一只黄猫,大约三、四岁。这只猫似乎很有灵性,嗅得出她是爱猫的好心人,见到她就像见到了亲人,冲她“喵喵”叫。她仿佛见到逝去的小黄,于是把自己的口粮分一部分给这只小黄猫吃,从此这只猫和她形影不离,同吃同睡。猫的善良,是人世间没有的,猫的卖萌、猫的撒娇、猫的心跳、猫的呼噜,是她生活中离不开的乐趣的源泉,她似乎是在和猫谈恋爱。

从北平解放到公私合营,从大跃进到文革,她经历了无数运动,但是穷苦出身,使她没有受到政治冲击,然而她远离运动,从不参与政治,只是愿意和猫打交道的“猫痴”。有人给她介绍过对象,但是,她从不拿正眼看那些走马灯似在面前出现的男人。

文革后期,许多京城的房产主被赶出城里,有的被赶回老家,有的被下放到偏远农村。因此,有许多房子,在低价出售。她用积攒的几十元钱,在北海后门买了一处独门独院的平房。可以说,是她有生以来最英明的投资,也可以说是捡到“最大的漏儿”。她和她喜爱的猫咪,有了自己的家,温馨的家,自由自在的家。

院子中有树,而且绿荫蔽日,在都市中心闹中取静。猫咪可以在树上磨爪子,还可以顺着树爬到房顶去晒太阳。而她也学会了爬树,如果猫咪到点儿不下来,她会顺着树爬上房顶去抓贪玩的猫咪。久而久之练就攀树绝技,八十岁时,还能攀爬自如,上房抓猫如“探囊取物”。

作家老舍曾详细描述过猫咪的可爱:“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小猫咪是如此可爱,吃瓜观众不难理解为什么丁世英女士这么爱猫、离不开猫咪了。

八十年代中期,她退休了。赋闲在家,就专职养猫玩。而街坊邻居听说她爱猫,只要看到流浪猫,就给她送过来。开始,她来者不拒。一时间,猫的数量剧增。《北京晚报》、各地晚报、电台、电视台,纷纷报道爱猫人士丁世英的事迹。



“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出了名,前来送流浪猫和遗弃猫的络绎不绝。猫是有灵性的,闻到她的味,就知道遇到了救星,遇到了恩人,于是就会“喵喵”叫,叫得她心软,叫得她“六神无主”,叫得她不得不收下她不想再多养、也养不起的那些小生灵。

附近的鱼市鱼贩们,经常会把顾客不要的鱼肠鱼头鱼肚子随手扔了。为了尽量节省开支,丁奶奶每天都要去后海的自由市场,去那里把鱼贩子收拾鱼后剩下的内脏捡回来,为猫做饭。

凡是瞎了眼或残疾的猫,她都给予了格外的关爱。一只邻居送来的被气枪打瞎了眼睛的黑猫,她心疼地抱着黑瞎瞎,给它充血的眼睛清洗涂药,喂它鱼肠吃。猫咪最爱吃鱼鳃,柔软、鲜嫩,还有脆脆的咬劲儿。黑瞎瞎还不适应这里的环境,顺着树爬上了房。甚至一天到晚不下来。丁世英爱猫心切,爬上树,用最新鲜的鱼鳃让黑瞎瞎嗅,等黑瞎瞎想吃了,她一把抱住黑瞎瞎,下了树,专门给黑瞎瞎一个猫食盆,专属的盆,让它独享,不让任何别的猫前来争食。

一只被人砍掉后腿的小黑猫,丁奶奶给它疗伤。

一只老猫,被送来时,身体非常的虚弱,由于年龄过大,猫的骨质已经很疏松了,下巴脱环了,痛苦地咪咪叫,丁奶奶给复位。

多年养猫,丁奶奶学会了给猫治病。一些基本的治疗如给猫咪打针、按摩、清洗伤口……丁奶奶自己都已经操作得非常纯熟了。一只只在别处饱受欺凌和虐待身心受伤的猫,在这里得到爱抚和关照,心灵的创伤愈合了,对丁奶奶产生了依赖。凡是来这里的猫,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尽管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但是四肢健全的猫咪也都不走了,哪里也不去,它们终于在饱受摧残后,找到了自己的乐土,专门在这里安享舒服的生活。丁世英每天给猫提供的饭有鱼有菜,有猫粮做点心,病猫还有雀巢奶粉和鸡蛋黄做成的病号饭,而丁奶奶自己碗里的饭菜,却非常简单,比叫花子还不如。

丁奶奶很辛苦,每天要折腾到2,3点才能睡觉,早上6点多又要继续起来干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她已经无力照顾那么多猫。2012年2月17日凌晨,什刹海龙头井街,动物保护名人丁世英奶奶家中失火。老太太收养的流浪猫,约有150只葬身火海。原因是,那天太寒冷。丁奶奶为了给猫取暖,生了炉子。凌晨的时候,余炭燎着了炉子旁的可燃物,丁奶奶发现后,出门喊人,有街坊前来帮忙救火。大家用脸盆从家里接水,往猫舍上浇,“猫已经不叫唤了,估计都熏死了。”火越来越大,很快失控,整个三间猫舍全部被火吞没。

约10分钟后,消防车赶到现场,数十分钟内,火被完全扑灭,但三间猫舍已成废墟,烧得只剩下一点木架。

当日上午,志愿者在帮助清理杂物,丁奶奶的卧室幸而未殃及,剩下30多条狗和50多只猫。八十多岁的丁奶奶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她一方面内心自责,那么多小生命走了,一方面呼吁社会,别再遗弃猫了,特别是别再把流浪猫和遗弃的猫送到她这里来,她真是无力照顾,早就力不从心了。

这件惨痛的事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了丁奶奶家,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帮助盖房子。丁奶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些志愿者一方面照顾那些猫咪和狗狗,一方面照顾丁奶奶。

王亚丹就是志愿者之一。她是央视优秀女记者,曾多年做“3.15”打假节目,有一腔正义感和爱心。她成为丁奶奶的至交。老太太什么心里话都对这个女记者说,包括最敏感的问题,如为什么不结婚,是不是同性恋……丁奶奶说,她一生只爱猫,对男人没兴趣,对女人也没兴趣。

现在丁奶奶院子里有上百只猫和一群狗。丁奶奶最大的愿望,是死后这个院子还留给猫咪。

这套院落现在价值几千万,丁奶奶当年的投资,为猫咪挣来了福祉。王亚丹准备拍一部关于黄奶奶的纪录片,她也很喜欢黄猫“肥肥”,因为它总是抢镜,总是与黄奶奶形影不离,仿佛是她的保护神。

90多岁的丁奶奶,每天都要说“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但是,黄猫“肥肥”总是及时回应安慰丁奶奶“No”。的确,丁奶奶不能死,这么多可爱的猫咪陪着她,她晚年并不凄凉,乐多于苦。

他乡作故乡 发表于 30-5-2018 09:43:03

:zan:zan:zan

我爱猫眯 发表于 31-5-2018 08:24:33

房子留给猫有什么用,他们吃什么?:'(

chubbycat 发表于 31-5-2018 08:56:27

:lol: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0岁的她,打算把价值几千万的院子留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