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是低端制造转移一部分,在基础设施,熟练技工规模,社会制度重商程度等各方面如果不能跟上,再造第二个中国是不可能的,他们已经没有那个机遇和条件了,这个世界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生产力。
歪楼了,不好意思 bluceyu 发表于 10-6-2014 2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不太赞同什么印度的未来就是中国的现在这种观点,制造业分流到现在的中国那是多个条件综合促成的,不 ...
很难说吧. 如果印度能融入全球化, 低成本, 巨大市场, 年轻劳动力, 没什么不可能的. 30年前你和美国人说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工业规模会超过美国, 估计回答也是同样的.
而且印度城市化程度还非常低, 基础设施简直不是一个烂字能形容的. 而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到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同样的结论我认为也适用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bluceyu 发表于 10-6-2014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不太赞同什么印度的未来就是中国的现在这种观点,制造业分流到现在的中国那是多个条件综合促成的,不 ...
打太快!不是印度可行! 牧马人 发表于 10-6-2014 1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澳洲人口发展很大一个制约是水,可能认识有误,但这里的自然条件真的跟美国没法比,西海岸跟美国的 ...
非常正确!
我刚刚说的那些政客需要 ”魄力“,都主要集中在了国际政治宏观方面,也是真正最难能下决心要做的决定。
而这个水资源问题正是微观上,或者技术层面上的一个大问题,本来想提的,码字太辛苦,就没写。我觉得越是这样的 ”战术上“ 的技术层面问题越多越好。只要政治家们在宏观大决策上下了决心,那么这些困难便不会是困难,它们反而成为一种动力,一种创造财富的机会。
试想一下,人类这几万年的进化,几千年来的高速发展,从连火一开始都不能自取的混沌年代,到现在人类驾驭广袤的地球资源,建设了古人难以想象的城市,科技,航空航天等等领域的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人类的发展史从前,现在到将来就都是改造这个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的一个社会过程。
去建立佩斯的水源系统,改善用水状况,无论是海水淡化,大规模水循环再处理,从科研论证,到产业化升级,系统体系的建立,到施工建设,维修维护,等等等等,我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价值的增值器,创造的是科学的进步和工作机会。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是回到我原来的那句话,政治是经济的上层建筑,一切还都得要看这个国家政府的领导和决策的拿捏。人类最大的敌人,还是人类自己。 曾经中国的亚非拉兄弟,一条战线上的,现在中国远远跑在了前面,亚非拉兄弟还在那里。
是的,他们潜力很大,但是现在一个中国的生产力就让西方胆战心惊了,
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中国在全球化分工中获得的巨大利益是美国佬们安排的,就想罗斯福最早说的: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像现在中国不往东面海洋扩张却往西部挺进一样,难道他们真的说好了??:lol:lol 低工资高房价?怎么感觉要努力追赶天朝的节奏?工薪阶层从来就是被用来剥削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土澳最213的在我看来是把一手好牌打出翔,整什么碳税收什么难民装什么太阳能隔热层维护什么吸毒强盗杀人犯之类的福利等等。 牧马人 发表于 10-6-2014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澳洲人口发展很大一个制约是水,可能认识有误,但这里的自然条件真的跟美国没法比,西海岸跟美国的 ...
你可以上WIKIPEDIA查查Perth和Los Angeles 的气候, 降水. 应该说从水资源角度考虑, Perth 比LA强多了. LA周围都是荒漠为主, 大多数饮用水来自几百公里外的水坝. 供给城市用水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剩余给农业了. 而Perth的周围Darling Scarp上的水库不仅提供城市供水, 还给几百公里外的Wheatbelt提供灌溉用水.
而且目前海水淡化, 污水再生技术也非常发达了. 像新加坡1/4的淡水来自Newater. 所以我认为澳洲的水源即使人口翻翻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本帖最后由 eagerbeaver 于 11-6-2014 09:46 编辑
很多人认为Perth缺水. 其实Perth只是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 给人感觉好像很干旱, 但是很多人忘记了冬天的雨水. Perth一年降水量超过800mm, 高于Melbourne. 其中东部的山区年降雨量超过1000mm, 接近Sydney和Brisbane.
PS我爸爸在美国南北加州呆过,他来过Perth后说西澳的自然条件比美国西部好多了。所以西澳具备天时地利,缺少的美国那种社会条件,缺少好的大学,好的科研机构,缺少硅谷,缺少美国人那种创新开拓的精神,最关键色缺少人才。 study了
顶 短期内要涨可能性不大啦。。 mark一下,各位高手分析得精彩! 高瞻远瞩啊,给我们小P民们一下提高了一个台阶呢。个人认为,西澳确实太缺人才了,而且人还其懒无比。 背心的马甲 发表于 10-6-2014 2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非常赞同。也是一个看的比较远的兄弟。
我也很早在圈阅的 “严冬来了” 帖里说过。这次铁矿石的 ...
理想很好,大家都明白,不过只要有选民压力,政府是没有魄力冒险做的。
毕竟大多数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多拿福利,少交钱。。。。。。。。。。。透支澳洲的将来。。。。。。。。。年轻的一代会越来越惨!!
本帖最后由 肥蛙 于 6-7-2014 15:11 编辑
楼上很多高手啊,我有几个小问题:
1.谁说中国以后的城市建设就一定需要大量矿啊?金属都是可循环利用资源,之前中国已经有大量钢铁产能过剩,任何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序对矿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很多,而澳洲冶炼这块可以忽略不计。有说印度以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个是不假,但是我不觉得中国强大了的话会在身边眼睁睁看着一条狼长大,而且印度宗教奴性等文化是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导火索。
2.澳洲是世界上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国家,极度需要引进高端人才而又极度排外,而且本地白人大部分是罪犯的后裔,遗传了懒惰无耻愚蠢的基因(完全客观),并且不见丝毫悔改,从最高政府到工厂任何公司都能看到这个缩影,这种社会短期内无法改变,我不觉得澳洲能有大的作为,要形容澳洲,我只能说是坐吃山空不学无术的富二代。 circleyue 发表于 10-6-2014 16: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稀饭鲁肉饭
+1:victory: 我想卖了再买 这么说我们这时候买也买对了。 eagerbeaver 发表于 11-6-2014 0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认为Perth缺水. 其实Perth只是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 给人感觉好像很干旱, 但是很多人忘记了冬天 ...
学习了!
一直听大家说澳洲缺水,Perth干旱,还真没有查过数据。
看了一下wiki
Downtown Los Angeles averages 15.14 inches (384.6 mm) of precipitation annually (具体地区局部+-3inch吧)
Perth这个数据是848.3mm(33.398inch)左右(+-100吧,不同网站略有出入)
所以Perth比LA可是湿润多啦。
LA我去过一次,那边也是地中海气候,城市群很大,希望Perth有一天可以发展成LA那样繁荣,但是同时代价是环境,气候,交通的退步。
有个新西兰出生,美国长大,在澳洲工作朋友的感受是,澳洲总体来说现在还是蓝领的天堂,没有美国人重视教育。
zookey 发表于 6-7-2014 22:01
学习了!
一直听大家说澳洲缺水,Perth干旱,还真没有查过数据。
澳洲不重视教育是因为产业主要是矿业,农牧业。高科技行业少,高学历人才无用武之地,tradie和大学教授收入差距不大。所以没有努力学习动力。不重视教育的结果就是只能挖矿种地,形成恶性循环。
页:
1
[2]